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注意事项及文言文固定结构.doc_第1页
文言翻译注意事项及文言文固定结构.doc_第2页
文言翻译注意事项及文言文固定结构.doc_第3页
文言翻译注意事项及文言文固定结构.doc_第4页
文言翻译注意事项及文言文固定结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难点再突破(2013-6-2)高考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2意译为辅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如:纵一苇之所如。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翻译中的得分点有: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虚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省略句和固定句式)拿到一个句子先判断句式,再确定重要实词和虚词。三、要做到文从字顺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体悟真题,注意得分点的落实】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说明:师,是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译文:(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2(2010上海卷)尧咨(指陈尧咨)讽转运使出公(指欧阳晔,欧阳公是尊称),不使居府中。说明:“讽”是关键词,也是得分点。它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委婉劝谏”“暗示”等。结合语境,这里是“暗示”义。正确答案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3(2010课标全国卷)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说明:“以”是有意义的虚词,不能当成可有可无的虚词删去不译。正确答案:敌军猛攻三天都不能攻陷城池,后来趁涨潮乘大船攻城,从船尾爬上城墙的垛口,攻入城中。4(2007江苏卷)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说明:注意“累世”“以义”“以忠”,死是词类活用,为而死。正确答案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5(2012湖南)(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2)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判断句。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重温典型试题,强化得分意识】一、注意关键实词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如何?”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王曰:“善。”(刘向说苑)(1)将奈其士众何? (2)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3)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解析】(1)“奈何”这个固定结构要注意,“士众”也很关键;译文:将对他的士人、民众怎么办?(2)“咸”“刈”“厥(其)”“靡”“何如”为关键词;译文:全部杀掉那些敌人,让(他们)没有剩下的人(或:让他们一个不留),怎么样?(3)“使”后省略“之”“田其田”中的前一个“田”的活用为动词,“旧新”为偏义副词,偏在“旧”,“唯仁是亲”的结构同“唯利是图”一样,都是宾语前置句。译文:让他们各自居住在原来的宅院,各自耕种原来的田地,不要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只亲近仁义之人。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马骇舆,则君子(指乘车人)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语助词,无义)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节选自荀子王制篇)(1)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 (2)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3)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解析】(1)后一“舆”活用为动词,乘车。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那么乘车人就不能安心乘车。(2)“静”为使动用法。使静。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那么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办法了。(3)“惠”为使动用法。使受恩惠。译文:如果百姓被政事吓坏了,那么没有比使他们受到恩惠更好的办法了。二、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并指出其中含有的特殊句式。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1)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2)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解析】. (1)句式:“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判断句。善,使动用法。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而且可以用它来使民心和善。 (2) 句式:状语后置句,以礼乐导之,而,表承接,于是。 译文: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人民,于是人民和睦。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1)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2)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3)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4)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译文:【解析】(1) “称”,被称道,意念被动句。译为:小时候拜陈实为师,因道德高尚为乡里称道。(2) “刑戮是甘”,宾语前置句,类同唯利是图,译为: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3)判断句,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4)“乃”,判断句;“使”后省略“之”。王烈派人寻找,就是原先那个偷牛的人。三、综合训练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之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节选自说苑至公)(1)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 (2)不之刑也,吾将死。(3)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解析】(1)令尹、廷理:官名。干:冒犯,触犯。拘:拘押。释:释放。“之族”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拘之”“释之”中的“之”是代词,指“干法者”,译为“他”。也:句中语气助词,不译。而:就。译文:楚国令尹子文的族人有触犯刑法的,法官逮捕了他,听说是令尹的族人就又释放了他。(2)刑:惩罚。不之刑:宾语前置句式,即“不刑之”。译文:不惩治他,我就要去死。 (3)第一个“之”是代词,可译为“这件事”。第二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若:像。公:公正。党: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何忧:宾语前置句式,即忧何,担心什么。译文:国人听说这件事,说:“像令尹这样办事公正,我们还担心什么呢!”参考译文楚国令尹子文的族人有触犯刑法的,法官逮捕了他,听说是令尹的族人就又释放了他。子文把法官叫来并责备了他,把他的族人交给法官说:“不惩治他,我就要去死。”法官很害怕,于是就惩治了令尹的族人。楚成王听说这件事,连鞋都没来得及穿,立即来到子文的房间里,说:“我年纪轻,安排法官用人不当,因此违背了您的心意。”于是就罢黜了那个法官,更加敬重子文,由他兼顾内政。国人听说这件事,说:“像令尹这样办事公正,我们还担心什么呢!”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解析(1)关键实词:“重死”“徙”。结合文意看,“重死”应翻译成“珍惜生命”。“远离”后面要加上宾语“家乡”,表达更完整。译为: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2)“虽”在这里表示假设。“无所乘之”应调整语序,译成“没有要乘坐它的地方”。 译为: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要乘坐它的地方。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要陈放它的地方。(3)本题主要考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翻译“甘”“美”“安”“乐”四个实词。应该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译成“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译文:人们认为他们所吃的食物是甘美的,认为他们所穿的衣服是美好的,认为他们所住的房子是安适的,认为他们的风俗是快乐的。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萧望之,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是以天下之士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后遇丞相亡礼,左迁为太子太傅。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以师傅见尊重,言治乱,陈王事。选谏大夫刘更生,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会稽郑朋阴欲附望之,朋行倾邪,望之绝不与通。后望之获罪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为之涕泣,哀恸左右。于是召石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天子追念望之,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终元帝世。(选自汉书萧望之传,有删节)(1)将军以功德辅幼主,是以天下之士争愿自效,以辅高明。(2)望之以师傅见尊重,言治乱,陈王事。(3)于是召石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解析(1)“是以”,因此,所以;“效”,投效,报效(效劳亦可);“高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明之人,指霍光。译文:将军凭借功德辅佐年幼的皇帝,所以天下的士子争相乐意投效(报效)您,来辅佐您这高明的人。(2)“见尊重”,被动句;“陈”,陈述。译文:萧望之因为是元帝的老师而受到尊重,议论治乱得失,陈说帝王之事。(3)“以议不详”,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提至“责”前;“谢”,谢罪。译文:于是把石显等人叫来,用当初考虑问题不周详来责问他们,他们都脱帽谢罪。参考译文萧望之,东海郡兰陵县人,后迁居杜陵。家里世代务农。到萧望之时,他喜欢读书,京师长安的许多儒生都对他的学问表示赞赏。这时,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长史丙吉推荐王仲翁和萧望之等人,都被召见。官吏和平民凡是要见他的,都要脱去衣服搜除兵器,然后由两个侍从官吏挟持进见。萧望之不愿听从摆布,侍从官吏气势汹汹地扭住他。霍光听说后,命令侍从官吏放开他。萧望之来到霍光面前,对霍光说:“将军凭借功德辅佐年幼的皇帝,所以天下的士子争相乐意投效(报效)您,来辅佐您这高明的人。现在士人来拜见的,都要先赤身搜索,被挟持着见您,恐怕这不是周公相成王的那种一饭三吐哺的礼道。”于是霍光唯独不任用萧望之。后来他遇见丞相无礼,被贬,做太子太傅。宣帝去世以后,皇太子继位,这就是孝元帝。萧望之因为是元帝的老师而受到尊重,议论治乱得失,陈说帝王之事。萧望之推荐谏大夫刘更生与侍中金敞和左右拾遗一起在皇上身边,同心协力、精心谋划,用古代的制度劝勉和引导元帝,在许多方面都想有所匡正,元帝对他们非常信任,并采纳他们的意见。会稽人郑朋暗地里巴结萧望之,郑朋品行不正,萧望之就与他断绝了来往。后来萧望之遭遇罪祸,竟然饮毒酒自杀。元帝听到萧望之自杀的消息大为震惊,拍着手说:“当时我就怀疑他不肯坐牢,果然杀了我的好老师!”为萧望之落泪,哀伤感动左右。于是把石显等人叫来,用当初考虑问题不周详来责问他们,他们都脱帽谢罪。元帝怀念萧望之,每年都按时派遣使者到他的坟墓上祭祀,直到元帝去世才停止。4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节选自明史于谦传)(1)京师天下根本。(2)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3)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4(1)句式:判断句。译文:京师是天下的根本。(2)句式:定语后置句(“遇有不如意事”)。译文: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不痛快的事。(3)句式: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译文: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参考译文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等到皇帝在土木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防守的策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摇则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他看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终不赞成讲和,虽然上皇因此能够回来,但上皇并不满意。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这时把名字改为有贞,渐渐得到提升进用,经常咬牙切齿地痛恨于谦。【掌握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的翻译】一、表示疑问: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如何(对怎么办)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 (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能废除呢?)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您不是三闾大夫吗?)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三、表示感叹.何其 (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 (可译为 也啊!)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四、表示揣度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3.其欤?(兼表反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五、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六、表设问: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七、表陈述语气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3、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4、无所。(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5.比及 (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八、被动句1、见于:(可译为“被”。)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2、为所:(可译为“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九、宾语前置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唯命是从。2何之有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十、假设1.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否则:(可译为“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活着的人的莫大羞辱啊!)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十一、转折1然而:(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或(但),即使如此”。)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将要变得全白,松动的牙齿将要脱落。)十二、其他1、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2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3、而已:(可译为“罢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4、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为什么这么短小!”)5、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其后就以吴地人民暴乱报告朝廷6、既且:(可译为“又又”。)7.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8.乃尔:居然如此,(可译为“竟然如此,这样”。)何其相似乃尔。9且夫:(可译为“再说,而且”。)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10.是故:(可译为“所以,因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11.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臣没有祖母抚养,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臣供养,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不愿放弃奉养的责任,远出做官。)12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所说的天公啊,实在让人难以推测;神明啊,实在让人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不可推究,寿命不可预卜啊!)13往往:(可译为“处处,到处;常常。”)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常常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时常发作的很厉害。” )14.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17.谓曰:(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明天一早,您千万不可不尽早来向项王当面赔罪!”)18.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19.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ng),始悟为山市。山市蒲松龄(不一会儿,看见数十所宫殿,绿瓦上高翘的屋檐,好象要腾飞起来的样子,才醒悟出这是山中蜃景。)20.毋宁,无宁:(可译为“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宁愿你比我先死。)23.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24.一切:(可译为“一律,一概;权宜,暂且。”)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大风停下来后,天又一片清朗,原先的一切没有了,只剩下孤危的城楼一座,直插云霄。)25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靠它来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26.以故:(可译为“所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