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5陈情表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5陈情表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5陈情表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5陈情表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5陈情表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陈情表一、读准字音险衅() 闵凶() 悯臣孤弱() 盘桓() 逋慢() 更相为命() 矜育() 优渥() 除臣洗马() 拔擢() 陨首() 猥以微贱()应门之僮()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独立()床蓐() 供养()答案xnmnmnhunbnjnwxinzhuynwiyngjqinxinzubqinrgng二、辨别通假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答案1.“闵”通“悯”,此处指所忧愁的事2.“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三、一词多义1薄2行3矜4拜5曾6当7以答案1.形容词,浅薄动词,迫近2.动词,经历动词,行走3.动词,怜悯动词,自尊、自夸4.动词,呈上动词,授予官职5.副词,曾经副词,竟然6.动词,担任副词,应当7.连词,因为介词,用,凭借连词,表目的与“无”连用,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四、词类活用1臣少多疾病()_2历职郎署 ()_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_4臣具以表闻 ()_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6凡在故老 ()_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生病2.名词用作动词任职3.名词用作状语像犬马一样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5.名词用作状语在外;在内6.形容词用作名词泛指老年而有功德的旧臣7.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五、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_今义:不可以。 2臣以供养无主古义:_今义:没有主人。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_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_今义:向上级报告;登在报上。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_今义:说给别人,让人知道。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古义:_今义:身心劳苦或用于求人做事的客套话。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_今义:数量少。9臣欲奉诏奔驰古义:_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10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古义:_今义:洗澡。11宠命优渥,岂敢盘桓古义:_今义:逗留,徘徊;回环旋绕。12郡县逼迫古义:_今义:迫使。13拜臣郎中古义:_今义:中医医生。1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古义:_今义:微小的火。答案1.不能行走。2.没有人主持。3.优秀的人才。4.报答。5.表时间、处所等所至的范围,相当于“到了”。6.申诉(苦衷)。7.辛酸苦楚的处境。8.这里谦言私情。9.指赴京就职。10.蒙受。11.徘徊不进的样子。12.催促。13.秦汉时是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是尚书省的属官。14.流星的光。六、文言句式1今臣亡国贱俘。()译文:_2而刘夙婴疾病。()译文:_3告诉不许。()译文:_4急于星火。()译文:_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译文:_答案1.判断句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2被动句而祖母刘氏多年来被疾病缠绕。3省略句,被动句(向州官)报告申诉(不做官的苦衷)却不被允许。4状语后置句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5状语后置句这样看来,我向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七、文白对译 资料链接晋代第一孝子李密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晋泰始初,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博览五经,尤长于春秋左氏传。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公元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身系蜀汉,对前朝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不愿在司马氏王朝做官。在此背景下,李密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下了陈情表,要求暂缓赴任。 文本鉴赏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答案孝情忠心 文本深读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1作者在第一段是怎样陈述衷情的?_答案作者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来概括叙述自己坎坷的命运,这八个字放在文章开头,为全文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也为下文提出的“未曾废离”、“不能废远”埋下伏笔。然后以“慈父见背”、“舅夺母志”、“少多疾病”讲述自己幼年丧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接着以“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写家中人丁衰微,以“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写祖母多病,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些都是陈情不仕的事实根据,作者说得凄切尽情,目的是使晋武帝准许自己的奏请。二、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2作者在第二段是怎样陈述既想“报国恩”又想“顺私情”的两难困境的?_答案朝廷多次征召而自己却辞不就职,作者自然会想到自己可能引起皇帝的不满,于是本段一开头便歌颂皇帝,以平息其心中之火,具体地列举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的事实,说明郡县和州司“催臣上道”、“急于星火”之情,自己也“欲奉诏奔驰”赴王命,但因“刘病日笃”,家中无人侍奉刘氏,自己是她唯一的亲人,无法远行。自己处于既想“报国恩”又想“顺私情”的“忠”、“孝”两难的境地,感叹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句句在理,处处含情,令人无法不信,这自然使皇帝减少了对自己不出仕的疑虑。三、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3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_答案调整后不好。本文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而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四、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_答案文中写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此对偶句,通过“长”与“短”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案。“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个对偶句,通过“生”与“死”的并连,表现了李密一定要报大恩的决心。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总之,对比鲜明的对偶句,既表现了诚心,也解决了问题。5有人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情,其实是在为自己不奉召仕晋寻找借口,你是怎么看的?_答案(观点一)绝不是拒不出仕的借口,而是真心想要侍奉祖母到终老。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打动晋武帝的也正是这种浓浓的孝敬之情。(观点二)李密对蜀汉念念不忘,而司马家天下来路不正,李密以亡国之臣出仕新朝,肯定有所顾虑,因而明智的做法是暂时观望。只是后来朝廷似乎察觉到他的这种观望,于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于是李密只能抓住孝道来做文章,动之以情,让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晋武帝不得不妥协。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对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中的这些对偶句的运用,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2写法指导对偶是用字数相同、结构形式上相似或相同,意义上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按上下句(出句、对句)在内容上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正对(上下两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相同的一个事,在意思上是有相近、相似、相补、相称关系的对偶形式);反对(上下两句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着眼,在意思上有相反或相对关系的对偶形式);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两句着眼于相关联的事物,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作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表意上,凝练集中,高度概括;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3迁移运用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小石潭凄寒幽静,_,_。【写作示例】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 素材采撷1课内素材至真至诚的亲情“百善孝为先”,陈情表一文感人肺腑。李密是一个典型的孝子,晋武帝多次征召,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卧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召而侍在床前,未曾废离。孝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敬老、爱老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应用角度】“亲情”、“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孝道”、“传统文化”等。2精彩应用“治国莫先于公,治身莫先于孝”。孝是做人的良知底线。然而,如今很多人对“孝”做得远远不够。让老人不饥不寒,衣食无忧就是孝吗?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老人的敬爱与陪伴,心理上的关怀和慰藉,远比物质上的所谓“供养”更让老人开心。孝,是古时李密甘冒触忤圣旨之险也要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情,是今人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的呼吁。 群文阅读导读:“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每个人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之中,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在父母健在之时,奉上一份真诚的孝心,真正地让感恩之花永远绽放枝头。孝心无价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这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是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时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幸福之花,开在感恩的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做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的一时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情谊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对祖国的感恩。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