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广泛,任何一个企 业要想做到在资源上和能力上完全自给自足都已不可能,这就要求企业利用信息 技术,加强相互合作。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环节,充分体现了社会 分工理论和专业化生产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物流的重点已经由简单的商品储运,转移到了一体化物流的战略管理高度。 由于生产制造型企业供应链比较长,物流工作极为复杂,本文通过对上海东 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战略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概念 生产制造型核心企业物流联盟。这是一个以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这样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以物流合作为基础,在互愿互利的原则下,出于降 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实现优势互补等目的,以契约方式结合起来的战略 联盟,也是联盟企业共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合作模式。我们强调建立一种 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双赢”的新型关系,通过集成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使合 作组织创造出联合的竞争优势,达到单个企业所达不到的效果。 经过努力,本文找到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联盟伙伴选择、联盟组 建谈判、联盟信任机制、联盟激励机制、联盟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联盟伙伴合 作效果评价、联盟的组建条件、形成机理、运行管理等等。通过物流联盟的组建,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作为以集成核心能力为 形式的,对企业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手段,物流联盟必将成为众多相关 企业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物流联盟;东方泵业;生产制造型企业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evolving,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any business has been impossible to be completely self-sufficient in terms of resources and capacity. this requires businesse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mutual cooperation. modern logistic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o-economic aspects, fully reflects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bout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ed production. especially since the 1990s, the focus of logistics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logistics, from simpl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because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s longer than others and their logistics work is very complex.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about the logistics strategic of the shanghai oriental pump (group) co., ltd., we bring up a concept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is manufacturing core enterprises logistics allian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s the core of the logistics alliance, such as shanghai oriental pump (group) co., ltd., and basis for cooperation in logistic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liking to benefit each oth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wering transaction costs, reducing uncertainty and sharing each others advantages, combine the strategic alliance with the contract. and logistics alliance is also a business model improv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we emphasiz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both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a win-win new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ies, the joint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an creat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individual enterprise can not get. after efforts, we find a set of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approach,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logistics alliance partners, the negotiation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logistics alliance, the confidenc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allianc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lliance, the risk-shar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of logistics alliance, the evaluation of cooperation about logistics alliance partners, the condition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logistics alliance,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logistics allianc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alliance, and so 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lliance of logistics, the shanghai oriental pump (group) co., ltd. has saved a lot of logistics costs. as a means, which integrates the core ability and optimizes and integrates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resource, logistics alliance is bound to be the realistic choice to the related to many enterprises. key words:logistics alliance; eastern pump;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沈阳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的所有工作,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作者本 人独立完成的。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 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 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字): 日 期 :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沈阳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沈阳理工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沈阳理工 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第 1 章 绪 论 1 第 1 章 绪 论 在绪论中,我们对本文研究的相关背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 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进行的先验性分析与文 献。介绍了供应链理论、战略联盟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核心竞 争力理论等本文研究的源头理论与基本依据。并在陈述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 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创新进行了凝练的阐释。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代物流业以其崭新的思想理念、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现代的管理技术对国民 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被广泛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它必将成为本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兴起是对 传统物流业的一场革命,它从内涵到形式都与传统的物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如 何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使它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利润源泉,是摆 在所有物流工作者和国人面前的课题。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 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现代物流是商流、货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1。物流按照它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 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 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 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微观物 流是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还是在整个物流活 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是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 体的物流活动2。 物流市场及其利润空间是十分巨大的,据统计,我国物流市场每年有 400 亿 500 亿元运营额,在市场的中间代理层中流动的利润有 20 亿30 亿元3。 1 韩臻聪.论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现代管理科学.2006(9):22-23 2 刘鹏飞,谢如鹤.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探讨.物流与交通.2006(2):48-49 3 刘丽.论契约式物流联盟的稳定性.商业研究.2006(5):180-182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而我们在这里研究的就是如何更好的缩减物流成本,创造更多的“第三利润”。 本文以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过程 的物流活动进行分析、探讨,这也是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增值的关键性活动,努 力找到一整套有实际操作意义和直接效果的构建物流联盟的方式与方法,尝试组 建以物流合作为基础,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物流联盟。在我们组建的物流联 盟里,联盟企业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 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运营成本,减少对流动资本的占用,从而把更多的人力、 物力、财力投入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联盟企业之间通过物流或供应链 的方式形成联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 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4。按照供应链理论,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 从对抗走向合作,组成供应链物流联盟。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长期物流合作,通 常是以链上核心企业为集散中心的物流体系,企业要想在某条供应链上发挥重要 作用,要么自己成为核心企业,要么与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主要上下游客户 建立较为稳定的物流联盟关系,供应链物流联盟考虑的不仅是企业,而是整个供 应链的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调。在供应链物流联盟管理中,供应链上每个结 点,将自身物流资源与其他企业共享,通过合作达到双赢或多赢,从而使以“合 作”为特征的物流联盟成为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 在供应链物流联盟的构建和优化中,特别强调核心企业的作用。处于联盟中的核 心企业控制和管理整个供应链流程。物流联盟因具有众多优势而适合在我国当前 的市场环境中大力发展,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这一定义,物流是一种客观存在,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 交换就有了物流。因此,可以说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古老的社会经济活动。 然而,物流概念的提出并加以系统研究却是近代的事,并且其名称和内涵都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进化5。 4 汝张苏,詹荷生.企业物流的战略发展:物流服务.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7(1) :36-3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21-22 第 1 章 绪 论 3 早期物流的名称为 pd (physical distribution, 实物分配) , 内涵是 “合 理有效地组织物的有形移动” , 这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学者克拉克(fred e clark) 最早提出的,他于 1929 年在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 为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各种活动以及包括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物流 纳入到了市场经营行为的研究范畴之中6。 现代物流的名称为 lm(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是二战 期间美国陆军首先在军中用于指代物流活动,其内涵也发展为“合理有效地组织 商品的供应、保管、运输和配送”。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期间,由于受到 物流技术(物流信息数字化技术)、物流观念(传统的运输经理和采购经理对综 合物流持怀疑态度)、物流成本的限制,pd 和 logistics 长期共存7。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后,在美国,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逐渐形成,使顾客满意 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为顾客服务已成为经营管理的 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促成了物 流的复兴。1954 年,鲍尔.d.康柏斯所作的市场营销的另一半演讲中指出,无 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应该重视认识、形容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真正从战略的 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应该讲这是物流管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牌,它不仅对物流 的研究和认识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于物流管理学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8。 到 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从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改为 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并将现代 物流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 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 划、实施和控制的行为”。这个定义的特征是强调顾客的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 率性,以及将物流从原来的销售物流扩展到采购物流、厂内物流和销售物流。pd 改为 logistics,标志着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从 1985 年起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9。 1999 年,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概念的定义为:“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 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的 6 郭成等编著.市场营销管理.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7-28 7 宋华,胡左浩编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3-35 8 刘鹏飞,谢如鹤.论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商业研究.2007(2):30-33 9 美国物流概况.中煤信息网.2002(5)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有效流动、存储计划以及其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物流包含了物品从供应者到 需求者全过程的所有活动。在企业间,它能实现货物的门到门服务;在企业内, 物流指的是原材料、中间制成品在不同工序间的有序流动。现代物流的本质是以 满足需求者的需求为目标,把采购、储存、制造、运输、流通加工、销售、服务 和信启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从而有效控制服务成本的流通活 动10。 我国引入物流概念是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学习、认识、熟悉、实践、发 展的过程,目前,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践已在我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 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热点,被称为继降低物化劳动成本、降低活 化劳动成本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受到各级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重视11。 为什么说现代物流是“利润源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物流活动占整个 商品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时间比重很大,有的高达 95%。现代物流有利于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时间,从而降低了资金循环周期,大幅提高同期利润。 二是物流费用占整个商品成本的比重较大,一般占 2030%,降低物流费用能 带来可观利润。例如,当一个企业销售额为 1000 万元时,利润率按 6%计,总成 本为 940 万元,物流成本按占总成本 21%计时约为 200 万元。如果降低 10%的物 流费用,相当于增加 20 万元的利润。而创造同样 20 万元的利润,要有 333 万元 的销售额。也就是说降低 10%的物流费用相当于销售额增加 33%。三是从宏观上 看现代物流可以减少企业因“小而全”带来的物流设施利用率低下、物流成本居 高不下的状况,全面提高全社会物流设施利用率,提高社会生产率,从而获得巨 大的利润增长。 21 世纪,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 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许多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纷纷将其注意力转向物 流产业。人们发现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物流是发展国民经济、信步国际市场 的两条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和改善国 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加速物资在时空上的有效流动、节约社会成本;有利 10 valentina carbon,marilyn a stonegrowth and relational strategies used by the european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rationale and outcom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5(6):495-510 11 茅英.重视“第三利润源泉”.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11.12 第 1 章 绪 论 5 于提高制成品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生活水平。 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有利于物流 发展的政策和计划,从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开展不同的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行业 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有 较大比重,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 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 为 14000 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几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0%以上。日 本的物流业总体经济规模有 41 兆日元,占 gdp 的比重为 10%以上,其中经营性 物流 21 兆日元,自营物流 18 兆日元,物流经营者有约 7 万家,从业人员约 139 万人。 在中国香港地区, 物流产业总规模为 240 亿美元, 占 gdp 的比重为 13.7%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如雨后春笋,相应的跨国经营对 物流活动提出了全球一体化的要求,从而使得相应的物流活动呈现出这样的趋势, 即物流活动地域覆盖越来越广,供应链节点越来越多,物流过程越来越复杂,运 输方式变换越来频繁,物流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时限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要 高质量地完成全球一体化的物流活动,往往需要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工作, 往往有多种物流方案可供选择。作为货主或托运人的跨国企业或其它类型的企业, 为了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而对物流外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也产生了选择 一家能为其做物流的整体方案优化和协调不同物流公司的业务衔接等工作的企 业,于是第四方物流便应运而生了13。 埃森哲公司最早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4pl)的概念:“第四方物流供应商 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 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14。 robert.m.roderick 在 1995 年,从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的角度,较早地正式提 出了供应链规划(supply chain planning,简称 scp)的概念,认为 scp 对于组织来 说,是规划、执行和控制企业物流系统的方法。它包括需求预测、库存规划和分 销需求规划三个方面内容,并强调这些工作的有效执行需要依托计算机系统15。 美国 mit 斯隆管理学院的运筹学和管理学教授 jeremy.f.shapiro 针对现在企 业供应链战略规划中网络优化模型的不足,指出了四个应该进一步加以研究的方 12 于傑.日本物流政策的启示.运输经理世界.2007(7):35-36 13 鲍尔索克斯等编著. 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林国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6-57 14 张长森.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研究.商业时代.2005(6):25-26 15 大卫.辛奇.利维编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61-62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面:扩大供应链战略规划研究和模型的范围;在数学优化模型中应体现战略观念 和理论;应用随机数方法模拟未来风险情况,并进行情景规划;建立面向战略规 划的企业 scm 模式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文芳等人研究了供应链中配送中心为客户送货的送货 模式中运送路线的规划问题,通过节约的方阵,将节约最大,同时满足承载量的 客户合并为一组,由同一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达到减少运距的目的。在同一组内, 采用了相应的算法,在完成运送任务的前提下,安排运送路线,使运距最小17。 东北大学的赵晓煌和汪定伟对供应链中的分销中心布局问题的区间规划模型 及其解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区间之间顺序关系的定义和区间不等式成立的度的定 义,分别讨论区间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清晰化方法,将区间规划模型转 化为等价的清晰双目标规划模型18。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 scm 的定义: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 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 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19。 陈国权认为 scm 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 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 确的时间(right time )、 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 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 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 最小20。 宋华和胡左浩认为 scm 就是在商品供给的连锁中,企业间就商品在流通过程 中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改革原来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的一种 新型物流管理体制21。 精益物流理论核心思想是消除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其目标是在提供令 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的同时将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 的具体方法。采用精益物流体系对面临激烈竞争的我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6 杰里米.夏皮罗编著.供应链建模:中文版供应链“圣经”.陈光欣,孙国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82-83 17 刘文芳.如何缓解供应链中产品定量配给中的“牛鞭效应”.统计与决策.2005(1):22-23 18 赵晓煌.供应链中二级分销网络的优化设计模型.管理科学学报.2001(8):25-26 19 分析物流管理与企业信息化间的“辩证法”.睿商在线.2008(11) 20 方娜,黄磊.供应链管理概念研究综述.当代经济.2006(6):15-16 21 宋华,胡左浩编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0-75 第 1 章 绪 论 7 2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的资源整合 已经难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于是它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企业外部。作为 以核心能力为形式的、对企业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手段动态联盟(虚拟 企业)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 择23。 动态联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是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也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 动态联盟的产生和发展,使动态联盟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成为具体现实的可 能。 动态联盟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展了对相 关课题的研究。有许多动态联盟成功运作的实例,成功地运用了动态联盟的管理 思想与运作模式。 美国供应链关系专家罗萨贝瑟.摩斯.肯特(rosa beth.moss.kantor)根据对世界 11 个不同地区的 37 家厂家经理的 500 多次访问后, 总结出了公司间有效合作关系 建立的 8 个标准:individual excellence(个体的优秀)、importance(重要性)、 inter-dependence (相互依赖) 、 investment (投资) 、 information (信息) 、 integration (一体化)、in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integrity(完整性)24。 国内外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已经对“第三利润源泉”进行 了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形成了十分优秀的供应链及其管理理论、物流相关理论, 特别是物流理论中对自营物流、外包物流、第三方物流乃至第四方物流都有着比 较精辟的论述和分析。而在动态联盟相关理论方面,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 推进,动态联盟的研究也日新月异。这些优秀理论的研究及实践都为我们在这里 研究的物流联盟打些了一定的基础。不过,本文即将论述的超过第三方物流乃至 第四方物流的物流联盟却并未被大多数学者所重视,动态联盟方面以物流为合作 基础的研究也十分稀少。正是基于此,我们在这里通过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 有限公司的研究,探讨组建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以物流为合作基础,沿供 22 donald jbowers oxthe strategic benefits of logistics allianc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7):36-42 23 刘吉成编著.基于商务智能的动态联盟管理.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55-57 24 鲍尔索克斯等编著. 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林国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70-71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应链纵向或横向组建物流联盟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这一节,我们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即供应链 理论、战略联盟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阐 述。 1.3.1 供应链理论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成员,通 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链状结构或网络结构。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供 应链管理(scm)就是对整个供应链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 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是优化提高所有相关的过程速度和确定性,最 大化所有相关活动的净增加值,提高组织的运作率和效益25。这里以上海东方泵 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物流工作,详细分析其 所在供应链的情况,为组建物流联盟提供依据。 1.3.2 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最初起源于日本,日本企业界在争相寻找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时, 发现也可以仅仅只购买先进的技术,这就是战略联盟的最初形态。后来战略联盟 传到美国,并在美国企业界大行其道。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制度,战略联盟已经成 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进行扩张的重要手段。“战略联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 国 dec 公司的总裁简.霍普兰以及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他们认为:战略联 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的联盟。 康特拉克特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他指出“近年来的伙伴关系,许多涉及经营过 程中的多阶段的联合行动,如联合生产、采购、研发等,大多规模实力相当,双 方做出的贡献是类似的而不是互补的”,不过迈克尔.波特则认为:战略联盟是不 同国家的公司之间达成的超出正常的市场关系以及达到合并程度的长期联合协 议。从这个角度而言,战略联盟是指市场与公司的交易方式,包括合资、供应协 议、营销协议等多种形式26。在目前的物流大环境下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 公司这样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若想更好的改善物流工作,物流联盟是十分优越的战 25 彭志忠编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30-33 26 迈克尔.e.波特著.竞争优势.夏忠华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33-34 第 1 章 绪 论 9 略。 1.3.3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 与科学。战略管理致力于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及计算 机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成功。其目的在为明天的经营创造并 利用新的和不同于以往的机会,为明天的经营而优化今天的发展趋势27。我们这 里通过制定和研究物流战略,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生产制造 型企业组建物流联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筹划。 1.3.4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一种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组织的比较制度理论,属 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它对交易的结构即企业、市场和中间混合组织等进行研 究,其核心是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和,即总成本最小化28。企业选择合适的物 流运作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何判断企业选择的物流 运作模式是经济合理的,就需要合适的核算方法和经济理论作为依据。交易成本 理论正是给企业选择物流联盟正确与否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分析框架,是企 业进行物流运作模式决策的主要理论基础。 1.3.5 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核 心竞争力详细表达为: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切要独具的, 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 动的能力29。核心能力理论是支持企业选择物流联盟战略的重要依据,即企业为 形成其核心能力,需要将非核心的业务分散出去,以加强核心竞争力,并在选择 联盟伙伴时,其核心竞争力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在这里,我们勾勒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并阐述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7 弗雷德.r.戴维著.战略管理.李克宁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6 28 迈克尔.e.波特著.竞争优势.夏忠华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41-44 29 赵国浩编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21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图 1.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研究的方法 1.4.2.1 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 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物流联盟组建、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问题不是现在才存在 的问题,而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变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应 只集中在当前的情况,而应述及以往,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中寻找规律,预测这 一问题的发展和变化。在本文中,笔者查阅了近年来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战略联盟有关的专著、编著、论文、期刊,同时笔者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电子全 文检索系统,物流联盟问题有关的资料进行了查阅。通过收集、整理、鉴别相关 学术文献,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形成对物流联盟相关方面的科学认 识。综合分析文献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解决做充分准备。 这些资料是笔者此次研究的宝贵财富,它们对笔者的研究有很多的启发,是笔者 绪 论 物流联盟理论 联盟组建机制 东方泵业联盟 合作效果评价 结 论 背景意义 文献综述 理论依据 技术路线和方法 主要内 容及创新点 物流联盟内涵 物流联盟特点 物流联盟类型 组建动因 组建经验 伙伴选择 组建谈判 信任机制 激励机制 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 合作效果评价 组建背景 企业概况 物流现状 联盟模式 组建必要性 组建条件 形成机理 运行管理 中国远洋概况 东方泵业与中国远洋合作效果评价 联盟组建应注意的问题 第 1 章 绪 论 11 的研究的基础。 1.4.2.2 归纳演绎法 归纳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即从个别到一 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作为逻辑推理的基 本方法,为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一对互逆的 逻辑学方法,在统计分析中普遍运用,通过对典型事例的研究和分析概括事物总 体的状态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用一般性原理对具体 事实得出结论性意见。 1.4.2.3 比较分析法 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即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来把握物流联盟组建 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列举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管理及组建物流联盟的先进做法, 为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生产制造型企业物流联盟的组建与发展提 供有意义的依据和借鉴。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在这里我们详细的陈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 要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企业而言,物流已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战略 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在企业的各种物流模式中,物流联盟是近几年逐步 兴起的物流组织模式。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美国和欧盟的 物流组织模式与经营模式发生了顺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变革,传统的、由企业 自身或单一物流企业承担全部物流储运工作职能的经营方式已不能胜任“多品种、 小批量、多批次”的物资流通发展的新要求。于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各独立 物流组织以及各行各业需要物流服务的企业之间展开协作物流经营成为物流企业 经营模式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这里我们对物流及物流联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与研究,阐释 了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以物流合作为基础的物流联盟的概念,归纳总结出 这种物流联盟的特点及类型。揭示了生产制造型企业物流联盟组建的真实动因。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并通过网络和文献资料对相关的成果进行研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和企业, 努力找出优秀的方式方法,在借鉴与参考国内外物流联盟组建经验的基础上,通 过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研究,分别确立了联盟伙伴选择的方法、 联盟组建谈判的策略、联盟的信任机制、联盟激励机制以及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 联盟伙伴合作效果评价的具体办法。概括了东方泵业物流联盟的产生背景,分析 了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概况以及其物流现状,据此选择了东方泵业 物流联盟的具体模式,并分析了组建以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生产 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物流联盟的必要性。探讨了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组建物流联盟的组建条件与物流联盟的形成机理,对联盟的运行管理进行了阐述。 最后对东方泵业物流联盟伙伴的合作效果评价做了实证研究,并总结了上海东方 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组建应注意的问题。 至此我们运用个别分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 性极强的关于物流联盟组建的方式方法,以帮助企业成功组建物流联盟,降低其 经营成本,增加其经济效益,并希望我们所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广大希望组建物流 联盟的中国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更多的企业创造第三利润的增长点与突破口。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相关专家学者所研究的传统的物流联盟,基本上是强调物流企业的发展,注 重的是物流行业内企业相互之间的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这样的联盟中,物 流企业相互之间建立广泛的信息平台,实现调车、配货,达到最高效的运转,整 合优秀物流公司的资源。而这种物流联盟是我国当前物流业导入最迅速、实施最 容易、风险性最小的组织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适 合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与相关专家学者传统物流联盟的提法不同,在这里我们所组建的物流联盟是 以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这里以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 对象,通过研究核心企业供应链情况、物流工作特点,及各种外部条件,特别是 分析核心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以期组建一个以物流合作为基础,超越第三方物 流、第四方物流,为全联盟企业创造更大效益,特别是为核心企业即生产制造型 企业,创造更多“第三利润”的企业联盟组织,把“第三利润源泉”发挥到极致。 我们在物流联盟的伙伴选择、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以及联盟伙伴合作效果评价方 第 1 章 绪 论 13 面有很好的创造性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确立了适合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 司物流联盟组建的一整套有极强实践价值的方式与方法,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 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的组建以及如何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效益更快的增长提供了 一定参考。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第 2 章 物流联盟相关理论 在物流联盟相关理论这一章,我们在借鉴前人对联盟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的基 础上,对战略联盟及物流联盟的概念进行了更准确的诠释,特别是对什么样的物 流联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生产制造型核心企业物流联盟进行了具有广泛推介意义 的诠释。通过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联盟组建的研究,对生产制 造型核心企业物流联盟的主要特点即合作高效性、相互依赖性、核心专业化、势 力明晰化等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生产制造型核心企业物流联盟的类型。 2.1 物流联盟的内涵 战略联盟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 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或联营等方式而结成的联合体30。一些 独立的厂商、顾客、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贡献 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达到多赢的目的。建立战略联 盟是基于联盟伙伴间不同的竞争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企业战 略联盟的本质在于打破了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界限,把现有资源优 化组合成一种超越物质界限、超越时空约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和 外部进行联系的经营实体。 在这里我们所要研究的物流联盟就是以战略联盟理论为理论基础与依据,以 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即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其实质就是指物流提供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位置,按约定 的价格向物流消费者提供约定的个性化、专业化、系列化物流服务。企业之间有 共享的利益是物流联盟形成的基础。 再具体一点,接下来本文要论述的是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联盟核心企业,以 物流合作为联合契机,在核心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上纵向或横向的与相关企业组织, 30 kee-hung lai,ewt. ngai,tce. chengmeasures for evaluat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 transport logistic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2(6):439-456 第 2 章 物流联盟相关理论 15 其中包括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服务的相关企业,通过契约关系结成 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并在联盟内部,企业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的战略伙伴关系。本文研究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是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