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侯瑞蕊(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5级政本2班,051210318)摘要: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利用它具有的贴近基层、社会沟通、创新和灵活调整的优势,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要努力通过摆正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组织内部的自治能力等措施,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和谐社会;积极作用On the Role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Hou Ruirui(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lass 2 Grade 2005,051210318)Abstract:The third system, known a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Its closer to the grass-roots, social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he 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regard to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to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such as playing an active role.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status quo, to be put through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increase support, improve the capacity for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better play-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an active role.Key words:Harmonious society;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An active role in引言非政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兴起,尤其在8090年代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诚如莱斯特萨拉蒙所言:“我们正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其结果是,出现了一种全球性的第三部门,即数量众多的自我管理的私人组织,它们不是致力于分配利润给股东或董事,而是在正式的国家机关之外追求公共目标。”萨拉蒙上文所说的第三部门,即通常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一、非政府组织概况(一)非政府组织的涵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相对于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而言的,是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体系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第三体系或第三部门。根据联合国宪章第71条的规定的含义,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政府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慈善机构、援助组织、青年团体、宗教组织、工会、合作协会、经营者协会等。这一含义仅仅是联合国对在国际范围内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所使用的,不能适用于普遍意义上的第三体系或第三部门。在我国,非政府组织通常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力量之外的,具有组织性、非政党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介于政府组织与经济组织之外的非政治组织形态,称为“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二)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性,即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是私有性,即这些机构都在制度上与国家相分离;三是非营利性,即这些机构都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四是自治性,即这些机构都基本上是独自处理各自的事物;五是志愿性,即这些机构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这些机构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依照活动领域及相关法律规定,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可分为:社会团体,即在社会、文化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经济团体,即在经济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基金会,即在各个领域开展各种资助活动或资金运作活动的非会员制组织;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即现行法规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除上述获得合法登记地位的组织之外,目前我国还有经工商注册而实际具备非政府组织特征并开展公益活动的组织,以及没有依法登记注册但也符合非政府组织其他特征的民间组织。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非政府组织已经初步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彦在“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上说,截至2007年,中国已有各类非政府组织近4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1.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4万个、基金会1340个。但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起步较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内外的困境。主要有:(一)“官办色彩”浓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我国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不分,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我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特别是社会团体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保留着浓厚的政府色彩。我国相当一部分社会团体本身是从政府的职能部门转制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的,它们在活动方式和管理体制上都严重依赖于政府,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由此,使这些社会团体失去了民间性特征,不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导致它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规还很不完善,很多地方都是法律空白。总的来讲,一方面,立法工作滞后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相关法规还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行法规中,许多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有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都带有控制、限制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烦琐的手续规定,我国许多非政府组织因而被排除在合法登记的社团之外。同时,各种不同的法规制度之间以及其实施主题之间经常出现的摩擦和不协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不平衡从整体来看,我国非政府组织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对应。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第一,大中城市多,小城镇和农村少;第二,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总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反,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也较低。(四)非政府组织的自治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首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运作不规范。目前有些非政府组织没有具有自己特色的、长期稳定的活动项目,没有充分发挥理事会的全面指导作用,运作和管理基本还处在无规范的状态。其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有限。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吸纳了大量政府冗员和离退休人员,影响非政府组织的结构优化。再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资金不足。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经营能力较弱、资源动员能力有限,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募集资金,造成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机构存在严重资金不足的状况,影响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效分析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而这项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积极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它们能够利用其职能优势,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一)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的职能优势1贴近基层的优势非政府组织的最大优势,是他们能够深入到社会基层,接近弱势群体,同社会基层和偏远地区的贫穷民众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一些民众组织和社区组织,促使他们自己能够拥有资源,能够管理和支配资源,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使弱势群体逐步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2社会沟通的优势非政府组织一般既能深入到社会基层的民众中间,又能同政府保持较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可以宣传和普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和动员民众,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又可作为传达民情的渠道,反应民众的愿望和意见,去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计划,以更适合民众的需要。非政府组织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重要中介组织,也是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基层民众及社会各界的纽带,发挥着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作用。3创新的优势非政府组织具有创新的突出优势。这种创新的优势既表现在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如引用和推广新的适用的技术,发展新技能,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也表现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创新,如提高人的觉悟,促使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基层组织,通过合作的努力去积极参与同他们的利益相关的各项事业和决策过程。4灵活调整的优势非政府组织在组织体制、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既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又可以对于民众的需求做出及时的有创意的反应,以便采取迅捷有效的行动。(二)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重点。政府改革能否有实质性推进,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必须改变国家与市场的二维体制,建立国家、市场、社会三元的现代社会系统,使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可以代替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使政府由直接管理变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变宏观管理,单一管理变多元管理,从而使政府摆脱大量具体事物,提高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能力与效率。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既然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提供所有的服务,就必须依靠社会的其他领域贡献他们的力量,使政府逐步从社会领域中里直接的操作性事物中解脱出来。显然,能够承接这些职能和事务的应是各类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节约社会管理成本,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2有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与社会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处于弱势地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第一,非政府组织是专业化的,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明确,专注于某个具体表达来推动公共政策的实施能有助其境遇的改善。有学者因而指出:“很多非政府组织以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性社会群体为服务对象,恰能在政府无暇顾及的方面发挥作用,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第二,非政府组织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经济救助,有效地弥补了社会保障的不足,对处于困境而无力自行摆脱危难的社会群体提供更多的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援助,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促进他们自立、自尊和自主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社会矛盾的激化,尽量化解矛盾,使社会矛盾降到最低点。我国目前正处于整个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的会相互竞争和冲突,对于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这种不信任、不合作及对立情绪,仅靠政府化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种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机制。而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健全一个较为完善的非政府组织结构,等于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政府与民众之间安装了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缓冲阀”,使社会张力得以释放,社会矛盾得以疏解,这不仅有利于政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而且有利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和良性互动,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4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为市场吸收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矛盾。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许多新的社会领域被开辟出来,这在客观上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非政府组织还能为失业者提供培训服务,从而使他们重新上岗就业。四、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对策(一)摆正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1增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缺乏独立性,不但严重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且使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使其难以扮演应有的角色,不能成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者与协调者。因此,应把原来属于政府的一部分职能,甚至仅靠政府行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逐步交给非政府组织,使其能够运用它的职能优势,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讲,政府是主导,它可以通过国家强制力和行政组织资源来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从管理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它直接地了解社会成员的具体需求和利益,及时地向政府反映和表达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的意见,通过非官方的力量动员和开发社会资源,管理具体的事务并从事政府无力顾及的一些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应利用其功能的互补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机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各自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依法管理现阶段我国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环境存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欠缺等问题,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客观实际不适应,严重制约着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必须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加快相关法制建设。政府应根据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和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明确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必备条件、登记管理的机关及必经程序,这是其得到国家认可,取得合法性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明确非政府组织的的性质、地位、功能、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权利、义务等,使非政府组织及其运作合法化、规范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非政府组织的自治性;另一方面又可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政府通过对非政府组织的依法规范、引导和监督,使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总之,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应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使非政府组织能够独立发挥作用。(三)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规范非政府组织发展1政府对非政府组织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当前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比较片面,甚至看到更多的是其不好的一面,而缺乏对非政府组织全面、客观的认识,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缺乏应有的社会氛围。因此,政府要从观念上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认识到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媒体要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给予相应报道,提高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全面、正确的认识。2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加强指导、监督与管理一般来说,政府在宏观经济与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而非政府组织则在微观方面比政府做得更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两者应紧密衔接、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阶段,政府应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公益精神和志愿精神的培养,改变对非政府组织“重登记、轻管理”的局面,并加强扶持引导、科学管理,支持非政府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在资金、政策上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力度,放松对非政府组织的各种限制,降低非政府组织的注册门槛,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自治能力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一个非政府组织要治理的好,应在非政府组织内部建立和维持适当的治理结构。一方面,建立透明化、公平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要设专人负责财务,指定财务报告,定期向组织、社会公布有关财务信息,并解释其从事活动的财务收支情况,主动与捐款人沟通交流,告知其捐款的使用和结果,并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审计。另一方面,建立民主的管理制度,以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形成灵活性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服务于非政府组织,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水平和效率。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通常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事业,多数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工作对非政府组织的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和第一资源,它要求各种组织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摆在中心位置,作为第一要务来对待。非政府组织需要具有特定素质的工作人员,应有利他主义的奉献精神,有对组织使命的认同,同时还要有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特定技能。因此非政府组织应当形成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使用和管理的工作机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为完成组织的使命和目标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持。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领导人的素质。非政府组织要卓有成效的开展活动,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更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导人员。领导人的工作能力、行事风格以及他们的社会声誉等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领导人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注意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使组织内部形成互信合作的氛围,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结论虽然我国非政府组织发育还很不成熟,面临着不少的内外发展困境,但随着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不断重视,不断为非政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非政府组织自身也不断规范和成熟,在将来的发展中,非政府组织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注释:李从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动力非政府组织J.学术动态,2007(3):20.吴忠泽.发达国家NGO管理制度M. 时事出版社,2001:3. 萨拉蒙,等.全球公民非营利部门视野M ,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4.孙闻,崔清新.我国近40万非政府组织在人权保护中发挥作用Z. /a/20081203/002396.htm,2008-12-3于淑清.发展非政府组织 促进社会和谐A.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12):29.西津.治理结构转型与NGO的角色 A.范丽珠.全球化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GB/T 8498-2025土方机械基本类型识别与术语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膝关节置换感染诊疗与管理
- 高血压合理用药第2版
-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固废处置场项目环评报告
- 微胶囊灭火剂全氟己酮的研发与应用
- 十五五医院五年发展规划
- 生物电磁场调控-洞察及研究
- 炸鸡店的员工培训与服务管理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听力试题答案详解讲解(课件)
- 风系统平衡调试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