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能力目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重点: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及“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两个成语含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2、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称为“老庄”。 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之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顺应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就是庄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著的庄子一书中。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秋水选自外篇)。n 此环节是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二、速读文本,把握线索1、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 泾jng 涘s 渚zh 殆 din 本文以 “奇”字立骨,因此抓住“奇”字,既可纲举目张、把握全篇,又能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学生细读文本,探究文言语法现象1、文章特别短小,只有5句话,文字比较浅显,学生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至于北海(古: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课文注释为北方的海,指东海的北部,其实应该是指渤海,当时的黄河是入渤海;今常义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百川灌河(古:特指黄河;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脸;今: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不吝啬,或者自然,不拘束,不俗气。)3、 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4、 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闻道百(定语后置:闻百道)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以为莫若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见于:被所 固定句式) 5、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四、深入研读1、 第二段开头“井蛙夏虫曲士”一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几个分句各从什么角度来表述?联系首段描述,这三个比喻句有何具体指向性?从中我们获得怎样的启迪?提示:说明人的认识受环境的制约;三个分句分别从空间、时间和所受教育的条件等角度来写的;具体指出河伯自鸣得意的浅薄是受他所生活的黄河的环境制约,给我们的启迪是:人的认识同样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受时间、空间和所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海若是怎样向河伯语以“大理”的?怎样理解海若所说的“大理”?提示:从层次上看,海若所说的大理具体表现在“北海之于天地之间犹小石之于大山”和“个人与万物相较犹毫末之在于马体”两层意义上;从表达技法上看,一是小、大对比,二是欲抑先扬。欲言其小,先言其大;比之江河为大,“比形于天地为小”。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大理”,实际上宣扬的是自己的相对主义理论。即认为世间任何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长短、有无,或是非、真伪、善恶、贵贱、得失、生死等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确定的,完全在于从什么角度去看。庄子承认事物的相对性,含有辨证法的因素;但他将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否定相对中有绝对,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和一切人为的努力,就有些陷入虚无主义了。3、本文一大写作特点是采用对比,请找出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提示:对比1,写景对比,黄河是“百川灌河”,“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北海是“难穷”,“不见水端”。更加鲜明生动地突出了北海的广阔浩淼,为写河神认识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对比2,河神先后态度的对比。先前“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对比3,河神先后认识的对比。先前“以天下之美为己任”,后来是“见笑于大方之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河神有自知之明,勇于反省,正视现实的性格特点,使道理更有说服力。4、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这篇文章通过寓言设喻,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千万不要满足我们现有的知识,要始终迈着学习的脚步。不要自以为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欲望、名利都可以是牵制我们自由的东西,照庄子看来,人、物欲、自然等等都应该是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人类的行为与行事都应合乎自然的运行。对于现世人类无止境的贪欲与物化,庄子的思想无异是调剂人心的清凉剂。五、艺术特色1.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2、 本文的写作特色: 1、 巧设比喻:本文要说明的是人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非常生动,化抽象为形象。 2、 对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黄河的壮阔和大海的广阔进行对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难穷也”;还有把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秋水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 六、学生朗读课文,并质疑。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篇读后感。教学反思: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但文章篇幅较长,教师宜指导学生速读课文,圈划关键词句,迅速把握文章思路和基本内涵。虽然文章“叙”、“引”、“感“、”议“有声有色,可圈可点,但文章内容对于读者毕竟隔了一层,要切实理解太史公笔法,体会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蕴涵的实录精神和批判意识,就要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作,尤其要通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如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中,就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授之以渔,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李清照高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工程造价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感染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日照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刻蚀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 考研考试题型及答案
- 康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继电器线圈绕制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用材料产品生产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阳极炉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管理员安全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至2030年网络安全预警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监测评估技术导则 DB32 T 4867-2024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土方出土合同模板
- 律师事务所整体转让协议书范文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井下皮带运输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鲁科5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利息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课件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