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摘 要 开发区经历了 20 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 的重要窗口和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但随 着我国外汇的富余,政策优势弱化,入世后要素配置国际化程度提高, 集约利用土地要求的提高等因素,传统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新 形势的要求,开发区发展面临二次创业,须要转型。 本文通过对省级嘉兴经济开发区 15 多年对外开放、开发建设的深入 研究,并结合国际上开发区发展和成功转型的经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 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指导开发区转型,提出了嘉兴 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基本策略和建议。要从过去单向的以工业为主,吸引 外资为主的外向型工业新区转型为“外资企业引进来和内资企业走出去 相结合”双向的开放型的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产业新区;发挥自 身的优势,培育以科技自主研发、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和建立社会中介及咨询组织; 继续成为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的试验和示范窗口。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主要是经济开发区发展及转型 的理论分析,第三章是加快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四章 阐述开发区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第五章促进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对 策建议,第六章是结束语 关键词: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对策建议 the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bstrac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of re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in china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window of the open-door policy and an experimental field for system reform, exerting its demonstration function. but with surplus foreign exchange, subdued policy advantage,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zed factor allocation and higher demand in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but will have to undergo transformation.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over 15 years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ial-level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d proposes some basic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guided by the theories of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t is suggested that a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zone focusing not only on inviting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the outside world, but also on encouraging the local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ternationally in other countries, a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oordinated with appropriate services, should be adopted instead of the present mode of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manufacturing and inviting foreign capitals. besides, the following are also proposed: taking the zones own advantages to cultivate an industrial cluster of independ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g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such as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establishing social intermediary and consulting organizations; continuing to be the trial and demonstration window of system reform and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2 present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chapter 3 analyses the necessit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pter 4 introduces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to be borrowed; chapter 5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key words: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俞红政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俞红政 指导教师签名:魏陆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 1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我国开发区自建立以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及良好的软硬环境,形成与周边地 区相比的政策优惠、投资综合环境落差和高地,来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并 通过土地的低成本扩张,使开发区一方面可以完成利用外资的任务,另一方面又使 本地区经济总量得到扩张。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外汇的富余,开发区 已经失去了建区之初的土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二税合一、出口退税调整)和体 制优势。而当前,一些开发区过分强调优惠政策,恶性竞争加剧;经济增长依赖外 资,缺少区域创新优势;开发区体制优势不断丧失,其管理权力和管理功能受到来 自外界的限制与分解,有向旧体制回归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政策优势逐渐弱化。随着我国加入 wto,wto 规则要求其成员国国内贸易 政策大体统一,开发区已不能再要求国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新的企业 所得税法的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调整,实行“两税合一” ,使开发区的政 策优势减弱。 (二)传统发展思路面临困难。开发区传统发展思路以“三为主,一致力”即 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2 发展工业为主,使开发区经济结构严重扭曲,服务业所占的比率极低,开发区自身 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吸引外资为主,现我国外汇储备十分充裕,已从严重短缺到 严重过剩,外汇储备过剩的问题现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资金的供求关 系来看,吸引外资已没有必要;还有是出口创汇,这是计划经济的口号,那时由于 汇率扭曲,外汇平衡不是依靠汇率,而是依靠行政计划,所以要求出口创汇。 (三)土地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规模的粗放扩大。开发区对土地的粗放利用使 开发区的土地迅速减少,而目前国家的土地政策日趋规范和严格。过去通过压低土 地价格、预留大量土地来争夺投资项目的做法已不可能实现。 二、研究意义 在所查阅的开发区研究资料中,基本上都是针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目前国务院 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只有 222 家,而做为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开发区却有 1346 家,目前所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国家级开发区的,而对于省级开发区的研 究很少。 无论是国家级开发区还是省级开发区都面临着转型问题。以国务院特区办重点 联系的省级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成果可能为其它省级、国家级开发区未来如 何转型提供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从而继续发挥开发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带头作 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从现实来看,省级开发区嘉兴经济开发区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通过对 嘉兴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发展特点、面临的困难、转型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 嘉兴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思路,转型方向,为嘉兴经济开发区能顺利转型,可持续 发展作好参谋。 从理论上看,国内外将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应用于开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3 发区转型问题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开发 区设立原因,开发区的发展和面临困难的原因,并尝试用该理论来指导开发区的转 型方向。 第二节 研究综述 对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在研究转型的方向和定位上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凌伟宪在开发区未来发展思路与策略的若干思考 、 王琳等人在开发区转型特征及推动策略探析及王峰玉在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回 顾与战略思考和现阶段我国开发区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认为开发区转型定位 是工业新城,即以发展外向型工业为主的具有相对综合功能的新型工业新城;二是 周庆行在以产业集群战略引导开发区建设 、王艳玲、谢地在产业集群与经济开 发区的发展中提出以产业集群化促进经济开发区发展和转型,而高思永在技术 集聚与开发区发展模式转型中则认为应转型为以依靠技术集聚推动技术创新的高 新技术产业产业区;三是刘鲁鱼:我国开发区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朱仲羽在 经济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性特区功能形态的演变:兼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取向中 提出开发区转型要实施优化组合和功能转型,走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开发区; 四是刘志亭在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王秀娥在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等对管理体制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开发区转型的体制 模式;五是在开发区转型理论研究方面,目前研究的不多,徐磊在开发区转型问 题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范式可用于研究我国开发区的转型问题, 试图探索一种开发区研究的新型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4 从现有的文献查阅中,对于开发区转型问题的研究,目前也是不同的专家有不 同的见解,在转型的战略选择上,主要是新城区、产业科技园区和综合性开发区三 个方向的转型,新城区转型实质就是转变为一个类似行政区的区域,已完全转变了 开发区的功能和体制,应不属于开发区转型研究范畴,除此之外,文献中未发现对 开发区转型问题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也未发现在理论上对开发区转型问题进行具体 的阐述和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论文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 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经济开发区发展及转型的理论分析, 主要是国际国内经济开发区发展状况,开发区建立发展的交易费用理论、开发区转 型的制度变迁理论。第三章是加快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主要阐述嘉 兴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嘉兴经济开发区面临转型的必要性。第四章 是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主要阐述国际上开发区成功转型经验,以及对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借鉴与启示。第五章是促进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对策建议, 主要是促进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理论思考及转型的原则,最后是具体政策建议, 从外向型工业新区转型为内外结合的开放型的综合产业新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依 托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体系,建立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继 续成为体制改革试验和示范窗口。第六章是结束语,对全文做一下总结及提出不足 之处。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5 二、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上对开 发区的转型进行了研究,并用该理论来解释了开发区的设立原因以及嘉兴经济开发 区发展的必然性;其次,实证考查了嘉兴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历程、特点,以及当前 面临的困难,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是考察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实践,并根据理 论的指导,提出了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建议。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是分析事物在某一时间点或横截 面上的状况,这种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动态分析是在加入 时间变量后分析事物的变化和显现出来的规律。本文既以静态的眼光审视开发区的 发展现状,又从动态的角度剖析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在静态和动态分析结 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嘉兴经济开发区的转型。 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嘉兴经济开发区及嘉兴市职能部门的实 地调研,获取嘉兴经济开发区及嘉兴市的数据和资料。同时,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炼规律性的东西。 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是通过对同类事物的比较, 找到事物的异同点, 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开发区转型进行了比较, 结合嘉兴经济开发区自身的情况,提出了转型建议。 文献研究的方法。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开发区转型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开发区转型 理论的研究及国际上开发区的转型经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 迁理论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来运用。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6 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目前对我国开发区转型问题的研究,还属于探索阶段,特别 是省级开发区转型的研究更少,本文以省级嘉兴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嘉兴经 济开发区如何从功能定位,发展方向转型,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创新点二是:理 论研究方面,从资料上看,对产业集聚、技术集聚理论研究的较多,主要用于开发 区产业、技术转型,而对于开发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模式转型等的相关理 论较少。本文尝试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来详细解释开发 区的设立,分析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并用该理论来指导嘉兴经济开发区的转型。 创新点三是:作者长期在开发区工作,经历了嘉兴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起步、发展 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因此对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策略建议中针对性地提出了在经 济国际化环境中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平台和窗口,以科技自主研发、创新为核心 的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的试验和创新的窗口。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国内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还在探索、启动阶段,因此 在国内开发区的转型上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在理论研究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的 理论研究不深,而且该理论在开发区转型运用的报道很少,可借鉴的资料不多,因 此也是尝试性运用该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开发区转型,难免有不妥之处。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7 第二章 经济开发区发展及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经济开发区发展状况 一、国际上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开发区在国际上通称为世界经济性特区,它是当今世界自由港区、世界各类经济 自由区或自由经济区的统称。经济开发区在国际上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以自由港和工业区为主的形成阶段 在 1547 年1945 年,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为主的形成阶段。开发区的历史兴 起可以上溯到 400 多年前的 1547 年,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海湾建立的雷格亨自由港, 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自由港,可认为是开发区的雏形。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经济国际化起步较早的一些欧洲国家先后宣布一批主要 港口城市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如: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南 斯拉夫的飞伊梅等港口相继兴建。18 世纪德国的汉堡、法国的敦刻尔克,19 世纪初 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波尔多等城市也先后被宣布为自由港。 19 世纪在欧美以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的曼彻斯特和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为代表,出现了成片的 工业园区。 (二)以出口加工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 刘志亭,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20 卷第 1 期,第 20 页 梁运斌,世界经济开发区的演进、类型及功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1994 年第 1 期,第 27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8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国 际上的经济性特区出现了出口加工区的新形态。出口加工区由于引入了加工制造业 而使经济性特区的内涵得到扩展。 这一时期开发区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从事对外 贸易和转口贸易。 1959 年爱尔兰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进入 70 年代以后, 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获得成功后,出口加工区成为开发区 的主导形式,在短短的时期里,形成了风行亚、非、拉、等 4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出 口加工区发展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1979 年底,全世界出口加工区发展到 70 多个。 同时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出现了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经济开发区,政府投资 是这种模式下开发区启动和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19611964 年新加坡发展计划分 配了一亿新加坡元用于工业领域,大部分都投入了裕廊开发区。 (三)以科学工业园区为主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 在 1980 年至今,以科学工业园区为主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70 年代末, 以 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冲击全球。20 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 学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区” ,奠定了硅谷高科技中心的基石。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 动,发达国家率先建立起科学园和科学工业园区,世界经济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许多出口加工区处于转型升级,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科学工业园的兴起成为这一阶 段世界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标志。如日本 1983 年通过“高技术工业集约促进开发法” 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批准设立了 14 个“技术城”特别开发区;美国继“硅谷”之 后,又建起 70 多个科技园区;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在发展科技园区,如我 国台湾省的新竹、新加坡的肯特岗等科学工业园区等。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实行对 朱仲羽,经济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性特区功能形态的演变:兼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取向j,世界经济,2001 年 第 12 期,第 70 页 梁运斌,世界经济开发区的演进、类型及功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1994 年第 1 期,第 28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9 外开放的初期。 二、国内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所谓“开发区” ,国内外尚未有标准的界定。陈益升等认为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 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而 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 从世界范围看,广义 上的开发区包括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工业园区等。在 我国泛指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出口加工区、特殊投资来源区(如台商投资区)、外资成片开发区等。 1984 年到 1986 年, 国务院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首批 15 个国家级开发区,随着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的实施,截止 2006 年底,国务院批准的国 家级开发区 222 家(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 49 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家、保税 区 15 家、出口加工区 58 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14 家、其他类型开发区 33 家) ,总面 积 2323.42 平方公里; 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1346 家, 核准面积 7625.85 平方公里。 开发区 20 年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 年1991 年) 创建 与探索期。 这一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沿海 12 个城市建立了 14 个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通过努力开拓、大胆探索,完成了国家级开发区事业的启动;第二阶段 (1992 年1996 年)快速增长、发展期。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强调改革 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 梁运斌,世界经济开发区的演进、类型及功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1994 年第 1 期,第 28 页 陈益升等:中国两类开发区: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2 年第 8 期,第 50-56 页 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 m,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 页 时事资料手册j,2007 年第 3 期,第 66-67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0 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 式、管理方法” 。在南方谈话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省级开发区相继 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以超常规速度增长,引进外资不仅数量大 幅度增加,项目的档次也明显提升,省级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了一 次新的飞跃;第三阶段(1997 年至今)稳定发展期。这一阶段, 以推进西部大开发 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国家批准了中 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在新世纪 的“第二次创业”中,必须以更科学的发展观予以指导,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 新。 第二节 开发区建立发展的交易费用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定义及性质:新古典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为现实背景, 价格机制能够自动保证各种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易是不需要任何费 用的。而科斯在 1937 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 ,首次指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 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交易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活动是要付出一 定成本的。因为交易存在着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交易费用或叫交易成本。 科斯认为 交易成本包含交易准备阶段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活动进行时所发生的成本和在利用 刘培强,做强做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j,今日中国,2005 年第 4 期,第 40 页 国彦兵. .新制度经济学 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44-145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1 价格机制时存在的其它方面的成本等三个方面。 张五常将交易费用的概念扩展为 “是 一系列制度费用,其中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起草和实施合约的费用、界定和 实施产权的费用、监督管理的费用和改变制度安排的费用” 。也就是说, “交易费用 包括一切不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 ,或者“一切不存在于鲁滨逊一人世界中 的费用” 。 弗鲁博顿和芮切特把交易费用分为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 政治型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从性质上看,首先是对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作为人类稀缺资 源损耗的交易费用又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交易所必需的;另一类则纯粹是浪费。其 次,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第三,虽然交易费用无 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制度和技术是降低交易费用的两种主要力量,随 着人类交易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制度必须随之变化,其目的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交易费用存在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人们有限 理性的存在。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 点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经济活动的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由于 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有限的条件下的理性行为。 正如威廉姆森说“理性有 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就需要正视为此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计划 张五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经济解释 m,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407408 页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m,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960 页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67169 页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50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2 成本、适应成本,以及对交易实施监督所付出的成本。 ” 第二是有机会主义行为存 在。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 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自身的利益。第三是存在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最先进行系统分 析的是 20 世纪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弗兰克奈特。他的最重要的文章风 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首次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作了区分。这种防止、减少“不确定 性”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第四是因为有资产专用性存在。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 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 入成本概念有关。 ” 二、交易费用理论与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发展 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就是国家制定制度和政策以降低交易费用来吸引外资企业到 中国投资的。弗鲁博顿和芮切特在交易费用模型化时,认为尽管技术知识没有发生 变化,减少交易费用的立法也可能提高社会总生产率水平。制度政策可以为建立或 重新建立一个更为有效的市场经济降低交易费用, 制度的一项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 用。为了有效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交易费用,国家在 1991 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以税收优惠为主要内容,以法律的形式来鼓励 外商投资企业来中国投资。在开发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开 发区本身的机构设置、办事程序、办事方式、办事效率都直接有效地降低了外商投 资企业的交易成本。过去计划经济,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手续要几十个部门,几百 个公章,而到开发区内,只需几个部门基本上都能完成,外商来投资的交易费用大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m,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70 页 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载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 m,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70 页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m,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980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3 大降低。嘉兴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之初,也是遵循如何降低企业交易费用的原则,如 开发区在启动阶段就能较相邻开发区快速发展,因为开发区在设立之初从形态上依 托老城,在老城的外围设立,避免了企业投资后的“孤岛效应” ,同时开发区设在国 道两侧,320 国道在 92 年是唯一一条连接上海杭州的快速通道,这些都降低了企业 的市场型交易费用和管理型交易费用,更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企业来落户;从功能 上,嘉兴市的水厂及变电所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也已在开发区内,节省了开发区自 身初创时的投资,使嘉兴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更多的优惠措施给外商投资企业,降低 了外商投资企业的交易费用。 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也是围绕如何不断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交易费用而发展 的,开发区在 96 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讯、平 整土地的“五通一平”的基建目标,改善了嘉兴经济开发区的投资硬环境,减少了 外商投资企业的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随后,嘉兴经济开发区加大了投资软环境的建 设,建立了“一站式办公” , “一个窗口收费”大大缩短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办事流程, 同时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外商投诉中心,对外商投资项 目从审批、建设到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这大大减少了 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交易费用。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外商投资企业纷纷入驻开发 区,因此开发区从 1996 年到 2003 年,在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综合评比中连续获得 第一名。1997 年嘉兴经济开发区还被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列为浙江省唯一重点联系的 省级开发区。 第三节 开发区转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4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 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 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诺斯与托马斯的观点, “只有当经济组织是有效的 时,才会发生增长。 ” 制度变迁有两重含义: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新旧制度转轨。 杨瑞龙认为,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 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的总和” 对制度变迁动因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是以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框架来研究制度变迁的,它是从制度变迁的行为动机或追求来解 释制度变迁的原因。国彦兵认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都是财富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者, 他们从事制度创新与变迁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无论政府、团体、个人,其 制度变迁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在的安排结构内实现, 才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有个人、团体和政府三个层次的制度变迁主体,具体地将 制度变迁的主体区分为初级行为团体和次级行为团体。初级行为团体是一个决策单 位,它们的决策支配了安排创新的进程,正是行动团体认识到存在一些收入,只要 它们能改变安排的结果,这些收入就可能增加。次级行为团体也是一个决策单位, 是用于帮助初级行为团体获取收入所进行的一些制度安排变迁。简单地说,初级行 动团体是制度变迁的创新者、策划者、推动者,而次级行动团体是制度变迁的具体 实施者。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诺思模型” ,诺思等人把 制度变迁视为一种制度均衡-非均衡均衡的过程。由于这种均衡是动态的,暂时 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4 年版,第 331 页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 j, 经济研究 ,1994 年第 5 期,第 40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5 的,因此现存的制度结构通过改进和创新,存在向新的帕累托改进的可能,而一旦 新的制度被创新并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则新的制度均衡就出现了,制度变迁的过程 也就完成了。 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建立了制度变迁理论,还建立了制度变迁的实证模 型。最著名的模型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 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安排。 强制性制度 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 及其政府。国家拥有垄断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 ,在制度供给上具有规模效应,可 以降低制度实施成本及其组织成本。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朱琴芬在 她的新制度经济学中认为,主要原因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 一是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二是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而公共品一般 是由国家“生产”的,三是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有 其自身利益。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是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进行的。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 超过预期成本,统治者才会推进这种变迁过程,反之则会中止或取消制度变迁的过 程。 二、制度变迁理论与开发区设立转型 嘉兴经济开发区设立于 1992 年,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之一。从制度变迁理论上看,属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它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追求 自身效用最大化,主体是政府,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实现的。从制度变迁的一 般过程来看是形成次级行为团体阶段,它是从 1984 年到 1991 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首批设立 15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经过探索起步,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24 页 朱琴芬,新制度经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6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6 总结经验教训,认清了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后,推广建立起来的。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决策。而国家当时经济发展中存在 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严重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资源相对不足。邓小平于 1977 年重 新恢复工作后,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利用外资加快中国发展的问题。1978 年 10 月,他 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谈话中,首先提到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 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 我们发展的起点” 国家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需要外汇,而当时我国 的外汇储备很少,而 1980 年更是透支 12.96 亿美元 ,邓小平提出“我们在发展经 济方面,正在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其中包括 合理地利用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等等。 ” “我们欢迎贵国的大中小企业加强同我们 的合作中国现在缺乏资金,有很多好的东西开发不出来,翻两番,分前十年 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作准备,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很 缺乏,所以必须坚持开放政策,欢迎国际资金的合作。 ” 因此,要加快发展我国经 济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吸引外资,增加外汇储备来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通过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既可以就近学习国外的优秀管理经验,又可以吸收外资, 一举多得,这就是邓小平利用外资的思想,实质就是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国的资 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开发区的设 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见制度变迁完全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是人们设计、 选择的结果。诺思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实绩一书中明确指出,制度是人们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33 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6-247 页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53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7 创造出来的东西,制度演进着,亦为人们改变着。也就是说,制度是人发明、设计 和创造出来,亦是能为人们有意识的行动所任意改变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 在 1984 年 15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探索起步成功后,省级开发区包括嘉兴经 济开发区也相继设立,进入推广和发展阶段。 开发区的发展在制度变迁中,权力中心根据既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在宪 法所规定的框架内形成制度创新的整体蓝图,并据此制订具体的操作规则 。初始的 制度选择即使是偶然的,但由于其带来“报酬递增” ,结果强化了这一制度的刺激和 惯性。当某项制度变迁实现后,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之间可能就制度变迁 的收益进行再分配。 开发区制度演进的方式就不仅仅停留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阶 段,而正在演化成为一种新的上下或内外双向互动性变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开发区的需求互动中,地方政府及一些基层组织,由于地利的原因最先感受到开发 区的需求,容易结成一种新的合作博弈关系,成为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在中 央、地方、开发区的博弈中,一直有一个主旋律:中央放权让利,政俯让利于社会。 三者都在新形成的制度框架中寻求各自获利的机会。1992 年十四大国家明确提出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嘉兴经济开发区成立后,在市政府没有资金,只给政 策的条件下,利用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利用嘉兴的区位优势,沿着 320 国道进 行了开发,按照“三为主”原则进行招商,特别是 1994 年国家分税制改革,分灶吃 饭,就是中央放权让利。这样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免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而嘉兴经济 开发区享有市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减免等一系列政策,经过开发建设,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水平大幅度提高。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418 页 朱琴芬,新制度经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新 84 页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20-432 页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8 第三章 加快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嘉兴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 嘉兴是 1985 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也是国家“先行规划、先 行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之一。嘉兴市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 心地带,北临上海,南靠杭州,西接苏州,东临杭州湾,水、陆、空交通便捷,是 浙北的交通枢纽和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嘉兴经济开发区是在 1992 年 8 月由省政府首 批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截止到 2006 年,嘉兴经济开发区在 15 年的发展中主要 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开发区启动阶段 在 1992 年至 1994 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嘉兴经济开发区机构设立,明确开发的 思路,选址及优惠政策的落实,并进入快速启动。嘉兴市政府明确了开发区的管理 体制及管理权限,设立开发区领导小组、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开发建设总公司。 开发区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享受同级政府管理 权限,具体包括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土地征用审批及管理,税收及税收减免,工 商行政管理、制定政策实施办法、统一收费等方面。嘉兴经济开发区也明确了开发 建设以“三为主,一致力”的指导思想即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 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了以“靠近建成区,以充分利用各种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 19 基础设施,达到投资省、见效快的目的” , “从方便交通出发,投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热议背后的深层动因
- 9.20全国爱牙日护牙健齿健康科普课件
- 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2025年免疫学免疫细胞生物学答案及解析
- 医患关系类型研究
- 2025年普外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模拟分析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操作规范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分泌科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障碍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老师三年个人进展方案
- 高纯镁砂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现状
- 急性会厌炎护理查房
-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含续表)GDAQ2090202
- GB/T 29466-2023板式热交换器机组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演进及研究框架
- 中国教育史全套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