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说课稿新人教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4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大陆是一家、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祖国版图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记住字音,运用平时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字形。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低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要求:(1)认识“州、谣”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各族人民的情感。3.教学重、难点: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二、说教法、学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图片,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看图入境。出示祖国版图,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形图像什么?生:一只雄鸡!歌唱祖国的歌曲非常多,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神州谣,看一看,歌谣里告诉了我们哪些丰富的知识。(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想看看吗?快打开书31页。听老师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找出山川、河流、地名等。2.汇报。(设计意图:初读部分给学生作好示范朗读,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切实地感知整篇儿歌。)(三)图中识物,积累语言。1.读生字词。(自由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2.去拼音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3.做游戏:“找朋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通过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四)识字写字。(1)巩固音、形。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n)、州(zhu)、族(z)。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齐”字是六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2)观察发现。相似的字:川、州。难写的字:民、族。(3)重点讲解。“奋”的横要短,撇要长。州: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五)再读理解,随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把带拼音的句子多读两遍。2.品读短文,说一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山川、河流。3.全班朗读。(六)创编儿歌,拓展延伸。1.出示图片,示范创编:黄河黄,长江长,中原大地在中央。东北头,西北尾,雄鸡高歌向太阳。青藏高,内蒙长,华南华北锦绣庄。台湾东,海南南,雄鸡生出大蛋蛋。中国人,团结紧,一切听从党中央。黄岩岛,钓鱼岛,祖宗家业不可让。2.出示几幅图,激发创作灵感。3.学生创编,指名说。(设计意图: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范本,活学才能活用。于是,我设计了创编儿歌,从示范开始,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而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激发了他们的创编欲望,使学生从文本中走了出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四、说板书设计设计意图:采用图文式的板书,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还达到了使学生在无意注意中不断识字认字的目的。附送: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一、听关键词,猜节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2、学生自读课文。3、汇报自学情况。(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3)指导识字:翘舌音:传、舟、赏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4、开火车读生字。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3、分小组对读课文。4、男女生对读课文。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四、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五、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1、了解春节。(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4) 闯年关活动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2、元宵节(1)元宵节:看花灯(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4)指导朗读。3、清明节(1)清明节:扫墓。(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4、端午节(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5、乞巧节(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2)指导朗读。6、中秋节(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7、重阳节(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1、学生齐读。2、师生对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