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word教学设计打破串讲串问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紧扣诗眼“还”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学习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 1、导语: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更以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喜爱,你们喜欢古诗吗? (学生:喜欢)哪位同学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请学生背背)看到同学们背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背一背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欢迎我吗?(老师背诵泊船瓜洲)揭题:刚才老师背的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诗泊船瓜洲 2、谁能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生平简单介绍一下? 3、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音) 4、出示课件,自由读诗,判断六个多音字和一个变音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5、指名判断读音(课件出示正确读音)并齐读全诗。 6、自由读诗,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7、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解题,板画) 过渡:诗人停船瓜洲,想念着离自己不远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的家乡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通过短短的四句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理解诗句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2、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如(1):学生汇报一、二句的诗意,师引导生从这两句诗句中找出有关的地名,并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指名一生上台在刚才板画的长江图上贴画,并看着图示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如(2):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引导学生从“又”字体会诗人的感情。(板书:离家久早想还) 师引导想象: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生展开联想回答)诗人此时有何感想呢?生汇报学习第四句。 引导:谁能加上语气词(啊、呢)把第四句的诗意及作者强烈的思乡情表达出来呢? 问:谁能用三个字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板书:思家切) 问: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你认为后面应该补上怎样的板书?(引导生板书:不能还) 4、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讨论、升华诗情: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让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诗人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当时肩负着宰相重任,正在全国上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他是虽到家门却不能回啊!因此从内心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5、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6、同桌互说诗意。 三、品味“绿”字,咬文嚼字,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一个字吗?(-绿-。) 2、师:对,据说王安石为了这个“绿”字,推敲了很久,进行了十多次修改,最后才决定用“绿”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你能放到诗中读一读吗?为什么最后用了“绿”字呢?它好在哪里?(师生共同体会“绿”字的妙用:(1)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色彩感和生机感;(2)“绿”字和“还”字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明媚的春光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3、教师总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四、选字练习,学习运用,体会“推敲”的妙处 1、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 注:“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起、 动、 翻、 皱、 拂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这首词的头一句,也是全词最精彩的一句。作者用一个“皱”字,将春风吹拂而过,在水面上荡漾起细微波纹,使静景成为动景,把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写活了。 2、自由填字: 春风吹( )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花苞。 五、总结延伸 1、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怀,许多诗人的诗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2、你还知道哪首思乡诗,背给大家听听。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2、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附板书: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靠家近很想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附: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汉族江右民系。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10普(7) 廖柯民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淮上渔者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淮上渔者描写一个在淮河上靠打渔为生的老渔夫打鱼的情景。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淮上渔者。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引入此诗。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二、品读悟诗情。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