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 t f 。 l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 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本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办瑚导师签名:叼袱 日期:矽卜年j 月引日日期:乃扣年f 月;1 日 7 硕十学位论文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念研究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专 业: 硕士学位申请人: 指导教师: 图书馆学 张甜 石育良副教授 摘要 六朝时期是我国文学走向自觉的年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蜕变的重要时 期。而志怪小说作为神怪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近百年来,对于六朝志怪小说的研究开始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并集中于对志怪小说的兮类以及对各个子类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的研究。在 六朝志怪中大量出现的再生故事,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本论文以搜神记、 搜神后记和古小说钩沉三个集子为文本库,从中选取了八十七个再生故 事,受俄罗斯民间文艺大师普罗普在其著作故事形态学中所运用的形态学分 析方法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六朝志怪中再生故事的结构模式,并从空间观念的角 度对再生故事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评价了六朝志怪再生故事的价值。通过研 究,从八十七个再生故事中提炼出再生故事的基本结构模式:再生者,死亡原因, 各不相同的死亡方式,致死者,使再生得以实现之人和再生的方式,并对每个故 事中的角色和功能项都进行了详细地梳理,从而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再生母 题的结构模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从空间观念的角度对六朝志怪再生故事进 行进一步分类,得出三个子类:无冥界空间意识的再生故事,受本土冥界观念影 响的再生故事和受佛教地狱观念影响的再生故事。经过对六朝志怪再生故事的分 析得到其基本结构模式,并进一步认识到其价值。六朝志怪再生故事一方面反映 硕士学位论文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人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空间观念 硕十学位论文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t h e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h o f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f r o ms i xd y n a s t i e s m y t h i c a ls t o r i e s m a j o r :l i b r a r ys c i e n c e a p p l i c a n t :z h a n gt i a n a d v i s o r :s h iy u h a n g 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e s s o e r a b s t r a c t t h ep e r i o do f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i st h et i m ef o r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w e n tt ot h e s e l f - i d e n t i t y a tt h es a m ee 鸯t n e ,i tw a sa l s ot h ei m p o r t a n td e v e l o p i n gp e r i o df o r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n o v e l s 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h em y s t e r yf i c t i o n sh e y d a y , t h em y t h i c a l s t o r i e sl e f ta l li n d e l i b l em a r ko nt h ec h i n e s ef i c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 i nt h ep a s t o n eh u n d r e dy e a r so rs o ,l ux u n sas h o r th i s t o r yd ,c h i n e s ef i c t i o ns t a r t e dr e s e a r c h o nt h em y t h i c a ls t o r i e so fs i xd y n a s t ,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f o c u so n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m y t h i c a ls t o r i e sa n dt h et h e m ec h o i c ea n dt h ee x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i q u eo fe v e r y s u b c l a s s t h e r ew a sl i t t l ea t t e n t i o nt h a tw a sp a i dt or e s e a r c ho nt h em a s s i v e l y a p p e a r e d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b a s e do n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 , t h i sp a p e rt a k et h e s t o r i e so f i m m o r t a l s ,s o us h e nh o u 以a n da n c i e n ts t o r i e ss a l v a g e da st h et e x tl i b r a r y a n ds e l e c t e de i g h t y s e v e n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f r o mi t u t i l i z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t h e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a n a l y z i n gw h i c hw a sd e v e l o p e db yr u s s i a nm a s t e ro ff o l k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a r ti nh i sb o o kn a m e dm o r p h o l o g y 硝t h ef o l k t a l e ,t h i sp a p e rd e e p l ya n a l y s e d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m o d e lo ft h em y t h i c a ls t o r i e s 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f u r t h e ra n a l y s e dt h e 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f r o mt h es t a n d p o i n to fs p a c ec o n c e p ta n da p p r a i s e dt h ev a l u eo f 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t h i sp a p e re x t r a c t e da n dp u r i f i e ds i xc h a r a c t e r sa n df u n c t i o n a l t e r m sf r o mt h ee i g h t y - s e v e n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t h es i xc h a r a c t e r sa n df u n c t i o n a l t e r m si n c l u d i n g :r e g e n e r a t o r , t h ev a r i o u sc a u s e so fd e a t h , t h ed i f f e r e n tm a n n e r so f n i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d e a t h , t h ep e r s o nw h ol e do t h e r st od e a t h , t h ep e r s o nw h oh e l po t h e r st or e s e r r e c t ea n d m o d e so fr e s u r r e c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a l s om a d ec l e a re v e r yc h a r a c t e ra n df u n c t i o n a lt e r m o fe a c h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t h e nt h ep a p e rf u r t h e rc l a s s i f i e dt h er e g e n e r a t i o ns t o r i e s f r o mt h es t a n d p o i n to fs p a c ec o n c e p ta n dg o tt h r e es u b c l a s s e so f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t h et h r e es u b c l a s s e si n c l u d et h e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w i t h o u ts p a c ec o n c e p to f g h o s t d o m , t h e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m a i n l a n dc o n c e p to fg h o s t d o r n , t h e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c o n c e p to fb u d d h i s th e l lt h r o u g ht h e s e 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p a p e rg o tag e n e r a li d e ao ft h es t r u c t u r a lm o d e l so ft h em y t h i c a l s t o r i e s 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o fs i xd y n a s t i e s a n da l s ot h r o u g ht h e s e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 p a p e rf o u n dt h a tt h e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r e f l e c tt h et e m p o r a ls o c i a lr e a l i t ya n dt h el i f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i e s k e yw o r d s :m y t h i c a ls t o r i e so fs i xd y n a s t i e s ,r e s u r r e c t i o ns t o r i e s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s p a c e c o n c e p t 硕士学位论文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目录 摘要i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 1 文献综述1 1 2 普罗普和故事形态学9 1 3 关于选题1 4 第二章再生故事的情节构成1 7 t 第三章六朝志怪再生故事的结构模式3 5 3 1 再生者3 6 3 2 死亡原因3 8 3 3 各不相同的死亡方式3 9 3 4 致死者4 l 3 5 使再生得以实现之人4 2 3 6 再生的方式4 4 第四章六朝志怪再生故事的分类研究4 8 4 1 无冥界空间意识的再生故事4 8 4 2 受本土冥界观影响的再生故事2 9 4 3 受佛教地狱观影响的再生故事5 2 第五章六朝志怪再生故事的意义5 4 5 1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5 4 5 2 反映了时人的生命意识5 6 参考文献5 9 附录6 2 后记9 9 v 硕士学位论文六韧忐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1 1 文献综述 第一章绪论 本文受到俄罗斯民间文艺学家学界大师弗雅普罗普的著作故事形态学 的直接影响和启发,尝试用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六朝志怪中的再生故事。在对六 朝志怪中的再生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学术界在六朝志怪小说研究中所涉 及的领域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志怪小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再加上六朝时间跨度较大,志怪小说作 品大量涌现,仅现存可考的志怪小说就多达八、九十种。因此有必要对志怪小 说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在介绍其他深入的研究。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开中国小说史研究之先河,并在六朝之鬼 神志怪书的上下两篇中勾勒了六朝志怪小说史。在这本书中,鲁迅将志怪小说 划分为三类:第一,“文士之传志怪”,以曹丕的列异传、张华的博物志、 干宝的搜神记、刘敬叔的异苑等为代表;第二,“释家之明因果”,如王 琰冥祥记;第三,“方士之行劝诱”,如王浮的神异记。鲁迅是根据作者 身份以及作者创作动机来对志怪小说进行划分的。鲁迅的工作一方面启迪了后来 的学者对对六朝志怪小说史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后世学者进 行深入研究搭建了基本的理论体系。如各个学者都尝试着提出自己对六朝志怪分 类的新见解,但基本都没有脱离鲁迅的三分理论体系。陈文新认为:“尽管对各 子类的称谓互不相同,但在古小说研究界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即以搜神记、 博物志、拾遗记作为志怪小说三个子类的代表。 而笔者在查阅相关工具 书时也发现,这种对志怪小说的分类方式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在中国小说 大辞典名词术语卷中就分别介绍了“志人小说”,“志怪小说 和“地理博物体 。张光元魏凿南北朝志怪小说汇考硕十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1 2 0 0 7 。陈文新近百年来脚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评述 j 学术论坛,2 0 0 1 ( 0 2 ) :儿4 陈文新近百年来脚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坪述 j 学术论坛,2 0 0 1 ( 0 2 ) :1 1 5 硕十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小说 三个概念。 继鲁迅先生之后,当代许多学者对志怪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刘叶秋、郭 箴一、范宁、李剑国、张庆民、侯忠义、程毅中、汪绍楹、齐治平等。笔者将其 研究成果分成两个部分来进行介绍。 第一,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对六朝志怪进行的专门史研究,出版 了多种著作。如刘叶秋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小说圆,李剑国先生的唐前志怪 小说史 ,侯忠义先生的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和中国文言小说史稿 ( 上、下册) ,以及王枝忠先生的汉魏六朝小说史 等等。这些著作有的侧 重于史料分析,考证扎实,为六朝志怪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有的对六朝志怪 小说进行了完整的研究,深化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关于六朝志怪这一部 分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从而推动了六朝志怪研究的发展。 第二,对六朝志怪小说文本的基础性研究。成书于1 9 1 1 年,至1 9 3 8 年才正 式出版的古小说钩沉是这方面的奠基之作。古小说钩沉辑录了“从汉代 到隋代的故小说轶文三十六种,共二十余万字 。其中的的许多内容仍为学者们 研究六朝志怪小说提供文本。后来的学者们又陆续出版了一批成果,都是对于六 朝志怪小说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汪绍楹校注的搜神记 和搜神 后记 ,范宁校点的异苑, 齐治平校注的拾遗记,1 1 郑晚晴的幽明录 1 2 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辑释1 3 和新辑搜神记新 辑搜神后记。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以缜密、细致、扎实的材料研究为基础,笔 者通过阅读之后,对唐代以前志怪小说的创作情况和艺术风貌都有了大致的了 解。而在新近出版的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1 4 中,李剑国对引文和佚文 。侯健主编中国小说大辞典e m 北京:作家出版社,1 9 9 1 ( 1 2 ) :2 2 o 刘叶秋著魏晋南北朝小说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固李剑幽著唐前志怪小说史 m 天津:南j f 大学出版社,1 9 8 4 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5 侯忠义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 上册)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0 ( 4 ) 侯忠义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 下册) e m 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3 ( 2 ) 王枝忠著汉魏入朝小说史 m 杭州:浙江古籍 n 版社,1 9 9 7 o 刘惠卿佛经文学与入朝小说母题博士学位论文陕两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 2 0 0 6 ( 晋) 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o ( 晋) 陶潜撰汪绍槛校注搜神后记e m 2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国( 南朝宋) 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 m 北京:中华节局,1 9 9 6 1 1 ( 晋) 王嘉撰,( 梁) 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e m 2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l 心( 南宋朝) 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e m 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8 8 1 3 李剑国著唐l j 志怪小说辑释 m 卜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 1 0 ) 1 4 ( 晋) 千宝撰,李剑饵辑校;( 宋) 陶潜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 m 北京:中华 书局,2 0 0 7 2 硕士学位论文 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逐条进行考证和比勘,不但指出了通行胡应麟本的许多错误,并对其做了系统勘 订,还修改了汪绍楹的部分校注。 除了专著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之外,也有一些对篇幅大、保存较完整的著作进 行深入研究的论文,如李剑国先生的( - - 十卷本 考和干宝考这 两篇文章,对搜神汜的版本源流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干宝的生卒年、生平也 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张庆民的 研究二题, “从干宝思想及建武中 任史官的身份出发,来解析干宝编纂搜神记的缘起问题。但也正是因为这 些文章过于关注篇幅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某些作品,使得笔者难以对学术界在六 朝志怪方面的研究现状有整体的把握。因此,笔者还将在数据库中以“六朝志怪 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以把握学术界对六朝志怪的研究趋势。由于并没有找到与 笔者的论文课题直接相关的文章,笔者在下文中,对研究情况进行简单分类后仅 列出文章名称、文章作者和发表年份,不再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类,对六朝志怪的辑佚校注,作者及成书研究的文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汇考( 张光元,2 0 0 7 5 ) 魏晋小说类文献研究( 张亚南,2 0 0 8 4 ) 的成书、体例与流传( 王媛,2 0 0 6 4 ) 校读札记( 凌云志,2 0 0 5 1 ) 关于 ( 范宁,1 9 6 4 1 ) 校点勘误( 张觉,1 9 9 2 3 ) 校正( 王华宝,1 9 9 2 3 ) 校勘札记( 王华宝,2 0 0 0 2 ) 干宝与 研究( 杨淑鹏,2 0 0 6 6 ) 的编撰及洪迈对志怪小说的看法从 的多篇序言谈起 ( 周榆华,罗宗阳,2 0 0 4 1 ) 研究( 张庆明,王春霞,吴清风,2 0 0 3 2 ) 第二类,志怪小说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关系研究 。李剑因二十卷本搜神记考 j 文献,2 0 0 0 ( 0 4 ) 。李剑 1 4 二f :宝考e j 文学遗产,2 0 0 1 ( 2 ) 张次民搜神记研究二题 j 文学遗产,2 0 0 8 ( 4 ) 3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上古神话与六朝志怪( 石育良,1 9 9 2 5 ) 六朝志怪小说与神话兼评广义神话学( 汤君,1 9 9 9 1 ) 楚辞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王兴芬,2 0 0 8 8 ) 与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马雅琴,2 0 0 6 1 1 ) 略论唐前志怪小说创作与史传的关系( 王翠红,2 0 0 8 1 1 ) 诸子文章流变与六朝小说的生成( 宁稼雨,1 9 9 8 4 ) 志怪小说与诗赋( 王连儒,白青,2 0 0 8 6 ) 从六朝志怪到唐传奇( 自广明,傅书华,1 9 9 5 3 ) 从宣教色彩的淡化看唐传奇对六朝志怪的超越( 李翰,2 0 0 1 9 ) 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 潘承书,2 0 0 6 1 ) 论汉唐问的五行志与志怪小说( 刘湘兰,2 0 0 9 5 ) 和宋代话本小说中女神、女鬼、女妖形象的文化解读 ( 刘相雨,2 0 0 1 5 ) 与 中的神仙鬼怪( 李剑峰,1 9 9 5 4 ) 神鬼狐妖画苍生 与 立异之比较( 李鸿,2 0 0 7 9 ) 追踪晋宋踵事增华 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 吴波,2 0 0 5 1 ) 六朝志怪小说审美与中国当代奇幻小说( 张莉,2 0 0 8 1 ) 英国哥特小说与六朝志怪小说的可比性及其研究价值( 李伟防,2 0 0 4 7 ) 第三类,宗教与六朝志怪关系的研究 试论志怪演化的宗教背景( 吴维中,1 9 8 9 4 ) 志怪与魏晋南北朝宗教( 吴维中,1 9 9 0 2 ) 妙笔生花的神仙世界读道教小说 ( 宁稼雨,2 0 0 0 2 ) 与中国古代巫方文化( 马得禹,2 0 0 6 5 ) 谶纬思想源流及其在 中的体现( 马得禹,2 0 0 7 1 1 ) 论道教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 李冬梅,2 0 0 4 3 ) 汉译佛典与六朝小说( 李鹏飞,1 9 9 8 1 1 ) 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宣佛思想倾向( 李希运,1 9 9 9 3 ) 4 硕士学位论文六韧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六朝佛教徒对志怪小说兴起的作用( 朱恒夫,2 0 0 1 1 ) 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普惠,2 0 0 2 2 ) 中国古小说与佛教因果观念( 项裕荣,朱苏权,2 0 0 6 3 ) 佛教因果观与六朝至初唐志怪小说( 何清清,2 0 0 7 4 ) 从 到 鹅笼书生广论佛经故事向志怪小说的叙述范式转型 ( 王耘,2 0 0 7 4 ) 观世音名号与六朝志怪小说( 吴勇,2 0 0 7 8 ) 从 看佛教对六朝志怪文学之影响( 李璐,2 0 0 7 1 1 ) 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 龚贤,2 0 0 8 1 ) 两晋南朝志怪小说中“不可杀生 的故事论析( 王光容,2 0 0 8 2 ) 佛教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影响三论( 李渝刚,2 0 0 8 4 ) 汉魏六朝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以志怪小说为中心( 曾维加,2 0 0 8 1 0 ) 第四类,六朝志怪的文体和叙事学分析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情节特征( 孙秀荣,1 9 9 5 5 ) 志怪小说:遥远的呼应与承接论中国小说观念的觉醒和中国小说的真正成 立( 刘明琪,1 9 9 8 2 ) 六朝志怪的小说性新论( 王猛,2 0 0 1 6 ) 论魏晋六朝志怪小说文学性叙事的生成( 王莉,2 0 0 3 4 ) 略论六朝志怪小说的两大叙事特征( 李伟防,2 0 0 4 5 ) “志怪”与“志怪小说”( 王伟,2 0 0 4 5 ) 志怪志人小说与微篇小说( 龙钢华,2 0 0 4 1 0 ) 释氏辅教之书: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新风( 刘惠卿,2 0 0 5 7 ) 西方叙事理论观照下的中国六朝志怪小说( 李伟畴,2 0 0 5 9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叙事视角分析( 楼淑君,2 0 0 6 1 ) 六朝志怪小说叙事艺术新论( 李伟防,2 0 0 6 3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叙事结构初探( 何散芬,2 0 0 6 6 ) 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 李泽雷,2 0 0 6 7 ) 六朝志怪的崛起与小说文体的萌芽( 陈建农,王振宇,2 0 0 6 1 2 ) 5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略谈魏晋志怪小说作为小说萌芽状态的特点( 李大伟,2 0 0 8 1 ) 小说可以“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观念考( 袁宪泼,2 0 0 9 2 ) 论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叙事风范( 陈文新,2 0 0 9 3 ) 论洪迈的小说观( 张祝平,2 0 0 1 5 ) 论干宝 的社会新闻性质( 赵振祥,2 0 0 2 4 ) 已始“有意为小说 散论( 王恒展,2 0 0 2 1 0 ) 在虚实之间:以 为例谈六朝志怪小说的文体特征( 周昌梅,2 0 0 4 9 ) 之“杂传 论( 张永刚,2 0 0 5 5 ) 的问题创新及文学史价值兼论 对 的发 展( 童苏婧,2 0 0 9 4 ) 第五类,六朝志怪的文化解读 唐前地理博物志怪小说审美研究( 韩晋,2 0 0 6 5 ) 神话研究( 李霞,2 0 0 7 3 ) 岭南汉唐间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 耿淑艳,2 0 0 8 1 2 ) 从 看宋代房产诸形态( 魏华仙,2 0 0 5 2 ) 源于行业传说的志怪小说 ( 李剑锋,2 0 0 7 3 ) 初探( 李孝堂,1 9 8 6 4 ) 研究( 李永琴,2 0 0 9 4 ) 中的魏晋民间故事( 刘守华,1 9 9 6 1 ) 论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的价值以 为中心 ( 王青,2 0 0 3 3 ) 关于 作为世界认识方式的评析( 姜宗妊,1 9 9 8 2 ) 从 看志怪小说之“怪”( 武波,2 0 0 3 4 ) 从 看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作家的潜意识( 成秀萍,2 0 0 0 9 ) 中的女仙文化( 苑汝杰,张金桐,2 0 0 3 3 ) 女性形象研究( 侯兴祥,2 0 0 4 4 ) 中异类女子形象解读( 李真,2 0 0 9 3 ) 浅谈 中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 李和平,2 0 0 7 5 ) 6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侠义故事论( 邓裕华,2 0 0 8 2 ) 六朝志怪中的洞窟传说( 李剑国,1 9 8 2 6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洞穴仙境”意象( 洪树华,2 0 0 5 2 ) 六朝志怪小说“化胡 故事研究( 谢明熟,2 0 0 3 2 ) 铲蛊”的多元文化研究志怪文学的解读模式( 刘瑞明,2 0 0 4 6 ) 句道兴 与天鹅处女型故事( 王青,2 0 0 5 2 ) 六朝唐代志怪小说中“铜镜驱邪 的文化解读( 许彰明,2 0 0 6 4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形象( 李剑锋,2 0 0 8 1 )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亭故事( 李剑国,张玉莲,2 0 0 8 3 ) 论六朝志怪中的异犬狗怪描写( 王利锁,2 0 0 8 9 ) 六朝志怪小说中“祈寿 情节之文化考察( 张黎明,李艳,2 0 0 9 6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龙文化探析( 李传江,2 0 0 4 1 0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蛇文化探究( 李传江,2 0 0 4 1 1 ) 铲全人型 阶段蛇意向在唐前志怪小说中的再现( 李传江,2 0 0 4 1 2 ) 唐前志怪故事中拟人化蛇意向的文化阐释( 李传江,2 0 0 7 1 2 ) 唐前志怪小说中“拟兽化 蛇意象解读( 李传江,叶如田,2 0 0 6 1 ) 鬼道谈风女鬼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女鬼形象独秀原因探析 ( 孙生,1 9 9 7 2 ) 六朝志怪小说的女性世界( 林琳,2 0 0 1 6 )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情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王天婵,2 0 0 2 2 ) 中古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塑造艺术浅析( 沈晓梅,王晓莉,2 0 0 6 1 0 ) 中古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到唐传奇女性形象的演变( 沈晓梅,2 0 0 7 4 ) 荡妇与贞女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吴从祥,2 0 0 8 8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情爱描写( 孙秀荣,1 9 9 4 6 ) 魏晋南北朝幽婚故事研究( 张庆民,2 0 0 4 1 ) 7 硕士学位论文六朗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魏晋六朝志怪中人鬼婚恋故事的文化解读( 杨军,2 0 0 4 5 ) 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男权意识的体现( 孙芳芳,2 0 0 8 1 1 ) 论六朝志怪小说婚恋故事的分离原则( 魏荣,2 0 0 9 1 ) 寓真实于荒诞寄人情于鬼神略谈六朝志怪小说的幻想形式 ( 曲沐,1 9 8 3 5 ) 鬼神是人创造的魂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鬼神世界初探( 李希跃,1 9 9 0 2 ) 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 钟林斌,1 9 9 7 3 ) 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古代鬼神崇拜( 柳岳梅,1 9 9 8 4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鬼神世界别论( 张承鹄,2 0 0 3 8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人妖恋小说( 胡梅,2 0 0 5 4 ) 论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鬼魅世界及其现实基础( 张华艳,2 0 0 6 2 ) 论魏晋南北朝鬼故事中的生命意识( 张华艳,2 0 0 7 3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故事( 张华艳,2 0 0 7 4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秦娟,2 0 0 8 9 ) 志怪志人小说与微篇小说( 龙钢华,2 0 0 4 1 0 )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与志人小说( 王齐洲,2 0 0 5 2 ) 。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新论( 彭磊,2 0 0 5 4 ) 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朱福生,2 0 0 9 2 ) 汉魏六朝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及影响( 王平,1 9 9 2 1 ) 志怪小说艺术特征辩证( 庞金殿,2 0 0 3 1 0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 王红,2 0 0 4 1 ) 古代志怪小说本体价值观的演变( 葛永海,2 0 0 4 5 ) 追寻理想社会形态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贺正皖,2 0 0 9 8 ) 审美思维的一朵奇葩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审美思想 ( 楼淑君,2 0 0 3 3 ) 魏晋志怪小说中的主体审美意识( 蔡梅娟,2 0 0 6 9 ) 原始性情感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审美思维的影响( 徐春燕,2 0 0 7 2 ) ; 8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怪诞美( 曹钰,2 0 0 7 4 ) 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怪诞之美( 夏云,2 0 0 8 1 2 ) 试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人情美( 曲沐,1 9 8 2 0 2 ) 试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人民性( 安维翰,吕发成,1 9 8 5 6 ) 论六朝志怪小说角色设计的悲剧性( 李桂奎,2 0 0 1 5 ) 论魏晋志怪小说之生命意识( 郑亮,2 0 0 4 6 ) 六朝志怪小说的爱情模式与观念( 周俐,1 9 8 8 2 ) 魏晋南北朝游仙小说研究( 邱健,2 0 0 7 6 ) 从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看仙凡关系的演变( 程丽芳,2 0 0 9 5 ) 通过对六朝小说研究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经过众多学者对六朝志怪的基础 性研究,学界对六朝志怪的研究集中于六朝志怪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等内在属性方 面,尤其是在对六朝志怪的文化解读方面。虽然六朝志怪的研究正在向纵深方面 发展,但是笔者发现,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仍然关注不够,如六朝志怪的再生故事。 1 2 普罗普和故事形态学 本文将要采用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六朝志怪中的再生故事进行分析。俄罗 斯民间文艺学界的大师,弗雅普罗普最早将形态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民间文 学作品中去,其故事形态学已成为世界民间故事学界的经典。本文所用到的 分析方法就直接受到普罗普形态学分析方法的影响和启发。下面将对普罗普在 故事形态学中运用的方法和分析的材料进行介绍。 普罗普首先假定在民问故事中“存在着作为一个特殊亚类的神奇故事”。 所谓神奇故事具体则是指阿尔奈和汤普森归在3 0 0 7 3 9 号的故事。普罗普在书 的分析中选择了阿法纳西耶夫编排的故事集中自5 0 号至1 5 1 号的1 0 0 个故事。 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中强调共时性研究,力图从“构成与结构方面 来接近神奇故事。普罗普曾经指出:“研究所有种类故事的结构,是故事的历史 研究最必要的前提条件。形式规律性的研究是历史规律性研究的先决条件。”也 【俄】弗雅普罗普,贾放译故事形态学 m 北京:l i j 华书局,2 0 0 6 :1 6 2 2 9 硕十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就是说,在对民间故事进行研究时,普罗普认为“阐述故事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 之前,必须先回答它是什么这个问题。 这样,就强调了形态学研究方法的重要 性。普罗普之所以对形态学研究方法如此重视,是因为他观察到了神奇故事中的 稳态化特点,即是故事中千变万化的角色名称( 或其物品) 所承担的是相同的行 动或者功能。如果能根据这种不变的行动或功能来对故事“构成与结构”进行分 析就可能避免含混。以往的分类研究习惯从故事内容出发,而这样的分类容易造 成在主题和题材方面的混淆。 普罗普称,“形态学 的概念来源于歌德的植物学分类,“步入老年的歌德、 为自然科学领域精确的比较方法所武装的他,透过贯穿整个大自然的个别现象见 到的是一个伟大的同一的整体 。如果将歌德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感受对应至故事 研究领域,那么“个别现象”相当于故事中千变万化的“角色一,而“伟大的统 一的整体则相当于故事结构。歌德的话曾被普罗普引做题词,形态学“确立了 一种可以轻而易举地观察自然事物的新角度 ,而“以转换为基础的一般类型能 够穿透一切有机质。普罗普如此自信地将“形态学从自然科学领域引入故事 研究,是因为“在民间故事领域,对形式进行考察并确定其结构的规律性,也就 像有机物的形态学一样的精确。一形态学研究坚持从故事本身探讨其“形式的、 结构的标志 。 为了更准确地对故事自身属性进行描述,普罗普对几个简单的例子进行了对 比,以此来具体说明故事中“不变的因素 和“可变的因素 。普罗普在书中所 举的四个例子如下: 1 、沙皇赠给好汉一只鹰。鹰将好汉送到了另一个王国。 2 、老人赠给苏钦科一匹马。马将苏钦科驼到了另一个王国。 3 、巫师增给伊万一艘小船。小船将伊万载到了另一个王国。 4 、公主赠给伊万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来的好汉们将伊万送到了另一个王 国。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其中的“不变的因素和“可变的因素”。 变换的是角色的名称( 以及他们的物品) ,如沙皇、老人、巫师,公主,鹰、马、 小船和指环,好汉、苏钦科和伊万;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他们都有赠与 行为,而紧接着赠与行为的是在所赠宝物的帮助下好汉、苏钦科或伊万发生了位 1 0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放事形态研究 移,到了另一个王国。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故事常常将相同的行动分派给不同 的人物 。这正是普罗普根据角色功能来对神奇故事进行研究的根据。 普罗普通过大量阅读神奇故事发现,神奇故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故事 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它的五花 k l - j 和五光十色,是因为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出 场人物所造成的;另外一方面,故事也具有惊人的单一性,它的重复性,是由不 同的出场人物仅担负着几个有限的功能项而造成。普罗普发现,功能的重复性十 分惊人,即“故事里的人物无论多么千姿百态,但常常做着同样的事情。例如 考验并奖赏继女的可能是老妖婆、严寒老人、熊、林妖或者马脑袋,虽然老妖婆 和严寒老人的行事方法可能不同,他们可能采取全然不同的考验方法,并提供迥 异的奖励,但这些不会影响考验和奖赏的功能。同时,普罗普也观察到在神话和 宗教信仰中,功能的重复性同样也会在各色完成者身上体现。神灵的特性和功能 可以从一些神转到另一些神,最终转移到了基督教圣徒的身上。这与故事中的功 能项从一些人身上转到另一些人物身上是一样的。因此,普罗普把功能的实现方 法定义为可变因素,并指出“故事研究中,重要的问题是故事中的人物做了什么, 至于是谁做的以及怎样做的,则并不是那么重要 。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故事的基本成分就是角色的功能。此时,似乎可 以直接进入对故事的分析,并将角色的功能划分出来。但在此之前,还有个重要 的步骤:对功能进行界定。划分前必须进行界定才可能保证划分的客观性和科学 性。普罗普给出了功能的定义:“功能指的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 角色行为。 之所以必须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来进行定义,是因为有时我们 同一行动,却是形态学上不同的要素。如普罗普所给出的“钱的转手行为, 例子中主人公从父亲手中得到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只未卜先知的猫,这就显 同于在故事最后主人公因其丰功伟绩而得到奖赏。除了实际的例子,普罗普 出两个方面,以帮助功能定义的理解。第一,“在任何情况下,定义都不应 作为完成者的人物。功能定义常见的是表达行动意义的名词,如禁止、探问、 等 ,而不是某个人物或行动的任何完成者。第二,“行动不能超越出其叙事 中的状态被定义”,只有在行动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意义才能成为功能。又如 普所给出的例子,同样是嫁娶的婚事,伊万娶了公主和父亲娶了带着两个女 寡妇是完全不同的。伊万的婚事可能是历尽苦难后的结果,而父亲的婚事则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可能会打破平衡,是磨难的开始。 关于功能的概念,普罗普还给出了四个基本论题: 1 、角色的功能充当了故事的稳定不变因素,它们不依赖于由谁来完成以及 怎样完成。它们构成了故事的基本组成成分。 2 、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 3 、功能项的排列顺序永远是同一的。 4 、所有神奇故事按其构成都是同一类型。 至此,普罗普已经全面介绍了他在故事形态学中所运用的形态分析方法, 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这种“共时性 的研究,这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形态研究, 便不会有正确的历史研究。一普罗普把形态研究看成“历史起源研究的基础。 事实上,他也并没有在故事形态学的成就上裹足不前,十八年后他又推出了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一书。即便在故事形态学中,普罗普也没有表现得 像一个极端的结构主义者。在其对神奇故事进行彻底拆分,并得到三十一功能项 之后,他回到了故事和单个的文本,“该图示如何运用于文本的问题、对图示而 言单个故事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文本分析中才能解答。普罗普以天鹅为 例,进行了“图示 在单个文本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功能实现方式的同化 的 问题。同时,普罗普还研究了故事的若干其他成分,“用于功能项之间联系的辅 助成分”、“伴随着三重化的辅助成分 和“缘由”。最后,他再次回到故事本身, “将故事作为一个整体 。这一点对笔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任何方法都有适用范 围,要始终记得运用方法的初衷,才不至于陷入极端结构主义之中。 事实上,笔者是通过导师介绍才了解到普罗普及其故事形态学,最初开 始接触时,由于笔者并不熟悉普罗普所研究的神奇故事( 即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 的文本,同时由于语言能力的关系,只能参看故事形态学的中文译本,这也 给正确理解普罗普想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带来了难度。随着对故事形态学的反 复阅读以及对再生故事研究的深入,笔者自信对普罗普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但是由于学识的限制,笔者仅能就故事形态学论故事形态学,而难 以将其放到普罗普的整个学术生涯,甚至放到学术史的角度来评价其意义。但是, 笔者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发现,普罗普和故事形态学( 有的称其为民间故 事形态学) 已经作为词条,被广泛收入各类辞书之中,仅笔者所查到的就有写 硕士学位论文六朝志怪再生故事形态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第二次招聘编外人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广东清远佛冈县汤塘镇人民政府招聘动物(疫病)防治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广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招聘雇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选聘)专干4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东中山市坦洲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7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招聘辅助管理人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广东珠海市司法局直属单位招聘合同制职员3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广东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直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广东清远佛冈县汤塘镇人民政府招聘动物(疫病)防治员1人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北海市民政局及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人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DB3213-T 1052-2023 番茄椰糠基质架式栽培技术规程
- 儿童皮肤护理课件
- 2025年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2025-2030年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校长股权激励协议书
-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 课件 第6章 现代计算机-复杂环境下程序执行
- 财务监管协议书范本
- 辽宁机场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专题强化一:受力分析和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 (原卷版)
- 《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