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自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被提 出至今,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仍然存在着不断的争论。在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今 天,公平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地可持续发展,学术界与企业界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 践,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深化将势在必行。航空公司作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交通运输命脉和改革开放的主要窗口,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目前国内 对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尚为空白, 我国的航空公司也没有全面开展企业 社会责任工作。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我国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开 展和改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而且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寻求新的角 度和具体途径。 本文聚焦于民用航空运输业中的核心企业航空公司, 根据航空公司的运 营特点,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其社会责任展开了较为系统 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综述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以及航空公司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现状;从国外航空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入手,总结 归纳出航空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及内容; 确定航空公 司社会责任的评价维度,根据我国的现状选取航空公司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并 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计量模 型;采集航空公司实际运营数据,对我国目前上市的六家航空公司进行企业社 会责任评价和排名,剖析了我国航空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通过相关 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结构、影响因素以 及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表明,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航空安全、股东(投 资者)、消费者(旅客)、员工、政府、供应商及其它合作者、环境、社区和行 业竞争者等九个维度,每个维度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贡献各不相同;国外著名 航空公司普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而我国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较 国外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我国的六家航空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上 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表现的影 响不尽相同,航空公司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各有差异;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 任与其经济效益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主成分分析,评价,利益相关者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ii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has been debating by researchers and managers, since it was proposed in 1920s. in todays china, corporations are developing in a high spe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sperity, which are going to face the globalization. accordingly, chinese corporations hav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csr.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airlines that are one of the core parts in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he airlines have the vital responsibility for society, reform and opening, and national economy. but the research on csr for airlines is little and finite in china. so it is expected to hav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ssue of the csr of airlines in china through the thesis. it is supposed to exist difference between airlines and other industries on csr, thus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primaril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ing situation of csr and stakeholders of airlines home and abroad; reviewed the csr reports of airlines which were the international leaders in the industry, then defined stakeholders of airlines and their categories and contents of csr; selected the dimensions and indexes of evaluation, then constructed the model of evaluation of csr by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valuated the csr of airlines and analyzed the ordination of the csr;. discus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csr model and studi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sr of airlin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used both methods of qualitative study and quantitative study, specially applied the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based on the real data of airlines in china. there i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defining 9 dimensionalities of the csr of airlines: safety and security, shareholders, customers, employees, government, suppliers, environment, community, and competitors;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airlines is more excellent than chinese, and there is difference in the csr of chinese airlines. there is different infection for airlin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imensionalities of csr. there i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s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airlines. key words: airlin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valuation, stakeholders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vi 图清单 图 1.1 本文研究框架.9 图 3.1 特征值分布碎石图.29 图 3.2 评价维度权重占比.30 图 4.1 六家公司 2004-2006 社会责任综合得分.33 图 4.2 六家航空公司 04-06 年企业社会责任得分与利润率比较.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i 表清单 表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4 表 2.1 kld 与 gri 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13 表 2.2 航空公司 csr/可持续发展/环境报告中主要涉及内容.16 表 3.1 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航空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23 表 3.2 方差解释表.28 表 4.1 六家航空公司 2004-2006 社会责任综合得分.31 表 4.2 假设理想得分与实际得分比较.32 表 4.3 六家航空公司股东(投资者)维度得分.34 表 4.4 六家航空公司消费者(旅客)维度得分.35 表 4.5 六家航空公司员工维度得分.35 表 4.6 六家航空公司社区维度得分.36 表 4.7 主要维度相关性矩阵.37 表 4.8 五家航空公司 2004 年竞争力与企业社会责任得分.39 表 4.9 航空公司竞争力与企业社会责任广义灰色关联度.39 表 4.10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率相关性矩阵.40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当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生产力进 步,并牟取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应当承担起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 引起了企业界与学术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讨论,并不断受到政府、非政府组织、 消费者以及企业本身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早在计划经济体制 时期,企业普遍以“企业办社会”的形式自觉又自然地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 到了市场经济时期,为了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不少企业纷纷选择放弃承担 以往的社会责任,而更专心地关注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目前,随着国民经济 的快速发展,环境、社会公平、能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日益突显,国家和企业将 再次面临转型。为了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改变企业淡薄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必 要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随着中国逐步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wto)后的承诺,我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尤其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 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将直接影 响其对外贸易的成败。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和 iso14000 等企业 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约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进行国际化经 营的一大壁垒1。我国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就要从 自身发展上寻求出路。因此,增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进我国企业的社 会责任工作,也是企业对外发展的必然外在要求。 在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 关注。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cctv2006 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社会责任指标是 遴选的重要标准。中石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等国有大型企业相继于 2005 年 或 2006 年推出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同样处于特殊地位的我国各 大航空公司,尚未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没有将社会责任明确列入企业的 发展战略当中。 航空公司,作为承担民用运输服务的特殊行业,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具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2 有特殊性。由于航空公司直接面对消费者(旅客)提供空中交通运输服务,其首 要责任就是要确保运输途中旅客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其次,航空公司占据了涉 及国家安全的有限的空域资源,所以承担着既要提高有限空域的利用率,同时又 要与空军协调一致,保障军方对特定空域的控制权的社会责任。最后,航空公司 身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承担着较大的节能减排任务。减少能源消耗,控制 大气污染和减低噪音污染,构建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其义不容辞的 社会责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 断改善,使得民用航空市场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目前,我国的民航运输业正以 每年超过 15%的速度增长2,我国航空公司都在迅速地扩大规模,其对社会的影 响也随之不断扩大。航空公司必须树立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并将其引入到公司战 略和日常运营当中,为航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纵观西方国家的研究发展过程, 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分成三个主要阶 段。见表 1.1。 (1)思想萌芽时期(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 在 20 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企业经营的主流观点还是沿袭经典的经济学理论, 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首要目标。csr 的思想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 由于在 20 年代末爆发了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工商业界对社会的关 注不断加强。 到了 30 年代, 由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扬 (owen d. young, 1929) 发起了关于企业责任的讨论, 初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成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 者,前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应为其承担经济责任,后者称为非股东利益相关 者,企业也应保障其利益,并把企业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责任称作社 会责任。 (2)理论建立时期(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bowen 里程碑式的著述商业人士的社会责任 (1953)被认为是正式开启 企业社会责任时代的标志。 bowen 认为社会上数百个最大的商业体是权力和决策 的中心,这些商业体的行为将会触及社会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要考虑“哪 些对社会的责任是社会期望商业人事承担的,并且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商业人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负有对社会的义务在于执行的政策、制定的决策、采取的行动要和整个社会的目 标和价值相一致”(bowen,1953)3。 在 bowen 之后,许多学者尝试将企业社会责任公式化,或者严格界定企业 社会责任的定义。其中,davis(196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商业人士在进行 决策与行动时至少也部分的考虑在企业直接的经济与技术利益之外的利益”。 frederick(1960)认为社会责任意味着商业人士应该从满足公众期望的高度来看 待经济体系的运作, 经济的生产手段应该使得产出和分配能增强整个社会经济福 利。mcguire(1963)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认定企业不仅仅有经济和法律的义 务,而且还有一定的对社会的责任,这些责任是在经济与法律义务之上延伸出来 的。 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概念之后, 人们对其内涵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sethi (1975)为了从社会责任里提取对社会回应的认识,提出一种三个活动领域的见 解,即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回应,以对回应社会需要的企业行为进行分类 4。carroll(1979)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企业社会表现的“社会责任社会问 题社会响应”的三维模型。 (3)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freeman(1984)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一书中给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下的定义是,企业能够通过行动、决策、政策、做法或目标而影 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反之,这些个人或群体也能够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政 策、做法或目标。根据 kld(kinder, lydenberg & domini,1988)数据库设定 的范畴,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员工、环境、多样性、消费者和社区五个方面。 carroll(1991)又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之前自己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 维度修正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以此建立企业社会 责任的金字塔模型。 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更加紧 密。 wright & ferris (1997) 、 posnikoff (1997) 、 wazzan (1999) 以及 mcwilliams & siegel(2000)等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 的研究。 但在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业务缩减带来的损失两者的对比 上,各项研究所形成的结论并不统一。 enderle & tavis(1998)提出企业应当在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三者关 系上平衡的新概念,据此建立了新的对企业计划和绩效的测量方法5。subroto (2002)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印度尼西亚的 106 家企业进行研究,寻找社会 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6。mercer(2003)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社会责 任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了 22 个商业活动指标,来考察这些指标对于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4 顾客的重要程度7。palazzo 和 richter(2005)以美国烟草行业作为案例,研究 这一特殊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认为烟草公司同样可以深入地履行自己的社 会责任, 而与其生产的有害产品无关, 从而来解释众多非政府组织对此的质疑8。 whitehouse(2006)对英国不同行业的 16 家公司进行的不完全访谈获取主观经 验数据,从而评估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的企业政策和实践,并将 csr 的政策发 展分成了五个阶段。其研究结论是,无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意图如何和 csr 的运作能力如何,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对企业绩效的评估,都为利益相关 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来约束企业的行为9。wilson(2003)从企业披露可持续发 展报告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以及在审计和财务担保方面的披露信息对利益 相关者的影响10。ray(2006)对雇主的个人喜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倾向性之间 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倾向性表现主要由雇主的经济、道德和自 发行为决定的11。而 yoon(2003)通过引用实例,提出与主流观点相左的理论, 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损害企业自身利益12。 表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年代划分 学者或机构 著述或时间 主要观点 20 世纪上半叶: 思想萌芽时期 owen d. young 1929 年 发起了关于企业责任的 讨论 bowen 商业人士的社会责 任(1953) 正式开启企业社会责任 时代的标志 davis 1960 年 frederick 1960 年 mcguire 1963 年 sethi 1975 年 20世纪50至70年代: 理论建立时期 carroll 1979 年 各自分别给出对企业社 会责任的定义或对定义 进行解释 freeman 战略管理:利益相 关者角度(1984) kld(kinder, lydenberg & domin) kld 数据库 1988 年 始 carroll 1991 年 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 一步延伸,提出利益相 关者理论,并依次提出 各自的概念模型 wright & ferris 1997 年 posnikoff 1997 年 enderle & tavis 1998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 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 相结合时期 mcwilliams & siegel2000 年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 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民航运输业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其衍生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民航运输业中的应用, 也同样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重视。rosenberger(2001)提出了一个航空公司日 常运营的随机模型,用来评价飞行计划、机组安排以及在随机环境下的应变方案 等,并假设一家虚拟航空公司,用设计的这个随即模型进行仿真检验和计算13。 sturm(2005)从收入、红利、风险和资本结构的角度对美国航空业的财务历史 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特定的行业特性、违规行为、股东持有的股票利润的变化中 红利的作用以及空难和 “911” 事件的影响来扩展它们之间的关系14。 ruiz (2003) 以美国推行航线运营实习计划的七家航空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对航空公司的 内部员工(主要是飞行员和乘务人员)的职业发展目标的影响因素,认为航线运 营实习计划有利于航空公司对实习人员的培训和其未来的发展15。staats(2003) 在确保安全、确保工作量和军民使用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空域计划与协调决策 模型(apcdm),用以为美国航空管理局(faa)对空中交通管制(atc)以 及协调军民飞行器冲突提供具体方案,从而将美国空域的使用率提高了 30%16。 alotaibi(1992)根据旅客的多样性,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2000 份),获取 不同级别的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服务品质以及航空公司的满意程度的经验主义观 点,从而得到消费者角度对航空公司责任履行的评价指标17。deriso(2004)以 美国商务航空业为例, 对员工持股计划同企业财务绩效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 行了研究。认为员工持股计划与航空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18。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尚欠丰富, 主要的研究工作是消化国 外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和实践当中。也有部分研究者,在国外理论的基础 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新的理论。陈志昂、陆伟(2003)提出了企业社会 责任三角模型,将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划分为强制性的法律层级、依从 性的标准层级和自愿性的战略与道义层级19。复旦大学的刘长喜(2005)在其博 士论文中,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二者结合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做 出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论述,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我国的服装工业 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20。 另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陈旭东教授与其学生王靓 (2005)、田书军(2006)等人,分别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 绩效的关系以及信息披露率与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田书军 (2006)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浙江省上市 公司的经营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的信息披露率概念,同时对gri、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6 kld和djsi三大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以及kpmg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4。颜剩勇 (2006)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区分开来,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企业的社 会责任进行研究,设计了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企业财务能力 评价的新框架21。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 王靓(2005)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建立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 立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张德亮、吴颖 莉(2003)根据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对 研究方法、前提条件和可研究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22。郭红玲(2006)通过 调查问卷,得出与carroll不尽相同的结论,从中国消费者角度来看,认为企业最 重要的是法律责任, 而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受到消费者本身职业及家庭收入 的影响23。陈维政、吴继红、任佩瑜(2002)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社会绩 效评价进行研究,从而弥补对企业评价仅停留在财务评价的阶段,使对企业的评 价更全面地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模式 24。沈泽(2006)从利益相关者中消费者的视角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声 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零售业、日用电子产品和日用化学品三个行业的实 证分析,进行比较研究25。贺红梅(2005)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从企业生命 周期的角度将企业不同时期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 并对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财务 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26。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颜剩勇(2006)从 财务评价的角度, 通过模糊ahp法提出了专家认可的26个财务指标的企业社会责 任评价体系21;李立清(2006)、王铁男(2006)53等人根据sa8000中的条款,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其中李立清 (2006)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3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湖南省的293家企业进行 了实证分析49;北京大学学者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从经济关系、社会 关系和环境关系三个层面,提出了包含1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客观评价体系,又通 过问卷调查向社会各界征集主观调查数据,综合二者的权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 善的评价体系。 2006年,以北京大学学者为首的专家对我国企业进行了社会责任调查评价, 并选取了100家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认为这100家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较好,其中海南航空榜上有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2006年度“经济人物” 评选中,社会责任指标是遴选的最重要指标,中国国际航空的董事长李稼祥也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此荣膺“2006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而在2007年胡润百富杂志上推出的中国 企业社会责任50强名单中,则没有一家航空公司入围。 航空公司领域的研究 目前国内还缺少直接对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的著述。 关于交通运输业的绩效研究,许长新、隋忠海(2001)针对交通运输类的上 市公司,提出了财务评价模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综合 绩效评价主客观复合权重的多目标模型27。 隋明(2006)对我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作者根据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理论, 建立了以我国五家上市航空公司为样本的竞争 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五家航空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五家 航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28。 吴军 (2005) 以我国四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2000-2002年度的财务报表为主要 数据基础,对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利用行业 指标对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29。 在各航空公司运营方面, 已经有不少的国内学者对本国一些具体的航空公司 的运营情况或者是经营战略等做出了研究。例如,陈齐亚(2005)对深圳航空公 司的低成本运营战略进行研究30;辛杭(2006)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运营状况进 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31;莫国棠(2005)对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企业发展 战略进行了研究32;赵玮萍(2003)对海南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33 等等。 1.2.3 理论意义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本文选择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展开研究,其理 论意义主要是运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进理论与实践, 丰富和完善我国航空公 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而研究方法不一, 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csr的研究,已经有半 个多世纪的历史,并针对csr的概念,扩展出许多衍生理论,比如企业社会回应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理论等,同时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 状况,建立了相应的csr数据库,从学术界到企业界,均对企业社会责任有较为 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借鉴这些成熟的理论丰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理论研 究。 另一方面,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尚未成熟。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8 才刚刚起步,其研究重点尚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范畴,以及企业应当承 担什么社会责任等问题上。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是偏重于基础和宏观方面的研 究和讨论,缺少针对具体行业、具体企业方面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多为定 性分析,定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尚缺乏较为成熟的方法论体系。 因此, 针对目前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参考国外已有的成熟理论, 以及国内的一些针对具体行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研究立足于新的行业视角,对 我国的航空运输业中的核心企业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展开研究。 有 针对性地分析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及内涵, 并搜集和整理我国航空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为航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 分析,试图为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法,将研究文献中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结合 航空公司的运营特点,并依据国外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出航空公司 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明确界定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和维度,分析航空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提出航空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的内容。 (2)运用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法,将可以获取的有关航空公司社会责任方 面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包括航空公司主动向公众披露的信息,如年度报告、网 站信息等,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的统计信息,如民航总局的行业统计数 据、国际民航组织数据库等。 (3)运用数学建模法,对可以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依据航空公司社 会责任的评价维度和内容,设计评价指标,建立航空公司社会责任的评价框架。 并对数据(本文以2004至2006年六家上市航空公司为样本)进行同趋化和无量纲 化的标准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主成分,并得到各主成分中每个 评价指标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我国航空公司企业社会 责任的定量评价模型。 (4)运用实证研究法,将本文得到的评价模型,对我国六家上市航空公司 的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得到的航空公司社会责任评价 结果与其内部关联因素以及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1.3.2 研究框架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五章,整体研究结构见图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图 1.1 本文研究框架 各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绪论。综述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以及在民 用航空运输业方面的实践,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 第二章,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从分析航空公司的运营特点出发, 依据国外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总结归纳出航空公司应当履行的企业社 会责任的维度和内容。 第三章,构建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依据第二章的研究结论, 提出航空公司社会责任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并选取航空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 指标,根据得到的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得 到航空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计量模型。 第四章,航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实证研究。依据第三章得到的航空公司 选题依据 现实意义及实证研究现实意义及实证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述分析, 比较分析)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 航空公司 csr 报告 研究(综述分析) 航空公司的运营特 点研究(定性研究) 结合可获取的航空公司上市公司信息 建立航空公司的 csr 评价模型 (主成分分析) 研究成果 航空公司 csr 表现与公司经营 绩效关系研究 (相关性分析) 理论研究及理论意义理论研究及理论意义 结论结论 我国航空公司 csr 评 价(定量分析、比较分 析)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10 社会责任评价模型, 对我国六家上市航空公司 (中国国航、 南方航空、 东方航空、 海南航空、上海航空和山东航空)从 2004 至 2006 年的社会责任表现做出评价, 并分析其结果;通过相关度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 其公司竞争力以及赢利能力的关系问题。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得出研究结论, 并阐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第二章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 本章首先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入手,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特点进行分析,再结 合国外知名航空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先进经验, 主要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为依据,总结并概括出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及其内容,为航空公司的企 业社会责任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2.1 航空公司的运营特点 航空公司作为民用航空运输业当中的核心企业, 在民用航空运输业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 自 1903 年莱特兄弟的首次动力飞行和 1914 年出现定期航空服务 以来,航空运输业获得了迅猛发展。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航空运输 业转入了更加理性的发展道路。自“911”事件及“非典”之后,近年来国际航 空运输业逐渐复苏, 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春天, 我国航空运输业更是以年均 15% 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 总结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的运营状况, 可以得出如下特点: (1)安全运输 飞机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根本价值在于 将旅客或者货物实现安全的位置转移,航空安全是民航运输永恒的主题。航空安 全虽不是单独的产品, 也不是一个独立工序, 但它是航空运输业得以存在的基础。 (2)投入大、投资收益周期长 航空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以购置的飞机和机场地面设施构成。 现代的大型喷 气式飞机的单价都在几千万至数亿美元之间,组成上百架飞机的机队,所要投入 数百亿的资金。而其收入主要来自运送旅客的机票收入和运输货物的运费收入。 因此,航空公司的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进入壁垒较高,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集 团难有经营大型航空公司的能力。 (3)能源消耗高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能源危机以后, 航空运输界便开始时刻关注飞机的油耗问 题。在欧洲,各大航空公司都尽力减少航油消耗,而环保组织则处处与其据理抗 争,要求控制航空公司的发展规模。在我国,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已经占到公司 主营业务成本的 50%以上, 同时这种高成本、 高能耗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目前 倡导的集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4)高污染、高排放 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研究 12 大型喷气式飞机除了消耗大量的燃油之外, 其废气的排放和噪音的污染也是 航空运输业备受争议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际航协(iata)的计算,商业飞 机向大气中排放的 co2气体,占到了世界总排放量的 3.5%。此外,国际民航组 织(icao)正在致力于协助各国民航业,改善飞机对机场周边的噪音污染。 (5)政府主导 由于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各国政府都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来管理和规范航空公司的经营活动。甚至如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政府还参股 或控股航空公司, 参与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营。 在中国, 政府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目前中国的三大航空集团都是由以前民航局下属的各地区民航局分化成立的。 虽 然现在正逐步地进行公司化的改革,但国家仍然保持着绝对控股的地位,国家政 策对我国航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6)地区垄断、行业联盟 由于各国航权的保护和限制, 航空公司大都是选择某一大型城市的枢纽机场 为主要基地,将其航线向四周发散延伸。这就使得航空公司在该地区拥有航线的 垄断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在其向外延伸的末端,受到行业和政策壁垒的制约, 缺乏运营条件。为了满足自身运输网络不断完善的需求,跨地区的航空公司开始 结成战略联盟,相互补充自身欠缺的航线网络。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国际上 已经逐渐形成三大航空联盟,总共吸纳了 40 余家航空公司,共占据了 80%的市 场份额,各国有影响力的大型航空公司全部被囊括其中。有专家预测,将来的世 界民航业将合并成 3 至 5 家超大型的航空公司44。 2.2 国外航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2.2.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体系 在 20 世纪 60 到 80 年代产生并发展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理论,打破 了企业的唯经济利益至上的传统观念。卡莱尔(carroll,1991)在早期理论的基 础上,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修正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 善责任20。kld(kinder, lydenberg & domini,1988)研究机构,将利益相关者 划分为员工、环境、多样性、消费者和社区五个方面34,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其综 合指数。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于 1997 年提出了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索引指南35, 我国中石油、 国家电网等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大多是依据 gri 的报告指南编制而成。但是,gri 报告指南主要是针对 一般企业而言的, 因而决定它无法有效地反映航空公司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的特 殊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表 2.1 kld 与 gri 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kld gri 维度 主要条款 维度 主要条款 公司治理 公司报告制度、组织结构、企 业文化及其它利害关系 概况 战略及分析、机构简介、报告 规范、管治、承诺及参与度、 管理方针及绩效指标 环境 气候改变、产品和服务、运营 和管理以及其它利害关系 环境 物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 排放物、污水及废弃物、产品 及服务、 遵守法律、 交通运输、 整体情况 社会 社会团体、 多样性、 雇员关系、 人权、产品 社会 劳工措施及合理工作、人权、 社会、产品责任 有争议的商 业条款 堕胎、 成人娱乐、 饮酒、 避孕、 枪支、赌博、军事、核能、烟 草 经济 经济绩效、市场占有率、间接 经济影响 资料来源:,,本文整理而得。 2.2.2 航空公司社会责任的范畴 从目前国际上各大航空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看, 航空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的范畴主要分成三类:履行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定期发布完整的企业社 会责任报告,并将其列入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重视环境保护责任,并定期发布 企业环境报告,其中包含相应的社会责任条款;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没有特定 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而是更关注公司核心业务本身的绩效。 (1)履行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以汉莎航空(lufthansa) 36、大英航空(british airways)37、法国航空(air france)38等欧洲各大航空公司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航空公司除了作为一种企业 形式的经济体履行经济责任外, 还应当对旅客航空安全、 员工的健康、 教育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