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v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摘要 从东西方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可以看出, 当人们不惜一切 片面追求 gdp 增长时,可能牺牲环境、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多方 面的人类福利,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在中长期内必然难以为继。单纯追 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造成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 系,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受到诟病。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社会 责任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热门话题。在建设和谐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 观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企业界和理论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和关 注也在逐渐升温。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 来,开始将社会责任与商业目标和战略相结合,并视之为未来竞争优 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并评价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 任的状况,一方面要向公众报告,另一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或 提高,企业进行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将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以及了解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认知程度, 从 企业内部评价的视角出发, 开发出一个用于评价企业社会业绩的体系 和程序。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大的方面, 即政策, 活动和结果。 首先, 政策层面的内部评价主要包括对企业总体核心价值观的评 价和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方针政策的评价。 本文采用了定性的 方法把企业在这个层面的表现分为四种类型(即四个等级) ,并且给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vi 出了每个等级的划分方法和具体表现。 其次, 活动层面的内部评价是考察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管理活 动,即有无配套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系统。对管理过程和控制体系的评 价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 第三,对结果的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考 察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状况, 从而客观地得出企业在这些方面 的绩效。另一方面考察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社会业绩的反馈和评价, 包括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利益相关者及重要性程度, 然后根据问卷 调查法结果结合模糊评价法得到企业在每一个一级指标上的所属等 级以及总体的社会业绩处于哪个等级。本文最后运用 swot 分析工 具给出企业如何分析自身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 建议,来帮助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运用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企业进行内部评价能 帮助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行自我提 高,持续不断地监督并改善其社会业绩,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 获得长期利润。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vii a study on inter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bstract from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it can be seen that, when people spare no expense to pursuit the gdp growth, they may sacrifice the environ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human welfare. the one-sided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caused the tens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ained more and more criticism. against such a backdrop,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s a hot topic home and abroad. faced with this irresistible trend, a number of companies have to take action to combin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business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as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companies need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ir ow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stating report to the public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social performance. making internal evalua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will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internal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viii and procedure is developed from the company perspective. the internal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mainly involves three major areas, namely, policies, activities and results. first of all, the evaluation on the policy level includes bo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and the approaches adopted to satisfy each stakeholder. a qualitative approach is used to divide the performance into four types (i.e. four grades), and the delineation and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each grade is also given. secondly, the internal evaluation of companys activities is to study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namely, whether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exist. the evaluation on management process and control system is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planning, organizing, directing and controlling. thirdly, the evaluation of results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a series of indicators, analyzing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an objective way; on the other hand, gathering stakeholders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mpanys social performance. in this process, the ahp is introduced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ce the stakeholders. then, the survey method and the fuzzy evaluation a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each indicator of csp as well as overall performance. finally swot analysis tools are used to analyze a company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n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ix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to help companies decision-making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ing thi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inter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evaluation can help companies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ntinuously monitor and improve their social performance as to establish a good reputation and gain long-term profits.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internal evaluation, system, method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iii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旭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iv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 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旭 指导教师签名:周祖城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1 1 绪论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 选题背景 传统的企业理财理论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存在的单一目标, 其 暗含的假设条件是相关的社会成本(外部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种 社会机构,企业存在的意义并非获取利润:获取利润应该只不过是实现其他目的手段而已。 企业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法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 组织,企业也应该是公民社会的主体。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顾客、社区、政府等 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企业离开了周围的环境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就没有立足之地; 另一方 面, 企业拥有巨大的资源, 其决策和行为也会对周围环境及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或不可逆转 的影响。因此,企业在作为社会福利的创造者,不断提高其创造价值的效率的同时,也应该 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积极改进对各种经营要素的回报的公平性, 不仅要关注投资人的利 益,还要平衡关注其他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与政府、公众以及其他机 构共同致力于保证环境健康和社会和谐。 与社会赋予企业的各种权利对等, 企业社会责任就 是企业对社会的义务。不但企业的投资人、决策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需要履行公民义务,而且 企业整体作为企业公民, 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或许不能通过强调社会责任而取得短期 内商业上的成功, 但对社会责任风险的无知或有意识的忽视, 可能导致企业的有关行为与其 财务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重新定位企业在社会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作用范围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必然需 求。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政策决策层、企业界、理论界和一般 公众的广泛认同。 对于中国来说,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已凸现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社 会经济的命脉,企业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贡献良多。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发展转 型时期的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的唯利是图不负责任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损害, 环境 污染、资源浪费、诚信缺失、不正当竞争、消费者和员工权益受损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妨 碍了我国社会的持续全面健康发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构成了重大威胁。商务部、 国资委把企业强化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论坛相继召开, 各种 专业性杂志和网站纷纷出现。2005 年, 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了“最具责任感企业” ,而由 二十一报系主办的“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则已经连续在 2004、2005 和 2006 年举办了三 届。在政府监管部门方面,2006 年 9 月 25 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出炉,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与此同时,社会责 任意识的缺失也让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随着东西方一批公司丑闻的出现,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2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关注自身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重要性。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说,如 何把社会责任的履行放到一个战略高度并切实去监测评估其实施情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 在这方面却缺少足够可以参考的标准。 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意义 从企业外部来看,公众对企业的社会预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变化。 人们不再仅仅用单一的经济效益来衡量企业绩效, 而是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环境保护、 提供就 业机会、性别无歧视、产品安全等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评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出版消 费指南, 向消费者推荐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就属于外部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 价。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开始将社会责任与商业目标和战 略相结合,并视之为未来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并评价自身履行企 业社会责任的状况,一方面要向公众报告,另一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或提高。传统的 绩效评价系统主要反映的是股东的利益,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基本上没有反 映。 现有的企业业绩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大多是从外部着眼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而 对企业自身来说, 仅仅对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有个概括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公众对 不同企业的期望不同, 不同企业对自身关注的重点和需要改善的方面也不同。 而外部评价和 内部评价存在诸多不同, 所以企业社会业绩的外部评价模型和指标不能完全应用于企业的内 部评价。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是企业评价自身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所使用的一种体系和程序。 它让企业对比自己陈述的愿景使命目标来评估自己实际造成的社会影响和道德绩效; 同 时, 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参考其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对企业实际履行状况的感知来对自身社会 业绩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价。 最终企业将建立起一种体系和程序, 由此得出的最终报告将说明 并评估企业自身的社会绩效,使企业了解自己对各利益相关者造成的影响,取得哪些成绩, 存在哪些问题,面临哪些机遇与威胁,并拟出改进社会绩效的行动计划,以便往后做出对其 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负责的决策和行动。 由于企业在运作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些信息, 它们能 让企业知道自己的绩效如何, 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企业行为以及行为方式的, 所以社会业绩 的内部评价体系很重要。除了能掌握企业自身在社会绩效履行方面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对 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能帮助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行自我提 高,持续不断地监督并改善其社会业绩,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获得长期利润。 本课题曾对某家知名在线旅行服务公司(下文简称为 x 公司)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调研 活动,旨在得到企业人士对开发本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的一些看法。结果显示,在履行社会责 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 用;在进行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的必要性问题上,3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企 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估,46%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性较大,24%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性一般,没 有受访者认为必要性较小或必要性很小。 从中可以看出, 进行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的意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3 义和必要性也得到了企业界人士的肯定。 1.3 研究框架 1.3 研究框架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现状的描述和分析阐述本研究的必要性, 然后 进行理论分析, 总结现有指标体系的优劣性, 并分析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的意义、 原则、 内容、方法和程序。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具体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部 分回顾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企业社会业绩的相关概念,现有的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一些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分析各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优劣之 处,提炼出可借鉴的地方;第三部分主要是构建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体系,首先是明确 构建这个体系的原则, 然后构建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进而具体到每一部分的评价内容和方 法,此外还运用 swot 工具给出企业如何分析自身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挑 战的建议,最后归纳出进行内部评价的具体步骤。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4 2 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业绩及相关概念 2.1 企业社会业绩及相关概念 企业社会业绩的英文名称为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也有的译成企业社会绩效 (例 如,陈维政,吴继红,任佩瑜,2002;朱火弟,蒲勇健,2004) ,或者企业社会表现(田书 军,2006) 。 关于企业社会业绩, 国际学术界有四个重要的理论模型, 它们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 广泛关注,推动着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发展。 2.1.1 2.1.1 carroll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carroll(1979)认为企业社会业绩包含了三个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响应哲学和社 会主题。其中,社会责任类别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处理责任(慈善责 任) 。社会响应指应对社会责任和社会主题的企业哲学、模式和战略。carroll(1979)的模 型中借用了 wilson(1974)所提出的四种可能的响应战略。而社会主题是指与企业社会责 任所相关的社会问题或主题领域,环境保护、员工歧视等都是典型的社会主题。 2.1.2 2.1.2 watrick 和和 cochen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watrick 和 cochen(1985)从概念演变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业绩。在企业社会责任相 关的研究领域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主要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即经济责任、公共责任 和社会响应, 学者和实践人员提出这三个概念原本都是试图将它们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 念的替代者。而 wartick 和 cochen(1985)发现这三个方面都可以整合入 csp 模型。他们 在 carroll(1979)的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他们的 模型主要是用政策替换了 carroll 模型中的社会主题,社会主题管理的提出使得企业社会业 绩的研究增添了企业管理措施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 这两个模型中企业社会响应的内涵还只 是体现企业在应对社会期望上的战略的话, 社会主题管理则是社会响应的直接延伸、 是具体 的管理步骤,它使得企业在行动上更具有操作化(watrick 和 cochen,1985) 。 企业社会责任、响应和主题之间并不是分离的,企业社会业绩反映了社会责任的原则、 社会响应的过程和实践社会主题的政策开发三者之间是交互作用的。 2.1.3 2.1.3 wood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另一位学者 wood(1991)认为,之前学术界对企业社会业绩的定义并不能完全使人满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5 意,他将 csp 重新定义为“商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响应过程、政策及活动、企业 与其社会关系相关的可观察结果的集合体。 ”其中, (1)企业社会责任原则分为三个层面, 即制度原则、组织原则和个体原则; (2)企业社会响应过程包括环境评估、利益相关者管理 和社会主题管理; (3)企业行为的结果包括社会影响、项目和政策。wood(1991)的模型 指明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做什么、 怎么做以及结果如何的三个方面, 这样的思路是连贯 而明确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特别是其提出了业绩的“结果”方面,是其模型的一大进步。 2.1.4 2.1.4 swanson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的企业社会业绩模型 swanson(1995)的模型由四个大的研究方面组成: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原则;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原则; (3)企业文化; (4)社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原则分为制 度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原则则是执行人员的决策、 伦理和个人的 价值观。同时,这一模型将执行者决策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它还将产生于企业文化的规范 过程和企业的社会影响联系起来。 社会影响是由企业的经济化、 生态化和寻求权力的增加或 减少来描述。 2.1.5 从结果的角度定义企业社会业绩 2.1.5 从结果的角度定义企业社会业绩 与企业社会业绩的理论模型不同,一些学者,如 frederick(1994)视企业社会责任为 原则、企业社会响应为企业在这方面的行动,而企业社会业绩则是这些行动的结果,而 clarkson (1995) 同样认为应该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方面来对企业社会业绩进行评价。 2.1.6 本文对企业社会业绩的定义 2.1.6 本文对企业社会业绩的定义 四个企业社会业绩理论模型都认为企业社会业绩是包含多个内容的集合, 其中, 企业社 会责任这一概念必不可少,即使像 wood(1991)虽然已认识到业绩表示行为及其结果却亦 是如此。然而,对企业社会业绩进行评价时,这样的定义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企业社会责 任是企业应该履行什么责任,这是一种规范性评价,且这里的“企业”是指抽象化的企业整 体(或某一类企业) ,所以,对某个个体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实证性评价是不恰当的。 实际上, 上述企业社会业绩的理论模型只是为了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 (甚至可以拓展至企业 与社会这一研究领域)的多个相关概念整合在一起,而不是为了用于进行评价(周祖城, 2006) ,因而,并不适合用来评价企业社会业绩。在本文中,企业社会业绩是指企业对各利 益相关者履行其社会责任的状况, 包括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与政策、 社会责任的管理以及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等三个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6 2.2 现有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评述 2.2 现有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评述 通过文献搜索和分析, 发现现有的代表性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分析框架不同 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分别为 carroll(1979)的四维度框架、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度框架、社 会责任主题框架、利益相关者框架。 2.2.1 以2.2.1 以 carroll 四维度模型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四维度模型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carroll(1979)在回顾了众多前人的成果后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含四个维度:经 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比如金立印(2006)基于消费者视角开发的四维 度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量表体系。此测评体系共包含 16 个具体指标,构成回馈社会的慈善 活动、赞助社区及教育文化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以及承担经济 方面的责任五个维度。 其不足是在对项目之间的涵义重叠性上的考虑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而 且它的指标体系是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导致了一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主题的缺失。 如果依据此四维度来开发出具体的测量指标,则同一个指标可能会同时反映几个责任, 并不能区分出此指标对应某一特定责任,导致指标涵义之间存在交叉的问题,这也是以 carroll(1979)的四维度为基础来开发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难处所在。 2.2.2 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度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2.2.2 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度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按照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观点看, 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在经济、 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 都是可持续的。 以经济、 社会和环境三维度作为框架的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 础正在于此。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2006)是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 gri)发布的,旨在协助企业和其他机构更好地表述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同时帮助报告机构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贡献。 它的核心内容其实主要是相关机构自 我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其评价体系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维度。此框架的内容全面, 可操作性较强,因为对于每个涉及的方面,都有多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业绩指标综合采用 了核心指标和补充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然而,由于其直接目的在于指导企业进行社 会责任信息的报告或披露,所以,某些指标对于社会业绩评价的意义并不大。 2.2.3 以社会责任主题为框架的指标体系 2.2.3 以社会责任主题为框架的指标体系 此类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的框架名称上各有不同, 但是, 它们具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即它们的一级指标都是一些社会责任主题。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 李立清(2006) 、李立清和李燕凌(2005)提出了一个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7 该体系分为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商业道德和社会公益行为五类评价因素。 在各个二级指标下还给出了若干三级指标以及对三级指标的考核和简略的计算方法。 但在员 工之外, 该指标体系对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指标分析显得过于简化, 不利于充分深入地正 确衡量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 (2)kld 的社会与环境评价指标 kinder、lydenberg 和 domini(kld)研究与分析(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的投资研究 企业。kld 社会与环境评价体系用 14 个方面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测量,即社区、公司治 理、多元化、员工关系、环境、人权和产品等 7 个社会主题加上成人娱乐、酒精、军火、赌 博、核能、烟草和军事武器等 7 个有争议的商业主题。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不会涉及成人娱 乐、酒精、军火、赌博、核能、烟草和军事武器方面的业务,所以,这些指标和维度无法区 分大多数普通企业在社会业绩上的优劣差异,在评价时就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2.2.4 以利益相关者为框架的指标体系 2.2.4 以利益相关者为框架的指标体系 以利益相关者为框架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展开的, 其一级指标就是 各个不同利益相关者,随后,再涉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主题。 (1)clarkson 的利益相关者框架 clarkson(1995)认为企业社会业绩应该从利益相关者主题的角度来衡量,他列举了六 大类共四十九小类利益相关者主题,其中,六大类分别为公司、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 商和公共利益相关者。在每一个大类下面 clarkson 又作了细分。但是这些主题仍然不是完 备的,而有一些主题的选取(例如公司历史长短、所处行业、竞争环境)似乎与企业社会绩 效并没有很大的相关关系。 (2)mercer 开发的感知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 mercer(2003)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通过多个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总结出一般的企 业社会责任所针对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是:消费者、股东、员工、广义的社会、供应商和竞 争者, 并且进一步发现企业对每一利益相关者所负有的具体的多种责任。 广义的社会里面包 含了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所以, 在利益相关者这一层次上, 该指标体系是相当全面的。 然而, 它也存在一些瑕疵,主要是体现在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上。 2.3 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研究 2.3 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研究 在企业社会业绩的内部评价方面,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还很少。 但是也存在一 些关于“社会责任审计” (也称为“社会审计” )或“伦理审计”的一些研究值得借鉴。 就 “社会责任审计” 的定义而言, 目前国际上仍没有统一定义。 日本学者片野一郎 (1985) 将其定义为: “社会审计是有别于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一种崭新的审计,它是一种检查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审计。 ”一些非盈利性组织也对社会审计下了定义。英国的 the new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8 economics foundation(nef)下的定义是:社会审计是一种方法,凭借此组织可以说明其 在社会业绩方面的履行状况, 并报告和改善其绩效。 它通过对比企业自身目标和同消费者的 关系来评价企业的社会影响和伦理行为。soci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sep)的定义是:社 会审计是让企业计划, 管理和测量其非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以此来监控企业的社会和商业 运作给内外部来带的影响。由此可看出,社会责任审计虽不一定是基于企业内部视角的,但 它所具备的一些功能, 如检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评价企业活动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 影响及影响企业经营及管理决策方面,和本文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评价是相一致 的,因此值得借鉴。 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方面,国外开展了一些研究,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一些:ostapski 和 isaacs(1992)提出的道德审计的理念,mitnick(2000)提出的社会绩效测量思想,他们主 要关注企业社会绩效内部评价的理念; frary (1990) 开发的社会审计程序, waddock 和 smith (2000)开发的社会责任审计体系和程序主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方面的问题; kok(2001)等人开发的社会责任审计工具以及 morimoto(2005)等人开发的社会责任审计 体系则关注构建社会责任审计的框架, 在评价内容方面做一些介绍; 此外, 在实际运用方面, the body shop 公司和 ben kok 等,2001) 。根据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企 业得出自身需要改进的方面并设定目标。 3.5.2 运用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和感知对企业社会业绩的结果进行评价3.5.2 运用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和感知对企业社会业绩的结果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 运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社会业绩的反馈和评价来说明企业在社会责任 履行方面取得的效果跟企业对社会业绩进行内部评价并不矛盾。 相反, 考虑企业的利益相关 者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可以完善自己的管理。 另外,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往 往和企业经理们对自身企业的评价并不一致(jeffrey sonnefeld, 1982) ,而利益相关者对企 业的重要性程度又决定了企业不能无视他们的评价, 而是要把他们的评价和反馈作为评价自 身社会业绩的重要依据。 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前, 首先要确定利益相关者及重要性程度, 因为利益相关者对 企业的要求可能是冲突和矛盾的, 例如股东要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可能会伤害到环境, 社区 要求企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会让现有员工产生不满。 让企业同时满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要求,即使全都是合法合理的要求,也只会让企业充满了矛盾和争执,因此要对利益相 关者的重要性程度和他们的要求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此步骤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完成。 层次分析法由 satty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 策分析方法。 在评价不同方案优劣的计算过程中, 层次分析法会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相应 的设定。其具体步骤如下: (1)层次分析法的第一步在于获取指标之间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设某一层有 n 个指 标因素,为了避免单个专家对评价指标赋权值的主观性,采用 satty 提出的列表法,请 p 位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36 专家采用 1-9 分制对该层各指标作两两之间的对比打分,从而形成 p 个判断矩阵。 (2)对 p 个判断矩阵 ijkk aa = nn, k =(1, 2, , p)求平均值,得出指标相互重要 程度的平均值矩阵 a = (aij)nn,其中: pk ij p k ij aa /1 1 )( = = 3-1 (3)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 “和法” , 根据矩阵a = ( aij) nn 确定n个评价指标的权值w= ( w1 , w2 , , wn),其中: = = = n j n k kj ij i a a n w 1 1 1 i=1,2n; 3-2 (4) 对 w 进行归一化,形成归一化权向量 w= ( w1, w2, , wn) 3-3 (5)进行一致性检验。先计算最大特征值, max 1 n j j j v nw = = ,其中 t va w= ,而 max 1 () 1 cin n = ,ci=0,为完全一致,ci 值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差,一般只要 ci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维数 n 越大,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 所以,引入了修正值 ri,然后计算 cr 作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 /crci ri= , ri 可查表。 此处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企业内部中层以上管理者和股东, 即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有 发言权的人, 并能对企业决策做出影响的人。 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层次分析法所需要的 输入数据,即判断矩阵,从而为后续的进一步分析做好准备。问卷形式参见附录。判断矩阵 是同一个上一级指标所包含的同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结果。 问卷列出九个 表格,分别用于测量企业社会业绩的一级指标(八个利益相关者)和八类二级指标之间的判 断矩阵。问卷回收后计算并得到指标的权重。 2.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评价法得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2.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评价法得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显然是不同, 股东追求的东西与消费者追求的东西存在很大 的差异。 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非常清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究竟是什么, 哪些利益要 求是合法的、合理的,哪些利益要求又是无理的甚至荒谬的。只有真正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 利益要求,才可能使之得到相应的满足,从而改进企业的社会绩效。 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来搜集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 针对每种利益相关 者设计针对性的问卷, 让他们从自身感知角度出发, 针对企业各方面负责任情况的指标进行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37 打分。设计的其中一种调查问卷如下所示(其他参见附录): 表 3-4 针对员工的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的调查问卷 描述项 1、我觉得公司目前的雇佣制度很公平。 1 2 3 4 5 2、我觉得公司现行的劳动纪律和处罚制度公平公开。 1 2 3 4 5 3、我对公司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安全度舒适度感到满意。 1 2 3 4 5 4、我对公司的上下班时间和作息制度感到满意。 1 2 3 4 5 5、我对公司的薪酬福利及利润分享制度感到满意。 1 2 3 4 5 6、我认为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沟通充分,员工有参与决策 的机会。 1 2 3 4 5 7、我觉得公司的培训体系完善,我对晋升的机会和公平性 感到满意 1 2 3 4 5 8、公司对主动或被动离职的员工都能做到很公平的安置。 1 2 3 4 5 搜集到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业绩各方面的评价以后运用模糊分析法来对利益相关 者的评价进行测量。 模糊综合评判作为模糊数学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 最早由我国学者汪庄 培提出。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得不经常处理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复杂性就意味着 因素众多。当人们还不可能对全部因素都进行考察,或者可以忽略某些因素,而并不影响对 实物本质认识的正确性时, 这就需要模糊识别与判断。 由于企业社会业绩的评价指标中包含 的因素众多, 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合主观性, 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 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此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指标的因素集。因素集合为 u = ( u1, u2, , un),即 u = (对员工的责任, 对投资者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供应商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竞争者的责任,对 社区的责任, 对环境的责任) ; 再对因素集 u 作划分, 得到第二级因素集 ui = (ui1, ui2, , uin), i = 1,2, n。有:u1= (企业的雇佣制度情况 u11, 纪律与处罚情况 u12,工作环境情 况 u13,工作时间情况 u14,薪酬 u15、福利和利润分享情况 u16,沟通与决策情况 u17,员 工发展情况 u18,终止劳动关系情况 u19),u2,u3至到 u8的二级因素集情况与此类似; (2) 确定指标的评价级。 本模型的评语共分为五级, 具体的评价集为: v = (v1, v2, v3, v4, v5) = (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3)指标权重的确立。指标的权向量为 w = (w1, w2, w3, w4, w5, w6, w7, w8),然后根据 上文提到的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计算得到一级指标的权向量 w 和 8 个二级指标的权 向量 w1, w2, , w8。 (4)隶属度计算 从一个 ui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元素j 的隶属程度 rij (j = 1,2,.,m) 非常 不同意 非常 同意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38 称为单因子模糊评价。对第 i 个因子 ui评价的结果i ,称为单因子模糊评价集。 ir (ri1, ri2, ri m) 3-4 它是上的一个模糊子集,于是可得到相应于每个因子的单因子模糊评价集 1 r(r11, r12,r1m) 2 r(r21, r22,r2m) 3-5 nr (rn1, rn2,rnm) 将各单因子评价集的隶属度为行,组成单因子评价矩阵 r = nmnn m m rrr rrr rrr ., . ., ., 21 22221 11211 3-6 在本研究中,可以得到企业社会业绩评价指标的8个模糊关系矩阵r1, r2, , r8。 (5)模糊层次评价 将单因素评价矩阵分别于权重集进行模糊交换,即得模糊综合评价模型:bi = wiri。 这里的“ ”表示w与r的一种合成方法,即模糊算子的组合,模糊算子有多种组合,不 同的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看病活动方案
- 线上家长委员会活动方案
- 纸箱模型活动方案
- 花店七夕活动方案
- 美白化妆水科技革新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肉铺活动策划方案
- 艺术节活动背景策划方案
- 美妆博主联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色办公活动方案
- 红旗汽车置换活动方案
-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T-SZRCA 009-2024 拖链型机器人特种线缆技术规范
- 跨区域连锁经营模式下的蜜雪冰城供应链管理
- 银企对账培训课件
- 2025年西安交投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 电力基建安全培训
- 新教材湘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简案)
- 2021年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 新版浙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复习专题卷含答案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