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能边读边想画面,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导学过程:1、 预习交流、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fng q zhang sh shn x shua lng ( ) ( ) ( ) ( ) m sh gu cho h xie ( ) ( ) ( )2、我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结( )瓜 鸡冠( )花 场( )地 几场( )春雨 率( )领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时令: 捣衣: 向晚: 天高地阔: 2、 合作、交流、探索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根据文章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3、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迁移训练:1、这个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出来。2、本文主要抓住了小镇早晨的( )、( )、( ) 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水乡小镇的 ( )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合作、交流、探究1、你觉得乡下人家是怎么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全班交流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厂。(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迁移训练: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乡下人家一文围绕( )这句话写的,按照( )顺序和( )顺序,写了屋前的( ),门前的( )屋后的( ),院里的( ),河中的( ),门前的( ),夜静时的( ),展现了( )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 )。3、填写关联词。A、(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B、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C、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种南瓜,( )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4.读一读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 最美乡下人家。学习收获: 22、牧场之国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学习过程一 、课前预习检测交流1、给多音字注音模( )样 畜( )牲 圆圈( )模( )范 储( )畜 羊圈( )2、解释下列词语悠然自得: 吆喝: 3、我会写近、反义词近义词:专注( ) 仪态( ) 端正( )安闲( ) 悠然自得( )反义词:端庄( ) 微弱( )二、交流解惑1 、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我还知道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3、“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理解体会以下句子A、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B、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C、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D、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任和公爵。E、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正真的荷兰。迁移训练:一、根据意思写词语1、 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2、 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3、 用尽目力向远方眺望。( )4、 辽远广阔,没有边际,没有界限。( )二、照样子变换句子。例: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白色的绵羊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三、照样子,写句子。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是也是 ) 23 古 诗 三 首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箬笠”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我要读课文,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我知道以下是学习的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知识链接: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南宋诗人,字须谷,一字灵舒。与赵师秀、徐照、徐玑齐名,合称“永嘉四灵”。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陆游、杨万里、尤袤(mo)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渔歌子作者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自号“烟波钓徒”。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预习交流检测1、 朗诵古诗。2、 看拼音写词语 z gu cn sng ch tin ( ) ( ) ( )3、 解释下列词语绿: 白: 山原: 白满川: 子规:二、合作交流检测1、 乡村四月指什么季节?2、 划出古诗的节奏。3、 诗意理解A、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B、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5、 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色的图?6、 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农活繁忙?7、 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迁移训练1、 默写古诗。2、 按课文内容填空。 乡村四月作者是( )代诗人( )。第一句诗( ),子规声里雨如烟。意思为( ),主要写了( )的景色。第二句诗 乡村四月闲人少,( )的诗句意思是( ),主要写了( )劳作。体现出作者对( )的情感,这首诗运用了( )手法,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课前预习检测交流1、看拼音写词语yn tin gng zh ( ) ( )2、形近字组词 耕( ) 蚕( ) 昼( ) 耘( ) 蛋( ) 尽( )3、 解释下列词语采兴:耘田: 绩麻:未解: 供: 傍:2、 合作交流检测1、 怎样理解四时田园杂兴?2、 划出节奏,朗读。3、 理解诗意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 欣赏诗情A、那两句是描绘了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B、本诗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从最后两句诗体会到什么情感?迁移训练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了( )与( )的景象,展现了( )场面,塑造了( )的形象。全诗语言( ),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2、 课前预习检测交流1、看拼音写词语bi l gu y si wi su y ( )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箬笠:斜风:桃花流水:归:2、 合作交流检测1、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2、 这首词体现了什么情感?3、 理解诗意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4、 欣赏词A、诗中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B、诗中体现了什么?迁移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蚕 昼 耘 绩 塞 箬 笠 鹭 蓑二、填空 A、渔歌子是一首( ),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体现出( )。通过诵读诗歌,我们知道了时间是( ),地点在( )。有着( )等景物,这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B、学习了三首古诗,我发现他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乡村四月描写的是:_,诗的前两句写景:_;后两句写人:_.而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的是:_;渔歌子一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描写的是_。学习收获: 24 麦 哨学习目的: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学习过程:1、 预习检测交流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畔 兜 穗 裹 嚼 肺 腑 撩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jio( ) lio( ) h( ) yng( )嚼 ju( ) 撩 和 应 jio( ) lio( ) h( ) yng( )2、 合作交流检测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迁移训练1、修改错别字。 芽包初放 ( ) 浓荫遍地 ( ) 装满竹蓝 ( ) 每根麦杆 ( )2、完成以下练习。A、“兜”字共有( )画,第二笔是(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B、“肺”字共有( )画,第六笔是(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极( )远( ) 膘肥( )( ) 辽阔( )( )悠然( )( ) ( )起( )落 鹅( )嫩( )4、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5、读下面三个比喻句,完成练习。 A、每根麦秆都攀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这个句子把“麦芒”比作 ,把“麦穗儿”比作 ,写出了丰收的景象。 B、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个句子把“脸蛋”比作 ,写出了孩子的可爱和充满生气。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句中“简直”的意思是 ,作者把“草地”比作 ,写出了草地的细密柔软。学习收获: 附送:2019年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5-28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能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知识链接: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试验科学家的先驱。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比萨斜塔,意大利城的一幢建筑,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定中心已偏离他体重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918年起,每年增加斜度为一毫米。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预习检测交流1、 朗读课文2、 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违 妄 执 着 略 辩 奉 违 磅 拴 释 宣 萨 妄 执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交流合作探索1、 通过读课文,我认为伽利略是一个(_ _)的科学家,因为(从课文中找理由) 2、 伽利略的这个试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 跟 没有关系。围观的人惊讶的原因是:原以为 没想到 3、我能说一说“一个事实,两个相反结论”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研读第三自然段,以公式法、图示法、描述法等进行说明) 4、他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5、我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这时大家才明后,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才”说明 “大”说明 我体会到 迁移训练:1、听写词语辩论 寻常 解答 信奉 容许 违背 曾经 拖住 的确 更改解释 教授 宣布 固执 胆大妄为 伽利略 比萨城 亚里士多德 2、 找到课文中的反义词。3、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第二课时交流、合作、探究1、如果你是记者,你会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2、如果你是伽利略,有可能怎么回答呢?( 在文中勾画重点语句并写下来。) 3、通过采访,你对伽利略有了怎样的认识?4、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5、中写了伽利略做这个试验的三个阶段A、 B、 C、 6、 找出文中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并勾出体会。迁移训练:一、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伽利略右手拿着一个( )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 )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人们所看到的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这个实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2、伽利略是( )世纪( )伟大的科学家。3、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 ) 作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证明( )的这句话( )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从高处落下来,总是( )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三、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读了这个故事,我受到的启发是 。学习收获: 26 全神贯注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学习重难点: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学习过程:1、 课前预习检测交流1、 我会认读下列子,并能组词邀( ) 咕( ) 挚( ) 痴( ) 仪( ) 锁( )2、 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全神贯注 端详 径自 莫名其妙3、我会写近、反义词。近义词 挚友( ) 感触( )反义词 全神贯注( )2、 合作交流探究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4、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找出描写罗丹修改女神神态、动作的句子。)5、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6、文中的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7、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迁移训练: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端 A、直、正 B、引申为看 C、物品的一头 D、开始开端( ) 端庄( ) 两端( ) 端详( )2、我能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深深地 微笑 激动的 仪表痴痴地 邀请 难忘的 大师悄悄地 感触 端庄的 记忆盛情地 站着 著名的 情结3、填空:(1)他一会儿上前是为了( ),一会儿后退是为了( ),嘴里还说:“ 。”(2)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 ),然后 ( ),重新 ( ).4、写句子罗丹邀请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做客。(改为“被”字句)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仿佛已经消失了。(修改病句)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仿写句子)罗丹带他参观工作室.(扩句)5、写词语:(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是人不明白。 ( )(2)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 )(3)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学习收获: 27 鱼游到了纸上 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四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我想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3、我想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交流检测1、我知道。(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1)、一丝不苟 ,文中是指 。(2)、赏心悦目 文中是指 。2、我能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课文按照 顺序首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表现了聋哑青年 的美好品质。2、 合作交流探究1、作者都观察了什么,了解了什么。2、课文从课题到文章几次写到“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3、聋哑青年爱鱼到了什么程度?作者怎样表达清楚的?4、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迁移训练:1、作者的观察方法: ; 。 2、作者的描写方法: ; ;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闯关达标: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娇 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 虑)镶边,就会更加灿烂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 常)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 身)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