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摘要 1 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研究 大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动态化、全球化趋势使得战略伙伴在企 业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由于具有快速响应市 场要求,柔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 供应链管理更强调加盟企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使之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 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供应链是指供应链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 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 而建立的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将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进行整合,通过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强强 联合的方式,取得竞争优势。现在由于市场上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别越来 越小,行业内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现代市场的竞争己 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抗衡。供应链管理 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一些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戴尔、惠普、海尔、沃尔玛 等。进入二十世纪,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 然而,供应链管理在给企业带来机遇与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种种新的风险, 并且这些风险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风险相比,破坏性可能会更大。由于供应链的独 特性,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紧密导致供应链的每一级中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而这些 不确定性正是引起供应链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供应链存在 很大的风险,供应链企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波及整 个供应链。风险对供应链的破坏程度远比对单个企业的要严重许多,供应链中某一 个节点企业的风险会对供应链中的其他节点企业产生影响,这种风险会在链条中传 递,而且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变化,如强度变化,概率变化和属性变化,从而 使得整个链条发生风险,它可能会给节点企业所在供应链或者其他供应链以致命的 打击。供应链风险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障碍,对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产生了极 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的运行和发展。因此,供应链风险问题成为供应链管 理中一个十分重要和明显的问题,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研 究实施供应链管理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领 域。本文以供应链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特征展开了研究。 文章详细介绍了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概念和传递性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风险传 大摘要 2 递性给供应链造成的危害;探讨了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过程,将其分为了阈值突变过 程和选择性过程;研究了供应链风险的传递载体和传递路径,将传递载体分为资金 载体、产品载体和信息载体这三种有形和无形的载体;根据传递方向的不同,将传 递路径归纳为单向传递路径和多向传递路径;采用数学方法对供应链风险的传递开 展了定量化的研究,从风险的传递概率和传递后果这两方面进行了数学探讨;运用 贝叶斯网络对风险的传递概率展开了分析,构建了一个两阶段供应链的风险传递拓 扑结构图,并且选取其中一部分的传递路径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传递概率;运用模 糊综合评判法对风险的传递结果展开了计算,结合风险传递结果和传递概率综合得 出最终的风险值,将风险值与事先设定的风险阈值相比较可以判定出此风险在供应 链中传递性的强弱;通过对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研究,文章给出了对供应链风险传 递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供应链;风险;传递性;贝叶斯网络;模糊综合评判法 摘 要 i 摘 要 目前供应链中的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们在研究实施供应链管理 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领域。 本文以供应 链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特征展开了研究。 文章详细介绍了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概念和传递性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风险 传递性给供应链造成的危害;探讨了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过程,将其分为了阈值突 变过程和选择性过程;研究了供应链风险的传递载体和传递路径,将传递载体分 为资金载体、产品载体和信息载体这三种有形和无形的载体;根据传递方向的不 同,将传递路径归纳为单向传递路径和多向传递路径;采用数学方法对供应链风 险的传递开展了定量化的研究, 从风险的传递概率和传递后果这两方面进行了数 学探讨;运用贝叶斯网络对风险的传递概率展开了分析,构建了一个两阶段供应 链的风险传递拓扑结构图,并且选取其中一部分的传递路径进行了计算,得出了 传递概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风险的传递结果展开了计算,结合风险传递结 果和传递概率综合得出最终的风险值, 将风险值与事先设定的风险阈值相比较可 以判定出此风险在供应链中传递性的强弱;通过对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研究,文 章给出了对供应链风险传递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供应链;风险;传递性;贝叶斯网络;模糊综合评判法 abstract 4 research on transfer character of supply chain risks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strategic fellowship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ynamic and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so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ets the advantage place i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academic field because of its capacity of response, flexibility and low costing.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cm emphasizes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companies in supply chain, which makes scm be a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rom an activity management tool. supply chain strategic alliance is a mode of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that two. more enterprises establish a comparatively steady partnership relation to realize resource sharing, risk sharing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which everyone keeps ones own independent character. however, supply chain strategic alliance still implies some unavoidable risks when it shares benefit mutually. the natur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to integrate the core competency of every node in supply chain and establish strategic partnerships between core enterprise and every other enterprise to obtain tot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currently, the differentiates of the same kind of product from different business become more and more minor, the business which has the technology advantage has been fewer, so the competition is not between the isolate business, but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new management pattern, has obtained huge success in some enterprises, such as dell, hp, haire and so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rought opportunity and competitive power to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hotspot for scholars since the 21st century. meanwhile, it has brought many kinds of new risks, and these risks have bigger destructiveness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s. there is tight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companies on supply chain; there are uncertainties in each level of supply chain. they are the main caus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upply chain, there exists great risk. the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st work in coordination. any problem that occurred in any link would influence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so the breakage that risks bring to these companies is more severe than to common company. the risk of one note could influence other note in the supply chain. it could transmit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could make change in this process; ripple effect of risk could abstract 5 give this supply chain which it was in and other supply chain the fatal attack. supply chain risk has became the important obstacl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rought tremendous harm to each corporation on supply chain and holds back supply chain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so the supply chain risk problem has became the important and obvious one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hey are not only research on the advantages of supply chain, but also analysis the supply chain risk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upply chain risks, research deeply on the transfer character of supply chain risks.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risk transfer, give the reason that why the risks will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show the dangerous of risks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risks transfer, divided it into threshold break and choose process; research the risks transfer carrier and risks transfer paths, divided transfer carrier into three kinds: capital, product an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nsfer direction, conclude the transfer paths into single way paths and multi-ways; risks can be managed by found the transfer paths and transfer carrier; articl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s supply chain risks transfer by mathematic method from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and transfer cost; apply the bayesian network to analysis the transfer risks probability; set a model of risks transfer in two node supply chain, calculate a part of transfer path, and get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it evaluate the transfer cost by employing fuzzin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ake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and transfer cost together and get the risk value. compare the risk value with the risk threshold can know the power of risks transfer; provide some methods to control risks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risk; transfer character; bayesian network; fuzzin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bstract ii abstract now days, the risks in supply chain has get big attention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y are not only research on the advantages of supply chain, but also analysis the supply chain risk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upply chain risks, research deeply on the transfer character of supply chain risks.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risk transfer, give the reason that why the risks will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show the dangerous of risks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risks transfer, divided it into threshold break and choose process; research the risks transfer carrier and risks transfer paths, divided transfer carrier into three kinds: capital, product an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nsfer direction, conclude the transfer paths into single way paths and multi-ways; risks can be managed by found the transfer paths and transfer carrier; articl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s supply chain risks transfer by mathematic method from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and transfer cost; apply the bayesian network to analysis the transfer risks probability; set a model of risks transfer in two node supply chain, calculate a part of transfer path, and get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it evaluate the transfer cost by employing fuzzin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ake the transfer probability and transfer cost together and get the risk value. compare the risk value with the risk threshold can know the power of risks transfer; provide some methods to control risks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risk, transfer character, bayesian network, fuzzin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声 明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声 明 江苏科技大学有权保存本人所送交的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稿,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上网公布, 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 存、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稿。本人电子文稿的内容和纸质论文 的内容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优势 九十年代以来,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管理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 信息技术、 国际互联网和全球通讯设施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顾客需求的多样 化和个性化形成了以创新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大环境。在这种形势下,导 致以往仅凭物美价廉的简单竞争方式逐渐失去效率,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多层 次的竞争方式“tqcsf” :t(时间) ,指反应快,如提前期短,交货准时,新 产品上市快;q(质量) ,指控制产品、工作及服务的质量高;c(成本) ,指企业 要以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s(服务) ,指企业要不断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 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f(柔性) ,指企业要有较好的应变能力1。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逐步认识到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加工生产,到销售 至最终消费者的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 只管理好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并不 能使产品的成本最低、供应的时间最短,并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于是,对外部 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就显现出其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模式由此产生。供应链管理与 传统的单个企业管理不同,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也不同。供应链管理注重企业间 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各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实现信息及物流系统的 通畅性,把各企业融合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追求整体成本最低和快速 响应顾客需求的总目标。 供应链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在共赢的前提下增加竞争优 势,并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因合作带来的竞争优势, 从而 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 成本下降 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 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 期时间缩短 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效率增值提高 10%以上2; a.t.kearney 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低效的供应链将浪费一个企业高达 25% 的经营费用;mercer 管理顾问公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有近一半接受该公司调 查的企业主管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公司的 10 项大事之首。ohio state 大学的调查 报告结果表明,供应链管理己经成为企业物流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越来越 多的企业意识到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如惠普、ibm、沃尔玛、宝洁、戴 尔、通用汽车等公司在供应链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使人们确信供应 链管理是企业在 21 世纪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2 1.1.2 供应链中风险问题造成的危害 供应链管理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也会遭受到风险的侵 袭,风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供应链发挥整体效应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如下: (1)风险问题导致供应链损失惨重 如 2001 年的“9.11 事件” ,由于国外进口零部件不能及时运达生产线,导 致福特、丰田等汽车生产线停产;2002 年 9 月,美国西海岸发生工潮,港口关 闭两周,由于美国西海岸是中远集团进入美国的主要门户,中远集团到达美国的 集装箱船无法卸货返航,这使得中远集团两周内至少损失 2400 万美元,同时中 远集团的客户也因此损失惨重;2005 年发生的“苏丹红”事件,除了以“苏丹 红” 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商损失惨重外, 以其为纽带的原料供应商、 产品分销商、 零售商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如肯德基中国 1200 家店在这一事件中 4 天至少 损失进帐 2600 万元,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公司损失 1460 余万,用于交纳行 政罚没款、产品损失、利润损失、退还消费者货款、处理费等其他费,湖南辣椒 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跌了四成左右4;此外,还有 1999 年 9.12 台湾大 地震、伊拉克战争、英国口蹄疫及 2003 年初的 sars 等都给许多跨国公司的供应 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因其供应链的瓦解、失败而破产倒闭。各种的教 训警示了人们,使得他们不再只顾强调供应链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对其掉以轻 心,不再一味相信只要加入供应链就能给企业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利润和利益,从 而开始冷静的思考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因此,对供应链中的风险问题进行 研究和管理,是供应链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 (2)风险问题容易造成供应链管理失败 根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发现国内不了 解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风险的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百分比竟然为 92.2%、 93.7%、89.6%5。此外有 61%的供应链联盟要么完全失败,要么在合作的晚期也 失败了6。michgan 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大约有 50%的企业实施供应链 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并不强于传统的买卖关系7。这是由于供应链如同其它的市场 组织一样,也面临着风险的考验。 (3)风险问题导致供应链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供应链作为由各独立企业组成的合作组织管理模式, 可以为合作双方带来长 期的战略利益。尽管供应链管理有着很多的好处,但是并不意味着风险不存在或 风险减少了,相反,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如随着对外包依赖程度的增 加,网络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连接失败可能引起企业获取原料、部件,以 及生产时间的延迟;或由于上游企业产生危机、各成员的理性或非理性行为、不 道德行为以及信息不确定造成的新风险等。很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著名公司,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3 都没有对这些新的风险引起重视,也没有一套针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控制体系。这 些新的风险的产生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1.1.3 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研究意义 供应链管理自身的特点、 供应链特有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决 定了对供应链风险及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 大多学者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较多关注风 险原因、风险因素分类、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较少有学者关注风险传递性的分 析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能够为供应链风险的对策管理研究 提供系统的理论参考; 根据对风险传递性的评估, 能够有效监测和预报风险状况, 为风险管理者提供参考,确保供应链处于正常的运行轨道。 (2)现实意义 从现实上看,供应链风险传递性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考察和 分析供应链风险问题,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有利于企业 打造安全供应链,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防范战略,并为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评 估和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供应链作为一种帮助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 战略管理思想,受到了各国管理学界的普遍关注。最近几年,关于供应链风险的 研究逐步升温,从笔者检索的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主要如 下所示。 1.2.1 国外研究概述 lee 和 billington 对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机会进行研究 后指出,忽视不确定性的影响是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最大缺陷8。naish 认 为终端顾客行为的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供应链管理中, 认为如果预知和需求的变 化是一致的,则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风险可能会消失9。smelzer&siferd 探讨了 供应链的供应风险管理问题,为更好地从采购管理角度理解供应风险管理,他们 用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模型进行了分析, 指出主动积极的采购管理就是供应 风险管理。lonsdale,c.探讨分析了供应链的业务外包风险,通过一个有效的业 务外包风险管理模型,揭示了业务外包的缺点和局限性,并且指出不考虑业务外 包风险和建立相应安全防范措施是许多企业业务外包失败的主因10。ritchie, b.&brindly,c.全面分析了供应链的各种风险,他们指出现存的绝大多数线性供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4 应链关系模型将很快被更复杂无序的供应链关系模型所代替, 他们认为全新的商 业模型将很快出现, 而快速建立弹性联盟的能力是关键的管理技术11。 johnson, erie 分析了供应链的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短的产品生 命周期、快速的产品更新换代和季节变化导致了供应链的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 michael 对 2002 年的西海岸码头工人罢工事件对美国企业的影响作了描述12; ebn staff 对 99 年台湾地震带给供应链的影响作了详细描述13。mark david14 和jayashankar m. swaminathan15对2002年在中国爆发的非典事件进行了讨论。 这些文献是通过描述和研究现实中发生的供应链风险事件来呼吁人们要加强对 供应链风险的重视。harland 等人对供应网络中风险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评述, 并且提出了全面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观点16。chopra 和 sodhi 将风险分为 9 个种 类来识别,并且列出了每种风险的发生因素,强调主动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理的 重要性,指出单个风险之间的相互结合会导致供应链风险的加剧。提出企业需要 采取增加接纳能力、增加库存、增加供应商、提高响应、增加柔性、聚集需求, 增加生产能力、增加顾客价值这 8 种策略来降低供应链的风险17。spekman 和 davis 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扩大到扩展企业方面,指出与供应链风险有关的六个 领域,即信誉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控制缺失风险、关系绩效测量风险18。 f.t.s.chan 和 n.kumar 将地理位置、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恐怖主义等风险因 素纳入对全球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之中19。 1.2.2 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们多采用一些风险量化的评估方法对供应链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常 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法、数据挖掘、故障树分析 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等等,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风险的评价问题。 刘金兰等应用模糊集和影响图理论建立了模糊影响图方法; 秦炳军和张圣坤把概 论动力学应用到风险评估方法中,综合考虑时间、过程变量、元件的变化及其耦 合,提出了一种动态过程风险评估方法;马占新等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 险评价方法; 李龙洙等分析了供应链的风险因素, 探讨了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方法, 根据团队理论提出了一种供应链产出分配模型; 丁伟东等人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 主要来源,认为其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且采用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来 分析供应链的风险;张存禄等人用数据挖掘方法来识别违约供应商的特征,从而 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风险预控; 张光明等从造船供应链合作风险的影响因素和相 互关系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合作风险进行了评估,将造船供应链合作 风险之间的关系分为独立、并联和串联三类;薛伟霞等基于模糊理论建立了一个 模糊模型来进行供应网络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结果表明,由于各风险因素间 的相互作用,企业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在未来会发生变化。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5 在风险的传递性研究方面,刘筱驹等采用工期风险传递算法,得到了系统集 成项目的总工期风险的大小20;熊淑丽建立了供应链方差风险的波及和效应模 型,研究了市场需求方差风险、供应商价格方差风险以及多因素方差风险的波及 和效应21; 陈剑辉提出了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型, 运用弹性系数研究了在无库存和 有库存的状况下,供应链中生产商的出厂价、零售商的零售商价以及企业的利润 受到的风险传导效应22; 夏喆探讨了企业风险的传导的动因, 从风险传导产生的 基础、传导链、桥梁和导火索四个方面对传导动因进行了分析23,沈俊分析了企 业风险传导的条件,对企业风险传导进行了分类,提出企业风险传导依赖的路径 24;叶建木,邓明然提出只要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链关系,企业间的风险就会表 现出动态传递性,并且分析了企业风险传导的内在原因和传导特征,提出了风险 传导的控制思路, 并且提出了在供应链企业中也存在着风险传递25, 这些专家学 者在风险传递方面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目前,供应链中的风险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研究中仍然存 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 应该得到加强。 (1)供应链风险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供应链 单个风险的研究, 忽略了在供应链中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新的风 险发生,产生新的危害。可喜的是已经看到少数文献开始对供应链中的多风险组 合问题开始进行了研究,如刘冬林和王春香探讨了供应链多风险的综合评估法, 建立了求解多个风险的总损失分布函数的模型26。 (2)供应链风险传递规律的研究。供应链风险比较难管理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风险在供应链中会沿着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进行传递, 单个风险事件若 不加关注, 就会演变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 为了能够经济有效的管理供应链风险, 对供应链风险的传递进行控制已经成了重中之重, 然而目前对供应链风险传递性 的研究较少,缺少定量化的研究,很多文献只是研究了单个风险事件的危害以及 防范措施,并没有考虑风险传递的因素,因此所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也并不能够 有效遏制风险的传递。 (3)供应链风险预警的研究。有很多的研究都提出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但是展开研究的较少,在供应链的实际运作中并没有建立起供应链风险预警机 制。风险预警系统和预警机制的研究已经在其它领域广泛开展,如商业银行风险 预警、财务风险预警、企业危机预警等。供应链的风险预警可以借鉴现有其它领 域已有的成果,根据供应链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研究。 (4)供应链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目前所提出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大多属 于定性的,而针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采取何种有力措施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6 运作、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定量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思路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学习, 本文主要计划研究供应链风险的传递特 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传递的机理,希望能够找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主要 研究思路为:针对供应链风险的内涵、特征、类别进行阐述,探讨供应链风险的 传递特征和传递机理,分析风险传递的载体和路径;运用贝叶斯网络法构建风险 传递拓扑结构图,并且对风险传递概率进行计算,可以得出风险传递后的相关概 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传递后果进行评估,最后得出风险水平。将得出 的风险水平与事先设定的风险阈值进行比较,能够得出风险的可能传递情况。最 后针对风险的传递特性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本文的主要逻辑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 1.1 论文系统框架图 1.3.2 论文创新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1)对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性这一较新领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应链风险 传递的原因和传递载体,探讨了风险传递过程,分析了风险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 传递,传递的方式和路径是什么样的以及风险传递后发生的变化,并且指出了风 险传递的可能路径,提出一些针对风险传递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供 应 链 风 险 分 析 总 结 与 展 望 背 景 分 析研 究 现 状 提 出 问 题 供 应 链 风 险 管 理 相 关 理 论 供 应 链 风 险 传 递 性 分 析 供 应 链 风 险 传 递 概 率 计 算 供 应 链 风 险 传 递 结 果 分 析 供 应 链 风 险 传 递 性 的 管 理 措 施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7 (2)在供应链风险传递概率的分析上,本文采用贝叶斯网络对风险概率进 行描述, 构建了供应链风险贝叶斯网络结构图, 很好的展现了风险传递性的特征。 通过对一个两阶段的供应链模型传递风险概率的计算,得到了传递后的风险概 率;在风险传递结果评价方法上,本文借鉴了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 模糊综合评价(fce) ,根据设立的风险指标体系,对风险分析过程进行了详细 的计算,得出了风险的传递结果。 (3)结合风险传递概率和风险传递结果,综合得出了最终的风险水平,根 据同设定的风险阈值比较,可以评价出风险传递所处的状态。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8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2.1 供应链管理介绍 2.1.1 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 供应链管理 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 80 年代, 开始是由咨询业提出来的,后来人们对它不断地投入了巨大的关注。在 90 年代 初,学术界试图给出一个 scm 的概念框架,如美国的史迪文斯将供应链定义为 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之间的流,在消 费终端结束。 库泊认为供应链的内涵在于对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配送等渠道成员 的管理,不局限于某一企业中。菲利浦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 而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尹文斯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 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达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的管理模式。供应链世界论坛(1993 年成立的一个世界性的非盈利组织和学术 研究机构,它定期举办研讨会议,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进一步完 善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给出的定义为: “供应链管理是从提供产品、服务和信 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的, 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关键业务过程 的集成管理27。 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概念给出了最权威的解释: “供应链,目前国际 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它囊括了设计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 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供应链管理包括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备 品备件的采购、制造与装配,物件的存放及库存查询,订单的录入与管理,渠道 分销及最终交付用户” 。虽然专家学者们定义的文字不同,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 的,都强调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 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 由上所述,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执行、控制 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是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 和股东增添价值,是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关键业务过程的集成管 理,其目标是要将客户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 (right time) 、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ity) 、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 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 ,以正确的价格(right price)送到正确的地点,并 实现总成本最小。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如何凝造自己的核心能力,以便和其他企 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前提下,实现“双赢”甚至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9 更多企业“共赢”的目标。 图 2.1 供应链管理视图 2.1.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 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供 应链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决定了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虚拟性。供应链是一个以协作方式组合而成的组织,它侧重成员之间 的虚拟集成,突破传统组织机构有形的界限,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强调通过对机 构外部资源有效集成和整合来达到目标的快速实现。它不具备实体形态,而是依 靠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因此供应链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不具有法人资 格。各成员在供应链中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持和相互之间充分的信任来协调合作, 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独立运作,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协调运转。 (2)动态性。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式的、松散的、平等 的,它将具有不同核心能力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信息迅 速做出响应。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它可以同时参加不同的 供应链。 供应链的高柔性的动态组织结构提高了节点企业对瞬息变化的市场的适 应能力。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不是固定的,当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做出调整、服务方 向更换或不再存在利益一致性时,即可解散或重组现有供应链。 (3)独立性。供应链中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在资源共享、 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核心企业 用户 用户的用户 需求/用户零售分销装配制造供应/供应商 信息流(需求 和设计) 供 应 源 需 求 源 物流或/和服务流 资金流 需求拉动销售点信息 第二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10 (4)敏捷性。由于供应链是基于核心能力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组成的, 因此它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快速聚集实现市场机遇所需的资源,可以根据 市场信息的变化迅速完成组织内部调整,迅速和合作者组建合作关系,开发新产 品。这种敏捷性,使供应链不仅能够适应可以预见的市场变化,也可以适应未来 不可预知的市场环境。 (5)互补性。供应链建立在资源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基础之上,每个节 点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通过资源在链中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为供应链贡 献出自己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通过优势互补产生 “1+12”的协同效应。 (6)依赖性。供应链形成的基础是网络环境,其成员通过信息网络联系在 一起,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各节点企业便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2.2 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 2.2.1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