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从欧美率先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来,21 世纪全球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如果说,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最佳时机,那么, 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中国就再也不能错过,否则,真要被世界遗忘了。 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的生产、 传播、开发利用与运用几个环节。而高校作为社会的大脑,拥有了大量的高级专 门人才,在产、学、研等方面大有可为,对推动我国的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责无 旁贷,义不容辞。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号角应该首先在高校吹响。高校要承担起 知识经济时代的引领者的角色,就必须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开发利用等环节提 高质量。其中,知识的生产是前提与基础,知识的传播是关键,知识的开发利用 是目的与价值实现。高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关键的主体。大部分高校教师既 教书育人,又科研创新,从科研这个视角来看,他们是高校科研人员中不可缺失 的一员,高校科研人员还包括专门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研究的研究人员(这部分 人员相对较少,高校大部分科研人员都身兼教学) 。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与积极 性,是推动知识经济顺利发展的起点与前提。而要激励好高校科研人员,核心的 工作就是协调好其义利关系,让科研人员的义利平衡、协调。目前,中外还没有 对这一课题作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总体上按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对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进行了研究,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课题的选题理由及依据,阐明了研 究的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接着,说 明了本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最后揭示了笔者认为可能的创新点。从第二章到第 四章分别从义利之辨、义利失衡现象、义利失衡的原因及义利协调的对策进行了 阐述。 由于高校科研人员从事的事业与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义利方面的 与众不同,所以,在绪论之后,首先辨析了义与利的概念、范畴、关系、价值取 向,提出了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的三个层次。接着,本文在高校科研人员义利 协调观的指导下,剖析了义利失衡的现象及其原因。义利失衡现象可以归纳为: 学术牺牲、学术低效、学术无为和学术造假等。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知识经济视 野下,通过对高校知识的生产、传播、开发利用的过程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生产 者的心理分析,利用知识经济学现有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本文找出了产生这 些失衡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知识的经济地位迅速前移是科研人员义利失衡的客 观经济条件;目前知识生产中的经费来源、各种资源的分配机制、科研大生产方 式、知识生产活动中的评价活动等为义利失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知识流通不畅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ii 是义利失衡存在的渠道;价值定位的就近优越性规律是义利失衡长期存在的市场 失败的经济原因;知识及其价值的量化模糊是义利失衡的技术缺陷所致,反映了 义利平衡、协调的工具缺失;知识生产者的心理影响是义利失衡的主观原因。 本文认为,解决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现象,使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 起来,应该采取六大对策:正视、把握知识经济的机遇;强化学术自治,保证学 术自由,建立健全四大制度,即,学术仲裁制度、学术风险制度、学术基金制度、 学术柔性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促进 知识运动链上的价值连动;准确量化知识及其价值,为实现义利协调提供方法与 手段的支持;改善知识生产者的义利心理效应。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since europe and america took the lead to enter the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the whole world will comprehensively enter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will be the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instream. if has missed the best opportunit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aced with the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ina should not miss it any more. or, were really forgotten by the world. the knowledge economy essentially is that takes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as a backing, takes the knowledge as the foundation, including such several steps as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ut as the social cerebrum, the university has massive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ed persons and bright prospects in producing, teaching and studies, should impel our countrys knowledge economy to ent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should first blow the bugle of knowledge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university. if the university would undertake the role of leader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mong them,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he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s the key, the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s the goal and value realization.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an essential role in this process, the major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ll have dual status, both teach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for new knowledge. their initiative, activity and enthusiasm, is the beginning and premise to impel the knowledge economy smoothly develop. however, the core work to drive the good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 is to harmon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ir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o make it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at present, this topic is not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our country and any foreign coun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gle of view, from the way to propose the question, analysis question and solve the question to research it, in order to get the effect that a few ordinary introductory remarks so that others may offer their valuable ideas, then to solve the ques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explains why to select, has expounde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after reading lots of articles and books, has outlined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ituation about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then, explained ways to study this topic in the article, finally promulgates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spots. from chapters 2 to 4, separately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iv distinguishing the category of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e inharmonious phenomena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e reasons of the inharmonious phenomena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for the inharmonious phenomena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after chapter o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category, relations, value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s righteousness and the advantage, proposes the view of three levels of coordin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s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for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re engaged in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environment particularity which locates then, under the view of harmony between the university researchers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nbalanced phenomena between the righteousness and the advantage and its reasons. these unbalanced phenomena may be induced below: the academic sacrifice, the academic low efficiency, the academic inactivity and academic false-creation and so on. we can find the essence from the superficial phenomena. under the view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 knowledge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rough psycho-analysis to the knowledge producer, take advantag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ic existing basic rul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article finds out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unbalanced phenomena. these reasons mainly are: the knowledge economic status moves rapidly front is the objective economic condi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r unbalanced rela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in the present, fund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assignment mechanism of each resources, big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ppraisal activity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o on, have provided the soil for the inharmony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e impeded circulation of knowledge is the frailty of the university interi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the rule of the value localization nearby is the economical reason of the long-standing market defeat of the inharmonic situa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e fuzzy quant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its value is the technology defect to incur the inharmonic situa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it has reflected the tool flaw for the balance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ers psychological reason is the subjective reason of the inharmonic situation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this article believed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six countermeasures to cause harmony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facing up to and grasp well the opportunity of knowledge economy; strengthening academic autonomy, guaranteeing the academic freedo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four systems, namely, academic arbitration system, academic risk system, academic fund system, academic flexibility control system; perf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enhanc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promoting knowledge value gearing on the knowledge movement chain; quantifying accurately knowledge and its value, to provide the metho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armony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and improving psychology effect of the knowledge producers for righteousness and advantage. key word: knowledge economy;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er; righteousness; advantage; harmony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苏格拉底、哥白尼义无反顾以生命的代价捍卫真理;伽利略前赴后继,唱响 了为真理献身的壮歌;毕昇为人们寻得划时代的活字印刷术,却收到了自己的崔 命符;贾晓良废寝忘食创造了巨大财富,却几乎倾家荡产可爱的人竟如此可 悲!陈进汉芯造假处心积虑,最终落得身败名裂;还有科研人员肢解文章一稿多 投现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可爱的人让人如此伤心!综合思考这些 现象,概括起来就是四种现象,即学术牺牲、学术低效、学术无为与学术造假, 而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想想历史与现实的这一切,站在高 校看占据大部分科研力量的高校科研人员,不禁让笔者进行了反思是否高校科 研人员的义利真的水火不融啊? 历史的车轮一刻也没有停止,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知识经济匆匆悄然而至, 并已在美国初露锋芒,在“二低”的前提下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平衡发展,这 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经济发展成绩。在堺屋太一看来,这是一个 “知识价值社 会” 。 知识经济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资源 分配的主要要素,人们将普遍重视知识,重视知识生产。高校聚集了大量的科研 力量,大量的科研人员,他们的义利协调问题将日益凸显,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 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进而影响国家创新能力, 也必然影响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国家已经失去过发展工业经济的大好时机, 如果不及时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 也许就真的要被世界抛弃了!基于这种历史机遇与历史使命的考虑,特选择“知 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的研究课题,进行粗浅的探索,以求 对我们国家高校科研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二)研究意义 义利之辨延绵了数千年,一直在困扰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如今,贾晓良不幸 事件的发生,学术造假的猖狂,大量枉享学术成果的南郭先生的出现,世界创新 力量的西方化,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如坐针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 解决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问题, 大力激励科研人员, 提高我国整体科研创新能力。 而占我国大部分科研力量的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格外 紧迫。 1.本研究是长期以来抽象的义利之辨的深化与具体化。无论是在我国,还是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2 在西方社会,对义利的探讨一般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辨析,而不够具体, 因而缺乏具体指导实践的理论。可喜的是,我们还是看到了王泽应先生的义利 观与经济伦理对经济活动指导的大著。然而,却看不到科研方面的具体义利理 论。因此,本研究正想弥补这一缺憾。 2.本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面对知识经济必须研究的课题。高校产、学、研这 三大职能的统一,不能不让高校管理者认识科研的重要性。无论是提高高等教育 质量,还是提高科研服务社会的质量,都必须提高科研的质量。因此,必须从深 层次研究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关系及其真正的协调。彭坤明先生说,教育是事关 全局的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因为高校占有了国家大部分的科研力量, 高校更应是知识经济的先遣队,最应先使知识真正成为资源分配主要因素。这样 一来,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问题将进一步凸出,同时也为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提供了可能。 3.本研究是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必须研究的课题。科研创新是一个民族兴 旺发达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支柱。而高校科研在一国的科研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人,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 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问题,必然为其它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起到一个借鉴作 用,从而使这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二、文献综述 翻开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位历史的巨人,冲破神魔鬼怪的禁 锢,冲破封建统治的枷锁,拖着沉重的脚镣走来,仿佛看到血与火中的哥白尼, 看到无数的巴士德与普罗米修斯,还有含冤而终的毕昇、贫死帝国街头的电视机 发明家约翰贝尔德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大义凛然而由衷敬佩。可就在 2005 年还有毕昇式的贾晓良,却不能不让人不寒而栗。不断发展的时代,不仅给人们 呈现了为学术研究而献身或牺牲个人利益的可爱的科学家,也展现出丑陋的科研 画面:学术造假、学术低效、学术无为,这又不能不让人大失所望。在历史的古 纸堆里,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幕幕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的画面。人们对这些画 面有何看法,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如何呢?不管从现代发达的互联网,还 是从浩瀚的书籍中, 笔者还没有发现系统地研究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方面的研究, 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零散的研究成果却很丰富。所以,我们只能从这些零散的研 究中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美国与欧盟先后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正由经济的幕后操纵者走上前 台,成为经济的主要分配要素,即使没有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国家,也已普遍重 视知识的价值。这种经济形态的变化与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的改变,必然改变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人们的行为。方舟子认为,截至 19 世纪西方国家的科学不正当行为还不普遍,原 因是科研与个人经济利益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 但自从科学家逐渐成为一种职业, 科学的不正当行为开始增加。可见,知识经济已经迅速影响到科研领域。于是各 国对学术腐败或学术不端行为开始普遍重视起来。1992 年,美国在卫生与公众服 务部成立了研究诚实办公室。瑞典虽然学术不端行为较少,但却较重视学术不端 行为的治理。1997 年,瑞典全国高校联合会还制定了一个如何处理学术不道德问 题的准则,规范了各高校处理学术不道德行为的程序。法国打击学术腐败标本兼 治。日本积极研究制订打击学术造假规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正 试图推出一套规定,涉及论文检验体制和不当行为处理方法,以防研究人员学术 造假事件。 以上措施都是从外在的法律、道德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起过积极作用。 但没有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进行系统的研究。由于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其义利 观的传统思想,具有对个人利益特别关注的传统,从很多有关哲学、伦理学、高 等教育学的论著中, 都可以看到人们对高校科研人员的利益的关心与保护的论述, 在有关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长期的讨论中,更能见其对高校科研人员义利的关 注,不过不是论述的主要方面,更不是系统的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义利之辨一直伴随着这个悠久的国度发展着。 现在人们 在寻找处理义利关系策略时,也总是要向古人学习智慧,因此,对我国古代的义 利观的研究较多,尤其是诸子百家的义利观。如,张国钧的中华民族价值导向 的选择:先秦义利论及其现代意义 ,张传开、洪传发的义利之间: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义利观之演变 ,黄伟合的善的冲突: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等著作, 刘舸的义与利的本质和目前我国义利观建设的根本原则 ,孟晓群的正确认识 “义”和“利”的统一 ,朱瑞熙的朱熹和陈亮“义利之辩”的启示 ,高瑞泉 的鱼和熊掌何以得兼?-“义利之辩”与近代价值观变革 ,刘书正、范春英的 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等大量文章。没有专门的对高校科研人员的义 利观进行研究的著作,一些观点只散落在职业道德的论述里,如,邓毅的试论 高校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 ,杨守建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等。但还是让人觉得 就道德谈道德的倾向较重,对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学术道德,而不是另一些,为什 么这些学术行为就是有违学术道德的等问题没作深入的探讨,没有从根本利益上 进行辨析。 处理义利关系,不能只从道德表层去思考,还应该从其经济基础去寻求答案。 知识经济作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经 济发展中造成的种种失衡状态。而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生产活动,在知识经济的 视野中,已经是经济基础这个范畴了,其生产方式必然引起新的义利冲突,并要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4 求在新的条件下解决这些冲突。李正风教授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 ,对 科研人员的劳动作了详尽的研究,认为科研人员的劳动一直在逐步地独立化、职 业化而又综合化。赵红州教授的大科学观也谈到科学在分化、交叉、融合中 不断地走向大科学时代, 而科研人员的劳动也越来越职业化。 科研工作的独立化、 职业化,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分配”奠定了基础,对科研人员的劳动方式的 研究,为处理其义利关系做了铺垫。 国内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始于吴季松先生这一代前辈,在其知识经济学:理 论、实践和应用讲述了人们对知识经济认识的前前后后,在理论上作了深入的 探讨。尔后,知识经济学的研究著作如雨后春笋,如李玉峰的知识经济学 ,高 洪深的知识经济学教程 ,王庆跃的知识经济:通向 21 世纪的路等,还有 探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问题的著作,如蔡克勇、张秀梅的知识经济与教育 创新 ,彭坤明的知识经济与教育 ,当然还有很多的有关知识与其它学科问题 的交叉研究论文。从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 重要性,知识经济对教育是怎样一种机遇与挑战,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 是教育经济。这些研究为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的出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无论是哪种经济社会,都要对商品进行度量。随着知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人 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量化, 进而对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进行衡量。 由于社会、 科技及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有关知识量化的成熟著作几乎没有,但这方面的研 究却有不少, 如邹珊刚,苏子仪,李顺才的 基于知识经济的知识测度研究关 于澳大利亚几种测度方法的评述 , 魏和清的 关于知识测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 , 李顺才、邹珊刚的基于知识工程的隐含经验知识的测度研究 ,陈志生知识的 测度及其经济学意义等,大部分这方面的学者都认为知识的测量是可能的,而 且提出了一些测量方法。目前这些方法显然还是较为粗糙,实用性还不是很强, 因此,还是有学者认为知识的测量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作为独立化劳动后 的高校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的价值补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必须对其进行科学 的量化。 从科研主体出发,人们对科研人员的素质进行过探讨,但没有关于科研人员 的心理学著作。然而,从一般的管理学、心理学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科研人员 的一般心理。虽然,科研人员的需求层次一般较高,但要求公平、追求真理、追 求自由的心理仍然是主要的。 当然, 这方面的专门性心理学研究仍然非常有必要,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视野下的高校科研人员的心理研究,对解决其义利问题非常重 要。 总之,在没有前人对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作专门研究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摸 着石头过河” , 借鉴所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以求对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三、研究路径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路径与方法 正当人们满怀信心地跨入知识经济的时候,我们却不忍看到日益猖獗的学 术造假,也不堪回首贾晓良的不幸遭遇,更遗憾地看见一个个碌碌无为的大师, 让我们感到知识经济的遥不可及。但从古老的义利视角去辨析,发现这其实就是 一系列的义利失衡现象。于是,本文在对科研人员这个具体群体的义利进行辨析 之后,概括出其四种义利失衡现象及其现状,进而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找出这些 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即有知识的经济地位前移、知识生产中的影响、知识流通不 畅、知识价值定位的就近优越性规律的影响、知识及其价值量化模糊、知识生产 者的心理影响六大原因。根据这六大原因,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解决这 四大义利失衡问题的六个方面的对策。知识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较好的经济环境机遇,当然不可熟视无睹;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高校科研的 内在要求,为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提供学术环境保障;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则为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提供了刚性保障;促进 知识运动链上的价值连动则是科研人员劳动获得补偿的内在要求;准确量化知识 及其价值,是实现义利协调的技术工具保障;改善知识生产者的义利心理效应, 是义利协调对主体的要求。这样六大对策则形成了主客观完整的体系。 本文受客观事件的启示,大量阅读有关文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 才得以对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协调的研究有了全面的认识,初步找到解决问题的 对策。因此,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与访谈法成为笔者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 在总体结构上,是按照概念辨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安排的, 以求简洁地把研究结果阐述清楚。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文章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 知识经济学、义利研究、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包括书籍、期刊、网络文献,对文献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 分析、整理,为问题的分析、解决,提供丰富的资料。 2.访谈法: “春江水暖鸭先知” ,时代的发展,难以仅从书本文献资料中准 确把握问题。所以必须从奋战在一线的高校科研人员中寻找问题的真实性与问题 解决的可行性。笔者,于 2007 年赴江西某些高校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访谈, 经过整理,与文献资料相互补充,共同为本文的完成提供依据。 3.理论分析法:本文运用了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科 学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观点,如,德得平衡原理、知识经济学理论、知识生产 方式理论、公平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等教育学理论及义利观研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6 究的相关理论与观点,对高校科研人员的义观协调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 (二)可能的创新点 1.古今中外义利之辨一直没有休止,但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进行的探讨,本文 首次按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具体、全面、系统地辨析了高校科研人员这个特殊 群体的义与利的概念、范畴和关系。 2.以往人们在谈学术造假的时候,看不到科研人员做出的牺牲,在批判论资 排辈的时候,没有区别学术低效与学术无为,本文从义利关系这个视角,将学术 牺牲、学术低效、学术无为与学术造假四个问题加以系统化,创造性地从问题的 深层矛盾进行分析,从义利关系上分析问题的现状与原因,从而寻找义利失衡的 解决策略。 3.以往人们总是不顾科研人员及其工作的特点,去思考四大义利失衡现象的 解决。本文考虑到现代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结合知识经济的特 点,首次从知识经济的视角分析问题,并在更深层次找到问题解决的对策。 4.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知识经济视角下实行学术自治,保障学术自由的四大制 度。 5.从知识经济的视角,从经济、法律、制度、心理、技术工具等方面全面系 统提出了解决义利失衡的问题。 6.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三层次协调 统一的义利观;现代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失衡现象应该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才能 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人们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总是自然地遵循就近优越性规律, 人们应该理性地避免这种规律的弊端;从知识经济的视角管理高校科研,更有可 能实现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科研人员应该提高其从学校享受的公共利益的心理 效应;提出了知识运动中的价值连动这个概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高校科研人员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作为人类伦理思考的一种经常性活动,在每一时期和每一国度都有 不同程度的表现。它不仅纵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在西方文明史上亦有 生动而深刻的反映。义利之辨的实质是要对义利概念进行厘定,对义利关系予以 辨析,对义利取向做出规设,其内在要求在于既不能割裂义利关系,也不能混同 义利关系。没有义利之辨,也许人们的价值认识是模糊的或缺失的,合理的价值 观也就难以确立。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义利之辨,实质是要对道义与功利的内 涵与关系予以把握。 随着知识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凸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高校科研人员是知 识的生产、传播甚至开发运用的使者,他们的义利矛盾同样存在,并呈现出新的 特点。虽然,在一般意义上讲,我国已经确立起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义利观, 但是,处在知识经济前沿的高校科研活动却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人们及高校 科研人员对高校科研人员的义与利的范畴、关系与价值取向的认识并不是很清 楚。要使高校科研人员的义利关系协调,首先应当进行义利之辨。 一、高校科研人员义利之概念 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义利观是功利主义。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 到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但真正系统的功利主义理论则是以英国 近代功利主义为代表,并经历了一个完善、沉寂和复兴的发展过程。西方的功利 主义思想认为,利人为义。 1 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肇始于华夏先民们对共同生活的道德思考,在以华夏 集团为主干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孕育萌生,至春秋时期得以初步成型,战国时 期出现高潮,继之有两汉、两宋、明末清初、近代和现代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在 我国长期的义利之辩之中,形成了对义的丰富多样的理解。 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中,主要是把义作为行为的道德至高标准,是判断 君子小人的标准,故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的观点。但,儒家也不是绝 对的斥利派。张景贤教授通过考证,认为“孔孟并不轻视物质利益” 。 3在墨家义 利并重的义利观中,认为义就是利他、利社会,所以,墨子说: “义,利也” 。 4具 体的体现是无私。 “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人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 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 1糜海波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与启迪从义、利观的视角分析 j 学术论坛,2006(10) ,第 32 页 2论语里仁 3张景贤,略论孔子与孟子的义利观 j 天津: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第 55 页 4经说上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 8 社稷必安,所谓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 5可见,墨子以利人为义。这一点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是一致的。还有一些思想家把 义视为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裁决。贾谊认为“行,充其宜谓之义” ,扬雄 认为“事,得其宜之谓义” ,朱熹把“事之宜”称之为“义” 。义之理解,林林总 总,其具体的含义,在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集团那里更是有不同的理解。于是王 夫之对义在一般意义上作了三个层次的剖析。他认为义是人们立身处世、待人接 物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他对“立人之道”的义区分为“一人之正义、一时之 大义和古今之通义”三个层次。 6 王泽应教授认为,现代所谓义,是指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体之 间关系的正当、合宜或善。义有三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是“道义” ,是指总的 价值目标和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一切道德原则、规范和品质的综合化体现,它 几乎与道德同意。第二层是“仁义” ,是一种能给他人、集体和国家带来利益或 福利的善举。第三层是“正义” ,是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行为,处理 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一种原则,即一视同仁和得所当得。社会主义的义范畴本 质是“道义” 、 “仁义”和“正义”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不仅强调国家人 民利益,而且也肯定正当的个人利益。 7 从历来人们对义的认识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理解如何迥异,都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义都是对他人、集体、民族或社会有利的言行,即是一种公利。之 所以存在那么多差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地方,不 同的阶级或群体,对是否有利的认识不一样。本文所言及的义,也就是指对他人、 集体、民族或社会有益的言行,即指公利,它首先是中立于道德价值判断的事实 存在,只有能满足社会需要(含近期需要与远期需要,直接需要与间接需要)的 言行,才可能对社会有利,也就是说对社会有作用、有意义的言行,对社会才有 利。但同时,又都可以对人类社会里个人的言行作有关道德的价值判断,对社会 发展有益的言行,即是一种公利,本身又被人们赋予道义、仁义或正义的评价。 因此,公利是道德价值与事实价值的统一,事实价值是道德价值的基础,而道德 价值是事实价值的一定反映。 人们对利的认识争论较少。一般认为,利就是指利益,包括精神与物质方面 的利益,即是指祥和、有用的事件或现象。在长期的义利之辨中,有人把利分为 公利与私利,也有的把它划分为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划分标准不一,就有不 同的内涵。虽然,王泽应教授认为,如果把它从道德价值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划 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即应当、正当与失当之利。但,本文为了便于问题 的分析,在谈利的时候,即指个人之私利,是中立于道德价值判断的事实存在。 5耕柱 6读通鉴论卷十四。 7王泽应.义利观与经济伦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第 16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二、高校科研人员义之范畴 高校承载着产、学、研三大责任。从总体上看,三者当中,关键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既是教学知识的源泉,又是直接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智力支持,还是实 现科学自身发展的原动力。然而,高校科研的主体是高校的科研人员,科研对社 会的义,关键在他们。因此,有必要对科研人员的义的范畴进行辨析。以高校科 研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为界,我们把高校科研人员对教学及科学本身发展所带来 的利益称为“象牙塔内之义” ,而对社会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的利益称为“象牙 塔外之义” 。 (一)象牙塔内之义 科研人员进入高校或高校教师身兼科研之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 使命与特点。古代大学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且由于社会对科 学知识的需要主要是通过经验试误或哲学思辨的方式来满足的,当时的科学积累 相当有限,也很不成熟,教师为了解决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进行有关方面的研 究。因此这种研究是自发进行的,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方面初步实现了本能的结 合,很难将教学与科研区别开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在近代科学产生的过 程中,随着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以及实验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创立而逐 渐兴起的。可以说随着科研方式的改进,使得科研与大学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 关系更加紧密起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相结合的提出与德国的威廉. 冯.洪堡及其于 1810 年创立的柏林大学分不开的。从当时的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的 总体特点来看, 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和积累知识, 在于知识体系本身的自我完善, 直接为教学服务,而不在为技术和生产发展服务。科研为了教学,教学起源于科 研,但这种结合仅限于“纯粹科学” (基础科学)范围内,并不适用于应用科学 与职业技术教育,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所培养的只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从教学与科研的这段历史来看,教学不可能脱离科研为其提供的知识活水。 早期的高校教师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实现科学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满足科学 发展的需要,从而满足教学的需要即实现科研人员的塔内之义。 随着大学与科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交运集团滁州汽运有限公司凤阳城交分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职责分工通知课件
- 2025年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福建省晋江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权属子公司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甘肃兰州宏安铁路安检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河南金铂来矿业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招聘编外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第四期就业见习单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湖北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博士人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福建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劳动关系管理XXXXs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答案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五版)习题答案
- ppt模板:我不是药神电影鉴赏报告模板
- GB/T 501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3部分: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 GB/T 25728-2010粮油机械气压磨粉机
- GB/T 1859-2000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
- UPW系统介绍(培训学习资料)解析课件
- 轮机英语(新版)
- 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
-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