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导师:钟海青教授 研究生:黄春秋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基础教育是学生走向未来的通行证。一般来说,基础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中小学教 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广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除了公办教师之外,还存在着一批特 殊的教师群体代课教师。他们主要分布在农村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代课教师的存在 有其历史必然的原因和现实合理性的原因。他们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没有生活保障, 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却是边远山村学校的顶梁柱。随着广西经济、教育等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据统计,截至 2004 年底,广 西还有代课教师 6.5 万人,人数居全国之首。因此,深入研究代课教师问题并努力解决这 一问题,对于加强和推进广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广西基础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述代课教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以便更好地探讨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让 读者大致了解和掌握代课教师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是着重论述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的现状调查和成因分析。首先说明广西中小 学代课教师的工作、生活等的现实状况。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描述及分析广西中小学代 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及生存状况问题,希望引起人们对代课教师的关注。成因分析主要涉及 分析广西代课教师产生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如与广西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家 的教育政策、人事政策,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及教师教育的水平等等都有关。 第三部分探讨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去向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先列出 人大代表及有些大学教授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制定相关政策;解决中小学代课教 师问题要转正和清退不合格人员相结合,使现有在岗的优秀的代课教师能更加符合岗位要 求是最合适的。二是清退代课教师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分析清退代课教师政策的成 效和全部清退代课教师可能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关键词:广西;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 ii research on substitut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xi major: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tutor: prof. zhong haiqing postgraduate: huang chunqiu(2004010164) grade: 2004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pupils to move towards the futur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quality of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 present, besides state-run teachers, a group of special teachers existed in the staff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xisubstitute teachers. they are mainly working in outskirts of the countryside. there ar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substitute teachers. they and state-run teachers are the unequally paid for same work, they do not have living guarantee. they hold meager salary, but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school of mountainous region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ducation in guangxi,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du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quality are improved too. the statistics show, by the end of 2004, there have been 65,000 substitute teachers in guangxi, the number ranking first in the whole country. so,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substitute teachers problem and make more effor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in guangxi, advanc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ll round,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level and so 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gether. the first part sketches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concept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meanwhile probes into their issu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etter, letting readers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the second par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of substitut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xi. first we explain substitute teachers state of working conditions, living standard etc.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we describe and iii analyze the substitute teacher s work and their problem of living conditions, with the hope of arousing peoples concerns on substitute teachers. the cause of their coming into being involve the reasonable existence in history and reality, such a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xi, the education policy, personnel policy,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vestment system and the level of teacher education etc. part three probes into the future of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xi, putting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first, som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solve substitute teachers problem from deputies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some professors; to make relevant policies, to become a full member and clear up and discharge the personnel who is unqualified are listed so that excellent substitute teachers can accord with the post. second, what needs for further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substitute teachers after being fired and its effect and consequence is analyzed. key words: guangxi; rural area;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ubstitute teacher; problem; research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引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一)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是学生走向未来的通行证,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同志指出: 基础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要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是由我 国人口众多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培养同现代 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 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 ” 搞好基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国民 整体素质、把沉重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1 可见基础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其质量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 参差不齐,除了正式的公办教师之外,还有大量的代课教师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 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却支撑着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 任务。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民办教师队伍基本整顿好后,国家曾经明确规定,任何地方 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招用民办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民办教师的入口已经关闭的情况下, 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教师呢?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1986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代 课教师有 36.82 万,1990 年有 55.24 万,1996 年上升为 91.86 万,到 1997 年突破已经突破 百万大关,达到 100.55 万。2 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基础教育老师比例的 20%。广西超过 20% (其中小学代课教师 29.3%,中学代课教师 5.9%) 。代课教师的作用、评价、培训及去向 问题,都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紧接着教育部又印 发了经国务院审批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两个文件都提出了进行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于是,全国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已由最初的 38 个国家实验区, 发展到各省普遍建立省市实验区。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素质 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颁布和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试点到逐步推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观 念、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有大的改观和提高,因而要求教师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 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1 李岚清.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5. 2 孟庆瑜.实施教师资格制与聘任制近百万农村代课教师的抉择j.瞭望,1998,(37). 2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早在 1955 年召开的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 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中提出: “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在实践上,西方国家一直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 师队伍发展的方向,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师职 业专业性的认识也正在逐渐深入。质量提高成为新世纪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我国 也逐渐认识到加强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师地位的重要举措。早在 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人员”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性。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方向,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我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较 低的水平。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课教师。由于其学 历不高、素质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等等原因,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教学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等。因而,可以说代课教师的存在,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 一个难点。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质量问题、特别是代课 教师问题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发达的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发达国家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 质,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进入 21 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一 场教育改革的运动。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改革中,人是最活跃最根 本的因素。事实上, “任何地方,教师的价值都等于学校的价值。 ”因为教育方针的贯彻, 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等等,最终都落在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教师 的录用、管理和素质、质量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 质的奠基工程。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我们也看到,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教育,师资先行。但在广大的农 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大量缺乏。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中就存在着一 个特殊的群体代课教师。他们支撑着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厦。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民办教师问题基本解决之后, 代课教师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发展很快, 日益突出, 自然成为举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代课教师问题,实质上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代课教师是如何产生、发展 和演变的,他们对我国基础教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的。认真研究代课教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原因及如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对于推进 农村教育和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代课教师问题是继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之后,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民办教师队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 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经济和教育体制发生变化等原因,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个 新的“教师群体”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 的奠基工程,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重点在 西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而师资问题是当前制约西部农村基 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发展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师资力量是关键。事实上, 支撑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是广大的代课教师。如今,人们对于基础教育寄于很高 的期望,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因此,代课教师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代课教师的聘用、评价、培训和去向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都 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研究就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入手。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 (一)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关注。广西是我国西部欠发 达省市区的一员,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等原因,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 发展相对落后。我们都知道,发展经济,教育先行。作为学生走向未来通行证的基础教育, 广西的中小学师资很缺乏。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点大多都是由广大的代课教师来支撑的。 他们的处境艰辛、拿着微薄的工作、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然而正因为他们是代课教师, 他们与公办教师同工,工作量甚至超过公办教师,他们却享受着与公办教师天壤之别的待 遇。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代课教师的现状调查,让更多的人知道代课教师们的恶劣处境、艰 辛劳动等等,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广西的代课教师,以期改进代课教师的命运。 (二)探究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途径,探讨如何改进和加强广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的问题,不断提高广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素质,为广西基础教育服务。目前, 代课教师队伍仍然是广西普及基础教育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是支撑广西基 础教育的半壁江山。 虽然代课教师存在着无法改变和提高自身素质等诸多不足,但由于广西偏远地区学校 的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这些地方的教学点又不能放弃,学校只能聘请当地的初中或高中 毕业生来担任代课教师了。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并分析广西的代课教师问题,寻求广 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怎样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及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这些都引起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关注代课教师问题,提高代课教师的素质和待遇等问题,是在民族地区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协调和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均衡 发展的体现。 4 三、研究综述三、研究综述 纵观全国来看,学者们对代课教师的关注远远不够。关于代课教师的文章只是零散地 在报刊杂志上出现。到目前为此,还没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是研究代课教师问题的,但有些 书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孟旭,马书义中国民办教师现象透视 ;中国教育发展战 略研究编写 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教育 ; 钟海青 西部视角: 广西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报告 。 代课教师们在条件最艰苦,领取的工资最低的环境下,仍然能够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为 祖国的基础教育贡献他们微薄的力量。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关注吗?当前我国提出要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民族地区存在着这么多弱 势群体的代课教师应该引起上至国家, 下至自治区领导们的足够重视。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促进广西基础教育的发展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中国知刊网上,以“代课教师问题研究”为关键词检索,有 25 篇文章;以“代课 教师”为关键词检索,有 535 篇文章;而以“代课教师研究”为关键词,则有 43 篇文章。 在报刊网上也可以零零散散地看到一些关于代课教师的相关报到。 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云南师范大学教科所李劲松云南代课 教师问题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焦瑶光 甘肃省农村小学代课教师问题调查研究 ; 孟庆瑜实施教师资格制与聘任制近百万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面临的抉择 ;孟旭, 马书义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国的代课教师问题 ;玉丽教师何时告别“代课”我国 代课教师相关问题研究 ; 陈伟玲 代课教师:从边缘走向何处?访靳希斌, 郑新蓉教授 ; 李迎新代课教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等。对代课教师的 一些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目前,广西还没有相关论文对代课 教师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由于在 2005 年之前,国家没有明确表态对于代课教师的政策。因此,学者们对代课 教师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代课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上。如王生学爱的奉献 记灵武县杜木桥学区代课教师王桂霞 ;陈义均三十年风雨育人路记扎根山区的代 课教师梅福伟(贵州教育 2000 年第 4 期)。这方面的歌颂广西的也有相关报道,如李卓华 不计报酬 无私奉献记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获得者梁宾倩(广西教育 1999 年第 2 期);覃炳陆三尺讲台 一片丹心记马山县“十佳代课教师”韦英全(广西教育 1999 年第 5 期)等等,都是对代课教师不畏辛苦,扎根于山区教育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而没有 涉及到要怎么提高这些代课教师素质及怎么解决的问题。 在硕博论文库以“代课教师”为关键词检索,有 14 篇文章,其中可以见到两篇比较 有代表性的关于代课教师的文章,分别是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0 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和李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代课教师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2005 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目前还没有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相关研究。听说几年前也 有人曾对广西的代课教师做过调研, 但笔者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章。 据有关资料统计, 到 2004 5 年为止,广西还有代课教师 6.5 万人,人数位居全国之最。 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把研究对象定为广西的各个市县的代课教师,但由 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每个市县,乡镇都能亲自去调查,访谈。 因此,此次调查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市县,如百色市及田林县、玉林市及博白县和桂 林等地为样本,对代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发放,对教育局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及代课教 师本人访谈等等,全面了解我区代课教师的生存状态,教育教学情况。以期引起更多的人 来关注处于弱势群体却仍长期默默无闻地在边远山区的中小学一线工作的代课教师们。因 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研究方法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问卷统 计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统计 spss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问卷调查法。主要调查广西代课教师的年龄、教龄、工资收入、业务水平、教育 教学情况,全面了解广西代课教师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提出解决代课教师的一些 具体对策措施。 2、访谈法。主要与代课教师本人、中小学校长、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和人事科(处) 的领导等进行访谈,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代课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情况。 3、文献研究法。认真整理,分析已有的政策文献,以益于本研究。 6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代课教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代课教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一一、代课教师的概念分析、代课教师的概念分析 何谓代课教师? 研究问题,一般是从界定概念入手的。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代课教师的概念,我们有 必要先了解教师的基本含义。 (一)教师的含义(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个古老的概念,古今对“教师”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古代对教师的称呼有多 种,比如“教员” 、 “先生” 、 “老师”等。 “教员”一般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人员, 特指在高等学校中没有获得职称的教学人员。 “先生”是对教师的尊称。如今我们所称的 “先生”多用于年长、学问大、品德高尚的人。 “老师”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尊称,泛指 有德有识者。3 我国唐代思想家韩愈的师说可以说是论述教师的集大成者。 师说中提出“古 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把教师理解为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难的人。杭州大学教育系编写的教育辞典认为,教师是“学校 里承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培养学生思想任务的人员。 ” 4 袁 世全、冯涛主编的中国百科大辞典中认为,教师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 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 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 5 张念宏主编的教育百科辞典中认为,教师是“人类 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劳动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维护社会前进的特殊劳 动。他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 范, 传递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成为能够接替老一辈的事业, 延续社会发展的新一代。 ” 6 彭 克宏主编的社会科学大词典中认为,教师是“受过专门系统培养的,向受教育者传授 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人材的专职 工作者。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创造性、复杂性、长期 性、艰苦性、示范性。7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 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专门人员。 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其社会功能、素质要求、职业劳动特点和内容,均有变 3 转引自黄崴著.教师教育体制 国际比较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4 教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630. 5 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m.华夏出版社,1990:460. 6 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545. 7 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800. 7 化和发展。 ” 8 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含义的表述也就有所不同,但人们对 其本质还是基本一致的。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 “教师是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二)代课教师的含义(二)代课教师的含义 尽管代课教师在我国教育战线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至今尚未见到关于代课教师 的严格定义。 根据所查到的文献资料显示,目前能够查到的关于代课教师的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以下 几种: 1、 教育辞典中对代课教师的解释为“中小学教师因事或病一时不能上课,与学校 主管部门商得同意请人代为上课,以免耽误学生的学习,代课的人称为代课教师 。 ” 9 2、张念宏主编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解释为,代课教师是“临时在学校填补空 缺代课的人。 ” 10 3、梁忠义,车文博主编的实用教育辞典中认为,代课教师是“临时聘请代理正 式教师工作的教师。一般是教师临时因事因病请假,由学校请代课教师代行其职。有的学 校因教员缺额,请人长期代课,受聘者被称为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虽属非正式教师,在代 课期间的要求与正式教师相同,要对学生全面负责,教书育人,完成教师工作任务。” 11 4、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发行的教育百科辞典中认为,代课教师是“代替正式 或固定教师工作的教师。” 12 5、徐家智主编的教育统计实务中对作为统计指标的代课教师的解释是“指因教 师缺编,长期聘请的顶编代课教师,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而聘请一年以上的代课教 师。” 13 6、到目前为此,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还有部分没有列入教师正式编制的教学人员, 他们有能享受正常的教师待遇,被称为代课教师。14 以上几种表述,大都只是反映了代课教师一词的原始含义和特征的某一侧面,尚未涵 盖我国代课教师在实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概括来说,代课教师是指在学 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 8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第 1 卷:230. 9 教育辞典编写委员会.教育辞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13. 10 张念宏.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海洋出版社,1991:758. 11 梁忠义,车文博.实用教育辞典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165. 12 教育百科辞典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111. 13 徐家智.教育统计实务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141. 14 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m.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8 二、代课教师的历史沿革二、代课教师的历史沿革 代课教师最早产生于哪年哪月,具体的现在已经无法考据了。有人按照以 1949 年新中 国的诞生作为起点来研究,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代课教师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演变 等历史阶段。 (一)中小学代课教师的产生(一)中小学代课教师的产生 中小学代课教师在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代课教师最早在学校出现,一般认为是因为 公办教师病假、产假等而临时招聘来学校代课的,数量是不多的,而且也是短期的,是名 副其实的临时代课。这可以从前文引述的有关代课教师的概念中知道。因此,我们也可以 推测出中小学代课教师产生的大致年代。因为代课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顶编代课和顶替因事 或因病暂时不能来上课的正式教师。 也就是说, 只要存在正式教师因事因病等不能来上课, 就会有代课教师的存在。由于中小学教师缺编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历史问题,解放初期尤为 突出,而正式教师因事或因病暂时不能来上课,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 学习和学校的教学常规,只能聘请人员来代课。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出,代课教 师作为正式教师的一种临时补充形式,是与公办教师同时产生的。代课教师古而有之,且 古今中外都有,如获得美国 2001 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的罗恩克拉克,可以说是代 课教师的一个典型例子。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曾在东卡罗莱纳大学读历 史,毕业后打算周游世界。这位从来不想做教师,渴望去发掘埃及法老的墓穴,渴望成为 一名满世界乱飞的战地记者,渴望成为一名在外国执行秘密任务的间谍的年青人。1995 年 克拉克生病回家,在一所小学担任财务经理的母亲建议他为一名刚去世的教师代课。克拉 克接受了这个挑战,且没有让大家失望。自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来,就 抱着坚定的信念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他从自 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 55 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二二)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发展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发展 代课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一种临时补充形式,根据有关的教育统计的资料,从 1994 年到 1980 年的资料中,并没有把代课教师作为一项独立的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因此, 我们根本没法考察代课教师在这几十年中的历史的发展情况了。从 1980 年开始,全国开 始整顿民办教师队伍,一些省市规定 1980 年 12 月 31 日后不再吸收新的民办教师。1981 年代课教师被作为独立的一项统计指标进行统计,从而使代课教师的发展状况和规律逐步 显示出来。 9 表 1-1 近十年来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变化状况表 单位:万人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总数 6.57 8.06 9.01 10.10 11.61 13.39 14.35 15.16 小学 5.76 7.13 8.02 9.07 10.41 11.84 12.41 13.05 中学 0.82 0.94 0.98 1.03 1.2 1.55 1.94 2.11 续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数 14.68 12.80 11.2 9.4 8.4 6.5 小学 12.6 11.1 9.7 中学 2.08 1. 70 1.5 资料来源:根据广西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中的资料整理,表中空白的是没 有查找到相关的数据。 因原国家教委下发通知,全国各地自 1987 年 1 月 1 日超,停止招收民办教师,并按 国务院要求逐年将民办老师转为公办。因此,自 1987 年民办教师认定被截止之后,农村 中小学中大量补充的非公办教师,一般被冠以“代课教师”的称号。其代课的性质也逐步 发生变化,由短期代课而变成长期顶编顶岗任课,原来代替上课的内涵基本消失,甚至原 来部分不能按时转为公的民办教师也加入了代课教师的行列,短短几十年,我国代课教师 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1986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代课教师有 36.82 万,1990 年有 55.24 万, 1996 年上升为 91.86 万,到 1997 年突破已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 100.55 万。15 1998 年 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人数达 16 万多人,居全国之最,到 2004 年,已经清退了 8 万多人, 还剩下 6.5 万名代课教师,这两个数字仍居全国这最。16 近 20 年来,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的发展是由少到多的上升趋势,1997 年突破 100 万人,达到顶峰;1998 年开始,中小学代课教师的数量逐渐的呈下降趋势。从上表中我们 可以看到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变化的特点:从 1990 年到 1997 年,广西中小学代课 教师的数量明显地逐年上升。1990 年全区小学代课教师 5.7593 万人,1997 年达到 13.05 万人;中学代课教师在 1990 年是 0.8169 万人,1997 年增至 2.11 万人。从 1998 年开始, 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开始呈下降的趋势。1997 年小学代课教师人数达最高记录 13.05 万人,下降到 1998 年的 12.6 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 0.45 万人;中学代课教师由 1997 年 的 2.11 万人减少到 1998 年的 2.08 万人。根据有关资料的数据统计,截至 2004 年,广西 还有中小学代课教师 6.5 万人之多,代课教师人数仍居全国之最。 15 孟庆瑜.实施教师资格制与聘任制近百万农村代课教师的抉择j.瞭望,1998,(37). 16 钟海青.西部视角:广西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报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40. 10 代课教师的存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第一,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师队伍出现缺编。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农村小学改变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93 年颁布中国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到 20 世纪末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二者都需要扩充基础 教育教师,因此各地增聘了大量的代课教师。第二,社会转型期间,经济和教育政策体制 发生变化。这是大量代课教师产生的主要原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财政体制的改 革,包括教师工资在内的十几种支出下放到乡财政,为乡村和学校招聘代课人员提供了经 济条件。后来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县、乡、村三级 办学改为以县为主。以县为主的核心是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一些 地方为减少区县财政的负担,严把教师进口关。一方面,基础教育教师紧缺;另一方面, 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无法就业。各地区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以缓解师资短缺矛盾。第三,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人才流失是代课 教师存在的重要原因。经济、文化落后及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大 量的人才流失是代课教师存在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对教师的需求很大,但却很难吸引到 人才,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差距的逐渐拉大导致大量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流失,教师 流失后只好由代课教师顶岗。17 (三三)中小学代课教师的演变中小学代课教师的演变 代课教师的存在,开始是作为正式教师的一种临时补充形式,发展到后来却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不断增多 从上文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中的一些具体数据可以看得出来 。1997 年全国中小学代课 教师数量突破 100 万人。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最多的年份也是 1997 年,达到 15.16 万人, 其中小学代课教师 13.05 万人,中学代课教师 2.11 万人。 2、代课教师成因复杂化了 从上文所论述的代课教师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代课教师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 因:一是正式的或固定的教师因病或因事暂时不能来上课,需要人顶替工作;二是由于财 政支出不足,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难以支撑教育大夏,需要人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工作。 总的来说,代课教师形成和存在的原因比较简单。而发展到现在,代课教师的成因,除了 以上两种原因外,还有许多其他更为重要的和复杂的原因,比如公办教师缺口大,中小学 教师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等等。 3、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代课教师是临时顶替正式的中小学教师和顶编工作的人,含义明确、范围清楚。 发展到现在,代课教师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临时的了,而是变成长期在 17 钟海青.西部视角:广西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报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40. 11 岗或一种职业了。因为有的代课长达 10 年、20 年,甚至更长,30 年,40 年的都有。因此, “代课”一词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变成一种固定的工作了。 4、影响越来越大 代课教师由原来的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一种临时补充形式,现在已经发展演变成一种固 定形式的工作并影响越来越大,体现出新的特点:弱势群体、收入低、劳动强度大、责任 重、迫于生计的群体等。由于代课教师人数多、分布广,整体素质不高等特点,给中小学 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总的来看,代课教师由最初的顶替、顶编因事或因病等请假的正式教师,逐渐发展、 演变成为一种长期在岗的工作。可以说,代课教师的本义发生了质变,且其规模、影响都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 代课教师,有些地方的基础教育根本无法进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课教师问题 已经成为继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之后,又一个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社会问 题。 12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广西中小学代课教师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一、现状调查一、现状调查 (一)调查概况(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主要是百色市,田林县,玉林市等地。调查对象包括 3 个市教育局、5 个 县教育局,15 所小学,3 所中学。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献查 阅等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共发放问卷 160 份,回收 158 份,其中小学教师 146 份,中学教 师 12 份。回收率 98.75%,有效问卷 158 份。共访谈了 8 个教育局的领导,10 位中小学校 长,25 位中小学代课教师。问卷统计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统计 spss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研表明,广西各市县都存在着一些代课教师。人数最多的是在桂东南地区和桂西地 区。他们分布在边远的农村中小学校,小学代课教师居多,他们支撑着当地的教学点;中 学代课教师的人数相对较少。代课教师人数中,女性代课教师远远多于男性代课教师。 1、 代课教师的年龄结构代课教师的年龄结构 表 2-1 代课教师的年龄结构 年龄段 30 岁以下 3139 岁 4049 岁 50 岁以上 人数(人) 25 119 14 0 所占百分比 15.8% 75.3% 8.9% 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代课教师的年龄大多在 3139 岁,占总人数的 75.3%;30 岁 以下的占 15.8;而 4049 岁的占 8.9%。这说明代课教师是一些充满朝气、非常年轻的教 师队伍,非常有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