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10 苏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石榴,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石榴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借物抒怀)中的第三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全文以石榴为线索,描写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写了石榴内在的精神美,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 民族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条理清楚,立意深刻,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2、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二、说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三、说教法: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起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作用,而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根据状物散文的特点及石榴这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法。通过课件、实物摆设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在上课之前,我要准备的东西有如下这些:1、多媒体课件,内容以有关石榴的图像为主;2、在教室前边摆上几盆石榴;3、班级出一期以石榴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四、说学法: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默读或小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选择独立思考或与人讨论,解决问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由他们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或老师共同探讨。总之,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五、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程序:引入预习检查作者简介课文学习学生质疑小结布置作业1、引入:(3分钟)因为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班级出了一期有关石榴的板报,教室内又摆了几盆石榴,所以学生对石榴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引入就由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对石榴的印象。2、预习检查:(4分钟)课文有无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所以在课文学习之前,我常安排预习检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课通练习册中的“自测关”来检查。3、作者简介:(3分钟)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对部分名作家要有所了解。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这篇文章,又是我们首次学到的郭沫若先生的文章,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相关情况。对作者的介绍,不是由老师完成,而是由学生来完成。相信已有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已找到了这方面的材料。4、课文学习:(27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7分钟)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清,可能有点难度,这有必要向学生作提示,通过幻灯片提出: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 石榴 石榴 石榴。(2)分析、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合文后练习题进行)。(10分钟)找出课文中描写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语句,然后说说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在这里,有必要点出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幻灯片放出相关的图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以上内容分析完之后,就引导学生探讨整篇文章作者所要寄寓的思想感情。这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同样也由学生来介绍。最后简要归纳托物言志这种写法。(3)品味语言特色。(10分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所认为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于优美句子,学生可能会找那些拟人句,所以,在学生交流中,有必要引到文后练习题三。5、学生质疑。(6分钟)由学生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共同解疑。这边值得一提的是,肯定会有学生提到文后练习题二,即为什么作者说石榴花是“的心脏”。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把课文的另一个难点解决了。6、小结:(2分钟含布置作业)综述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引申到课文所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说是主题。7、作业: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写一两段话加以描写,并抒发自己的感情。(附)板书设计: 石榴郭沫若爱石榴 春华 画石榴 秋实赞石榴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2 苏教版教材分析石榴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托物言志散文描摹事物时如何做到形神兼备,本文无疑是个极好的范例。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从枝叶到花到果实,从外形美到内在美,具体刻画石榴,描写细致精当,语言凝练生动,情感炽烈。教学本文应紧扣“最可爱”一语,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笔下的“石榴”“最可爱”之处到鉴赏评析石榴的“最可爱”之处,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探究、读中品析,把朗读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本身较短,从主题到内容、写法都不难把握。教学过程应以学生自读讨论为主、教师总结答疑为辅,引导学生涵泳品味形神兼备的状物语句,理解含蓄蕴藉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农村中学生)1、词语积累有待加强;2、对红玛瑙、安普剌、金罍缺少感性认知,有必要通过图片获得直观感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工作;3、阅读理解多停留在浅层认知上,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文章内涵,且表达能力不强。教学设想针对上述学情,结合教材特点,我打算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有针对性点评,尊重学生自主发现,发挥教师导向作用。1、抓基础:充分考虑词语积累的差异,让学生皆有所获;2、突出重点:以听读、自读、品读、齐读为突破口,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3、突破难点:巧设“我与大师面对面”环节,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结合文本中相关语段,在互动中把握主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词语。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及形神兼备的状物方法,探究文章借描写石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揣摩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有关描写的方法,背诵积累文学语言,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用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文章的思路。2学习品味生动形象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幽默风趣的句子、富于哲理的句子,培养对重要语句的敏感意识。3引导学生自由选点鉴赏评析段落或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石榴不惧炎热、英勇无畏的品格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状物的形神兼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多种形式的读。石榴图片、心脏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教师选择以石榴为谜底的谜语,请学生猜谜。谜语有:(1)外面杏黄衣,姐妹抱一起,打开仔细看,都是一瓣瓣。(2)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掉饺子,吐出珠子。(3)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二、课前准备:我的地盘我做主 1、资料大放送,了解作者及生物学范畴的石榴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他的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蔡文姬等,学术著作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等。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邓小平语)。今天我们有幸走进他的散文精品石榴,感受他散文特殊的气势、韵味与魅力。2关于石榴石榴,又名安石榴。相传是汉朝时从安石国传人的,是落叶乔木或灌木,不高大,大多丛生,枝条直挺而细密,附有硬刺。树皮有些粗糙,有毛须,所以可喻之为瘦身嶙峋。即使是幼龄小树,也显得有点龙钟。但木质坚硬,整株树上上下下盘根错节,一节节的树干。好像一个肌肉发达者的胳膊。叶子为披针形,叶色随季节变化,由浓绿转为黄绿,以至萎黄脱落。五月,石榴开花时期,长期孕育的生机便焕发了。先是枝头长出一个个花生状的红花骨朵,顶端不断涨大,最后裂成五瓣,又从开裂处吐出蕊来。石榴花有红、黄、白三色,以红者多见,花赤可爱,似一团团火苗,如红杜鹃般鲜艳。石榴花有单叶花和千叶花之别。单叶的结实,千叶的不结实。当花凋零时,子房便不断膨胀,犹如一个个大瘤,这就是石榴命名的由来。石榴一般拳头大小,未成熟时,皮呈青色,顶端仍残留着花托。七月,渐渐转赤,皮面依稀出现小黑斑。种子一个个紧挨着充满整个外种皮,晶莹透亮,那种子可食,有甜、酸、苦三味。甜者沁人心脾,酸者可入药。3、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或词典,给加点字注音并了解词语的意思。横线上是同学们查漏补缺的空间)。奇崛 枯瘠 安普剌 忍俊不禁 骨朵 金罍 争妍斗艳 古味盎然 柔媚 犀利 避易 光嫩 潜溢 三、话题交流,我眼中的石榴”1、教师创设对话情境:同学们,大家一定接触过石榴。请谈谈你和石榴邂逅的情形,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畅谈自己眼中的石榴。教师适时播放石榴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成对石榴的感性认识。教师可要求学生为上面几幅画面命名,要求:能抓住画面的特征,要有文采。成果展示:第一幅:一树开花笑满枝,百朵千朵绿映红。第二幅:万绿丛中一点红,回眸灿笑百媚生。第三幅:红褐杂然相携依,灼若旭天栖扶桑。第四幅:石榴纳金颜色好,花开牙齿笑嫣然。第五幅:张嘴留笑不留声,满口玛瑙更可人。第六幅:此果只应仙界有,玲珑剔透拔尘俗。2、师:出示石榴及心脏图片。生:在观察中说出二者相似的外形特征。师:郭沫若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仅仅是因为它们外形的相似吗?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来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张贴石榴图片)四、静心聆听,理清思路1、多媒体播放配乐录音(画面适时展示有关石榴、红玛瑙、安普剌、金罍等图片),体会作者对石榴的感情。2、梳理文章的思路。(学生说,教师适时板书)爱画赞(2-6)描写石榴特征,流露喜爱、赞赏之情(7-9)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1) 点明石榴可爱 五、我来选美,我来品析。1、我眼中的美。师生互动:教师尊重学生的发现,采用生与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教师多给予鼓励性、针对性评价。课文2-6段运用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对石榴的特征进行了描写。同学们觉得石榴美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6段,筛选出你认为的美点加以品读感悟,并谈谈理由。(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其间适时引导学生解决如下(1) (2)两个问题。(1)作者说,石榴树是“夏天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请你画出文中扣住“最可爱”的语句。思路:学生说,学生再补充说,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适时引导。(2)说说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可结合具体段落归纳为三个方面:枝叶、花朵、果实。2、赏析美点,突出重点。作者抓住这几个方面(枝叶、花朵、果实)怎样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的?赏析方法指导:反复品读加以感悟;抓关键词句或修辞赏析美。a、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b、比喻、拟人、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c、含义深刻想象丰富的句子;d、表现出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自主探究之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成果。预设参考答案列举:第3段:用“深红色”、“华贵”、“陆离”等词语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最可爱;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则突现了石榴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第6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破口大笑”和“皓齿”不仅写出了石榴的可爱,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石榴成熟后,籽粒饱满晶莹剔透的可爱形态。3、激发朗读欲望,齐读2-6段,感受“最可爱”。师:可爱的石榴想借同学们的妙语秀出自己的可爱,一起满足它的愿望好吗? 朗读指导:抓住关键词句,注意语调语速,借助想象石榴的可爱美好之处,读出对石榴的喜爱赞美之情。六、倾情互动,大师解惑1、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提示结合课文第3段和第7段中的关键语句理解) 2、创设情景,巧攻难点。【我与大师面对面】师语言逐渐激昂:石榴写于抗日战争最残酷时期,文中的石榴敢于同炎炎烈日抗争,抗日的队伍中可以缺少像石榴一样的人吗?可以缺少像石榴一样的民族精神吗?师语气渐平缓,语速微慢:写物是为了言志,作者写石榴是为了言什么志?假如郭老就坐在你的身旁,你想从他那儿了解到答案吗?学生两人一组先后扮演郭沫若,然后四人一组集思广益,小组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并小结。七、拓展延伸,培养技能请同学们开启智慧,完成探究练习第三题。认为有难度的可用集体智慧解决。分组展示,小组互评,教师有针对性地作出鼓励性评价。八、点击回车,温故知新1、这节课我们陪同作者走完了一段心路历程,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们有了哪些收获呢?(结构上,语言上,情感上)2、教师小结: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颂扬了我们民族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完善板书)九、随堂练习, 实题演练教师分发阅读材料,材料内容如下:石榴树这是一棵普通的石榴树,已经很苍老了。弯弯曲曲的躯干如勤奋了一生累弯了腰的老人,却仍然刚毅。犹如胳膊粗壮的枝,虬龙般错杂交织,每一枝都是那样坚实有力。密集的小叶像涂上了浓绿的颜料,那样青翠欲滴,使人觉得其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到春天,被寒冷禁锢了的土地开始苏醒。老石榴树被众花争俏的喧闹吵醒,终于在恼怒中爆发了蓄积了一个冬季的沉默,绽开了朵朵火红的鲜花,在枝头迎风微笑,却毫无百花争艳之俗态。争妍一时的百花万般无奈的调零了,而石榴花却一直盛开到十月。经春历夏,由夏而秋。好坚韧!好有恒心!金秋时节,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高兴地涨红了脸。石榴树下,一位老教师正在那里练着鹤翔桩。如血的残阳照射在老树、老人身上,花朵越发红亮,老人鹤发童颜显得精神矍铄。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曹操的两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本文,请思考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学生自读。学生讨论,明确:这篇短文赞美老石榴树坚韧、刚毅、高洁、拔俗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学习老石榴树的精神,矢志不渝、老有所为。十、课堂总结,画龙点睛石榴是可爱的,石榴同样是可爱的。感谢作家为我们呈现了集天地灵气的名果,呈现了文质兼美的精品。让我们在激情诵读中再次感受作者状物形神兼备、写物情感炽烈的高妙吧。十一、课后作业,提升能力请以下列花卉中的一种花为中心,写两段话,第1段描摹物态,第2段表现某种哲理意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