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重点难点1.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燕子)。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 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3.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伶俐 荡漾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翼尖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 杆 ”的读音:“散”在这里读“s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n”,组词为“分散”;“杆”在文中读“gn”,还有一个读音是“gn”,组词为“一杆枪”。5.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拂 聚 凑 集 纤 形 掠 偶 尔 沾 倦 痕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凑”,翘舌音“沾”,前鼻音“痕 倦 ”,后鼻音“形 ”。(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拂 聚 凑 纤 拢 沾 倦 痕 (2)熟字比较。如:彩一形 遇一偶 你一尔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聚”下面的部分不是“禾”。“倦”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是横折钩,竖弯钩,不是“巳”字。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伶俐:聪明、灵活。 闲散: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旷亮无比: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自然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4.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12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春天里小燕子的伶俐可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设计意图: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设计意图: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板书设计】 2 燕子外形、赶来、飞行、停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整体把握,抓住燕子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从燕子外形、赶来、飞行、停歇等方面想象燕子的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不足之处: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7)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伶俐 荡漾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翼尖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1看图学习第一段。(1)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2)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尾巴、翅膀。)(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2看图学习第二段。(1)看图,口述燕子活动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述“烂漫无比的春天”?(默读并划出有关词语。讨论并板书:细雨、轻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8)“下过几阵雨。风吹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对比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百花争艳的生趣。“如毛的细雨”,形容雨点很细小,这是春雨的特点。“轻风微微吹拂着”,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象抚摸着人一样。“千条万条的柔柳”,写出了柳丝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写出子柳丝的枝条是千万条;“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个比喻句以动写静,描绘出春天里树木茂盛,花草繁多,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生机勃勃的景象。)(4)填空:(课件出示9)那么( )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了许多生趣。(“伶俐可爱”“光彩夺目”等修饰语的运用,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板书:加入、平添、 生趣)(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看图学习第三段。(1)看图,说说燕子是怎样飞行的。(2)指名朗读课文,哪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斜、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突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的特点。(板书:斜、横掠、叽、沾、荡漾)(2)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10)“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了那边。”“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把这两个个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课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飞行的特点之外,还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阳光、稻田、柳树。这样把燕子和春天紧密地联系起来写,进一步说明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4)指导朗读这一段。4看图学习第四段。(1)燕子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课文,其余看图。)(2)引导学生讨论“落、痕”等几个词的用法。(“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痕”字写出电线的远,若有若无。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停。)(3)指导朗读这一段。三、指导背诵,写作训练。(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3.请写一段话,抓住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注意使用恰当的修饰语。【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出味道。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句子,体会使用修饰语的好处。激励学生学会使用修饰语,喜欢使用修饰语。】【板书设计】 2 燕子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静)赶来: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赶来加入平添生趣(动)飞行:斜横掠叽沾荡漾轻快(动)停歇:落痕停(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燕子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的词语,体会燕子的伶俐、可爱。在学习燕子飞行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轻快灵活,是一个飞行的能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抓住“斜”、“横掠”、“沾”等动词。修饰语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设计两次对比句子,看看带有大量修饰语的句子于不带修饰语句子的区别,从而体会修饰语在遣词造句中,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燕子的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优美画面在文中,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写作背景】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伶俐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作者介绍】郑振铎(1989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着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1917年,靠亲友帮助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毕业后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11月,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积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和为人生的血泪文学,并致力于翻译介绍苏联及各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他在1921年写的文学的统一观,是我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倡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篇论文。他在同年写的整理中国文学的建议,是我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出运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文学遗产的论文。他撰写的80来万字的巨着文学大纲,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郑振铎在30年代出版的70万字的巨着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解放前国内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史专着。同时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也是我国第一本民间文学史,而且迄今尚无可以替代之书。郑振铎在文学以外的文化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令人钦佩的。40年代主编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玄览堂丛书明季史料丛书中国古明器陶俑图录等都是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贡献。他50年代编选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宋人画选等,在80年代数次荣获国际最美图书奖。解放后,郑振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10月17日,在率领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逝世。【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燕子 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燕子的故乡在北方,北方色玄,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汉字的“燕”是特指家燕。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食物为昆虫。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其他资料】关于描写燕子的古诗词1.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咏燕张九龄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村舍燕杜牧3.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燕作者:李中4.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寄怀作者:步非烟5.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空梁落燕泥作者:顾况6.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双燕作者:杜甫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一圈(qun jun ) 闲散(sn sn) 木杆 (n n) 掠过(n l) 羽翼(y j ) 纤细(xin qin)二、先辨字,再组词。伶掠 沾 幅 玲 惊 钻 福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重点段落品析一身( )的羽毛,一双( )的尾巴,一对( )的翅膀,凑成了那样( )的小燕子。 1.根据课文原文填空。2.这段话的描写顺序是从( )到( )又到( ),依次写了燕子的( )、( )、( ),写出了燕子外形( )的特点。思维创新大拓展四、你喜欢哪些植物呢?为什么?写出来,并加上适当的修饰语。 我喜欢,因为它很。 参考答案一、qun sn n l y xin 圈 散 杆 掠 翼纤二、伶 伶俐 掠 掠过 沾 沾水 幅 一幅 玲 玲珑 惊 惊讶 钻 钻石 福 福气三、重点段落品析1.乌黑 剪刀似 轻快有力 可爱的活泼2.整体 部分 整体 羽毛 尾巴 翅膀 可爱 活泼四、你喜欢哪些动物呢?为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就是水仙花了,因为它清香典雅,有许多雅号,如:凌波仙子、雅蒜是世界名花之一。水仙花开放时的样子可美了:郁郁葱葱的叶丛中,挺立着十几株叶茎。每株叶茎上端对称的绽放着一朵朵花朵。洁白的六片花瓣前后两层围着金黄色的花蕊,像一群群芭蕾少女在翩翩起舞。花蕊中心有六根蕊叶,蕊叶上沾满了点点花粉,等待着风把它传播到天涯海角。它宁静大气,不妖不艳,吐着淡淡的清香。六瓣六蕊,六六大顺,是人们喜欢他的原因。附送: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板书:荷花)2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3.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荷花图)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挨”在这里读“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一个是“i”,组词为“挨打”。另外读好卷舌音“花瓣儿”。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姿、随”,翘舌音“ 止、胀、势”,前鼻音“瓣”,后鼻音“蓬、仿”。(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瓣 蹈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2)熟字比较。如:瓣一辨 裂一烈 拂一佛 正一止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瓣”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势”上宽下窄,上面是“执”。“佛”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折、橫、竖折折钩、撇、竖。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5.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6:出示词语解释)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清香:清淡的香味。饱胀:饱满得发胀。破裂:出现裂缝。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师: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板书: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5配乐齐读全文。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5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1个字,了解了荷花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板书设计】 3荷花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不足之处: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来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仿佛 花骨朵儿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板书:一就) (2)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跑去,说明了什么呢?(对荷花的喜爱)(板书:赶紧 跑) 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2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2)有谁喜欢荷叶的句子,请读一读。(课件出示9)“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板书:挤挤挨挨 碧绿 大圆盘)(3)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10)“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课件出示11)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板书:冒)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课件展示12: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课件出示13)解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14图片:荷花的三种姿态)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板书: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开的呢?(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将开的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5)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15)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看到这么千姿百态的荷花,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课件出示15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板书:翩翩起舞)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2小练笔:仿照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写你最喜欢的花的不同姿态。【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设计意图:利用换词法、动作表演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件展示,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词语的能力。】【设计意图:画一画,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现出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训练了绘画能力,实现了跨学科综合学习。】【板书设计】 3 荷花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 观赏花姿 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幻化荷花:翩翩起舞【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教师引导学生用换词法、表演法、想象写话法,最后课件展示图片,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不足之处:在老师范读时,让学生闭目体会荷花的状态,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写作背景】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作者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