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doc_第1页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doc_第2页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doc_第3页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doc_第4页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环境水利学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环境水利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课,为中央电大统设课程。本课程是水工专业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新形势下向资源水利转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遵循“人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一门新课程,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设实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环境水利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工作,了解环境生态学的特点,掌握或理解污染物在水环境中传播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水电工程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其主要方法。按照教学计划,“环境水利学”的先修课程为“水资源管理”、“水力学”、“水工建筑物”等。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考核对象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的学员。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其中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20%。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组成。形成性考核以完成形成性考核册为主,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分。学员形成性考核的完成、阅改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进行抽查。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3、命题依据考核说明依据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环境水利学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环境水利学,许士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录像教材环境水利学录像教材,孙东坡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4、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员对“环境水利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技能掌握的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其有关概念、方法有基本的了解;“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要求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到正确的结论;“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正确地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应用。5、命题原则(1)命题范围:在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适当,其难易度分为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它们的组成比例为3:5:2;(3)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考试试卷中,属于要求“了解”内容的考题分数小于或等于10分,属于要求“理解”内容的考题分数约为3040分,要求“掌握”的考题分数约为5060分;(4)考试中注重考核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6、试题类型和结构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分为两大类:(1)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题(其中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2)计算题。两类试题分值的组成比例约为9:1。7、答题时限终结性考核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8、其它学员参加考试应带钢笔、铅笔、三角板或直尺、橡皮、计算器。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1章 绪论考核内容为环境水利的发展概况、环境水利学课程的内容及学习任务。考核要求:1、了解环境水利发展的历史;2、了解环境水利的含义;3、理解环境水利的任务与特点;4、理解环境水利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知识点:环境、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第2章 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考核内容为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考核要求:1、理解水体环境及水质化学:水环境,水的化学特性;2、掌握水质指标与计量:生化指标BOD,计量单位;3、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4、理解水环境与自然生态: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主要知识点:水体、水循环、溶解氧DO、水质本底、水质指标、氧平衡指标、细菌学指标、生态系统、食物链、水循环、生态平衡、水与自然生态系统。第3章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考核内容为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考核要求:1、了解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体污染的定义,水体污染的主要表现;2、理解水体污染机理及特点:水体污染的主要环节,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水体污染特点;3、理解水体自净:自净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净的过程,自净的控制条件 。主要知识点:水体污染、耗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水质恶化、水体自净、不同水体污染特点、底质、吸附、解吸、自净。第4章 水环境保护与管理 考核内容为水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础知识。考核要求:1、 了解水环境保护与管理规划:水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水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2、 了解水环境法律法规与标准:不同水体的标准;3、了解水体污染监测与分析:水体污染监测主要方法与分析方法;4、理解水环境的修复:水环境的修复的含义;5、了解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6、理解水体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控制几种方法,主要治理途径。主要知识点:水质管理规划、水环境法规、水质指标、监测分类、主要监测方法、水环境修复原则、水环境修复技术(河流、湖泊、地下水)、生态修复技术、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生物塘,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第5章 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考核内容为水质模型建立与水环境容量推求方法。考核要求:1、 理解水质模型的基本理论:污染物质扩散运移控制方程的适用方法;2、 掌握主要的模型:BOD-DO模型;3、理解水质预测:水质预测两类方法;4、掌握确定水环境容量的主要方法:中小河流容量,安全库容。主要知识点:费克定律、边界反射、镜像法、零维水质模型、一维水质模型、BOD-DO模型、m值计算法、河流污染带、河流环境容量、安全容积法。第6章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考核内容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分析方法。考核要求:1、 理解水资源开发工程对环境影响:蓄水工程,跨跨流域调水工程,灌溉工程,水资源开发工程施工期;2、 掌握主要的环境影响分析方法:调查,资料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知识点:环境正效应、环境负效应、局地气侯影响、水温分层、富营养化、诱发地震、跨流域调水工程。第7章 水资源开发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考核内容为水资源开发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考核要求:1、了解环境评价的意义原则和程序:环境评价主要原则,环境评价的工作程 序;2、掌握水资源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方法:帕蒙工程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叠图法;3、了解移民工程影响评价:土地承载量,人口容量,移民工程效益的组成;4、了解水资源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主要内容。主要知识点:环境评价原则、环境评价基本系统、权重清单法、帕蒙工程法、矩阵法、投资-效益分析法、多层次综合评判法、人口环境容量、移民安置目标、水库移民系统效益组成,环境评价地图。第8章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考核内容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考核要求:1、理解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2、理解水利工程建设期环境管理:建设期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3、理解水利工程运行期环境管理:运行期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4、了解流域环境管理规划:流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知识点:环境监测、环境监理、流域环境管理规划。四、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为便于学员复习及准备考试,以下举例说明本课程的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但“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仅说明主要的考题类型和试题的难易程度,并不构组成一套试卷。(一) 选择题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1、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 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 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 C. 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 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答案:A2、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 )。A. 河流防洪设计流量;B.河流枯水期流量;C. 河流平滩流量 D. 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答案:B3、天然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基本扩散包括( )A.分子扩散;B. 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C. 紊动扩散;D. 分子扩散与热扩散。答案:B4、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 )。A. 混合稀释作用相对强而生化作用相对弱;B.混合稀释与生化作用都比较强;C. 混合稀释作用相对弱而生化作用相对强;D. 混合稀释与生化作用都比较弱。答案:C(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在推求湖泊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期流量或容积作为设计标准。 ( )答案: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通过食物链实现的。( )答案:3、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生物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 ( )答案:4、满足水库环境容量的最大库容称为水库的临界库容。( )答: (三)问答题1、简述影响水体自净的三个重要作用。答案要点: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三个重要环节是:物理作用:扩散,运移,冲刷,沉积;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胶凝;生物与生化作用:解毒,富集等。2、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与信息交流方式。答案要点: (a)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众参与非常重视,因为环境问题直接与公众的生活、生产有关。公众有权了解待建水利水电工程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公众可以随时提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感受、意见。对于正确评价工程环境影响与搞好工程环境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b)信息交流方式有:信息公布、信息反馈、信息汇总、信息交流。(四)计算题:(1)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答案: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0.5*1.4/20)1.93mg/l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0.5*20*/(1.0-0.5) ex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