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开启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练习中的句子,根据带点词尝试提出问题。3、围绕“用这样的方法开启易拉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2、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教学难点品读细节描写的妙处,抓住其中关键词,感悟妇女“这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这是一个易拉罐,你会把它打开吗? 2、导入:开启易拉罐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的农村男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3、板书、出示课题:40、开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围绕“开启易拉罐”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完成填空: 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 的男青年 , (来自农村/满脸稚气) (不知如何开启一罐健力宝饮料)这时,一位 的妇女用 帮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动。 (善良/热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2、学习生字“罐”,教师指导梳理笔画。3、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质疑:如: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男青年会怎样打开这罐饮料?这位妇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说明:“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读课文第5小节,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出示句子: 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当他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说话练习:u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 。u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 。u 男青年 ,心想: 。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这个话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男青年当时的困惑和尴尬。同时,读与说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的一个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2、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年轻人不会开易拉罐原因的句子。讨论后出示句子:u 他是个农村娃。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u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u 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u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理解 “奢侈”、“摸”指导朗读说明:通过“农村娃、奢侈、犹豫再三、终于、摸”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体会到这个男青年是一个从来没有喝过罐装饮料的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 师:这时,坐在对面的妇女默默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教会了男青年打开了这个易拉罐。(板书:巧妙的方法)3、这位妇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指名朗读母子的那段对话,出示: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挂着的塑料袋里。接下来妇女做了什么?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见“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找一找句中表示动作的词,理解“余光”。想一想:妇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男青年开启这罐饮料的方法呢? (板书:善良真诚、善解人意)说明:妇女考虑到男青年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境贫穷,未喝过此类饮料,自尊心强,羞于启口的特点,运用了这种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伤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妇女细微的动作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四、读写结合,体验真情。1、讨论:男青年开启易拉罐后,从中喝出了一种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说明: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细流,化身为一股清甜的滋味缓缓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无穷。出示: 男青年深深地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是因为 。师:这位善解人意的妇女,以她的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这位男青年。所以许多年过去了,男青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2、引读“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深深地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3、想象说话:如果你是男青年,许多年以后,你会对朋友们怎么讲述当年发生的故事呢?4、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灵之锁。而开启这把心灵之锁的钥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觅。相信只要我们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说明: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充分达到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目的。板书设计:40、开启善良真诚、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word教学设计学校华东师大紫竹小学班级三1班学科语文课题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师钱洁日期xx、5、29一、教学目标:1、 在课文语境中学习生字,注意“兜”的字形,理解“打量”,积累表示“看”的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说说保罗对小男孩产生的两次误解内容。通过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作者选用人物语言作为课题的用意。3、 了解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初步感受“给予是快乐的”。二、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说说保罗对小男孩产生的两次误解内容。2、 通过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作者选用人物语言作为课题的用意。三、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小男孩看到保罗哥哥送他的新车之后,向残疾的弟弟保证自己有一天也会送给他一辆新车。这情景让保罗感动,他与两个男孩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故事的叙述有些波折,小男孩的形象是在两次误解中不断丰满起来的:一开始被人认为可能羡慕新车;坐上新车后,又以为他想在他人面前夸耀一番;最后没想到,小男孩只想通过自己的承诺,表达自己对残疾弟弟的关爱与责任心,最终借保罗的视角揭示了故事的主题:“给予是快乐的”。本学期的七八两个单元都是和“质疑问难”有关的。前一单元主要取材名人故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他们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出发来质疑;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浸透着浓浓的爱。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的质疑,通过预习或初读就能解决。本课的特殊之处是以人物语言作为课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形式的特殊之处,捕捉质疑点,从而围绕着本单元质疑问难的重点“学生真正不理解的核心问题”学习提问。其次,在理解为何要选用“我也要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话作为本课的课题时,就需要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说一说”的方式去“品味生活,尝试理解”。2.学生分析 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下半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如在预习中初步扫除字词障碍;能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解决一部分关于故事基本内容的问题。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能了解小男孩两次被误解的原因在哪里,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故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保罗对小男孩的两次误解作为抓手来重点展开教学,通过读读、说说、做做,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情境,学习语言表达”,最终感悟到“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教 学 过 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一、质疑导入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39课,一起读读课题。 2、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通过预习,你能解决哪些问题?4、关注核心问题:“为什么会选用这句话作为课题? ”齐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个别交流关注引号这类课题在之前的学习中遇到过,通过抓住课题质疑,体会这句话对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8二初读感知1、 同桌分读1-6节和7-11节,出示填空(1)1-6节:_,_在_看见_送给_一辆新车。他说_(2)7-11节:_在_告诉弟弟_2、引导关注:“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3、这句话始终贯穿了整个故事。课文除了小男孩、小弟弟之外,还有一个人物是4、保罗在经历了整个故事后体会到(出示:给予是快乐的)围绕这句话质疑学生分别读课文16节和711节,交流填空。 交流回答齐答齐读质疑初读课文时通过填空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内容,了解大意。同时凸显“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话对全文贯穿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三、深入情境品读感悟学习1-6节,了解小男孩第一次被误解的原因(一)理解小男孩的想法1、分角色读对话,点评2、出示填空:保罗想错了,他原以为小男孩_,没想到小男孩_。(1)从小男孩的话里可以感受到什么? (2)说说为什么选用这句话作为课题? 3、指导朗读句子理解 “惊奇”、“白白地”4、出示句子(“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1)小男孩认为当哥哥应该是怎样的?(2)读好这句话2 、理解保罗的想法出示句子1)学习生字“兜”2)理解“打量”3)指导学生读出保罗对小男孩的喜爱学生分读,老师读旁白学生练习,交流 交流体会朗读感悟个别交流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书空正音,做动作理解个别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对弟弟真诚的关爱。并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7学习7-11节,体会小男孩第二次被误解的原因1、了解第二次误解。(1)小男孩坐进车以后,引读78节。(2)出示填空,自读7-9小节后完成。保罗又想错了,原以为 ,没想到 。2、学习第九节,理解第二次误解的原因(1)多种形式朗读(2)圣诞节快到了,别的孩子都可以去商店里挑选喜爱的东西,可残疾的小弟弟却无法享受这一切。所以小男孩让弟弟看保罗的新车,还对弟弟说(3)指导读好小男孩对弟弟的承诺。(4)再次说说为什么用这句话作课题?师生配合读自读,并交流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理解体会配乐读多种形式读句子个别交流第九节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掀起了情感高潮。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这句话,来体会小男孩对弟弟的一片深情。5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保罗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引读最后一节2、出示:小弟弟 小男孩 保罗 这一夜,_觉得_是快乐的。3、 出示以语言为课题的三篇课文题目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句式,将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内容写下来。(2)看图写话引读选一个角色说回忆以前学过的以人物语言为题目的课文通过说话练习,让孩子感受 “给予他人”的过程,也是“收获真情”的过程。其次,教师也帮助学生归纳了以语言为课题的这类课文的质疑方向。作业设计: 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下面句式,将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内容写下来。保罗原以为 ,但是没想到 。保罗原以为 ,但是没想到 。 2、拓展题:(二选一)(1)看图续写 保罗和小男孩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你仔细观察图,说说在这个夜晚,保罗和兄弟俩做了些什么,然后把三幅图的内容连成一段话,写下来。要求: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编码考核
- 秦皇岛市中医院医疗卫生行业人才流动特点与趋势分析试题
- 2025年芜湖繁昌区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2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湖北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招聘3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交感神经阻滞考核
- 2025儿童医院瘢痕子宫妊娠管理考核
- 重庆市人民医院团队角色认知与协作能力考核
- 唐山市人民医院肝血管瘤手术治疗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格认证
- 衡水市中医院对口支援与医联体事务管理流程试题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第0-2章 绪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顶管顶力计算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模版
- 新疆民族团结模范人物
- 供应链金融业务培训课件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与原位地下水修复技术 陈梦舫
- 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结构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