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题,导入课文1、教师板书:孪生兄弟。见过孪生兄弟吗?什么是“孪生兄弟”?(同一胎出生,双胞胎)“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长相相似)(教师解释“孪生”)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孪生兄弟,板书:地球的。在你的眼中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3、那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谁呢?板书:火星。通过预习,你对火星有写什么了解呢?(充分交流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不足时教师补充火星资料)火星资料: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它颜色最红。 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686.98天)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而冰倒是很多,如两极冰冠就包含大量的冰。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火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一般来说,火星和地球距离近的年份是最适合登陆火星和在地面对火星观测的时机。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星的科普性文章。(齐读课题),现在你能说说读了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孪生兄弟”上加上双引号 相似 表示特殊含义。)(课题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解释说明。)引号作用1表示引语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表示否定和讽刺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6. 用于话语之中破折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语音的延长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用在副标题前5.标明作者6.补充说明7.表示意思的递进(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认清生字字形,读准字音,可以连贯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圈画不理解的字词,先和同桌交流或者在书上加上标记,思考问题,交流共同解答。(练读全文)2、出示生字词,读准词语。(指读、齐读)证明 熔岩 裹挟 蒸发 彗星 陨石 渺茫 孪生兄弟潜藏 孕育 钻孔 荒凉寂寞 痕迹 干涸 湖泊 四季分明家常便饭 突如其来 数以百计3、除了黑板上的字词还有哪些不懂的?可以举手提出来4、(指名读)检查初读成果,扫清阅读障碍。三、再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指名读)分析段意:因为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科学家大胆推测:引读“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主要内容:由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得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2、科学家为什么作出如此推测呢?自由读一读接下来的7段,继续思考,分析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指名7位同学边读边分析交流)3、给全文划分层次,概括出段意。(指名答):第一段(1)由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得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第二段(2-5)科学家经过科学分析,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4、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自由读全文)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在生命创造的过程中,火星和地球兄弟俩曾经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几乎同时诞生,也都拥有孕育生命的水资源,所以人们称他们(再读课题),但是后来,他们的命运确实截然相反。我们的地球因为有水而生机勃勃,而火星却一片荒凉寂寞。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又为什么没有留住呢?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疑惑。下节课我们一起再去火星仔细探索这些奥秘吧!五、作业1、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精读第1自然段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的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2、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揭示了答案,你能找出来吗?(“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 像这种意思相关、结构相近、语气一致的句子,我们把它称作:(排比句)。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其相似的神奇,好比“孪生兄弟”。(指名朗读“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孪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难怪”等词。)你能用一对关联词来说说为什么课文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吗?(因为,所以人们把火星称为。)还可以怎么说?(人们之所以把火星称为,是因为。)二、精读第2-5自然段1、正因为这兄弟俩有那么多的相似点,科学家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推测得到了什么结论?(火星和地球上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板书推测有科学事实依据吗?2、(引导学生找到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找出句子读一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大胆的推测已经证实了。证据有二:一、分析火星照片资料,二、火星岩石钻孔分析数据。板书:证实3、学到这,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学生七嘴八舌:现在火星上有水吗?这水是从哪里来的?等(鼓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习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意识)4、看来同学们的问题课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研究火星上水的来源。板书:来源。默读课文35小节,先自己思考一下,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默读,教师相机巡视。)5、交流(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板书: 陨石和彗星带来的(彗星和陨石是怎么给火星送去水的?) 潜藏在一些矿物中(潜藏在矿物质的水又是怎么到达火星表面的?)相机理解:家常便饭“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经常、突如其来、无数、四处”)6、这两句话中的“也许”、“可能”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不确定性的词语,这是因为在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推测,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词反而违反了科学性,所以课文用词非常准确、科学。)7、作水的代言人:假如你就是火星上的一颗小水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来的吗?8、看来曾经火星上的水还真不少,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我们还会看到引读(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看冲刷的痕迹。)抓住“数以计百” “布满”再次体会水的多。再次齐读出水的多和布满的状态。三、精读第6-8自然段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够可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还没能留住呢?2、读一读第6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思考一下,过渡段提出的问题,在下文找到答案。(引导学生找出火星本身的指名缺陷和导致的结果)板书:留不住水3、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写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的形象化的写法。“集体大逃亡”“裹挟”赋予火星气体人的性格4、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而火星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不存在生命了。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读:然而,科学家.孕育出生命来。)科学家们为我们留下探索的空间,所以我们不禁要想象着:(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是一个谜)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面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科学的态度必须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至于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怎样的一个谜?那么我们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以后努力探索吧!四、总结全文,学习方法1、全文围绕着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先提出“孪生兄弟”的概念,推测出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然后又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最后阐释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不能。2、这是一篇说明文,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觉得不枯燥,反而生动有趣呢?(举例说明,层层推进,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设问,拟人的运用)五、作业布置 1、完成补充习题 2、查阅宇宙,或者火星的相关感兴趣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推测 证实 来源 陨石和彗星带来的 留不住水 潜藏在一些矿物中附送: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姓 名:孙国亮学校名称:安丘市兴安街道天洁小学 联系地址:安丘市兴安街道天洁小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1)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火星与地球的相关资料。5ykj/Health/wu/xx3.htm教学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文章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楚,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生动。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从理解题目入手,理解课文内容及说明顺序,透过相关词句,理解课文用词准确严密、通俗易懂的特点。教学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2、带着问题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2、资源准备: PPT课件。wenku.baidu/view/d383edea5ef7ba0d4a733b10.html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题目中破折号起解释和承接作用)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2、地球和火星的图片比照。tech.qq/a/xx0804/000027.htm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成为孪生兄弟?请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出示生字词:干涸 钻孔 彗星 证实 蒸发 携带 陨石 熔岩 渺茫(指名读、齐读)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词语。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组织交流(一)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指名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用“”画出来后小组交流。1、汇报交流相似点(出示: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这段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这样结构整齐,意思相近的句子排比句,说明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点多。tech.qq/a/xx0804/000027.htm2、指名朗读火星和地球一样的语句。3、正因为火星和地球相似点多,科学家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推测得出什么结论”?(火星和地球上都有水)说说理由。(干涸河床 钻孔试验)4、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起)5、齐读第一自然段。(二)轻声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围绕火星上的水展开,哪段围绕火星上的生命展开?(第二至七自然段介绍的是火星上水的知识;第八自然段介绍的是科学家对火星上生命的推测。)1、第二至七自然段一共讲了几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2)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讲解设问句:自问自答的句子,先提出问题,下面接着回答。)2、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讨论交流。(1)也许:彗星、陨石碰撞火山爆发 送去了水(2)可能:潜藏于矿物中3、 “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彼此之间的碰撞经常发生)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经常、突如其来、无数、四处)4、出示句子,比较:(1)就是这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2)也许是这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十分肯定说地球和火星上最初的水是彗星和陨石风暴送去的;第二句用了“也许”表示火星上的水可能是彗星和陨石风暴送去的,也可能不是。)5、为什么在一些句子里,要用“也许、可能、如果”这样一些表示不肯定的词语呢?(这就是科学,科学的用词一定是准确、严谨的,没有证据进行充足的证明时,就不能用肯定的语言来表述。关于火星上水是怎么来的这个过程只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资料作出的推测。读书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提炼出重要信息。)6、为什么火星上的水没能留住?(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一结果)7、理解“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