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美猴王教案1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配音、表情朗读。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与本课有关的一段剧情。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什么是神话小说?它源于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小说,叫做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写的是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回)是第一部分,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身,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13一100回)是第三部分,这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二)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给课文的生字新词注音释义,扫除文字障碍。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课文内容。(三)赏析课文并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故事开端);写石猴出世。 讨论要点:石猴不比众猴,是破仙石而出,所以虽不是母体所生,却肢体俱全。起笔就显出它的神异出众,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伏妖魔埋下了伏笔。内容:美猴王节次第2节上课时间修改批注撰稿人黄敏持有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熟悉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大概内容。 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内容 复习上节板书设计投影,通过提问复习课文情节层次。(二)赏析课文并继续讨论第二、三部分内容 (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二部分(2,3自然段)(故事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讨论要点:作者分别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个方面,集中表现它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以上第一层)写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众猴只是欣赏瀑布,却不敢人,石猴却连声高呼:“我进去!我进去!初步表现它胆量超群。众猴约定能进入水帘而不伤身体出来的就拜它为王,这又为下文石猴被拥为王作了伏笔。(以上第二层) 第三部分(4自然段)(故事高潮和结局):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并被拥戴为王。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课文先写它跳入泉里,进洞观察,再行出洞,着意写它动作的伶俐,观察的细致,足见它艺高胆大,聪明心细。再写它向众猴报告洞内所见,赞美这是它们“安身之处”,提出大家都进去住,表现出它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的性格特点。第二层:(以“从猴听得到结尾”)写石猴带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作者重点写众猴人洞,欢快异常,石猴为王,群情悦伏,说明它本领过人深得众望,被拥戴为王顺理成章。(三)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提示:西游记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他在人民心目中是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作者在这一艺术形象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孙悟空的主要特征是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武机智。它敢于蔑视皇权,勇于造反,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在课文中,我们从“美猴王”身上可以看出它的许多鲜明的性格特征。这节课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划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下“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提问;谁来把“美猴王”的形象概括一下。 回答要点:它胆量超群、本领高强、顽皮泼辣、深得众望。 老师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内容来说明以上这些特征。 1如第2自然段中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一系列的动作写出它顽皮、灵巧的特点。“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一系列行为描写表现石猴活泼和善、自由快乐的个性特点。 2如第3自然段中写石猴很有胆量:“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通过对众猴的描写,衬托出石猴的胆量超群。 3如第4自然段写它“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人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它高强的本领和机智灵巧的特点。 4如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洞天之后,石猴津津有味地向众猴描述其中情景,特别指出;“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语言描写表现出石猴能为众人造福,追求自由生活的精神。 5如第4自然段写“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服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通过对众猴的行动,语言描写,侧面表现石猴的深得众望,为什么石猴能够一呼百应,为众猴折服?因为石猴有勇有谋、本领高强,且能友善平等地对待众猴,为众猴谋福;能够带领众猴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老师点拨:课文中的这个石猴,是一个集猴、人特点于一身的理想化艺术形象。课文处处紧扣猴子的特性,以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这位石猴的猴性,也刻画它身上表现出的“人”性。如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不怕艰险,敢说敢做等。(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美猴王教案2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一)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绝、力倦神疲。(二)课文的线索:掌握故事的情节,能分析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三)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读准字音,注意查检工具书。读清字义,注意古白话字词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读懂背景材料,本文是从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节选出来的。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神话是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代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小说,叫做神话小说。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他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三部分(第13回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这里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2、开课导语可从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引入。可从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的插曲引入。可从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西游记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美猴王。(二)活动过程1、略读活动略读的要求:不必探究词句,快速阅读全文以初步了解课文故事梗概,理清石猴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2、思考活动学生活动要求:思考略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简介小说的一般常识,启发学生结合“思考与练习一、二”,作出归纳。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3、交流活动关于故事熟悉情节复述故事梗概,进一步理清线索,熟悉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概括情节情节的概括,答案并不是惟一的,只要言之有序即可。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开端(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发展(第2、3自然段)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高潮、结局(第4自然段),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第一层(从“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结尾),写石猴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4、品析活动情节安排,脉络清晰。石猴出世,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为后面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山间生活,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方面,表现他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众猴约定,能找到水源而不伤身体的拜他为王,这又为下文石猴被拥戴为王作伏笔。课文把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脉络分明,且前后勾连。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文详写美猴成王,略写石猴出世。因为他之所以为王,被称为美猴王,是凭他高度的智慧,惊人的胆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发现水帘洞,才赢得众猴的信任和拥戴的。这一点最能表现主题,突出美猴王的性格,并能为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取得圆满结局打下基础,所以详写。而石猴从石中出世,只能说明他先天出众,来历不凡,不必多费笔墨。(三)布置作业美猴王教案示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开课导语石猴成美猴王,它究竟美在何处?其“猴”“神”“人”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二)活动过程1、略读活动略读的要求: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2、思考活动学生活动要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3、交流活动关于人物按顺序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石猴是怎样来到世上的?为什么要写他的来历?石猴在山中生活是怎样的?表现了他什么特性?当众猴发现瀑布飞泉时,石猴是怎样说的?这说明了什么?在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和率众猴进入水帘洞的过程中,重点描写了他哪些动作和语言?为什么要写这些?4、品析活动石猴出世。“傲来国”、“花果山”、“顶上”是交代地点。“东胜神洲”、“仙石”、“仙胞”、“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写石猴是天地生成。石猴出生表现了他“神”的特点。山间生活。石猴一出生“却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表现他“神”的特点。石猴和其他猴类一样,活泼好动,“行走跳跃”、“食”、“饮”、“采”、“觅”;和山间其他孽类友好相处,和它们“为伴”、“为群”、“夜宿”、“朝游”。这些动作都是他猴性十足的表现。自荐探泉。众猴避暑玩耍时发现了瀑布飞泉,好奇心促使他们寻找源头,但又不敢进去。于是许下诺言:“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即拜他为王。”连呼三声后,石猴“跳”出来,应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这说明他胆大超群,不同一般。则已带有“人”的特点。发现水帘洞。“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瞑”、“蹲”、“纵”、“跳”四个动作显示出石猴的勇敢灵巧、本领高强。“忽睁眼抬头观看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四“看”表现了石猴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能够识字,这是人的特点;无师自通,则又具有“神”的特点了。石猴“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大造化!大造化!”“石猴道:没水,没水”这些动作和连续重复的语言都显示了猴性。“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一提议表现了石猴聪明过人、见识超群的特点和热爱自由的思想,表现了“人”的特点。这一部分写石猴入瀑,发现水帘洞,他向众猴描述了洞中的情景,提出进洞居住的建议。作者通过对石猴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石猴的勇敢灵巧、本领高强、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聪明过人、见识超群,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被拥为王。众猴进洞时和进洞后的种种表现都是紧扣猴子的特性写的,把顽劣的猴性写得神态毕肖。石猴竟能引用名言,这也是既具有人又具有神的特点。称王后,石猴正名为“美猴王”,众猴礼拜,俨然一个独立的“猴类社会”,这些事都带有明显的人类社会属性,同时也表现了石猴的聪明能干,很有组织能力,显示了“人”的特点。关于手法神奇瑰丽的想象。西游记是神话小说,是浪漫主义的作品。石猴的出世就十分神奇,他无父无母,仙石育胞,迎风化成;他一诞生就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他无师自通,不仅识字,还能引用论语,这些都带有神奇的色彩。作者还描绘了一个“却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课件导入模板
- 安全事故预防培训
- 大学生心理培训大纲
- 时间位移新课标课件
- 2025版社区建设捐赠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连带责任保证方式担保合同
- 2025版建筑垃圾运输合同范本环境友好型运输
- 2025版电动伸缩门研发、生产及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卡线上线下跨区域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白酒品牌独家代理销售合同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院前急救120出诊流程图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1年版)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工作桌面pad相关gec3000通讯协议v2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GB∕T 37004-2018 国家物品编码通用导则
- 《大学物理》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