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燃烧的蜡烛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以蜡烛为例进行探究2.能仔细的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区别,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乐于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探究2.能够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科学知识:1.知道燃烧与空气有关系,蜡烛的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初步知道物质不灭定律2.蜡烛融化是可逆的,蜡烛燃烧是不可逆的3.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可以利用这个反映鉴别二氧化碳教学准备: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燃烧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二、活动一、学生自学教材56页:关于燃烧,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讨论交流: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撮灰显然比原来的木炭轻很多,但整个密闭容器的重量并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木炭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二、观察蜡烛的变化蜡烛燃烧前的观察观察燃烧中蜡烛的变化及现象:有没有气味?燃烧后,消失的这一节蜡烛到什么地方去了?烧完之后是什么都没有了?还是和木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活动三、检验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书P58实验将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使杯壁上留有石灰水水滴将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观察杯壁上石灰水的变化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就证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活动四、阅读指南车信箱活动五、拓展蜡烛的融化是可逆的,而燃烧是不可逆的,因为产生了新的物质判断下面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书P58我们还知道有哪些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吗?课后反思:附送: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学案 教科版一学什么1.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2.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3.认识电流的形成。二怎么学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三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四重点提示(一)体验静电现象1.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梳子会吸引纸屑。2.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观察到的现象是:梳子会吸引头发。3.发生上述现象是由于静电的作用,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即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4.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冬季里,女孩在摘掉毛线帽的瞬间,头发竖立起来”(2)“在科技馆,一个长发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3)“闪电”。5.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有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二)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量与周围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质表现为电中性(不显示带电)。2.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那么紧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例如,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就带上了正电荷,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就产生了静电现象。3.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的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气球会吸引头发。4.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两个气球会相互排斥5.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整理和分析,如何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的步骤如下。(1)假设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当用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相互吸引)头发可能带什么电荷?(正电荷)(2)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当它们相互靠近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相互排斥)(3)结论: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即当两个物体带相同电荷时(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就相互排斥,当两个物体带不同电荷时(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就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和我们了解的磁铁的两极间的相互作用相似。(三)让电荷流动起来1.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