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doc_第4页
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综合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运用(30%)1、看拼音写汉字。(6%) d y cu cn ch d jng zhn kn c ch chung ( ) ( ) ( ) ( ) ( ) (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几个来自寓言的成语。6% 兴国安( ) 排山( )海 应接不( ) 神机( )算 完( )归赵 理直气( ) 衣( ) 楚楚 前( )后继 3、将句子补充完整。9%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 (2)又誉其矛曰:“_,_。” (3)_,_。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4)本学期,课文中的许多人物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_ 的廉颇,有_的诸葛亮,有_ 的张思德,有_ 的李大钊,有_ 的桑娜,有_ 的詹天佑。 4、按要求填空。(9%) (1) 杜甫是唐代的三大诗人之一,本学期我们学了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在积累运用中学了他的 。你课外还学过他的_、_等诗篇。 (2) 你在课外还积累了_、_、_等像“日日夜夜”这类的词。(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名人名言)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二、 阅读理解(30%)一、 打伞的女孩(14%)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1分) 打量(ling lang) 上浮(f fu ) 兴(xng x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改 。(1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成。(2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2分) 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2分) 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2分)8、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 (2分) 二、 挪 树(16%)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他铲开了!刨开了! 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 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 “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 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割断了。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 (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 (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31) 腊梅新生了! (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 (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2分) 一息 风姿飘 有声 不经心 丰 秀美 万花 谢 2、文中第(8)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打上,并改正。A B C D (1分)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1分) 4、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诗,作者是 。(1分)5、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4分) 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 7、“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1分) 8、第 (34)段中,画“ ”线的句子里含着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含义写下来。(1分) 9、按要求概括。第段到第 (2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1分)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1分) 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10、朗读第(31)段“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 ,应读出 的感情。(1分) 三、作文(40%)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你喜欢的动物、植物或人物,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字数最好不少于400个字。附送:2019年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卷面分。(2分)二、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作答。(4分) y w xin jun y b1、优( ) 魁( ) 头( ) ( )恋 领( ) ( )削2、将所填汉字按音序先后顺序排列,写在横线上。三、字词宝典(8分)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画“x”“”。嘹亮(lio nio) 擂鼓(li li l i) 填没(mi m) 积累(li li)魅力 (mi wi) 拆除(chi zh) 允诺(ru nu) 防御(xi y)2、写到与别人交谈,不用“说”,可换成( )、( )、( )、( )。3、学习成语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以下几类成语各两个。写出AABC式成语:( )( ) 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 )四、句子训练场。(5分)1、天下雨了,人们把伞撑了起来,_(把句子补充为一个比喻句)2、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很忙,你自己去姑妈家吧。”(你一定能把这句话转述第三者) 3、面对有些人总是羡慕别人获得成功,但自己不付诸行动的情况,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古话启迪他: 4、近段时间,同安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请你写一句话,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5、经常阅读课外书,能够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五、记忆收藏夹。(8分)1、人固有一死,或_,或_。这是毛泽东引用_的一句话来说明死的意义。2、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又从课本中认识了不少中外名人,有_的周总理;_的张思德;_的鲁滨孙;_的居里夫人;_的李大钊。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_,原因是_3、学弈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个 ,一个_,告诉我们_道理。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7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2、“复”字的解释有:重复恢复再,又答复。在文中应选第_解释。3、请用“_”画出第二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比作_,从中你感受到_4、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因为_5、请你模仿文中“_”部分写句子。_ 二、课内阅读(13分)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1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分)犹 豫: 大发雷霆: 3、 本文对人物神态描写得很精彩,请摘抄两句。(2分) 4、 照样子写句子,一句话里要有两个动作。(2分)他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 5、 读句子,回答问题。(4分)“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华盛顿是个怎样的人? 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 你还知道别的名人优良品质的故事吗?简单介绍一个。(2分) 综合性学习(3分)“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XX年3月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