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i 摘 要 作为构成经济社会基本单位或基本元素的企业,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 新源泉,如何让企业健康地发展壮大,实行有效扩张,意义重大。然而在日益复杂、 竞争激烈化的现实中,企业扩张面临重重问题,这就需要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法以便指 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而传统的企业扩张理论大都是用静态、线性的方法来分析企业 扩张行为。企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企业扩张行为自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致 使传统企业扩张理论在分析企业扩张行为上很难再具有实用价值。 本文在突破传统的 对企业扩张行为解释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视角熵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运用熵 理论分析企业扩张机理,研究企业扩张行为,分析企业扩张熵流,阐述企业扩张熵变 过程并对影响熵变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基于熵思想研究企业适度扩张,从企业扩张 的规模、经济范围和速度角度来界定企业扩张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管理熵理 论,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熵评价模型并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实现对企业扩 张度有效性的合理评价。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扩张;扩张度;熵;管理熵 abstract ii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which constitutes the basic unit or element in economic social is an important force and innovative source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how to grow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o achieve effective expansion. bu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reality full of fierce competition, enterprise expansion faces many problems, which need to find new solutions to guide enterprises to make them mor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but the most traditional theories on enterprise expansion analyze the expansion deeds by static, linear approach. enterprise itself is a complex system, its expansion is naturally a complicated process, which results the traditional expansion theories on the behavior of enterprise expansion in losing practical value. from a new perspective-entropy theory, this paper breaks with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expansion acts to analyze enterprise expansion mechanism, research the expansion acts and entropy flow in expansion. it also points of the process of entropy change in enterprise expansion, and discusses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impact entropy change in enterprise expansion, we study enterprises moderate expansion strategy, and define accurately the meaning of enterprises expansion from the size, scope of the economic and speed. then we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use it in empirical research to achieve an evaluation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expansion ratio. key words: enterprise expansion; expansion ratio; entropy; management entropy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于云霞 日 期:2008 年 3 月 21 日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声 明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声 明 江苏科技大学有权保存本人所送交的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稿,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上网公布,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上网公 布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稿。本人电子文稿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一致。除 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研究生签名:于云霞 导师签名:姚慧丽 日 期:2008 年 3 月 21 日 日 期:2008 年 3 月 24 日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信息网络的发展和资源知识化,人们相互交 流和影响急剧增加,人类生存环境发展的复杂性、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加;企 业的经营和生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技术还是制造手段和管理工具都发 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生产市场化程度提高,分工更细致,协作更密切,企业之间构 成了相互依赖的动态关系。 所有企业涌进一个市场, 开始了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与合作。 与此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兼并、重组与全球化经营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开 始呼唤我国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国内企业扩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 细观扩张历史, 真正能在扩张中走大走强走远的企业少之又少。 扩张问题和误区重重, 主要包括: (1)热衷于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 表现为扩张更多靠的是高投入式的粗放经 营,片面追求规模、地域的放大,这种表面的大结果只能是轰然倒闭或被兼并重组; (2)追求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盲目追求高速成长, 投资规模过大而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 控制,导致企业出现资金断流,貌似强大的“躯体”因“失血”而走向衰败。这仅是 超常规成长导致失败的一个典型现象; (3)盲目地选择多元化扩张方式, 结果导致企业 主营业务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下降,资源配置上顾此失彼,企业进退两难。 那么,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促动,复杂化影响”的背景下,企业到底如何才能 真正做大做强?企业又如何避免、克服扩张中的种种问题、矛盾和危机?企业怎样才 能长寿?企业保持昌盛不衰的奥妙何在?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扩张其实不仅 仅是指规模的扩张,而且包含着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发展并非仅仅外延式的高 投入扩张, 而且更重要的是内涵式的集约式发展; 企业成长并非仅仅是企业体的做大, 关键在于企业体的做强。所有这些其实都涉及到企业扩张的度的问题。对企业扩张的 度进行重新定位与深刻把握,使企业在扩张后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这已经成为 新形势背景下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1.2 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是构成经济社会的基本单位或基本元素” ,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新源泉, 如何让企业健康地发展壮大, 实行有效扩张, 意义重大。然而在现实中,企业扩张问题重重,这就需要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以使企业 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2 (2)理论意义 传统的企业扩张理论大都是用静态、线性的方法来分析企业扩张行为,而企业本 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企业扩张行为自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致使传统企业扩张理 论在分析企业扩张行为上很难再具有实用价值。熵是作为复杂系统的度量而存在的, 是系统无序程度或混乱程度的度量,也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用熵研究企业扩张度 的问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1.2 国内外对企业扩张度的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合国内外在企业扩张上的研究综述,笔者对企业扩张度的理论研究归纳和整理 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企业扩张规模角度研究企业扩张度 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扩张度的解释 国外研究企业扩张规模限度的重要代表是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的概念起源于 美国,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经济性的理论。经过西方一批产业经济学家如张伯伦、马 歇尔 1等的研究, 规模经济理论日趋完善2。 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 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 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 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当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从这一核心内涵可知,规模经济理论实际上描述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随着 产量增加而变化的趋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将会不断降低,在 一定产量范围内,单位产品成本会维持在最低点保持不变,这一范围就是企业扩张的 最佳规模区域。通常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大量生产所带来的专业分工的利益、 劳动者的学习效果、平均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降低等等。但是如果企业规模过大, 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造成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会趋于上 升,即形成规模不经济。 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扩张度的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入手解释企业扩张的边界问题 3。1937 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发表了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 。在这篇文章中, 科斯引入交易费用概念, 从全新的视角分析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 科斯认为,市场与企业是两种不同但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在市场上,资源 配置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而价格机制的建立与使用均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这种代价 第一章 绪 论 3 即“交易费用” 。企业的存在,正是源于“交易费用”的节省。企业产生以后,可以将 原本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于企业中,可以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但是, 企业组织生产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组织成本或组织费用。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组织费用的对比关系。当企业规模扩张达到再多“内化”一 项市场交易所引起的管理费用等于由市场组织这项交易的交易费用,即边际组织费用 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在这一规模上停止扩张,使企业处于适度规模。 应当说,科斯的分析是新颖而实用的,但它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静态分析,仍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科斯之后,张五常 4、威廉姆森5等人继续对交易费用及其与企业 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关于企业边界的确定问 题上,基本上没有改变科斯的观点。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另有一些经济学家是从资产专用性、生产活动存在“不可任意分割性”等概念出 发来解释企业规模扩张的限度。 80 年代初美国学者泰西(1980)、 保扎尔和威灵 (1983) , 以及钱德勒(1990)等人首先提出了范围经济 6-7一概念,以此来研究企业多样化成长。 1934 年,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他著名的创新经济学中,明确地树立起一个 企业家形象,揭示了企业家的本质 8:正是由于企业家实现了创新,实现了生产要素 的新组合,人类的社会经济水平才得以达到今天的高度。对企业组织本身来说,正是 由于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持续努力推动的一个个创新,才使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 经济等得以实现,企业费用得以降低,企业增强了竞争优势,从而不断成长壮大。 (2)从企业能力角度研究企业扩张度 美国经济学家帕罗斯(penrose,1959)在其企业增长理论一书中,从动态的 角度全面分析了企业扩张能力 9,她认为企业的扩张和增长取决于企业生产性机会的 扩大,而影响生产性机会最重要的因素则在于企业的管理力量,并由此指出,企业的 规模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 “管理力量” , 企业管理能力的状况与企业扩张 (多元化成长) 的可能性高度正相关 10。因此吸收新的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将 是企业扩张的核心。 西方学术界对企业能力的研究,最早出现在菲利普萨尔尼克(1957)对管理过程 的领导行为的分析 11。ih安索夫12(1965)、k安德鲁斯13(1971)的研究则对 企业能力的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随后,企业能力理论逐渐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 而又互为补充的流派,一个是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 的资源基础论学派, 该派认为, 资源是保证企业扩张获得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 14。 另一个是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 1990 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 15一文为标志的核心能力学派,该文主要探讨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随 着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teece 、 piano 和 shuen 又提出 “动态能力观” 。 第一章 绪 论 4 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的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迅速改变着整个经济结构,环境迫使企业 对能力存量不断进行质的改变。能力更新构成了产业动态性的驱动力,它使企业在面 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术和能力,迅速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利润来源的基本条件。钱 德勒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一书中提出,企业扩 张的动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 16。 帕罗斯通过企业内管理资源的扩大论来论证企业的增长,他把新古典经济理论为 强调市场均衡力而忽视的管理功能纳入经济分析,并以此作为企业通过制定竞争战略 来发现未来机会的解释变量。企业的知识和企业能力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决定 因素(契斯,1994) 17。 从资源观理论和企业能力角度来考察,企业扩张实质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延 伸和强化。唐振鹏在其文章中指出,企业的扩张必然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从而引发 出规模经济问题 18。而企业在实施扩张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所处内外环 境的巨大变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进行动态的维持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 扩张所得来的效益性。 (3)从企业扩张速度角度研究企业扩张度 对于企业扩张速度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生态学和演化经济学的角度进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龙(raymond vernon)最早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产 品具有生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弱期四个阶段 19。后来,美国的一些学者,如哈 佛大学教授 lt韦尔斯和 dj利克劳等发展了该理论。近些年来,一些管理学家 开始重视对组织生命的研究,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0,系统地剖析企业成长的规 律, 即企业在发展初期,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追求成长的迫切 “欲望” , 企业快速成长; 而当进入成熟期后,企业机体变大,管理机构复杂,控制力增加了,但灵活性却减少 了,企业扩张速度也就慢慢减缓下来。 1.2.2 局限性 综上来看,传统的研究企业扩张度的相关理论,其努力的方向大多集中在企业的 基本性质问题、企业的效益差异问题、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等等,大部分都是局限在 就企业研究企业的框架内,是以一般的系统理论或经验为依据,强调企业系统的相关 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忽视其内在的非线性运行机制所导致的复杂行为,常常用简单、 确定型的 s 型增长模式描述企业的扩长,而对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涉及的较少。此外,很难找到一个对企业扩张度整体性的研究,一般仅是就企 业扩张的某一个或某两个交叉面给出扩张原因以及扩张极限问题。 第一章 绪 论 5 1.3 基于熵理论的企业扩张相关研究成果 针对企业系统及其环境的复杂性,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圣塔菲研究所为代 表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将企业系统理解为复杂系统,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 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注企业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 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21,从而探求企业的成长过程,研究企业扩张度的问题。而作为复 杂性度量尺度的熵,也日渐成为学者研究企业扩张的重要理论。 综合诸多熵理论下的企业扩张研究论述,宋华岭、任佩瑜的管理熵理论是极具代 表性的。 1.3.1 管理熵理论下的企业扩张研究 熵作为特征值表示系统的存在状态与运动状态的不肯定程度,广泛应用于在确定 现象中不确定性和变化度量的研究。 宋华岭在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管理学的新研究领域 22一文中应用熵理 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管理熵理论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原理,首次系统、完整地 提出了管理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义和狭义管理熵理论的理论体系。从此, 宋华岭开始致力于研究运用管理熵建立一个评价企业复杂系统的新尺度。他运用管理 熵理论的基本原理,描述并扩展了企业管理组织复杂性的范围;提出了运用管理熵度 量企业系统管理复杂性的新尺度 23。此外,宋还通过建立管理复杂性度量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减少管理复杂性,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途径;在力图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熵、系 统、完善的复杂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宋对管理熵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 上都有了创新和扩展 24。 任佩瑜亦将熵引入到管理学中,得到管理熵的概念、理论和数学模型,并从管理 熵角度对企业发展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任的管理熵理论主要是结合管理耗散结构来 对企业复杂性进行研究的。任佩瑜认为企业是一个复杂性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 管理熵会增加,即出现企业组织结构中的管理效率递减规律 25。通过建立管理耗散结 构,使负熵增加,从而导致组织有序度增加。基于熵增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任佩瑜 建立了企业管理耗散结构的形成模型; 并在分析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缺陷的基础上, 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熵理论,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 为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26。 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上,任提出了企业发展各阶段的价值目标与相应的能力策略 27。通过对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的深入研究,任佩瑜认为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统 合了企业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外部性与组织的“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一 种新的基于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 绪 论 6 1.3.2 其它相关研究 (1)对企业扩张测评效果的研究 敖世友运用管理熵和耗散结构理论,通过计算企业外部系统使企业产生的外部管 理熵流值,以度量外部系统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力 28;刁兆峰等人在对企业经营多元化 的描述中指出, 企业经营多元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多元化的各产业分布之间量的差异性, 即多样性。他们在引入多样化熵理论和测度方法的情况下,导出了可用于企业多元化 测度的多样化指数族 29;张文松、张明玉提出了一个评价企业管理效率的熵模型30; 彭本红认为, “企业的敏捷性评价是动态联盟组建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动 态联盟运作的效果。 ”她结合熵理论,把信息熵和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巧妙结合,通过 分析联盟企业敏捷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敏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企业敏捷 性的评价模型 31。 (2)对企业扩张机理的研究 刘文华基于熵理论分析了企业扩张演化路径 32。他指出,在企业发展中,不管是 竞争、合作、合作性竞争还是战略联盟都是企业的生存手段。在一个时期内,特别是 在同一个产品市场内,大小企业博弈的结果是适者生存。然而,由于企业系统内外部 熵增的作用,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最终会演化到另一种形式。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如果外部和内部各要素能发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时,外部的负熵流就会大于内部的熵 增。结果整个系统的熵增将不断减少,系统就会远离平衡态,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 态,并能形成耗散结构。企业系统就能从原来的定态进入新的有序的更高级的结构, 也就是原来的企业系统会演化到另个更高级的企业系统。 曹仓在研究管理组织时指出,组织管理中的熵和熵定律会使组织的管理成本上升 而管理效率下降。 “当组织中的熵值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导致组织的衰落和变革。组 织中存在的熵定律,对组织管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 33随着企业扩张变大,组织 会越来越趋向于无效、无序和不肯定状态,而要使企业管理成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 平,则必须让组织的熵值也比较低,以保证管理组织按照既定目标高效有序的运转。 李学清则用企业的熵揭示了企业能力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和 根源。梁樑在分析企业集团的形成动因时,得出了企业集团形成机理合约,并提出了 在利益极大化条件下进一步从企业集团形成初期开始的基于 markov 过程和结构熵的 受成本约束的序贯决策模型,从而得到在有成本约束的条件下,企业集团会建立一种 由一个或几个企业构成的核心层,而与其它企业之间组成普通的契约关系的战略联盟 形式的组织构架。 第一章 绪 论 7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 企业是复杂系统,而企业扩张又是企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求 最大负熵的过程。本文从熵的角度出发,提出运用熵理论研究企业扩张中面临的新问 题,从而有效界定企业扩张的度。在此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建立熵评价模型并进行 了相应的案例分析,以期实现对企业扩张度有效性的合理评价。 1.4.2 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传统企业扩张理论对于企业扩张度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借助熵来研究企 业扩张这一新思想。研究内容包括: (1)在对企业扩张现状及现有企业扩张度研究理论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从熵 理论的角度研究企业扩张的度。 (2)将熵理论应用于企业扩张,提出熵可以作为企业是否扩张的判据,可用来确定 企业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3)基于熵理论研究企业适度扩张;从企业扩张的规模、经济范围和速度角度界定 企业扩张度的内涵;分析影响企业扩张度的因素,并进行熵描述。 (4)基于管理熵理论提出企业扩张度决策模型。 企业只要发展、扩张,必然产生熵。资源的扩散,不协调和冲突,引起正熵的增 加;从外界输入的有利于消除或缓解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因素则为负熵。企业必须不 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以负熵增加来抵消正熵的增加,只有总熵 ds0 时,系统才将 处于稳定态或向有序状态演化,当输入能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的 有序状态。因此扩张既是企业的发展(涨落),又是负熵的输入,在输入负熵的同时, 产生正熵,必须继续增加负熵,才能消除新增正熵。企业扩张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 的度才是合适的,才能保证总熵值小于 0,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基点所在。 1.4.3 研究方法 首先制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在文献分析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任务计划 和进度安排,拟订实施方案。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在社科理论(主要是熵理论) 、管 理理论(主要是企业管理及战略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并积极运用到 实践中用以检验、完善。应用研究方法如下: (1)系统法。 企业扩张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包含着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与自 身内部因素。研究企业扩张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开展分析,查询相关要素。 (2)移植法。吸取、借用其它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它成果。 (3)熵分析描述法。用熵来分析描述企业扩张的度。 第一章 绪 论 8 熵理论 熵与企业扩张 适度扩张 综 合 分 析 现有企业扩张理论对企 业扩张度研究的局限性 企业扩张实践中的问题 对度的把握不准 技术路线如下图 1.1 所示。 图 1.1 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1)提出问题。 通过对企业扩张现状的综合分析, 指出企业扩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扩张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实践中企业扩张问题多多;另一方面现有理论难 以解释企业扩张度问题。 (2)分析问题。企业扩张度的问题关系到企业扩张极限,即适度扩张问题。此外, 通过分析企业扩张中熵的变化,指出熵可以作为企业是否扩张的判据,并可用来确定 企业扩张的度。 (3)解决问题。 建立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模型, 并将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模型用于 案例分析,评价、确认企业的扩张度。 影响企业扩张规 模因素的 熵描述 影响企业扩张经济 范围因素的 熵描述 企业扩张度的熵评价模型 企业扩张度的测定 案 例 分 析 影响企业扩张速 度因素的 熵描述 规 模 的 适 度 扩张 经济范围的 适度扩张 速度的适度 扩张 第一章 绪 论 9 1.5 课题的创新点 (1)突破传统的对企业扩张行为的解释, 用熵理论研究企业扩张行为, 分析企业扩 张熵流,阐述企业扩张熵变过程并对影响熵变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 (2)从企业扩张的规模、 经济范围和速度角度界定企业扩张度的内涵, 分析影响企 业扩张度的因素并进行熵描述。 (3)提出企业扩张度管理熵决策模型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0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2.1 熵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又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涉及到极具复杂的定量化描述。熵最 早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 1865 年引入热力学研究领域的 34, 它表示不能用来做功 的热能,为热能的变化量除以温度所得的商。熵概念来源于热力学,后经进一步的发 展,涉及到统计力学与信息论等学科。熵是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的定量化度量而存在的 35。假设一个具有 n个结果的概率试验,且这些结果各自具有离散概率 i p ,则熵为: n s = 1 n i p = i i p (2.1) 其中, i p0,(i=1,2,n) = n i i p 1 =1 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性质: (1)非负性: n s( 1 p, 2 p, n p) 0; (2)可加性:对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各部分熵的和等于和的熵; (3)极值性:当状态为等概率的时候,熵最大,有 n s( 1 p, 2 p, n p) n s( n 1 , n 1 , n 1 )=n。 2.2 熵概念的拓展 2.2.1 传统熵理论的发展 熵理论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熵的理解有三个层面 36-38。在热力学中,熵是指物质 热力状态的函数,它被用来表示物质状态是否稳定,说明热运动过程的不可逆和方向 性;在统计力学中,熵与物质系统微观单元的运动状态有关,用数学表示为 s=k n, 其比例系数是著名的波尔兹曼常数 k。它表示粒子之间无规则的排列程度,即系统的 絮乱程度。系统越乱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熵还反映系统内部能量所处 状态,熵最大,表示内能处于最低状态。第三种解释来自信息论,20 世纪中叶,申农 把熵引进了信息论中,赋予熵广义的概念,把熵直接理解为一个信息源产生信息量不 确定程度的度量。信息就是负熵,信息和熵是互补的:信息的丢失意味着熵的获得。 一个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信息量就越大;反之信息量越小,熵就越大, 无序程度越高。信息熵是一个独立于热力学熵的概念,具有更为广泛和普遍的意义。 2.2.2 管理熵理论的提出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1 河北工业大学的宋华岭于 1999 年首次提出管理熵 22,39概念, 而笔者认为比较有代 表性的则是任佩瑜定义的管理熵:所谓管理熵是指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 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总呈现出有效能量逐渐减少,而无效能量不 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25。这也就是组织结构中的管理效率递减规律。这个规律 之所以会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复杂组织运动和管理过程受若干不确定性、又相互影响 的变量因素控制,从而稳定地表现出这种趋势。 根据复杂性理论,任何系统都是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中存在,低层次系统在高层 次系统中存在,高层次系统形成低层次系统的环境,即外部环境。而各个系统又由众 多的子系统构成。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将会与不同的外部子系统发生交互作用,进行物 质、人员、资金、信息等能量的交换,因此,企业的扩张活动受众多外部子系统的影 响,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企业扩张行为时,不能脱离企业的外部系统。基于企业 内部系统与企业外部系统都属于整个社会复杂巨系统中的组成子系统,同时具有复杂 系统的一般特征,因此,研究企业复杂系统的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同样适用于研究 企业外部环境各复杂子系统。 管理熵揭示的是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效率递减的规律,它指出企业内部存在能量梯 度,即能量差异。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孤立系统,如果企业较少与环境进行信息,能 量和物质的交换,则必将从有序发展到无序并最终走向衰亡。而管理耗散则从另一个 角度揭示了企业组织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它描述了企业作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 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当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随 着其内部同环境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企业组织中熵减少,因而效率相应 递增。管理熵的本质就是组织的管理混乱、无序、能量无效、衰减的一种状态,而管 理耗散的本质则是组织的管理有序、正常、能量有效、再生的一种状态。 无序和混乱,有序和再生,两者本就是一对矛盾,有着矛盾所具有的一般特点: 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性表现在两者的外在表象是相互排斥的:管理熵表现的是无序的 管理状态,而管理耗散则表现出有序的管理状态。前者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使企业 走向衰退;后者则使企业克服管理熵所造成的负面结果,不断获得再生能量,从而延 长企业生命周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统一性表现在两者可以相互影响:管理耗散 的产生可以减少、抑制管理熵增;反之,管理熵减又可以促进管理耗散的形成。在企 业系统扩张的过程中,两种矛盾体交互影响,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将导致企业演化呈 现矛盾复杂的特点。 影响管理熵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制度因素、组织结构、信息渠道、环境变化、政 策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熵增的过程,揭示了管理的制度、政策、方法在执行 过程中效率递减的趋势,为混沌。管理熵揭示了组织内部管理效率递减的规律。在企 业从有序发展到无序走向衰亡之时,如果企业继续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不及时地进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2 行文化、制度、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结构和市场创新,不与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企业必将走向死亡。如果企业能够从环境摄取大量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等创新,打破内部僵化的平衡状态,使 管理效率递增,那么企业将又重新恢复生机。管理熵代数表达式为: s=- b kin 28 (2.2) b k是管理熵系数, 一般表示为企业所处的特定行为中, 每增加单位收益所追加的 成本值,即行业比值ec /。表示影响熵值产生的各种因素在系统中的权重。 2.3 熵原理 2.3.1 熵增原理 普朗克把熵增加原理描述为: “在任何自然的(不可逆的)过程中,凡参与这个过 程的物体的熵的总和永远是增加的。 ”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热力学 第二定律,即系统的增熵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在一个理想封闭的热系统中,系统 内部的状态总是向着熵值最大的平衡态变化发展, 或者说系统总是向着内部差异减小, 不断地失去其结构和组织的方面变化。 而根据克劳修斯熵公式我们知道,对于孤立系统(与外界无物质、能量交换的系 统) ,其熵不会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在系统内进行的自然过程,由 于dq0,过程必然朝着使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到达平衡状态时,熵达到极大值,并保 持在极大熵状态下不变,这就是过程进行的极限。 企业系统拓展了熵增原理,将其应用范围广化为封闭的孤立系统与开放系统。 (1)作为假设下孤立的封闭系统,企业系统在运行、发展过程中,起初形成拥有极 大能量的各种管理制度、政策和方法等,在相互碰撞、摩擦、冲突中不断产生正熵, 消磨了管理效率;制度的破败反过来又加剧了系统内部的熵增。 (2)本是开放系统的企业,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输入输出的同 时必然产生熵。倘若输入=输出,即des=dis,企业则处于平衡态,维持现状,这是理 想状态;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情况多表现为:如果不输入,或过多的输入,企业 将会出现损耗,资源配置失调、技术产品落后、人员倦怠、效率低下、资金周转不灵 等问题。资源的扩散,不协调和冲突导致企业系统熵增,正熵的增加致使desdis, 企业系统将走向混乱、无序甚至倒闭。 2.3.2 最大熵原理 熵增导致最大熵。 信息论的问世使人们对熵的认识又加深一层,人们把熵用到热力学以外的领域。 有一些学者把用于非热力学领域的熵增原理称为最大熵原理。这主要是取自熵增原理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3 中封闭系统的熵自动增到最大且稳定在最大熵状态,即任何物质系统总是在约束下争 取(呈现)最大自由权状态,最终导致系统达到约束条件允许的最混乱、最复杂、最 丰富的状态。该原理最为经典的应用是杰尼斯的极大熵准则: 一个系统,如果它的状态受到许多相互独立的、均匀的随机因素影响,则其状态 的概率分布,应在表征这个系统状态的约束条件下,使这个分布的熵最大。实际上, 所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受制于最大熵原理,即使人的个体行为也不例外。如自 习室中学生的分布、公交车上乘客的分布、火车站售票口前排队买票旅客的分布、沙 滩上休息人群的分布等无一例外地符合极大熵准则 40。 企业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受到来自系统内部诸因素和系统外部环境因素的多重影 响,各种影响因素在制度等约束条件下仍会朝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熵值增加, 企业系统状态将趋向熵值最大化。 2.4 熵理论与熵思想 熵增原理和熵概念的延伸、拓展和泛化,可以推出一系列系统设计和系统运用的 规则和原理,我们把这些人们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原理统称为熵理论。 熵理论对世界和事物的许多观点和看法,可以作为思想武器辅助人类进行思维、 推理、评价事务,指导行动并做出决策,这些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统称为熵 思想。它的本质是代表一种非平衡的、非实体的思想观念,反映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遵 循着的基本规律。 熵思想内涵总结 41如下: (1)熵是物质世界的时间之矢 熵是时间之矢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自然界的某些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数 十亿年计)具有不可逆性,如矿物能源的消耗,生物品种的灭绝等;孤立系统将向熵 最大方向发展,并最终平衡于条件允许下的最大熵状态。 (2)熵是和系统的状态一一对应的 熵的大小标志着系统发展的阶段和层次。熵是相对的、动态的,但不是唯一的, 系统有多种熵。影响系统熵值大小的各种因素是相互的、共同的起作用,而不是单一 的、孤立的起作用。 熵是系统状态空间元素丰富程度(或复杂程度)的表述;熵是系统无序程度或 混乱程度的度量;熵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 任何事情如任其自然发展而不加以约束,混乱程度一定有增无减。房间收拾整齐 干净,对应于低熵状态;房间脏、乱、差,对应于高熵状态。从整齐干净到脏乱差是 自发的、无意识的过程,而打扫房间则是有意识的专门努力。 (3)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努力争取在空间条件允许情况下的最大自由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4 按照极大熵准则,事物总是在外界约束下争取或呈现最大自由状态,并不断由自 发达到最复杂、最无序状态。 (4)系统的熵值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熵作为系统的状态函数,其值越大,系统越不确定,越无序;其值越小,系统越 确定,秩序井然。而熵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系统组成元素数量的多少或系统规模的大小,影响其熵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规模增大,熵值也会随之增大; 系统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影响系统的熵值。系统组成元 素种类越多,关系越复杂,熵值就越大;反之,系统熵值就小; 系统能够提供的有用信息量增多,系统的确定程度也会相应增加,对应的熵值 就小。 影响系统熵值的各种因素是共同综合起作用的,如元素种类和元素数量,元素种 类少,不一定熵值小;同时还要看元素和系统的协调程度以及与系统的适应性。 2.5 熵流与总熵变公式 普利高津在熵理论中引进了熵流的概念,给出了总熵变公式:ds=des+dis,其中 ds为总熵变,des为系统与环境的熵交换(称为熵流) ,dis为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变(称 为熵产生,具有非负性) 。分析总熵变公式可知: (1)若des0,则ds0,系统与环境的交换使总熵变不断增大,加快系统无序度 的进程; (2)若des0,且desdis,则ds0,系统与环境的交换可减缓其无序度进 程,但不能改变系统走向无序的总进程; (3)当且仅当des0且desdis时,ds0,开放系统的总熵变不断减少,系 统处于有序演化进程中。 2.6 熵在企业扩张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熵思想除了可以辅助人类进行思维推理,评价事物外,亦可指导 人们行为来做出决策,可以作为企业扩张决策的判据。因此当企业正在以不同姿态积 极进行扩张之时,熵理论逐渐成为指引企业扩张的理论先锋。 (1)以熵为判据决定企业是否扩张 企业是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输入物质,资源、需求 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同时输出供给,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在输入输出过程 中,熵在不断地变化着,通常有三种情况: 第二章 熵理论研究 15 disdes; dis=des; disdis时,企业才能图发展。 (2)根据最大熵原理,扩张企业必须整合与创新 按照极大熵准则,事物总是在无奈的约束条件下争取最大的自由,自发达到最复 杂最无序状态。同其他社会系统一样,企业系统顺其自然发展,必须向最混乱的方向 发展,熵会达到最大值。扩张在输入新的资源、信息、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 无效和不确定性。通过整合,可以使扩张企业从无序到有序,消除不确定性,通过创 新,可变无效为有效,更重要的是,要使整合与创新成为一种制度。最大熵原理启示 我们,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像经常整理房间一样。一个非常整洁的房间,过 一段时间就凌乱了,要经常整理才能保持整洁。经常性整合、治理与创新可以使企业 在扩张中保持一种低熵状态。 (3)熵可用来确定企业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系统规模越大,其可能达到的最大熵也越大。因为系统越大,组成元素增加,系 统熵值增加;系统越大,元素种类和元素间的关系越复杂,熵值越大。企业扩张在引 入有效资源信息同时,还同时带进无效、不确定的资源、信息。扩张规模越大,无序、 无效、不确定性越大,最大熵越大。同样,企业扩张过程是不可逆的,扩张速度越快, 对于扩张带来的无序、无效和不确定性无暇整治、理顺,熵增加快。系统的熵越大, 距离终极态越近。因此,应该在保持企业低熵或des-dis0 的前提下,选择确定企业 扩张规模和企业扩张速度。这也是本文研究企业扩张度的基本理论依据。 第三章 熵与企业扩张 16 第三章 熵与企业扩张 3.1 企业扩张的界定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途径,它包含了企业发展变化的不同层面,一 是企业群体的扩张;二是单个企业的扩张;三是企业内部要素资源结构的发展变化。 企业扩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在一个较短的区间内,也可以是一个较长的历 史时期。企业扩张表现为不同的扩张形式:可以指一个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指一 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提高及组织结构的改进;可以指一个企业生产 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可以指一个企业由粗放向集约经营 的转变,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由弱到强的转变;可以指一个企业利润额的增加,也可以 指一个企业利润率的上升;可以指一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也可以指一个企业市场占 有份额的提高 42。企业扩张作为世界企业演化史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广泛而持续地存在 于企业演化的历史进程之中的。从原始企业的工场手工业阶段到近代企业阶段再到现 代大企业阶段,无不呈现出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 3.2 熵与企业扩张系统 现代化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贯穿着两种“流动” :一种 是物流物力、财力的流动;另一种是信息流跟随物流而产生的大量数据、资 料、指标、图纸、报表等信息的流动。随着系统科学把熵概念引进自己的领域,人们 逐渐开始用熵来研究企业系统的管理与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企业自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企业内部的涨落。普利高津 (i.prigogine) 36认为在一个演化系统里, 其结构、 功能和涨落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随机的涨落可能引起系统功能的局部改变;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局 部改变又会引起系统结构的局部改变;结构又反过来约束着功能的优化。 对于企业系统的这种演化,自组织理论将熵作为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表述 为:一个孤立的或近平衡的系统,只会自发地向均匀而无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必须从 环境中获取负熵,才能维持耗散结构。企业耗散结构的形成决定于两个熵:一是正熵, 是组织内产生的从有效能、物质和信息到无效能、物质和信息的转化。正熵的产生取 决于企业内部的“力”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指不可逆的流的各种梯度,在企业中是指投 入产出的比率。正熵的产生,与企业的管理、技术等有关。二是负熵,是指从外部环 境获得的信息、物质和能量。负熵的获得,取决于企业开放的程度和企业获取能量、 物质、信息的能力 43。 根据熵思想第一条,当企业处于孤立状态时,系统内熵将向最大化方向发展。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