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i 摘要 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促使银行建立网上银行,使银行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企业网上银行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如便于集团 理财、增强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等 诸多优点。但在我国使用企业网上银行的客户仍占少数。在此背景下,了解影响 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为银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成为了必然,本 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采用网上银行、企 业采用信息技术以及所涉及的个体层次上的相关文献回顾基础上,归纳出影响企 业采用网上银行的九个影响因素,提出了九个假设,通过对 179 家企业的问卷调 查,利用 spss13.0 和 eviews3.1 对假设进行了检验,获得了实证研究结论,最后 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从网上银行系统的可信任性、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易用性和 安全性、有用性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结论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银行系统的信任、企业的组织准备 情况和外部压力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 性和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是决定企业 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重要因素。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知风险、主观规范和法律 支持四个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得到验证。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rnet banking is established by traditional banks, which brings a newly- developed period for banks. as a new ki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ternet banking has such advantages as easing group financing, enhancing enterprise capital safety, easing accountant workload and reducing enterprise financing expens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few enterprise adopt internet banking.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influences on enterprise internet banking adop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net bank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ed theory for individual technology acceptance, nine influences are developed in the paper. empirical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 the survey data of 179 enterprises using spss13.0 and eviews3.1 software. finally, suggestions on internet banking development are given from the aspects of trust, legal support,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easiness, safety and usefulness, etc.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as following: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trust for banking system,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and external pressure are the main influences on internet banking adop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s among them. the influence of four factors that computer self- efficacy,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risk, legal support on internet banking adoption were not confirm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rnet banking, intention to adopt, influential factor,empirical research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internet)的爆炸性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最具 发展前途的通信和交换信息的新媒体。internet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库和最大的 互联网络,还开辟出了一种新的商业交易方式,即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推广应 用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传统银行建立网上银行,使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 展时期。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是一种虚拟银行,它无需设立分支机构,就能 通过 internet 将银行服务铺向全国以至世界各地,使客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及 以多种方式方便地获得银行的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1。 国际上关于网上银行通用的概念是 internet banking(一般译为因特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或电子银行) 。在我国,网上银行是一个惯用说法。2001 年 6 月,中国 人民银行在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1 第 6 号) 中,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了专门的定义,将其定义为: “银行通过因特网提供的金 融服务” 。艾瑞市场调查公司最新发布的2005 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 告中,对网上银行的解释为:网上银行,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机构概 念,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 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在日常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提及网上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概念,即网上银行服务的 概念2。 自 1995 年 10 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 开始营业至今,各个银行已经纷纷走上网络化的道路。按照用户的不同,网上银 行一般分为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两种,企业网上银行指企业客户使用浏 览器, 通过 internet 访问银行网站的企业客户服务页面, 接入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线办理帐户信息查询、同城转账、异地汇款、集团理财等金融业务3。在传统银 行业务中,客户必须到银行柜面办理查询、对帐、支付结算、汇兑等金融业务, 企业网上银行的出现为客户提供了远程自助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服务手段,从而 使客户更便于加强财务管理,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归行率4。 1996 年 6 月,即第一家网上银行在美国开始营业 8 个月后,中国银行在因特 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早在 1999 年 9 月,招 商银行在全国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推出“一网通”这一响亮品牌,构建起由 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网 上银行服务体系。招商银行利用其网上银行系统,使得约 15%的对公业务实现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2 非柜台操作。凭借企业网上银行给客户带来的资金结算和财务监督的及时性、便 利性和安全性先后争取到一批重要客户,包括 motorola、erricson、联想集团等大 企业,企业网上银行已经成为招商银行公司业务的核心产品。2002 年 8 月工商银 行先后被英国银行家杂志和美国环球金融评为“全球最佳银行网站”和 “中国最佳网上银行” 。据中国工商银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 2005 年底,工商银 行累计发展企业客户已经达到 32 万多户,目前, “工行财 e 通”企业网上银行可 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帐户管理、集团理财、收款、付款、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短期 投资等综合管理服务。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公布的最新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十大经济 发达城市中,已有超过 10%的企业用户正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艾瑞统计数据显 示,2005 年工商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仍占据绝对的优势,市场份额为 59.2%,然 后是建设银行 11.8%,农业银行 6.1%,招商银行 4.7%。 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 2005 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用户已达到 74 万户, 较 2004 年增长 27.6%,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未来企业网上银行竞争将十分激烈,使用企 业网上银行的企业数量将稳步增长。艾瑞预计,2006 至 2010 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 的用户数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0.8%。 据 2006 年 3 月 16 日艾瑞市场咨询调查得出,2005 年企业用户仍是网上银行 的主体,2005 年企业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占网上银行总交易额的 96.7%,达到 70.2 万亿元,较 2004 年增长 21.3 万亿。艾瑞预计 2010 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的交易额 将达到人民币 193 万亿元,2006 年至 2010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2.5%。艾瑞分析认 为,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国内各家银行的业务有不同的优势,而真正竞争压力来 自于商业模式规范和运营模式成熟的海外银行,他们的进入将对外资、合资和民 营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越来 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采纳信息技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产品及服 务的差异化5。尽管信息技术有着提高组织效率、增进组织绩效的巨大潜力。这种 潜力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用户如何使用它。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信息技术都意 味着巨大的投资。我国企业用于信息技术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虽然做出是否采 纳 it 决策的主要是高层管理者,信息技术的最终使用者却是企业中的个人用户。 企业网上银行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在我国使用网上银行的企业仍占少数。 企业网上银行系统不同于别的信息技术,它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支付等核心的问题, 在一个企业中能够使用网上银行系统的只能是少数的几个人,对于企业的高层领 导来说,他是决策者也可能就是真正的使用者。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企业决定采 用企业网上银行,或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不采用企业网上银行,这个问题很值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3 得我们关注。但遗憾的是,在大量网上银行的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是理论性的,实 证研究也大都是集中在个人用户方面,而对企业网上银行实证研究的论文很少,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其次,国外对网上银行的研究大都针对 的是网络基础相对较好,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的情况,而针对 中国这类网络基础较差,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极少, 所以研究我国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以上目的,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归纳出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 分析框架,通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企业 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以便为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银行营销活动提供指 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网上银行研究的论文很多,但大都集中在理论方面,相对于实证 研究很少,实证研究也基本集中在个人用户。本部分先从国外研究网上银行、企 业采用信息技术所涉及的理论进行介绍;然后从企业及个人采用网上银行和企业 采用信息技术的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简单介绍国内网上银行的理论和实 证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理论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在研究网上银行和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主要集中 在信任、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和法律支持这三个方面。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 文献进行回顾: black, n.f. et al6和gerrard, p. et al7提出在网上银行中,安全问题是未来主要 的挑战之一,因为顾客担心通过网络进行财务交易时产生的高风险。 min, h.et al 8、 paul, p9和 ratnasingham, p10都提出顾客不信任网络技术有三个原因:系统的安 全、 不信任服务提供商、 及担心网络服务的可靠性。 black, n.f. et al6和 gattiker, u.e. et al11提出许多顾客对网络安全系统的设施并不满意。damien hutchinson 和 matthew warren12也研究了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 doney and cannon13把名声定义为顾客相信供应商或者服务提供商是否真诚 和关心它的顾客的程度。javenpaa et al14提出名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企业在 选择网上银行时,银行的声誉也影响着他们的选择;名声包括对顾客的许诺,包 括隐私政策,因为很多顾客并不喜欢他们的私人信息在不正当的场合被泄露出去, 或者被他人误用;名声作为一个不信任服务提供商的因素。gattiker et al11提出那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4 些采用电子金融服务的顾客就更担心隐私损失的问题,网络可以使人们容易地得 到他们的信息。 walker et al15提出顾客担心技术基础的服务系统并不能够按预期的 目标工作,缺乏当问题出现时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信心。minjoon jun 和 shaohan cai16提出当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时,由于慢的反映速度使顾客对交易是否完成并不 确定。 有很多关于使用网络技术的文献中都涉及到组织壁垒这个因素。企业顾客的 技术准备对他们对于技术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的有效实行需要顾客 对当前商业过程的广泛适应, 从而使他们能够有能力使用新的技术。 farhoomand et al17提出如果高层管理者有消极的态度将影响他们采用新的技术。basu et al 18提 出消极态度将是他们缺乏管理的约束和抵制改变,从而减少企业的资源的分配和 使用技术的动机。parasuraman19提出技术准备是对技术肯定和否定态度的结合。 dabholkar20提出顾客对于技术的态度和信念是和他们是否使用它相关联的。 noh and fitzsimmons21提出缺乏经验将影响阻碍采用,那些有更多的采用信 息技术的企业将比那些较少采用信息技术的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技术。组织中新的 技能和新的程序将使雇员们学习新的知识。 chircu and kauffman22提出新技术有时 需要复杂的理解和脑力能力,这样对于企业那些能力有限的雇员操作新技术将变 的有些困难。知识壁垒指的是企业对内部雇员的培训不够,在某些领域也没有相 关专家等。同样环境下的同样一群人,可能会迅速接受一种新的技术,这说明员 工本身的知识水平在新技术接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企业通过网络进行商业目的的使用时,很多顾客担心是否对此有法律的支 持。zugelder et al23提出顾客保护是和网上银行联系起来的一个最主要的法律问 题。larpsirl et al24提出缺乏具体的保护顾客的法律将影响顾客的采用。 thomas et al25提出责任也是一个关键的法律问题。责任就是在通过网络进行 交易发生财务损失时,到底应归咎于银行、顾客或者是网上银行系统的提供商。 attaran26提出银行并不对网上银行服务和顾客使用产生的损失负责。另外, farhoonand et al17提出很多企业并没有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交易, 因为缺乏关于作 为法律证据的电子交换记录文档的法律支持。 实证检验现状 本部分先对采用网上银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文 献回顾;然后对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包括企业 采用 edi、网络、建立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实证研究。 1)采用网上银行的研究 a基于个人客户 sie- cheung chan and ming- te lu27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香港个人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5 户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和计算机自我效能都对采用网上 银行有间接的影响,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也对采用网上银行的使用意愿有 间接的影响,而对采用网上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对网上银行使用 意愿有直接的影响。 margaret tan 和 thompson s.h.teo28验证了新加坡个人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 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态度和行为控制感知是影响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因素,而主 观规范不是;对于行为控制感知,自我效能和政府的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技 术支持并不重要。具体影响采用网上银行的因素有:比较优势、兼容性、银行需 要、网络经验、可试用性、风险、自我效能和政府的支持。 irwin brown, rudi hoppe, pauline mugera, paul newman 和 adrie stander29在 margaret tan 和 thompson s.h.teo28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新加坡和南非个人 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情况。结果显示只有兼容性、可试用性和自我效能对采用网 上银行有显著的影响,主观规范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polatoglu,v.n.和 ekin,s30验证了土耳其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情况,结果显示 复杂性、感知风险、比较优势以及市场努力都对采用网上银行有重要的影响。 yi- shun wang et al31验证了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可信性都对网上银 行使用意愿有积极的影响;而计算机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用 户采用网上银行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感知可信性对用户采用网上银行有消极的影 响。 minna mattila, heikki karjaluoto and tapio pento32验证了芬兰成熟用户采用网 上银行的因素,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和学历都对采用网上银行有重要的影响,对使 用计算机的困难感知以及缺乏在网上银行中的个人服务是在成熟顾客中采用网上 银行的重要壁垒。heikki karjaluoto et al33验证了芬兰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因素, 结果显示计算机的使用经验和职业及家庭收入都对使用在线银行业务有重要的影 响。 kyn kim and bipin prabhakar34验证了信任和感知风险同采用网上银行的关 系。他认为在网上支付有两个信任的对象:渠道和目标公司。在本研究中,两个 对象就是电子渠道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信任会影响信任的行为,此信任 的行为就是采用网上银行,如果信任水平超过了感知风险,就会从事信任的行为; 相反如果感知风险超过信任水平,就不会从事信任的行为。kyn kim and bipin prabhakar 把感知风险认为是获得和损失的评价。 kyn kim and bipin prabhakar 分别 提出了对银行的信任水平对采用网上银行有积极的影响、对网上银行感知到的比 较优势对采用网上银行有积极的影响、对网上银行感知到的不利后果对网上银行 有消极的影响,其中后两个为感知风险的影响。作者只是提出假设,但并没有给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6 出实证检验的结果。 b基于企业客户 doug cameron and philip joyce35研究了澳大利亚中小企业采用网上银行的情 况,结果显示在澳大利亚使用网上银行的企业都很好地使用了信息技术,而对于 企业来说使用网上银行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节省了使用在银行上的时间;结果还显 示阻碍他们采用网上银行的四个理由分别是:网上银行并不是一个优势、没有时 间、没有看见网上银行可以给组织带来利益、缺乏技术。 siriluck rotchanakitumnual 和 mark speece36实证研究了影响泰国企业采用 网上银行的三个壁垒: 组织、 对系统的信任和法律支持。 siriluck rotchanakitumnual 和 mark speece 实证研究了两组样本,一组是使用网上银行的企业,一组是没有 使用网上银行的企业;在企业网上银行用户中他们很少关心系统的安全、交易的 可靠性、公平性、银行处理问题的效率,他们更愿意接受泰国本土银行所提供的 网上银行服务,而不愿意使用外资银行所提供的网上银行服务,这些企业网上银 行用户的企业的领导对采用新技术都有着积极的态度、企业也拥有足够的信息技 术资源、以及还有丰富的技术知识;而非企业网上银行用户他们更关注的是系统 的安全、交易的可靠性、交易的公平性、银行在线处理问题的效率,他们不信任 基于网络的服务渠道,这些企业的领导对采用新技术都有消极的态度,企业缺乏 信息技术资源、以及拥有较差的技术知识;在两组样本中,企业客户都对隐私权 的保护有同样的忧虑。 siriluck rotchanakitumnual 和 mark speece37通过实证研究了泰国企业客户 对网上银行的商业价值观点,在研究中作者通过 195 家企业实证检验了网上银行 的四个益处和三个阻碍因素对泰国企业用户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这四个益处分 别为: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可接受度、信息共享和交易的利益;三个阻碍因素为 信任、法律支持和组织壁垒。实证结果显示信息质量、交易的好处都对网上银行 使用意愿有积极的影响,而信息共享和信任都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有消极的影响, 其他三个因素都对网上银行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信息共享对网上银行呈消极的 影响,表明泰国企业用户并不认为信息共享是网上银行的一个益处,而是一个阻 碍因素。 2)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研究 a企业采用 edi、网络和建立网站的研究 许多研究验证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因素。例如,iacovou et al38研 究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几个因素:利益感知、组织的准备 情况和外部压力。chwelos et al39在更大的样本的情况下研究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 edi 的因素,也是利益感知、组织的准备情况和外部的压力。kuan and chau40则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7 认为技术、组织和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采用 edi 的因素。 mehrtens et al41研究了中小企业采用网络的因素:利益感知、组织的准备情况 和外部压力。riemenschneider et al42认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易用性和 有用性是影响中小企业建立网站的因素。 b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研究 chircu,a.m. and kauffman,r.j22验证了组织、资源、知识和使用是影响企业采 用电子商务的四个壁垒。jon d.kendall, lai lai tung, khoon hui chua, chia hong dennid ng, suan meng tan43验证了新加坡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竞争 优势、兼容性和可试验性。mirchandani and motwani44研究了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 务的因素,它们是:管理者的热情、兼容性、企业员工对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因 素,其中管理者的热情和企业员工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因素都可以归纳为企业的 组织准备情况。riemenschneider and mckinney45则把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感知 作为影响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 elizabeth e.g and j.michael pearson46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 电子商务的因素:兼容性、外部压力、易用性和有用性,而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 对采用电子商务没有影响。elizabeth egrandonand j.michael pearson47通过调 查验证了智利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管理的生 产力、外部压力、决策支持、兼容性和感知有用性。jason henderson, frank dooley, and jay akridge48通过调查美国农产品输入为主的企业得出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 有:获得信息的容易性、产品选择的多样性、比较产品的容易性、购买者的便利 性。 jiann- chyuan wang and kuen- hung tsai49通过调查台湾 241 家大中小型制造 行业的企业,得出影响他们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利益感知、企业的组织准备 情况、产品的多样性、交易的安全、竞争压力。dr.hsiu- yuan tsao and dr.koong h.- c,lin50验证了台湾地区影响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 和市场战略的网 络结合, 员工的抵制, 上层领导的支持, 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 ha lau ching and paul ellis51验证了香港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决策者的年龄、决策者的学 历、竞争优势、兼容性、成本和客户的压力。 afzaal h.seyal, mian mohammad awais, shafay shamail and andleeb abbas52通 过调查验证了巴基斯坦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组织文化、政府支持、 任务多样性和利益感知。 hong cheong looi53通过调查文莱 184 家中小企业得出影 响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比较优势、it 知识、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安全。 表 1.1 总结了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情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8 表 1.1企业信息技术采用的因素总结 table 1.1summary of foctors of it adoptions in enterprises 影响因素信息技术研究 样本 量 数据收集 方法 调查国家 或地区 a.l.iacovou, et al 外部压力、 利益感知、 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 采用 edi7 深度访谈 英国 (1995) p. chwelos, et al 企业的组织准备情 况、利益感知、外部 压力 采用 edi268问卷调查 英国 (2001) k.kuan and p.chau 直接利益感知、财务 成本感知、技术竞争 感知、行业压力、政 府压力 采用 edi575问卷调查 香港 (2001) j.mehrtens, et al 利益感知、企业的组 织准备情况、外部压 力 采用网络7 深度访谈 新西兰 (2001) c.k. riemenschneider, et al 态度、行为控制、主 观规范、易用性、有 用性 建立网站156问卷调查 美国 (2004) jon d.kendall, lai lai tung, et al 比较优势、兼容性和 可试验性 采用电子商务58问卷调查 新加坡 (2001) a.a. mirchandani, et al 管理者的热情、兼容 性、企业员工对计算 机的相关知识因素 采用电子商务62深度访谈 美国 (2001) c.k. riemenschneider, et al 态度、主观规范、行 为感知采用电子商务184问卷调查 美国 (2001 2002) elizabeth e. grandon, et al 兼容性、外部压力、 易用性、有用性 采用电子商务100问卷调查 美国 (2004) elizabeth egrandonet al 企业的组织准备情 况、管理的生产力、 外部压力、 决策支持、 兼容性和感知有用性 采用电子商务83问卷调查 智利 (200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9 jason henderson, et al 获得信息的容易性、 产品选择的多样性、 比较产品的容易性、 购买的便利性 采用电子商务 643问卷调查 美国 (2004) jiann- chyuan wang, et al 利益感知、企业的组 织准备情况、产品的 多样性、 交易的安全、 竞争压力 采用电子商务241 问卷调查 台湾 (2002) dr.hsiu- yuan tsao et al 和市场战略的网络结 合,员工的抵制,上 层领导的支持,企业 的组织准备情况 采用电子商务72问卷调查 台湾 (2004) ha lau ching et al 决策者的年龄、决策 者的学历、 比较优势、 兼容性、成本和客户 的压力 采用电子商务84深度访谈 香港 (2004) afzaal h.seyal, et al 组织文化、 政府支持、 任务多样性和利益感 知 采用电子商务57问卷调查 巴基斯坦 (2004) hong cheong looi 比较优势、it 知识、 竞争压力、 政府支持、 安全 采用电子商务184问卷调查 文莱 (2005)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文献检索的情况看,国外研究网上银行的论文很多,但实证研究采用网上 银行的影响因素的论文大多数都是研究个人群体27 28 29 30 31 32 33 34,研究企 业采用网上银行的论文很少35 36 37。从国外对网上银行的研究中,针对个人网上 银行影响因素基本集中在主观规范、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 感知风险和信任等因素;针对企业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大都体现在对银行系统的信 任、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和法律的支持。本文总结了国外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影 响因素,从表 1.1 可以看出,影响企业采用 edi、建立网站和采用电子商务的因素 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外部压力、利益感知、主观规范、有用性、易 用性、安全、领导的支持、政府支持等因素。其中利益感知和感知有用性是基本 相同的;财务成本、管理者的热情、和员工的知识水平都可以当作是企业的组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0 准备情况;政府支持和竞争压力都可以看成是外部的压力。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采用调查问卷的形 式进行实证研究。在企业采用各种信息技术的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都是针对中 小企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企业采用网上银行和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实证 研究大都是集中在国外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像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 也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针对我国大陆企业采用网上银行和信息技术 的实证研究很少。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理论研究现状 从文献检索来看,国内网上银行相关文章大多数都集中在研究我国网上银行 的发展问题和对策,和本文较为有关的是国内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的法律问题、信 任和风险方面的研究。潘子敦54就提出法律问题是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所面临的主 要问题,他提出我国目前网上银行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与客户在言明权利、义 务关系的基础上签定合同,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 问题出现后所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是现在 难以解决的。刘向阳55也提出安全问题将阻碍网上银行的发展,由于存在安全隐 患,目前,仅有 1/3 的客户在网上购物时,选择网上支付,而剩下的 2/3 客户宁愿 选择传统的货到付款或者汇款等支付方式。尹晓56提出最近很多假冒网上银行事 件的发生重创了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网上银行业务,让客户对网上银行资金安全 产生疑虑。张炜57从一起个人网上银行纠纷案带给我们三点启示:正确认识网上 银行安全漏洞和欺诈风险、注意引导客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网上银行安全 强制认证标准和程序。 实证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网上银行的论文很多,但是直到本论文的撰写完毕,从 cnki 中文期 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博硕论文下 载的众多论文中,仅仅发现一篇消费者网络银行使用意愿实证研究的论文,而且 研究对象针对的是个人用户群体。 冯萍58探讨了消费者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作者把网上银行使 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归为三大类: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态度又分为比 较优势、与个人行事方式吻合程度、互联网使用经验、银行业务须要、复杂性、 可试用性和风险七个因子;知觉行为控制分为自我效能感、技术支持和政府支持 三个因子。结果显示比较优势、与个人行事方式吻合程度、银行业务须要、可试 用性、风险、自我效能感和政府支持都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1 杂性、主观规范和技术支持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从国内的文献检索来看,国内研究网上银行的大多数都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研 究,比如探讨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及法律问题的研究。实证研究方面仅仅发现 一篇研究个人用户采用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论文58,关于企业采用网上 银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还没有发现。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尝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得出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 架,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数据进行实证的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采用网上 银行的影响因素。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理论推导和演绎的基础。文献综述方 法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有关的研究结论,其主要目的是结构化研究 问题并为研究定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企业采用信息技术、采用网上银行的 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明确当前研究的不足,总结可能影响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因素, 建立模型,将个体的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纳入企业中来,探索中国企业网上银行 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结构化的问卷调查往往是用来发现复杂现象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以及变量之 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企业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企业网上银行 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1.3.3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对企业用户采用网上银行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研究思路主要是通 过对目前企业采用信息技术以及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 科技接受模型、行为计划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 愿的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论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本文共分五章,第 1 章到第 4 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 1 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 及对国内外关于网上银行和企业采用信息技术从理论和实证进行了文献回顾。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2 第 2 章是理论分析提出假设部分。通过前面的文献回顾,得出企业网上银行 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假设。 第 3 章是数据收集和整理部分。通过编制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获得实证数据。 第 4 章是实证检验与结论分析部分。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假设进行 检验,得出实证研究结论。 第 5 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本文所得的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局限 性并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 1.1论文结构图 fig 1.1framework of this paper 结论与展望 文献综述 理论分析提出假设 数据收集与整理 实证检验结论分析 感知有用性 = 观规范 对银行系统的信任 使 : 企业的a 织准备隋况 感知易用性 用 意 = 法律支持 感知风险l 愿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研究假设 13 2研究假设 企业网上银行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但也存在着用户对诸如安全、对银 行系统的信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支付所带来的诸多法律问题。目前我国使用 网上银行的企业用户仍在少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企业选择或者不选择使用网 上银行服务,企业的高层领导或财务人员作为决策者在对使用网上银行这种新技 术做出决策时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前面对采用网上银行、企业采用 信息技术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下面可能影响企业采用网上银行的九个影响 因素。这九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感知有用性、对银行系统的信任、感知易用性、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知风险、主观规范、企业的组织准备情况、法律支持、外部 压力(见图 2.1) 。其中主观规范、感知风险和计算机自我效能这三个因素我们参 考了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因为对于企业来说,网上银行涉及到公 司财务的网上支付,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势必会引发很大的风险;而对于计算机自 我效能,因为企业网上银行作为特殊的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决策者很可 能就是实际的操作者,所以引入了计算机自我效能这个因素。下面分别对本文所 涉及的相关理论给以描述并提出研究假设。 图 2.1 研究框架 fig 2.1researchmodel 2.1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davis59首先提出科技接受模型(tam) ,在模型中,他们认为感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简称 peou)和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简称 感知有用性 = 观规范 对银行系统的信任 使 : 企业的a 织准备隋况 感知易用性 用 意 = 法律支持 感知风险l 愿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研究假设 14 pu)是影响使用态度,也就是影响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见图 2.2) 。感知易用性 指使用者对所对于其预期的咨询系统所不需付出努力的程度,是使用者在使用系 统的过程中所期待的知觉。感知有用性指使用者对于采用某种技术,会增加其工 作效能的主观可能性,使用者相信经由使用此技术可以增加他的生产力,感知有 用性是使用者使用系统期待的结果。tam 模型是以理性行为理论(tra)为基础, 特别针对科技使用行为方面所发展出的模型,其目的是想要提出一个一般化的理 图 2.2科技接受模型 fig 2.2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论,能够解释哪些方面为科技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其目的是希望此模型 能够经过理论验证并说明绝大部分的科技使用行为。 由于 tam 有着坚实的理论基 础,而且能够有效理解和解释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 泛重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tam 模型的解释力和量表的有效性在不同用户群 体、不同技术、不同组织环境下不断得到验证,模型本身也得到不断完善。taylor 和 todd60发现,通过对 tam 进行修正,加入主观规范(正如最初的理性行为理 论中所包含的)和行为控制认知,就足以对有经验或是没有经验的用户的使用意 愿进行预测。venkatesh and davis61增加了一些 tam 的决定因素,提出一个扩展 的 tam 模型(tam2,见图 2.3) 。tam2 提出依据社会影响过程(主观规范、形 象)和设备的认知过程(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结果展示性和易用性)解释有 用性和使用意愿。有些学者研究了影响有用性和易用性的因素。venkatesh and davis62用三个实验研究了感知易用性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计算机的自我效能显 著地影响着感知易用性。很多实证研究论文中都验证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会对企业采用信息技术产生重要的影响38 39 41 42 46 47 49 52。由于企业网上银 行就是这一类新技术的反映,因此我们期望这两个科技接受模型的变量对于企业 客户选择使用网上银行会有同样地促进作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研究假设 15 图 2.3 科技接受模型 ii fig 2.3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2) 本文中感知有用性可以解释为企业客户在使用企业网上银行对于企业网上银 行效用的主观感觉,感知易用性可以解释为企业客户在学习和使用企业网上银行 系统时付出努力程度的主观感觉。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对是否使用 网上银行这种新技术做出决策时,必然会考虑到该技术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而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操作的难易程度也势必会影响到高层领导做出决策, 因为他们要考虑自身的能力水平,如果很难操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将会 影响到他们做出决策。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网上银行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是否 对企业有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使用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该企业是否会选择使 用企业网上银行服务。所以我们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会对网上银行使 用意愿产生影响,而且他们的关系是积极的。因此提出假设 1 和假设 2: 假设 1:感知有用性与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正相关。 假设 2:感知易用性与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正相关。 2.2 对银行系统的信任 mcknight and chervany63 64和 mcknight et al65 66在比较了不同领域许多信 任定义以后,通过分析这些定义,认为信任是个体对信任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表现 出善意、能力、正直和可预测行为的信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含两个相互 关联的维度:信任信念(trusting beliefs)和信任意图(trusting intentions) 。black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研究假设 16 et al6和 gattiker et al7提出网上银行尽管便捷, 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到传统的银行 办理业务,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客户对网上银行采用的户联网技术不太信任, 还有些顾客对网络安全系统的设施并不满意。 minjoon jun 和 shaohan cai16提出客 户使用网上银行服务,通过网络进行财务交易时,有时交易过程很慢,这样使得 消费者对交易过程是否完成并不确定,这样会使得他们对网上银行这种技术产生 怀疑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继续使用该技术。siriluck rotchanakitumnual 和 mark speece36提出很多企业网上银行客户选择企业网上银行是作为他们的客户向他支 付的另外一种渠道,但是他们并不愿意使用网上银行向外支付自己的钱,这都是 由于他们对网上银行系统的不够信任。koller,m67提出信任和风险往往是共存的, 信任反映了消费者承担风险的意愿,信任可以被看作是反映特定情境下风险等级 的函数。siriluck rotchanakitumnual 和 mark speece36验证了对银行系统的信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包头交通投资集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潍坊理工学院教师招聘(17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演讲公式课件
- 2025年河北邢台市信都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交强险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洞察及研究
- 长脉宽NdYAG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隐私保护挖掘-洞察及研究
- 娱乐盛事策划全解析
- 月圆诗韵模板
- 建筑工地电梯方案设计
- 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施工方案
- 清理脱硫塔施工方案
-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题21 流水地貌的发育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
-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 集装箱质量检测标准
-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DL∕T 831-2015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