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冀教版语文六下金翅雀word教学设计学 科语文年级六主备课人陈彩平课 题17 金翅雀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父母在听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体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金翅雀”所讲述的事情;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词句析,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2、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 具金翅雀的图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揭题导入。二、初读扫障。三、品读课文,感受孩子对金翅雀的爱。四、作业。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关于“金翅雀”,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我们看看课文围绕“金翅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1、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思考: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步骤:1、小组轮读课文,正音并做好笔记。2、小组交流: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3、全班交流。A、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B、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孩子给父母所讲的事件。 要做到有条理:发现金翅雀艰难爬树寻找放回小金翅雀,体会孩子的兴奋心情,知道故事以“金翅雀”为线索展开。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孩子对金翅雀的喜爱?找出来在小组里谈谈体会,再读一读。全班交流:1、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预设:孩子是怎样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的?“孩子高兴了,指手划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杈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引导学生从“看呀看呀.终于”等词体会孩子的好奇心,从“指手划脚”体验那份高兴的心情。2、艰难地爬上大松树。预设:强烈的好奇心,会让他就在树下望望就算了?教师进行情境渲染,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读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圈画出相关动作的词,结合句子,你从中体会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体会再读。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3、树巅亲吻鸟蛋。孩子意识到自己危险没有?而且他还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儿,引读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男孩情不自禁地吻了鸟蛋一下,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的金翅雀。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引导学生咀嚼“树巅、深渊的可怕”来理解“情不自禁、吻、怜爱”中蕴含的情感。预设问题:他心境坦然,他心境里到底装着什么让他如此坦然?(纯净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1、熟读课文,书写本课生字词。2、给父母讲讲文中孩子所讲的故事,让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简单记录下来。本环节,既是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也是为体会“孩子”对“金翅雀”的喜爱做铺垫,以便进一步体会父母的心情。孩子的故事,是围绕“金翅雀”展开的,首先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这条主线,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品读体会文章重点段落,而且对此类文章的整体结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并能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文章细腻的文字,充满了温情。让学生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自己去品、去悟,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中心话题作为引领,使学生从读“文”,到悟 “情”,再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循序渐进,始终走在追寻“爱”的路上。使“真爱无言”的单元主题,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充分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共享、丰富、扩充自己的读书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三、升华主题,内化情感。四、品读作者,学习写法。五、小练笔运用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写一段话,塑造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六、作业:1、继续找作者其他的作品来读。2、感受中父母的爱。整理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轮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思考:从文章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勾画出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在文中相关内容旁边做出简单批注。1、默读课文,勾画出最触动自己的地方。2、小组交流感受,畅谈自己的见解。3、全班交流,与适时的朗读紧密结合。感性的母亲“瞪大黑黑的眼睛”“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心灵吻着可爱的宝贝”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从“瞪、吸、吻”这几个字词中更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理性的父亲却“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从“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还是体会到了什么?从“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体会到什么?这一位怎样的父亲?神态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父母的默契(1)“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 质疑:他们为什么不打断孩子,斥责孩子?理解“细心的呵护着孩子的好奇心。这才是极具睿智的大爱!”,体会真爱无言。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2)“晚饭吃完了,屋里的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父亲和母亲在壁炉旁, “才谈了几句”。A、引导体会父母的心情。孩子的兴奋和安全并没有让他们释然,严肃的气氛是因为担忧的心还没有彻底从刚才的惊险中平息,体会爱之深切。B、质疑:他们的话为什么那么晦涩难懂?你们能猜出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吗?猜想中感受父母的爱。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1、指名介绍作者,师补充。2、带着新的理解和体会,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的写作特点。3、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a、结构新颖。文章以金翅雀为线索,将由此展开的故事与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让事件的发展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引人入胜,令人深思!b、用词准确。“紧贴、挪动、蜷”等描写孩子动作的词,既写出了孩子极大的好奇心,也表现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为父母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等心理活动打下了伏笔。c、描写细腻。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父亲的“心不在焉、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抬起疲倦的眼皮”,母亲的“瞪大眼睛、把儿子的话吸入心田”,到两个人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似乎走进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结构新颖独特,情感表达纯粹直接,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对人物心理活动精彩、细致的刻画,都值得学习。 学生可能体会不够深刻。使“真爱无言”的单元主题,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充分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共享、丰富、扩充自己的读书收获。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所关心的,不是金翅雀,而是爬在树上的孩子。当孩子在高高的树颠的时候,父母的心也随着那脆弱的树枝摇荡,甚至出现了幻觉。体会真爱无言。感受父爱母爱。学会感恩。检验对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掌握情况。文章细腻的文字,充满了温情。让学生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自己去品、去悟,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中心话题作为引领,使学生从读“文”,到悟 “情”,再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循序渐进,始终走在追寻“爱”的路上板书设计 17 金翅雀发现鸟窝 关注艰难爬树 担忧发现、亲吻鸟蛋 尊重 放回鸟窝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纵观本课的教学,我认为目标基本已经达成。学生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文本,在品词析句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指手画脚”“兴趣盎然”“坦然”及孩子爬树的动作品、悟。体会孩子的心情和孩子的处境。并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勇敢执着。从孩子“读”,到孩子们的“思”以及“感”都能很好的表现出孩子们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尤其是描写孩子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孩子的情感,孩子兴趣盎然的讲述故事部分,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很自然的就会体会到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担忧。课后反思 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 。充分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共享、丰富、扩充自己的读书收获。 作者说:“作家是通过作品说话的”。学生在感悟作品特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写作水平。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种写作的方法。附送:2019春冀教版语文四下清平乐村居word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重点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今天,他来到了农村,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投影“清贫乐?村居”图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配乐朗读。二、初学诗意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正音)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文、点评。(指正读音bo剥)4、男女生赛读,齐读。5、再读课文,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茅檐低小草”“最喜小”“大儿锄豆二儿”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翁媪”老年妇女“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吴音”吴地方言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9、指名学生试说,集体练说。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三、分块品读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想象要丰富)4、集体交流。(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1)小儿卧剥莲蓬。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2)大儿锄豆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