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研讨》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备考研讨》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备考研讨》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备考研讨》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备考研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高考备考研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宁伟,一、如何解读考试说明,二、07、08年山东高考信息,三、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分析问题,一、如何解读考试说明,共同性、差异性、趋向性,08高考文综山东卷考试说明解读,.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07)命题依据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7)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07)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07)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要保证高考的平稳过渡。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07)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及要求,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1.考核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从题目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完整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必要的判断。根据试题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根据试题要求,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问题,适当体现学科渗透。,描述和阐释事物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并把握相关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分析、比较试题所涉及的事物、现象,作出科学的综合阐释。,论证和探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比较、归纳等方式,对有关现象、问题(或某些观点)进行论证、评论,提出的论据要充分,结论要合理。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2.考试范围,必考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必考一经济生活;必考二政治生活;必考三文化生活;必考四生活与哲学;必考五时事政治。,历史学科:古代中国和世界;近代世界和中国;现代世界和中国。地理学科:必考一自然地理;必考二人文地理;必考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四地球地图和区域地理。,选考内容思想政治学科:选考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考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历史学科: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考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地理学科:选考一旅游地理;选考二自然灾害与防治;选考三环境保护。,.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分数为满分240分。试卷结构文综科目考试的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其中,第I卷全部为必考题;第II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选考题部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凡列入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要求每位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题目作答,(要求每位考生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1道题目,其它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将根据所选科目的题号先后顺序,按有关规定判卷。)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文科综合”科目试卷的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分值为4分,共100分;第II卷分值为140分。其中,第II卷的必考题部分共4小题,分值共110分。选考题部分每位考生限选3题,共30分。每位考生的卷面答题总量为32道题目。,.题型示例,14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参考答案】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5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考试能力要求1、2考查内容:历史“必修2”中的“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命题意图:本题通过一个“印记”及其文字材料创设了宋代工商业发展的历史问题情景,巧妙的考查了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本题的历史现象虽然在教材中虽没有直接叙述,但材料中“收钢条、造细针、转卖兴贩”反映了集原料、加工生产和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其实,选项A、B也是其中的重要信息,但从题目的作答要求(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来看,理解不够准确、完整,梳理与整合的不合理。另外,本题还具有明显的山东地方特色。,1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参考答案】D,1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参考答案】A,22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参考答案】D,08.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26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B揭露社会的黑暗C推崇人文主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参考答案】B,08.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的绘画主题趋向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二、非选择题,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本,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变法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自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贴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维新派和义和团持何种不同观点?两种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参考答案】维新派认为造成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富强和独立,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包含进行社会改革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08.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共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五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二、07、08年山东高考信息,(一)07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特点,1、重视了新材料新情景的运用。,2、命题内容突出了山东地方特色。,3、试卷结构的变化既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体现了考试的人性化。,4、命题既关注了社会热点又注重了知识的整合与联系。,(二)08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特点,1材料情境的运用和传统设问实现了有机结合。,2减少文字阅读量,提高解题效率。,3联系时政热点,引导考生多角度分析问题,4运用比较史观分析问题,考察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三)山东自主命题的探索,1、材料情境和直接设问,2、地方特色和时政热点,3、比较史观的发展,4、综合性的发展趋势,5、知识的宏观把握和细节的运用,(一)关于时政热点的问题,1.时政热点的呈现,(1)显性时政热点试题,以时政内容为切入点设置题干,易引起考生关注;在高考试题中一般通过“一题多材”的客观性试题和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观察思考的主观性试题中体现出来。,(2)隐性时政热点试题,通常以其他问题为切入点,所设置题干不易引起考生关注,而题中隐含有关时政内容,考生必须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找出所考查知识点。,三、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分析问题,2、要选准时政热点,一是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二是带有战略性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三是既是社会热点又与历史、地理知识联系密切的时政热点,,3要深挖时政热点,(1)从角度上深挖时政热点,第一,选取时政热点本身角度。,第二,选取时政热点边缘事实角度。,第三,选择热点材料的非热点设问角度。,(2)在利用的过程中深挖时政热点,第一,开好口子。,第二,“加热”热点。,第三,回归知识。,第四,精当练习。,(二)多角度分析问题,1联系基础知识,理线组块建网,3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增加多角度思维的深刻性,4举一反三,多向思维,增加多角度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2.寻踪探源,以比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问题,增强思维的自主性。,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能源问题,1理线组块建网,中国史(1)从春秋后期,人们就会用木炭做冶铁燃料。(2)西汉开始用煤做燃料。(3)宋元时期煤广泛应用于冶铁炼钢。(4)明代冶炼金属已采用焦炭作燃料,提高了冶炼质量。,(5)中国近代能源业发展的基本情况。(6)改革开放后能源建设和发展。(山东乳山核项目)(7)我国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世界史(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煤矿开采业迅速发展,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随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七八十年代,出现内燃机。九十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内燃机交通工具相继问世。,(3)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1954年,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