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章老师薛法根老师教学艺术浅析 fontsize=6章老师薛法根老师教学艺术浅析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 9 题记:名师是一本书,一本韵味无穷的书,一本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活书,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 薛法根老师教学艺术浅析 薛法根老师是我所敬仰的名师之一。一直想置身于他的课堂,去享受 “ 组块教学 ” 所带来的简约之美;去体验看似平淡却充溢着智慧的对话场景;去感受恰如其分的幽默所营造出的笑声迭起的课堂氛围 这些大概就是我对薛老师课堂的一个粗犷认识。 这两天一连听了、看了薛老师的螳螂捕 蝉、卧薪尝胆、爱如茉莉、天鹅的故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教学视频和文字实录,领略了薛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对薛老师教学艺术的认识也逐渐细腻了。 一、块状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简单起来。 我们无法忘却语文教学曾背负着 “ 耗时 ” 、 “ 低效 ” 的重责而艰难地跋涉着,究其原因,我以为目标繁冗、头绪繁乱、手段繁琐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课堂上我们往往竭尽 “ 包罗万象 ” 之能事,什么都想抓,结果却是空空如也;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让学生 “ 疲于奔命 ” ,却鲜有收获;往往是穷尽各种方法,让学生 “ 雾里看花 ” 、 “ 水中望 月 ” ,2 / 10 使原本简单的问题不再简单。 走进薛老师的课堂,我感受到一种 “ 简单 ” 。简明的教学线索将课堂 “ 切割 ” 成清晰的 “ 块状 ” ,让学生从这种简单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启迪,审美的熏陶;简洁平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亲近语言、感悟文字,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在螳螂捕蝉两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 “ 组块教学 ” 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一课时中,简简单单的几个教学环节:( 1)生字词的教学,特别注意几个多音字的正音(弹弓、转来转去、大王),为读通、读顺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2)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既明确了读书的要求,又指明了学习方法;( 3)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夯实了第一课时的读书。( 4)细细品味故事的起因,即,第一节,要求用心体会关键词句,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 吴王固执地说: 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 ! ”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吴王怎样才叫 “ 固执 ” 。结课时,薛老师留下一个问题: “ 要劝的都劝了,没人敢劝了。这时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他是怎样劝的呢?最后,吴王又是怎样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 ” 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的 教学依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环节:( 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3 / 10 爪; 黄雀 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 “ 螳螂捕蝉 ” 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 (2) 课文表演,先自由练习对话,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 “ 吴王 ” 和 “ 少年 ” ,其他人做导演。( 3)教师总结引出 “ 恍然大悟 ”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 注意选择时机。 从两节课的教学来看,简洁精当的板块避免了纷繁复杂的头绪扰乱学生的阅读视线,干净利落地完成从初读感知到熟读成诵再到读有所悟。第一课时的教学着力于 “ 读熟 ”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朴实无华而又扎实有效,既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将 “ 课标 ” 中所提及的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 ” 落到了实处。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囿于文本,大胆地对文本进行“ 重组 ” ,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推进了文本的学习。比如第一环节,从词串到故事, 由听故事到讲故事,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完成了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而对于表演这个环节的设计更是语文味十足,薛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表4 / 10 演,而是先让学生练习对话,并明确地提出要注意提示语,注意神态、语气、动作,先想一想再读一读。这种将想象与感悟糅合在一起的方法,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走进文本,穿行于语言文字之中,去品味、涵咏。至此,薛老师仍没有让学生去表演,而是让全班同学做导演,为即将表演的两位同学提建议。我以为,语文课不是培养演员的课程,所以语文课堂中的表演绝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促 进学生潜心会文、揣摩文字神韵的手段。此时的提建议则很好地促使学生去咬文嚼字,领悟言中之情、言外之意,落实了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富有思维含量的对话让课堂丰厚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 “ 阅读教学总得读 ” 。张田若先生说: “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 两位前辈的论述指明了阅读教学的一个最为本质的方法。 “ 课标 ” 强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那么,我以为 “ 读 ” 是 “ 对话 ” 的中介与凭借, “ 对话 ” 是建构在读书基础之上生成的一种 “ 言语智慧 ” ,是学生感悟、吸收文本语言后获得的发展性言语。 这种 “ 言语 ” 绝非靠几遍有口无心、漫无目的的读书后便可获得的,它取决于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熟读精思子自知。这句话不正是告诉我们思考应伴随着读书,读书不仅是通过发音器官念出字音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即:5 / 10 口诵心维。惟有如此读书,师生对话才不会成为一问一答式的 “ 机械运动 ” ,惟有如此读书,学生才能成为文本的 “ 知音 ” 。 请看天鹅的故事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确,一只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这三个段落写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 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 学生潜心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并作个别点拨。 师:同学们学得是那样专心,老师很感动。谁愿意第一个交流? 生:我读到老天鹅 “ 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 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能从中读出老天鹅的精神来,了不起!对这个句子,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读到 这里,心想: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长的,砸在这坚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会受内伤。但是,为了找到食物,为了能够活下去,老天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这是多么伟大啊! 6 / 10 师:你是在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觉得 “ 像石头似的 ” 这个比喻写得好,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很硬。 师: “ 硬 ” 在哪里?再往深处想一想! 生: “ 硬 ” 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 “ 破冰勇士 ” ! 生: “ 硬 ” 在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扑打,不停止。 师:说得好!所以,老人又称它是 “ 顽强的破冰勇士 ” !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生:老天鹅从空中笔直地扑下来,就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不会感觉疼痛的,老天鹅是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 生: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示力量大。 生: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 师:同学们这样说,这个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现在再来朗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继续交流 老天鹅的一举一动是 “ 表象 ” ,从这些 “ 表象 ” 中能收获些什么呢 ?又该如何去做呢?薛老师告诉学生 “ 感人至深的7 / 10 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 ” 将学生的思绪拉向了贝加尔湖畔的那个寒潮突降的早晨,让他们在静静的阅读中用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就是在这思考的世界中,学生发现目光所及的不仅仅是静止、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跳跃的生命,而在老天鹅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悲壮之美。 此外,在教学中,薛老师还善于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质疑。虽然有的问题是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老师总结提升出的,有的甚至就是 老师提出的。但这可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比如在螳螂捕蝉中引导学生质疑: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在卧薪尝胆中引导学生质疑:有人说,勾践不算英雄,真正的英雄要战死沙场,死不投降。勾践打了败仗,怎么能算英雄呢?这些思维含量大的问题有着很广阔的探究空间,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回顾,又可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丰满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 “ 思维就是一颗花,它是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果就会绽开。 ”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 “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 是的,离开了思考的阅读教8 / 10 学就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缺乏思考的阅读教学就似一个行将就木的生命没有半点光彩。 三、关注语言、发展语言,让课堂扎实起来。 曾在拙文中有过这样的思考:语文教学的许多困惑和无奈,大都源于在问题的两端摇摆,而没有很好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依笔者浅见,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自己:一该干什么,二怎么干。语文教学该干什么?我坚持认为,应坚定不移地立足语言,确保语言。其他所有目标,诸如人文关怀,智能发展, 品德熏陶,习惯培养,等等,都是围绕附从于语言学习这个中心的,都应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顺便自然达成的。换言之,语言是载体,是根本,根本不存,其他都无所附丽。因此,我以为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一定是一节关注语言、发展语言的课。 比如爱如茉莉的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升腾跌宕的曲折情节,却以清新淡雅的文字描述了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透露着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如何才能勾起学生对爱的感悟,体验着这特有的人间真情?请听薛老师的导语: “ 生活中有茉莉花,我们学习的是爱如茉莉 ,这样的爱像茉莉,流淌在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9 / 10 者词体(表)现出来的。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 这简单的文字引领着学生在对细节(语言)的品味,让学生在那场景、那人情中收获着浓郁的情之熏陶,爱之浸染。 请看其中的一个交流片断: 生: “ 爸爸直奔医院 ” 从 “ 直奔 ” 这个词我感觉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教师板书:奔 bn和 bn) 师: bn和 bn有什么区别吗?查过字典吗? 生: bn有目的, bn无目的。 师:文字是不是有温度的?从 “ 奔 ” 字就体现了。嫦娥奔月中的 “ 奔 ” 应该是 bn,是嫦娥向着月亮去。 好一个 “ 关注细节 ” !好一个 “ 感受语言 ” !从读音的细微差别中体会出不同语义,进而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如此关注语言学习,语文教学怎能不扎实? 如果说关注语言是一种吸收的话,那么发展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请看薛老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谁能在 “ 爸爸 _说: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这句话中的横 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生纷纷发言:低沉、斩钉截铁、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防掉。说了后,10 / 10 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 “ 爸爸说: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 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嵩明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南省孟州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涞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项目融资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医疗器械企业采购供应链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房地产企业合同台账编制与信息化管理规范
- 2025版企业员工借调与薪酬福利调整协议
- 2025版水果电商O2O平台合作协议
- 2025版泥水班组施工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合同
- 2025年森工集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网络接入管理办法
- 隧道二衬安全注意事项
- 连锁餐饮学生管理办法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银行科技架构管理办法
- 110接处警课件培训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黄浦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2025-2030中国香皂市场销售动态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