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ppt_第1页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ppt_第2页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ppt_第3页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ppt_第4页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介绍,一、钣金冲压模具结构,模具的组成部分,可分为4种:1.基体部件2.工作部件3.导向部件4.辅助部件。模具结构分解工作零件:凸模、凹模等,主要完成材料的分离或成形。定位零件:挡料销、定位销、定位挡板等,主要是用来定位坯料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压料、卸料与顶料零件:压料板、卸料板(上模)、顶出器(下模)、压边圈等,主要是起把制件和废料与模具分离的作用,在拉延模中的压边力圈还防止失稳和起皱作用。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板等,主要是保证使上、下模的正确运动。支持零件:上、下模板和凹、凸模固定板等,主要是起连接和固定工作零件的作用。紧固零件:内六角螺钉、卸料板螺钉、拔销等,主要是起联接和紧固各类零件使之成为一体的作用。,模具结构简介,模具结构分解:缓冲零件:卸料弹簧、聚氨脂橡胶和氮气缸等,主要是利用其弹力起到卸、退料的作用。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安全侧销、安全螺钉、工作限制器、存放限制器、上下料架、废料滑槽、起重棒、吊耳等。安全侧销:主要作用是防止上模压料板紧固螺钉松动或断裂,导致压料板落下,造成人员、工装的重大损失。存放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防止模具弹性元件长期受压而失效和防止刃口长期接触影响刃口的寿命。(一般采用聚氨脂橡胶)工作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限制凸凹模的吃入深度。,模具结构简介,按冲压工艺划分,钣金冲压模具可以分为:1.成形模第一工程压力:5001800T2.剪边模第二四工程3.冲孔模第二四工程4.翻边模第二四工程5.整形模第二四工程其中后四项工艺可以组合,如:剪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等。,模具结构简介,压力:100600T,模具结构简介,OP10:拉延,OP20:修边、侧修边、冲孔、侧冲孔,OP30:修边、侧修边、冲孔、侧冲孔、侧翻边,OP40:冲孔、侧冲孔、翻边、侧翻边,L1背门外板-OP10,下模,压边圈(B/H),上模,模具结构简介,下床台,上床台,L1背门外板-OP10,下模座,导板,安全螺栓,模具结构简介,起吊棒,凸模,U沟(压板槽),KEY沟(键槽),到底挡块,床台顶杆,平衡块,素材定位具,安全区域,素材检知器,L1背门外板-OP10,模具结构简介,电气盒,模号盒,顶杆腿,穿线孔,L1背门外板-OP10,模具结构简介,起吊棒:模具转移,翻转时,用来挂绳,KEY沟:模具架上床台时定位,U沟:将模具锁付在床台上。距离床台中心600/900/1200mm,检知器:检测素材是否投放到位,顶杆(蓝)与顶杆腿(紫),模具结构简介,L1背门外板-OP10,定位具逃让孔,导板,气孔和顶料销,防尘盖板,L1背门外板-OP10,模具结构简介,减重孔,逃让孔,补强肋,防尘铜管,模具结构简介,拉延模结构小结,模具结构简介,L1背门外板OP20-修边冲孔模具-下模,安全区:模具线上调试时放置安全柱的位置,起吊棒:用于移动、翻转模具,下废料刀,导板,模具存放块(刚性支撑),型保管优力胶(柔性支撑),凸模仁,导柱:与导套配合导向,U沟:用于将模具锁付在床台,下模座,机加工基准孔,检知器,修边刀,U沟,KEY沟(键槽),肋:所有承受力的部位,下端都要设计肋条支撑,保证强度。同时,肋条的位置不能与床台的T型槽重合。,电气线,模具结构简介,OP20下模-底部视图,废料滑槽:型内25型外20,起吊螺栓:用于凸模移动翻转,模号盒:存放模具信息,电气盒:用于连接电气源,模具结构简介,OP20下模-侧视图,上修边刀(斜楔修边机构),冲孔结构,氮气缸:为修边冲孔提供力,模具结构简介,OP20上模,上模座,紧固螺栓:固定压料板,防松动掉落,废料刀,耐磨板,导套:与导柱配合导向(精导向),模具结构简介,下模,上模,凹模套,冲孔过程及排废示意图,冲头吃入量:4mm(合理范围35mm),模具结构简介,修边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刀口吃入量:翻边零件3.5mm(门盖类)其余零件5.5mm,模具结构简介,修边冲孔模小结,L1背门外板OP30修边翻边模,电气快换接口,导柱,刮料器,锥形平衡块(精导向,防侧向力),优力胶,检知器,模具结构简介,吊挂斜楔驱动块,修边翻边模,插刀,侧修边斜楔,侧翻边斜楔,导套,模具结构简介,直翻边刀块,上刀,下刀,模具结构简介,顶端侧翻边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吃入量:依翻边长度而定。,模具结构简介,插刀:冲压时辅助凸模仁运动,进行翻边。翻边完成后辅助退料。,翻边整形模,模具结构简介,普通斜楔,斜楔机构斜楔机构是通过斜楔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变垂直运动为水平运动或者倾斜运动的机械机构;斜楔传动器:称为主动斛楔,工作中起施力体作用;斜楔滑块:称为工作斜楔,为受力体;附属装置:包括反侧板、压板、导板(导轨)、防磨板、弹簧、螺钉等,起斜模附着、导向以及平衡作用的装置;斜楔机构的类型按照滑块的附着方式可以分为:普通斜楔:滑块附着于下模;悬吊斜楔:滑块附着于上模,模具工作完成后随上模上行;双动斜楔机构:普通斜楔中的斜楔设计成斜面,反侧块也作成滑动机构,当斜楔运动时可以带动滑块,能实现一次完成有负角的翻边整形和弯曲。,模具结构简介,水平斜楔,模具结构简介,倾斜斜楔,模具结构简介,二、大钣金冲压模具现地试模常见问题,现地试模的准备:人员:冲压组、车身组、零品组、厂商钳工。模具采用认养制,每项部品明确责任人。设备对应:1、端拾器(吸盘):依据模具出荷节点,提前两周请购,确保与模具同步纳入。2、压机资源:提前半个月确认近期厂内生产计划,排定模具调试计划,新模具入厂后有足够时间调试,必要时考虑增加中班试模,提前进行人员分配。素材:现地试模材须提前三个月确认材料规格,发布现地试模材料式样书,提出请购,保证在模具回厂前纳入。生产条件:1、依据厂外终验收时确认的参数制作生产条件书,种别加工表等,于模具入厂前签核完成,分发给现场作业人员。2、模具问题点玉成顺序:成型性外观问题连动性(卡废等)型机能问题。3、每日召开晨会,排定当天取样和改修计划。生产环境:提前一个月规划好新车型模具放置区域、工程件放置区域、搭建厂商休息区、制作简易料架等。,现地试模常见问题,现地试模:模具改修、模具研配、模具清洗,试模产品问题点发现,原因分析、对策、记录,推动大连流进度,材料的管理和资料的作成。一、钣金制件外观检查:(核心-一看二摸三油石)“看”指用目视检查钣金凹凸、毛刺、裂、皱纹等,人应站在适当的距离观察,眼视角度为15度。“摸”指凭手感判断凹凸状况,手触摸钣金时,必须用整个手掌平贴在钣金面上并通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及指关节敏感部位贴紧钣金面前后移动,力度要适当(针对面积较大、架空之部品力度一定要轻)。“油石”指用油石检查凹凸状况,油石的表面必须光滑,不得有沙粒,以免刮伤钣金;手触摸检查和油石检查的方向均为纵向移动。,现地试模常见问题,现地试模常见问题,二、试模常见问题(拉延序):1、开裂/颈缩原理:流料过慢导致拉裂,或者流料过快造成叠料后开裂。问题确认:生产条件不达标模高、C压、面压、素材确认造型太深厂商调整压料面研合率不良(板件亮,有硬点的地方太紧)研配,保证研合率R角不顺或太小推顺R角或放大R角C/P压力太高调整C压模面光洁度不足、模具脏研磨,精修拉延筋不顺(波浪、尖角等)推顺拉延筋定位不良(偏移,一边料多一边料少)调整定位和机器人素材尺寸太大调整尺寸润滑不良增加润滑关键:能清楚判断出料流的走势,知道哪里走料太快或太慢(可上油确认,若不裂了则说明此处走料不顺),决定是何种情况的开裂。,现地试模常见问题,2、起皱原因:压边力太小,材料流动过快。调试方向一般与开裂相反问题确认;生产条件不达标模高、C压、面压、素材确认模面(素材)油多擦拭、降低润滑压料面研合率不良研配,保证研合率上型/压边圈研合以上型为基准C/P压力太低调整C压平衡块未调整好通过垫片调整高度,对平衡块要做好标记拉延筋磨耗补焊(用砂纸确认先)定位不良(偏移,一边料多一边料少)调整定位和机器人素材尺寸太小调整尺寸顶杆撑座不平测量平面度,确认后垫垫片或把高的地方磨掉。调试技巧:模拟拉延筋的效果,在展开平板特定处单面或双面放置粗布或者砂纸,限制金属流进凹模型腔。胶布和砂纸可以加大压力模拟效果减小起皱。如果模拟成功则可以在该处永久性拉延筋。在粗布和砂纸无法使用时,在起皱处增加素材尺寸也可以有所帮助。影响拉伸率。,现地试模常见问题,3、刮伤压料面的光洁度不够提高光洁度凹模圆角的光洁度不够提高光洁度镶块的接缝间隙太大消除镶块的间隙坯料表面有划痕更换材料润滑剂质量低改善润滑条件4、拉毛模具硬度不够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渗氮、硬铬电镀)模具型面有砂眼仔细检查铸件,处理砂眼型面不顺过渡不圆滑抛光模具表面,提高光洁度B/H与上模,上模与下模之间的间隙过紧以下模做基准,研磨上模模具或素材脏素材擦拭,模具清洗擦拭干净。5、线位移(板料与模具接触后,在应力集中摩擦造成的表面划痕)流料不均压紧、补焊(快)、打磨(慢),使两边均衡走料R角粗糙推顺R角,现地试模常见问题,试模常见问题(剪边冲孔):1、废料上带:上废料刀口间隙过紧对策:上刀口追加弹顶销(或销的高度调整),刀口吃入量调整、下刀口二番逃隙制作(刀口吃入量3mm以下做逃让)2、切粉:上下刀口崩掉,磨耗,缺口刀口补焊研合,上机确认刀吃入量太深上刀口吃入量降低至3mm刀口垂直度不足垂直度制作PAD与刀口间隙过紧磨掉PAD用板尺确认0.5mm左右刀口间隙太紧间隙调整(调整间隙在0.10.3mm)刀口剪切时间差太长下废料刀补高到离成品刀2-2.5mm,上刀口研掉2-2.5mm废料流落不顺畅造成干涉、二次剪消除卡废或废料停滞现象交接口段差研磨平面,消除段差,确认垂直度板件型不合/悬空剪切取上工程板件来合下型面刀口硬度不够材质变更(把刀口磨掉重新补焊,做垂直度)二番逃隙不足刀口吃入3-5mm以下做逃让,现地试模常见问题,3、卡废:废料滑落空间不足调整废料空间滑落方向有误追加导引机构刀口崩导致毛头较大确认刀口,刀口补焊精修废料刀剪不断废料调整刀口吃入量废料滑槽变形或干涉修复滑槽设计不良,排废机构不稳定设变对应滑落角度不良调整滑槽角度废料滑槽生锈,表面粗糙去锈,抛光,必要时采用波纹板4、PAD压伤PAD压着不良、下型面压到或模面粗糙突出模面推光,研合模面(涂红丹确认,压料板与刀口间隙1MM),现地试模常见问题,5、毛刺及拉料剪边毛刺:刀口崩掉,磨耗,钝掉刀口补焊,研合精修刀口无垂直度/接刀段差确认刀口状态,精修,垂直度3mm保证刀口间隙不当间隙调整剪边拉料:刀口间隙过紧,PAD压着不良刀口垂直度制作确认,刀口间隙调整,PAD压着面补焊研磨精修。冲孔毛刺、拉料:冲头断掉,拉毛,磨耗,缺口,模钮崩掉冲头更换,精修冲孔间隙不良冲孔间隙调整冲头吃入量过深冲头吃入量调整区分间隙过大和间隙过小因起的产品毛刺:观察切断面,间隙大塌角大,毛刺长,与工件面倾斜,光亮带少;间隙小,断面几乎全是光亮带,毛刺小而尖锐,呈竖直状),现地试模常见问题,试模常见问题(翻边整形):翻边缺陷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压料芯的结构、凸凹模的间隙、模具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模具表面清洁度/光洁度、翻边镶块热处理质量等。1、翻边拉毛:翻边刃间隙过紧调整间隙翻边刃粗糙/模具表面光洁度不够推光翻边刃垂直度不良垂直度制作模面有粒物,砂孔清洁模面,补砂孔R角太尖推顺R角模具表面硬度不足做表面处理提高硬度2、翻边开裂(常见于带有弧度的外圆翻边)OP10有颈缩,到后工程折边造成裂OP10颈缩修理,后工程折边刃R角放大精修。翻边刃间隙不均,导致某部位走料急剧而开裂调整开裂周边间隙翻边刃有粒物,砂孔,烧付严重后拉裂同拉毛叠料导致翻边2倍板厚,间隙紧后开裂增加工艺缺口,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