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秋长春版语文一上梅花word说课稿一、 说我对课标的理解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课标在这一学段对古诗教学只提出诵读、想象、体验、感受等总体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获得启迪,享受乐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 说教材与学生1教材分析“ 在冬天里”这一板块选编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九九歌、雪孩子、梅花四篇课文,采用儿歌、民谚、童话、古诗四种体裁描写冬天,展示冬天的生动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梅花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全诗仅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用梅花作为本册教材最后一课,韵味深远,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听说过梅花,但真正见到梅花的却未必很多。梅花的冰肌玉骨、高洁品质,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凌寒”、“数枝”“为”、“暗香”、“来”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3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力目标收集资料、观察画面、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理解、交流、表达等多元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在这些目标中,了解古诗大意,朗读与背诵古诗是下限目标,人人达到要求。感悟诗的意境,掌握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重点是朗诵古诗、感悟诗境、读出古诗韵味。难点是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为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课前设计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这一环节,再通过课上交流,反复朗诵,感悟诗意,达到教学目标。三、 说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学习方法为:1.合作与交流:在课前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共同收集资料,让每位学生都是参与者,主动权放在他们手上;感悟诗意,体会诗韵时,更要注意合作与交流。2.聆听与欣赏:学会聆听,学会欣赏,从中感受、顿悟,提炼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3.图文结合:课文中的图画直观再现文本内容,让学生观察画面,反复读文,在读中思考、领会、提炼。4.朗读拓展法:读出古诗韵味,从而体会文本中的人文情怀。教师围绕学法,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教学:“导读法”。导之以读、导之以思、导之以说、导之以疑。启发点拨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视机而动、相机点拨。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此外,运用讲读法、板书法等,多法并举,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独特体验。四、说教学资源的挖掘“梅”与“竹 兰菊”并称“国画四君子”,她的冰肌玉骨,她的高洁品质,奠定了她所代表的“梅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以梅为题,咏梅、画梅,留下不少佳作。(1)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栽种梅树有几千株。他有一首墨梅诗,一幅墨梅画,古今闻名。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人间。这些课外的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会奠定学生深厚的“梅文化”。教师自身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我的语言是美的,加上古香古色的背景,优美典雅的音乐,精美的课件,展出一幅幅梅花图片,红如火、白似雪、粉像霞,教室两旁悬挂着梅花图画,散发着文化的芬芳,配以苍劲有力的诗词书法,让人不由得走入那美妙的世界五、说教学流程(一) 直观导入、交流互动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枝梅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有谁认识它吗?你对梅花了解有多少?(由于课前我们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师生亲身经历,在某方面对梅花会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交流目的在于消除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梅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事先备好图片、资料和诗文,以备补充使用。)(二) 图文结合,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配以寒风的声音)教师倾情讲述在冰天雪地,风起雪舞的冬季里,百花早已凋萎,只有梅花冒着风雪顶着严寒,抖擞着枝条,绽芳吐蕊)画面伴随音乐滚动。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哪一组图片?感受怎样?(学生充分交流后,画面定格在本课插图上。)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古今闻名。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他笔下的梅花。(三) 反复诵读,交流所得1教师范读,整体感受。2反复听读,走进文本。3诵读想象,获得体验。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首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因为没有个人主动学习的参与,就无法实现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四) 品味想像,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2“想象漫游法”。提示:此时,你也站在风雪中,来到墙角梅花前,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3.“指导诵读”。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梅花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来读。(确定基调)(2)读出节奏感。(3)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五)扩充阅读、课外延伸音乐响起,图片再现,教师咏梅,韵味无限。每一堂课,都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既要扎实的学习,又要“活”起来,“动”起来。我理解的“活”,是思维的活跃、跳跃。我理解的“动”是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最后部分定为“扩充阅读、感悟梅花”,就是力图为学生活跃思维创造条件。在这一学习阶段,他们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提问,思考答案;可以想象诗句的意境,再用语言来描述;可以自由诵读最爱的古诗,并表演朗读给其他人听;可以天马行空,吟诵抒情课堂成为一扇窗户,打开它,你可以看到五彩的世界,只要你愿意动脑,就可以看到最美的花朵。(七)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朗读、背诵的有效手段。简洁明快、富有美感。这篇教案,我定的基调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他们与成人一样,崇尚美、热爱美、亲近美。所以,让孩子们在“梅文化”中发现美、感悟美、想象美,最终热爱美是我的初衷。附送:2019秋长春版语文一上用餐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字,认识“木子旁”。了解“刀”字的字理演变过程。2.能主动积累有关用餐的词语。3.感受家庭用餐时的温暖,初步了解中西餐文化,有爱惜粮食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识字并能恰当的运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食物卡片,实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家人,这个家庭又和睦又温馨,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两张图片,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一家人在做什么?你从中体验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上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吃的不同:中餐(米饭,汤,水饺,面条)西餐(咖啡,奶油,沙拉,牛排)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图片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认识了这些事物你们想不想也来认认这些词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餐这课。二、情景识字1.图文结合,学生看书自由读字,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出生字。2.出示字卡,开火车认读,谁能把老师手中这些生字宝宝和它们的食物图片放到一起,并大声的读一读?在朗读中随机识字(1)学习“包”字。你在哪见过这个字?这个字是个象形字,讲解字的本义,并指导书写,书写时上小下大。(2)学习“杯”字。除了水杯,还有什么杯?(奖杯,酒杯,茶杯等)。指导书写“杯”左右结构,木字做偏旁捺变点,书写时左窄右宽。(3)认读“橙汁”时,提问:除了“橙汁”以外,你还见过什么汁?西瓜汁,果汁,墨汁等“汁”字与哪个字像?“汁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4)认读“奶油”时,“奶油”的“奶”还用在哪儿?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奶”的偏旁是什么?还有哪些字是女字旁?大家看图观察到除了吃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吃饭使用的工具也不同)中餐:勺子,筷子西餐:刀,叉一般在吃哪些食物时可以用到他们呢?同学分类贴到相应的食物图片哪。一般吃中餐时我们用勺子,筷子,吃西餐时则用刀,叉。(5)学习“刀”字,出示字理识字图,这个字是象形字,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种刀,看同学们认不认识它们?出示“剪刀,水果刀等”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名称,并说说使用刀时应该注意什么?(6)学习“叉”字。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习“叉”的来历,讲解“叉”的字理,这也是一个象形字。“叉”字与哪个字很像?又叉,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学习刀叉的使用方法:看画面妈妈用哪只手拿着叉子?小男孩用哪只手拿着刀?介绍刀叉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礼仪。请同学拿格尺当作刀,铅笔当作叉子,试试吃前,吃时和吃完饭时刀叉的用法。(7)我们在吃中餐时用的是筷子或者勺。学习“勺”字,它是一个象形字。是指有长柄的勺子形状,勺中的一点代表所舀取的食物,指导书写。它的最后一笔和“叉”一样都是点。区别一下“勺勾”两个字。三、巩固练习1.游戏:谁能准确地读出老师手中的生字宝宝,并能在黑板上找到相应的食物图片,这个食物就送给谁。(在朗读时注意“杯子,叉子,勺子,筷子”读轻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共青团市委招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预测题
- 2025年乡村教育辅导员面试题中的教育理念考察点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销售代表招聘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年会展策划师中级考试重点解析策略规划与执行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岗位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市场分析解读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题技巧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营养膳食方向初级考试热点解析及模拟题
- 2025年北京市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年初级产品经理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租赁合同(供物业租赁使用)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进度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鸡毛信》 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一章课件
- 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 《循证医学》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 拌料作业指导书
- 医师执业注册变更聘用证明
-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