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 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因此一个时期以来发达 国家政府都争先恐后地加大力度进行标准化战略研究 试图在技术标准竞争中牢牢掌握 主动同时技术的不完整性成本的增长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更新的信息和技术转 换及彼此协作的良好经历都提高了企业外部研发活动的可行性 企业协作研发就是应时 代所需诞生的一种新型研发组织形式而世界各国在制定技术标准战略过程中都呈 现出越来越注重技术标准和协作研发相结合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开展基于技 术标准的企业协作研发的系统研究对我国政府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 此本文以技术标准和协作研发为选题在高新技术企业内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共 分为五个章节 本文首先介绍文章选题的研究背景明确界定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然 后回顾了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三章着重分析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的技术标准驱动力首 先从理论上分析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的驱动力然后过度到技术标准驱动力最后分析 了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的技术标准驱动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讨论了基于技术标准的高 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问题 主要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 协作研发伙伴选择进行研究 最后一章主要研究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的 协调问题其中着重研究收益分配协调和人员协调两个方面运用比例计算方法对基于 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的收益分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例分析 本文最后简要地总结了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 向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协作研发伙伴选择协调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 ii abstract the knowledge era has made the standards war more and more fierce.whoever wins,he will gain vast markets and economic benefits.as a result,government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increasing their efforts to study technical standards so as to win the intiative in the competi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t the same time, the unintegrality of technology, increasing cost,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continuous renew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nsition and good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all raise the feasibility of outside r technical standard; cooperative r partner selection; coordination 湖湖湖湖 南南南南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第第第 1 1 1 1 章章章章 绪绪绪绪 论论论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 业卖标准 1 因为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这种说法得到了企 业界和管理界的认同20 世纪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同时表明了谁制定的技术标 准一旦为世界所认可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谁就会主宰整个 产业或行业 标准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包括科技竞争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 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的基础上将经济竞争战略锁定在国际标准的控制和 争夺战略上在我国技术标准越来越受到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重视尤其 是我国加入 wto 后如何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 协定)所确定的 有关技术标准原则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有效保护自己抵御国外产品和 技术的进入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在 2002 年中国科协学 术年会上指出建立既符合 wto 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 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为此 2002 年召开的全国科技 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科技战略科技部同时 也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列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同时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品种需 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技术复杂性程度日 益增长这些迫使高技术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个多成员参与的平台共同开展研究 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 r sedman, david 1990回顾分析了建立一个am音 响设备技术标准的市场方法分析了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影响fcc对am音响设 备技术标准决策的因素 32 henrik, glimstedt(2001)研究了技术标准发展演化的过程以及技术标准是 如何为新市场的扩张提供发展的平台 他们的研究以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为例 33 roy rada; james r schoening1997研究了教育技术标准的问题网络的 出现为教育标准化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目前有很多大型电脑公司如oracel, microsoft, apple 等都认识到领导教育技术标准的价值纷纷参与教育技术标 准的制定标准的领导者可以决定教学课程所依赖的核心技术这将为公司扩大 市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刺激更好的课程不断的发展而为整个社会带来福利 34 darleen j stockley; heidi belongia (2001) 提出在当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商 业背景下有许多特殊的行业都有技术标准化的需要许多标准制定委员会为推 动系统水平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兼容性而存在 大多数标准制定委员会会邀请相 关的企业来参与哪些将来会影响他们经营的标准的制定和使用 35 总体上技术标准战略分为积极推进战略研发替代标准参与标准制定 市场扩张技术输出联盟战略等和模仿战略收购标准引进等两大类 carl shapiro sedman, david.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the marketplace: the case of am stereo.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spring 1990,(34): 171-194 33 henrik, glimstedt. competitiv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the case of third generati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1,8(4): 49-78 34 roy rada, james r schoe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40(9):15-18 35 darleen j stockley, heidi belongia. may partcipation in technical standards activities be hazardous to a company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 technology law journal,2001,13(10):5-10 36 carl shapiro,harl r.varian.the art of standards wa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18): 8-32. 硕士学位论文 57 37 hill, charles w.l.establishing a standard: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technological standards in winner-take-all industr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7, 11(5): 63-85. 38 katz ,m , and c.shapiro. network exte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4):24-44 39 farrell, j, saloner. g.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5): 940-955 40 farrell, joseph, gallini, nancy t. second-sourcing as a commitment:monopoly incentives to attract competi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 1988, 103(4) : 673-694 41 david, paul a, s.greenstein.the economics of compatibility standards:an introduction to recent research.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0, (1):3-41 42 saloner,g. economic issuesin computer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0, (1): 135156 43 谭静. 论企业标准联盟的动机. 决策借鉴2000(5)7-9 44 黄津孚. 企业经营战略的若干新趋势. 福建论坛2003(1)14-18 45 李再杨, 杨少华. gsm技术标准化联盟的成功案例. 中国工业经济 2003(7)89-95 46 周徐寅峰. 企业间合作研发的发展趋势与动机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5)27-29 47 陈耀. 跨国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学海2002(1)114-117 48 张浩辰. 企业合作 rd 动机研究的新视角对产品兼容性和互通性的追 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26-28 49 郑金娥. 合作研发的动机分析. 科技创业月刊2005(1)47-48 50 吴文华曹明. 工业企业寻求合作 r&d 的动机分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2(5)26-2841 51 丁日佳李翕然. 技术标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系统论. 世界标准化和 质量管理2004(1)37-39 52 gene m, grossman ,carl shapiro. optimal dynamic r&d program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rand, 1986,17(4) : 581-593 53 suzumura, kotaro.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1307-1320 54 bidault, f. cummings, t. innovating through alliances: expectations and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 58 limitations. r&d management , 1994, 24(1) : 33-45 55 c.m. farr ,w.a.fischer.managing inter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cooperative projects. r&d management, 1992, 22(1) : 55-67 56 besen, stanley m.farrell, joseph.choosing how to compet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standard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4, (8): 117-131 57 樊友平陈静宇. 公司战略联盟选择的决策方法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0 (8)102-105 58 卢少华.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与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3(12)102-105 59 贾光智王宏起.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优化模型. 技术经济 2002(5)27-28 60 石春生方淑芬. 关于组建动态联盟的探讨. 决策借鉴1999(6)34-37 61 沈斌, 丁玉兰, 陈炳森等. 网络联盟企业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 同济大 学学报, 1999(12)663-667 62 张小飞 张豫生. 论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10)36-40 63 王海, 李向阳. 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经济分析. 决策借鉴2002 (12)10-14 64 褚淑贞, 黄艳. 企业战略联盟及其伙伴选择. 理论探索2004(3)59-60 65 白晓松. 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战略评估模型的建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3)71-74 66 袁磊.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分析. 中国软科学2001(9)53-57 67 郭军灵. 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 科研管理2003(11)109-113 68 苗乐平常晶. 现代企业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及评价. 沈阳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8-20 69 孙晓琳.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模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0)49-52 70 马永军. 网络联盟企业中的设计伙伴选择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1) 15-19 71 maschler m, peleg b, shapley l s.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kernal nucleolus, and related solution concepts.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9,(4):303-338 72 karl morasch. strategic alliances as stackelberg cartels-concept and equilibrium alliance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257-278 硕士学位论文 59 73 郑文军 张旭梅 刘飞等. 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 管理工程 学报200115(1)26-28 74 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 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 运筹与管理 200211(1) 11-16 75 张小卫吴平卫民堂. 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和冲突与专用性资产的 关系初讨. 云南科技管理2003(1) 33-35 76 戴建华薛恒新. 基于 shapley 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 中国管理科学2004(8)33-36 77 贾平刘雷. 企业动态联盟的博弈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3(2)254-256 78 龙勇杨秀苔. 不确定环境下不平等联盟的利益分配博弈. 数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究2003(2)104-107 79 沈玉志王红亮. 不确定性环境下不平等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中国软 科学2003(1)135-137 80 杨屹林林宣雄陈伟.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的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8 81 孙东川 叶飞. 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谈判模型研究. 科研管理 2001 (3)91-95 82 卢少华陶志祥. 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 管理工程学报2004 (3)65-68 83 韩建军郭耀煌. 基于事前协商的动态联盟利润分配机制. 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2003(12)686-690 84 王文俊, 寇小萱. 论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 (1)8-12 85 张树义李肖军武振业. 试论企业战略联盟分配问题. 系统工程理论方 法应用2002(9)235-239 86 袁小军. 实施企业标准化战略推进科学管理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标准 化2005(1)50-52 87 王金玉 徐萍.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的紧迫性.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 理2003(8)24-27 88 李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标准的制高点. wto 经济导刊2003(5)27-28 89 互 联 网 实 验 室 . 新 全 球 主 义 中 国 高 科 技 标 准 战 略 研 究 报 告 90 李志新, 李贵宝, 窦以松等. 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二) 科技成果快速转换为技术标准策略研究. 水利技术监督2004(4)6-8 18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与协调研究 60 91 艾凤义 韩伯棠. r&d 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研究. 电视技术 工业工程版 2003(8)153-158 92 michael l.kat, carl shapiro.system competition and network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4, 8(2):93-115 93 陈剑涛. 战略联盟的稳定与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商业研究, 2004, (19) 10-12 94 沈斌等. 网络联盟企业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 1999, (12) 663-667 95 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6 96 郭青峰. 管理系统工程.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97 m.delapierre,l. mytelka. blurring boundaries: new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tworked, knowledge-based oligopolics. m. g. colombo (ed).the changing boundaries of the firm. routledge press, 1998 98 罗炜唐元虎. 企业合作创新的原因与动机. 科学学研究200119(4) 103-108 99 余江方新韩雪. 通信产品标准竞争之中的企业联盟动因分析. 科研管 理2004(1)129-132 100 冯蔚东陈剑. 虚拟企业中伙伴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 践20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