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试题试卷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mn ji fn no chng f xio hu f kun ( ) ( ) ( ) ( ) ( )tu do xun y p jun cn ku zng tin ( ) ( ) ( ) ( ) ( )二、辨字辨音组词。(8分)罐()堆()拢()购()悔()继()灌()推()扰()沟()侮()断()卷jun () jun () 埋 mi ( ) mn ( )三、填字成词。(5分)羊( )小路 欣欣向( ) 同舟共( ) ( )往直前 精疲力()水( )不通 ( )血丹心 亲( )无间 高低( )落 ( )不气馁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1“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2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请写一副你最喜欢的春联: 3这次考试很难,我心里真是忐忑不安。我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这句歇后语来形容: 4.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常用这样的名言警句勉励自己: 5美术课上,我发现同桌画的马很逼真,我情不自禁地这样称赞他: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1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3分)2入夜, , , 一片辉煌。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翩翩起舞, 。 与 辉映, ,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4分)3清早, ,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 , 呀!(3分)4本学期我们长了不少的见识:我们欣赏了 ( 地名)形态各异的泉水,欣赏了月光下似白银盘的 ;我们见识了奇妙的 和能治愈坏血病的 ;我们还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主持虎门销烟的 、一心修订本草纲目的 、为人类盗取天火的 和 的徐悲鸿(4分)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p b),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n nn)。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h s)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tng tn)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 句,分别把 和 比作 和 ,写出了 。(3分)3.瀑布是怎样形成的?用“”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2分)4.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呢?(2分)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弯弯的小路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大家别动!”人群立刻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嬉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绽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5分)顿时( ) 出现( ) 回忆(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5分)寒冷( ) 舒展( ) 稳稳当当( )3照样子写词语:(4分)四面八方、 、 、 摇摇晃晃 、 、 、 4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1分)5用“”画出姑娘心理活动的句子。(1分)6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面哭泣”是因为 ;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 。(2分)7为短文确定中心思想:()A本文表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B本文表现了姑娘心情变化。C本文表现了老人、妇女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1分)8画线句子中的“风”表面上指 实际上是指 (2分)八、作文。(30分).以我是个_的孩子为题,完成习作。提示:请在线内填词语,如“能干” 、“孝敬长辈” 、“爱看书” 、“乐于助人”等,写出自己的特点,要求通过具体的事情进行描述,不少于350字。 我是个_的孩子_附送:2019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了解它的特殊政治地位。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教学准备:1、收看开国大典电影片段。 2、投影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五、讲读第一段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天安门的位置:中心和它的特点:宽广、壮观。)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朗读。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领袖宣告纪念碑雕梁画栋政府沸腾博物馆尽收眼底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默读第2、3自然段,划出建筑物的名称,找出方位词。分小组合作学习。用学习用具摆一摆广场上各建筑物的位置,填写课后第四题。 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中,你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说说你的理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什么是象征?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全国各族人民为什么无比向往天安门广场?通过“1949.10.1开国大典,人民领袖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等帮助学生理解。看开国大典视频片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指导朗读背诵第4自然段。四、讲读5、6自然段小声读5、6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清晨升旗仪式;节日之时。)再读第5自然段,然后观看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受到强烈的感受。引导学生谈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小声读第6自然段。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4背诵第五、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练习背诵。课后小练笔: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你们想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列好提纲,然后动笔写写我们的学校。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意 义 非 凡雄 伟 建 筑 纪念碑 纪念堂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博物馆 节日到来 美丽非凡人民大会堂 6、徐悲鸿励志学画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本课“鞠、躬”等生字及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争光。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意义,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设计理念 文本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本中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通过对关键的词句的诵读和领悟,浸淫于文字营造的特定语境中,感受着语言的精妙、语言的魅力,此时学生的阅读与文本的视域实现了有机的融合。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导入,初读课文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同学们知道这幅著名的奔马图是谁画的吗?对,是我们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所作。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同学们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徐悲鸿。(学生介绍徐悲鸿)。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2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提问后,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励志”是什么意思?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的?学的结果怎样?二、读通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 (1)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教师)选择容易读错的字在黑板上板书:租、怒、倦、犯、躬、鸿、仰。扫清字词障碍。(2)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3)理解“励志”。先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或说说自已查到的相关解释。同学们“励”不仅仅是激励,它还有振奋自己志气的含义。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四、小结:那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一、联系上节课的学习,问题导入。 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徐悲鸿励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二、围绕关键词句,细读文本 1、投影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处国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说?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知道徐悲鸿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入理解外国留学生话中的意思。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2、“必须”什么意思?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思考讨论:“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这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实现多元解读。3、徐悲鸿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把文中写徐悲鸿怎么做的有关的语句找出来,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学生回答徐悲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学生会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3)徐悲鸿如此刻苦,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学生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是啊,徐悲鸿获得了成功,曾经嘲笑侮辱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呢?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6、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再读课文,力图对徐悲鸿励志学画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看着徐悲鸿的骏马图,我们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先生意气风发的雄姿,你此时,有什么想要向他诉说的吗?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7、虎门硝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硝烟的主要经过,体会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教学难点:懂得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课前准备:课件一套,搜集关于林则徐、鸦片、虎门硝烟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出示林则徐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民族英雄是谁吗?谁能谈谈你对对他的了解。学生汇报查阅的林则徐的资料。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学生汇报鸦片的毒害及虎门销烟时代背景。教师点拨:是啊,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它就像吸血鬼一样蚕食着中国和中国人民,国库亏空,人民贫穷,军队无力,此时的中国再不进行硝烟,必然走上灭亡的道路。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词、小组内合作读书,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检查汇报。(1)抽查一小组读课文,学生评议。(2)出示词语,检查读。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谈。三、练习巩固1、描红。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精读感知。 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小组内讨论交流三检查汇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体会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体现 “壮”。(1)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2)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学生总结出分三步: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学生试着用上这几个词说句子。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3)从老百姓的反映及结果体会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深得人心、大快人心。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四、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教师引导看图: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以“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为题,说一段话。五、总结,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畅谈。让学生懂得虎门硝烟深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虎门硝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人-林则徐,他领导的虎门硝烟声势撼天动地,在硝烟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爱国拒侮的志气和力量震惊中外,中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勇敢地在虎门硝烟,他的伟大壮举震惊中外。 拓展。 林则徐虎门硝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虎门硝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硝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出示走私贩毒相关资料)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愤慨,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激发爱国热情。 六、布置作业1 给家长讲一讲虎门硝烟这个故事。2 以“站在林则徐像前”为题,写一段话。七、板书: 7、虎门硝烟 硝烟前 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伟大壮举 硝烟经过 先再 然后 拒外辱、中国人不可欺硝烟后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并扣住人物特点展开记叙和描写。2、能自选或自拟有个性的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具体事情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长处。 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闪光之处,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赏识卡”,在卡片上写对自己的评价,以优点为主,先自己填写,再请熟悉自己的人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1、今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叫“夸夸我自己”,结合你的“赏识卡”,夸夸自己,夸夸同学。(学生交流)大家都说了自己的优点,那你最得意的长处或本领是什么呢?结合一件具体的事说一说。(学生分组交流,个别回答)2、我们本次习作就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与众不同的你。二、自读例文,感悟写法1、自学例文,思考:(1)这两篇例文各介绍了作者的什么本领、长处?(2)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3)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4)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A.选材:(1)那么到底应该写写自己的什么呢?指名读例文后面的提示。(2)例文的选材给你什么启发?我真棒介绍“我”有力量,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发现自身某一方面的长处:身材高大、胆量过人、声音动听、说话幽默、走路迅速等。我是个跳舞的小姑娘介绍“我”爱跳舞,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弹琴、唱歌、书法、阅读、手工制作、写作等。 板书:长处特长、个性、品德方面的(3)你想写自己哪方面的长处?(学生交流) B.指导写具体:(1)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长的?(2)如何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抓住动作(板书:动作)我真棒动词非常准确:由夹到扛到抱,写出了两次不成功的尝试到顺利抱着西瓜回家的过程,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体会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以踢球的特长做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抓住语言(板书:语言)抓住心理活动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联系但愿人长久中苏轼的心理活动。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板书:心理活动)完善例文2。老师觉得例文2描写作者学舞蹈过程中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的心理活动比较简单,小作者还没有将“我”想些什么写下来,你愿意为作者补上去吗?学生补写后交流。三、尝试运用,习作成文1、我们把刚才说的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写下来,要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仿佛如见其人。要求:(1)、通过一两个事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写自己最大的长处或本领,(2)、注意写出自己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3)、自选或自拟一个有个性的题目。(4)、语句连贯通顺,字里行间要洋溢着内心的喜悦和自豪。2、学生习作,3、反复修改,完善习作(1)、同桌互读互评。(2)、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互评互助,作出修改。(3)、全班交流,读给同学和老师听,师生评议。板书设计: 习作2长处特长、个性、品德方面的本领动作具体写一件事情 语言 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自家附近的地名和由来。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2、熟记8个成语和两句名言,大体了解其中的含义。3、练习写钢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的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教学重难点: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2、熟记8个成语和两句名言,了解其中的含义。3、得体地介绍自己的朋友的情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趣。(1)创设情景: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各自下一下家庭住址,并写一写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我们先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2)学生自由读题。(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走法吗?同桌练说。(5)班级交流。2、明确要求,讨论、交流,试画示意图。(1)审题,明确要求。(2)小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人明白?写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3)班级交流。(4)教师小结:写住址要写清楚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先写大的,再写小的,要把住址写具体,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写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时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5)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很远,怎么办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如果离家比较远,可从大家都知道的而且离家比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6)和好朋友交流自家的住址,方便邀请好朋友来家玩。(7)自己写写家庭住址和走法,并画画示意图。(8)交流。3、拓展交流,补充介绍。(1)审题,明确要求。(2)教师适当介绍一些地名的由来和古今的变迁。(3)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找到的资料。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二题,学习8个成语。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学生自由读成语,同桌互读成语。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正音。(3)学生自由练读。4、了解大意。(学生交流后,老师对学生不理解的适当讲解。)(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5、熟读成诵。(1)指名读。(2)学生自由读。(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4)集体背诵。(5)指名背诵。6、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7、小结:这几个成语都是歌颂英雄人物的高尚气节的。你能用上这里的几个成语来赞美我们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爱国英雄吗?二、诵名人名言。 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学习两位历史人物的名言。2读正确,读通顺。(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第一句的意思:自古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601:2025 EN Soil quality - Estimation of abundance of selected microbial gene sequences by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from DNA directly extracted fr
- 2025年公务员(省考)真题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通关练习试题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用电安全班会课件图片
- 初三生命生活与安全课件
- 广西考评员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实务考试押题卷含答案解析
- 往年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初级心理干预技能测试题库2025版
- 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指导书
- 安全生产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 2024年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浙商证券】餐饮系列研究之茶饮+咖啡深度:茶饮方兴未艾品牌格局渐明
- 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和流程
- 青马工程笔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电商》课件-跨境电商法律法规
- DBJ50T-123-2020 建筑护栏技术标准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单词表(合订)-副本
- 《头颅MRI常识》课件
- 鬼脸历史课(多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