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优化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第 i 页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优化模式研究 摘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优化模式研究 摘 要要 无论对学术研究界,还是企业界,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 论都是研究的热点。核心竞争力回答了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的 秘密。价值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企业运作的视角和逻 辑框架。本文首先对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 析。对价值链的研究告诉我们,价值活动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 基石。价值链的结构及价值活动的执行方式,反映了企业的竞争战 略,也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效果,即能否给企业带来竞争优 势,带来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 力,企业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其价值链。 接下来,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 指出虽然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中 国制造业当前尚缺乏核心竞争力。文中对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 争力就是成本优势这种看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企业成本优势 “真” “伪”的基本原则,论证了中国制造业基于劳动成本的比较成 本优势其本质是“伪成本优势” ,不足以构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以此警示中国制造业不应该安于比较成本优势,而是要积极运用价 值链优化的方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的核心部分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价值链优化模式进行 了探讨,即,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究竟该怎样执行、怎样调整才能 优化价值链、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 从价值活动这一微观角度,本文提出了企业价值链优化的四种 模式: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价值链的全球布局优化;价 值链的延伸与收缩;价值活动的高效整合,对每种模式的含义、动 因、风险因素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活动优 化提出建议。 文章最后以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为研 究对象,根据上汽集团的具体情况,应用文中提出的价值链优化的 摘 要 第 ii 页 四种模式,对其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上汽集团的价值活动一 体化与反一体化策略、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策略、价值链的延伸策 略及价值活动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活动,价值链优化 abstract 第 iii 页 research on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l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from a core competence perspective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and value chain theory are two hot points in research, both to the academia and to the enterprisers.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answers the secret of companies sustainable growth, while value chain provides us a good angle and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companies. in this the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competence and value chain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study about value chain shows that value activities are the footstones for companies to build core competence. the structure of value chain and the way in which value activities are performed reflect the companys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determine the result of its strategy, that is, if the company can build up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core competence or not. in order to get and maintai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core competence, the company should adjust and optimize its value chai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its statu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n the status of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s analyze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already built up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some extent,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re still lack of core competence.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argument tha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s cost advantage. basic principles a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if the cost advantage is true or false.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based on low labor price, the comparative cost advantag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 essence “false cost advantage ” and therefore not sufficient to form companies core competence. “false cost advantage” warn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ot to be content with comparative cost advantage. by contraries,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should zealously adjust and optimize their value chain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ence. abstract 第 iv 页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ls from a core competence perspective, that is, in which way should each value activity be performed and adjusted to optimize value chain and improve the companys core competence? from the microcosmic angle of value activities, four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ls are advanced, respectively the integration or disintegration of value activities, global layout optimization of value activities, the extension or shrink of value chain and the high-efficiency integration of value activities. the signification、motivations and risks of each model is expounded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instruct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the real practice of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in the end, a case study about saic,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is carried out. the above advanced four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ls are adopted in the analysis of its value chain and specific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given to saic respectively on its integ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value activities, global layout, value chain exten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value activities.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re competence,value activities,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1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刘歆娴 日期: 2006 年 2 月 20 日 2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刘歆娴 指导教师签名:陈俊芳 日期:2006 年 2 月 20 日 日期:2006 年 2 月 20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1.1 时代背景1.1 时代背景 21 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的进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空前激烈。 “如 何取得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现实竞争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一个企业都 必须对这一严峻的拷问做出回答。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以全球之最的成长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跨国公司掀起了国际制 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大潮,他们纷纷将设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工厂, 关停或削减规模,转而在中国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大举投资设立工厂、分公司,或 者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的企业。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当前制 造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就业的重要市场和出口主力 军。毋庸置疑,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还有很大的不 足, 既不稳固, 也不能带来大的收益, 尚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中国加入 wto 之后,中国制造业更将面临来自全球竞争者的更严酷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如何通过调整、优化价值链打造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 默尔提出的,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 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 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 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 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基本特征1: (1)用户价值。即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能很好地实现顾 客所看重的价值,如: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 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 ,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 好携带;联邦快递的核心能力是极高水准的后勤管理,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时运送。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页 (2)独特性。企业的任何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独树一帜 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 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它能为企业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领先 产品或服务,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概念自1990年提出以来,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的奥秘已成 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 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 须明确为了赢得未来应怎样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的 竞争优势,依托核心产品的优势,可以取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领先地位,并创造出众多意 料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跨国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以核心竞争力为支撑发展起来的。环顾世界知名跨国公司, 虽然它们的主营领域各不相同,成长的途径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经 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在各自的主营领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佳能公司利 用其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 机、照相机、扫描仪以及传真机等二十多个产品领域;本田公司利用在引擎设计和制造方 面的核心专长支撑了其在小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和方程式赛车等领域的发展。 1.2.2 价值链理论1.2.2 价值链理论 1、价值链理论简介、价值链理论简介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 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界限分明的活动都是价值 活动,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活动,其总和构成 了企业的“价值链”2。每个企业都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 的各种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见图1-1)。 图1-1 价值链 figure 1-1 value chain 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企业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页 一是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相关的“基本增值过程”,主要包括: 内部后勤内部后勤是指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如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控制、 车辆调度和向供应商退货。 生产作业生产作业是指将原材料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例如机械加工、包 装、组装、设备维护、检测、印刷和各种设施管理。 外部后勤外部后勤是指库存管理和产品运送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产成品库存管理、送货车辆 调度、订单处理。 市场销售市场销售是指通过对产品和市场的分析促进和引导买方购买产品的各种活动,例如广 告、促销、销售队伍、渠道选择、渠道关系和定价。 服务服务是指提供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各种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使顾客购买 产品的价值得到提升的各种活动,例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和产品调整。 根据产业情况,每一种类型对于竞争优势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对批发商而言,进货 和发货的后勤管理最为重要;对于像饭店或零售店这样提供服务的企业而言,外部后勤是 不存在的,而经营服务则是关键。 二是支持或服务于基本增值活动的“辅助性增值活动”,主要包括: 采购采购 采购往往遍布整个企业,如原材料是由传统的供应部门购买,而生产设备则由工 厂经理购买,战略咨询则由企业的总裁来决定。 技术开发技术开发 每项价值活动都包含着技术成分,无论是技术诀窍、程序,还是在设备中所 体现的技术。技术开发对所有产业的竞争优势都很重要,在某些产业中甚至起到核心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各种涉及所有类型人员的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 酬等各种活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雇员们的技能和积极性以及合理的培训成本,影响 着任何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基础设施 企业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生产设施,还包括大量的企业管理活动组成,包 括企业的总体管理、政府的关系和产品质量管理。基础设施与其它辅助活动不同,它通过 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起辅助作用。 一般说来,价值链上的各主要价值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到营销到服务,实现顾客价值的这条完整的价值链来看,企业研发 技术活动实现的是顾客认同的潜在价值,可以创造企业的潜在利润;生产作业环节及与其 密切相关的内外部后勤活动使顾客价值的实现成为现实可能;价值链之辅助活动,如人力 资源管理、基础设施、技术开发等活动,可以增强顾客价值;顾客价值的最终实现则由营 销和销售来传递,如图 1-2 所示。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页 虽然同一产业内的企业有相似的价值链,但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常常有所不同,这 种差别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应专注于优化价值链上的企业价 值活动,使其获得成本优势或差异化。 如果说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那么价值链就是企业的dna链条,而价值活动就像是 企业dna链条上的每一个基因,决定着企业健康与发展的一切秘密。因此,研究价值链的 优化调整方式就如同人类的基因重组计划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如人类的dna、 基因研究计划一样,价值链把我们引向更微观的企业管理研究视角,同时,也是更根本、 更本质的视角。 1.2.3 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1.2.3 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统计资料表明,行业间企业的差距甚至不如行业内企业差距大,这便证明企业的内部 因素,也即其价值链和价值活动的特征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要 建立和维持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对价值链进行优化。这是因为: 1、从研究和认识的角度上看,将企业作为一整体来研究是无法充分认识竞争优势的。 从企业实践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战略归根结底要贯彻落实在每一项价值活动上,企业的绩 效是企业所有价值活动的整体表现。因此,价值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的微观单位,是企业核 心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 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价值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即,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 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每一种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 定了差异化的基础。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正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 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某 一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谁能够 最快速、最高效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整个价值系统和自身价值的最优化,谁就 产品研发 生产 作业 内向 物流 供应商 价值链 市场 营销 客户 价值链 外向 物流 服务 客户潜在价值 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 实现客户价值创造客户价值 采 购 企业与供应商 的最终目标 增强 客户 价值 图 1-2 各种价值活动在价值链中的作用 figure 1-2 the role of value activities in value chain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5 页 能够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最终有赖于企业的每一项价值活 动的执行及整个价值系统内价值活动之间的致力于总体最优化的紧密协作。 3、在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 价值活动才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即形成企 业核心能力的环节。因此,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识别其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并保持价值链上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只有在分析价值链、并确认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 可能将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活动上,从而达到让“外 部资源”为我所用的目的。 综上,价值活动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价值链的架构及价值活动的执行方式, 反映了企业的竞争战略,也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效果,即能否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带来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根据环境变化 和自身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其价值链。 1.3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1.3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当前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在国际外包市场上,尤其是制造业外包市场上, 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承包商之一。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主要利用了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双 重优势,即劳动成本优势和市场潜力优势。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劳动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 家。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为 16 美元,而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 小时为 61 美分,我国工人的劳动成本只有美国工人劳动成本的 3.8%。根据联合国2002 年贸易和发展报告 ,1998 年美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 47.8 倍,日本和韩国则分别 是中国的 29.9 倍和 12.9 倍3。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最大筹码, 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制造”的最大竞争优势。有学者和企业家曾指出,中国制造业在全 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 但是作者的观点是,成本优势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之一,但并不足 以构成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1、隐忧:基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无法建立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隐忧:基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无法建立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 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理论告诉我们,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只有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市 场容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才能既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又获得市场潜力优势。 然而,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有限的低附加值的生 产环节,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较大的高附加值的生产 环节。为了发挥在国际分工领域中的成本优势,当前我国引进的外资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 型生产活动,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处于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端。此外,跨国公司往往把 中国视为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首选,在设计、营销和研发等环节,中国则并非它们优先考 虑的国家。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中国是不利的,也印证了仅仅依靠低劳动成本不足以建立核 心竞争力。 综上,依靠目前基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只能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6 页 处在产业低端的弱势地位。因此,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是一种危险的 认识,如果我国制造业一直将基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视为其核心竞争力,而忽视核心竞 争力的根本,长此以往,中国制造业将还是只能为跨国公司打工,永远无法掌控价值链高 端。 2、隐忧:中国制造业的“伪成本优势”、隐忧:中国制造业的“伪成本优势” 如图 1-3 所示,鉴别企业的成本优势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成本优势,要秉着以下两个简 单的原则衡量: (1)这种成本优势是全面考虑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效率之后得出的结论 在考虑企业成本水平时,要全面涵盖企业运营中的所有成本,不仅包括会计记录上显 示的可见成本,更要包括隐性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除了从成本角度考虑之外,还应考 虑效率。 隐性成本:粗放生产及制造业转移带来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环境牺牲 2003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 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 30%, 世界煤炭总产量的 31%。这一显著对比表明“中国制造”还没能甩掉“粗放”这顶帽子。 由于我国多数行业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 路,长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国内大量资 源,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恶化。大量被浪费的资源和严重的污染,也是成本,而且 这种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但这种成本却是由整个社会买单,而 非由企业自身全部承担,因而是企业的隐性成本。这种粗放式生产原本与成本优势格格不 入、背道而驰,然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成本黑洞” ,可 以说,粗放式生产是隐性成本的内因。 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技术领先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的总趋势,固 然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制造加工环节利润本身趋簿等原因,但源于跨国公司本国 的环保压力与制裁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由于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生产环保标准都比欧 美发达国家要宽松,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将高污染项目转移到中国。而我国部 原则 2 伪 成 本 优 势 原则 1 是 是 低 高 全面考虑 隐性成本 成本效率 独特性? 持久性? 可复制? 可共享? 成 本 优 势 图 1-3 真伪成本优势的鉴别原则 figure 1-3 principle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e and false cost advantages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7 页 分地区还存在着盲目引进,致使大量高耗资源、高污染项目被引进投产,进一步加剧了资 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大举转移的大潮中,我们有必要 保持一份冷静的思考,制造业的大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世界经济格局的再调整是 价值链低端和环境污染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 从转移到我国的一些产业来看,就明显带有这种特点,转移来的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 低端,资源和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制造业转移所伴随的环境污染风险,也是我们在考 核企业成本时所忽略掉的隐性成本。进入我国的跨国企业并不对达到我国环保标准后所造 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这一沉重的成本要由我国人民自己来买单。虽然制造业向我国转 移给我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如果长期停留在国际分工低端这一 水平上,通过牺牲环境而带来经济增长则代价未免太大。可以说,制造业转移是隐性成本 的外因,使得我国社会承担的这一成本变本加厉。 成本效率: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的软肋 联合国发布的2002 贸易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甚至低于肯尼亚 和津巴布韦。然而,我国劳动力的低工资掩盖了低效率,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 界平均水平的 1/3,发达国家的 1/10,实际上,考虑了生产率因素后,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 增加值,美国劳动成本只是中国的 1.3 倍,而日本、韩国的劳动成本比中国还低10。此外, 我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亚洲人口大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 优势很相似,由于这些国家总人口抚养比最低时期将相继到来,会逐渐对我国制造业,特 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构成竞争压力。也就是说,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有弱化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造业的转移是不恒定的。一旦失去如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 资源等优势,则会发生新一轮转移。到那时,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来自何处? (2)这种成本优势是具有独特性、持久性的,不能为对手所复制,也不能被对手以别 的方式享有。 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取决于其持久性;只有当企业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其竞争者来 说, 是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才会存在。那么中国制造业的这种成本优势,竞 争对手能否复制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跨国公司可以轻松复制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随着中国的经 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合资或独资设立工厂或分公司,中国所独有的劳动 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因而也不再独享,而成为所有跨国企业共享的盛宴。如此一来,这种比 较优势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几乎没有太大意义。 而且更严重的情势出现了:跨国公司不仅能享有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而且由于其更 科学的管理和运营理念,更为先进、更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以及精益生产方式 的实施,其成本往往甚至比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更低。加之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更强的战略执 行能力和营销能力,更强的资本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与供应商更紧密更强势的关系,更 富顾客忠诚度和感召力的品牌等等,结果是他们利用本地化生产,在市场上成为中国本土 制造企业的劲敌,大额地抢得市场份额,而且由于成本更低,其盈利自然也大大超过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8 页 本土制造企业。 如果说在中国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能够复制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那么即使没有进 入 中国投资设厂的全球化公司,照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国外 公司通过低成本国家采购战略,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企业,由中国厂家贴牌生产(oem), 而得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较高的生产率。如今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也都是以 oem 方式进行外贸出口的。 所以,不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自己生产,还是与中国制造企业进行市场交易, 中国制造业基于比较优势的成本优势,都正在被跨国公司所共享,并且必然被越来越多的 跨国公司共享,如此一来,又有什么优势可言? (3)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1、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是在忽略了成本效率和由粗放生产 所导致的环境破坏的隐性成本基础上得出的,没有考虑其巨大的“成本黑洞” ;2、在当前 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源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可以很轻易地被跨国竞争对手 共享,因此,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其实是一种“伪成本优势” ,并不能给中国制 造企业带来真正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3、启示、启示 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包括国内市场上,建立起真正的竞争 优势,而不只是做跨国企业的代工厂,甚至即便在本土市场上都饱受跨国公司挤占之苦, 就应该从“伪成本优势”的误区中走出来,不要再沾沾自喜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相 反倒是应该好好借鉴其跨国竞争对手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苦练内功,从企业内部管理 运营上做文章,在努力发挥现有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改进成本优势的取得方式和来源(如 节约资源、精益生产、改进管理等) ,并寻求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如技术创新、提升品牌 价值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如前所述,低成本、低价格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实竞争优势所在,但这不足以支撑 “中国制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在于卓越的价值链管理,如何通 过价值链优化打造中国制造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攸关中国制造业未 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而价值链的优化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价值活动上,因此,本文将从价值活动这一微观角 度提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价值链优化的四种模式,即,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 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优化;价值链的延伸与收缩及价值活动的高效整合。之所以提出这四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9 页 种模式,是因为如果我们以价值活动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价值链的优化,那么对于每一项价 值活动,都有下列几个一般性决策问题: 1、企业的这项价值活动,是应该由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自己来做,还是该通过市场交 易获得?即 to make or to buy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决策,导致了企业的价值活动的一体化 或反一体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实施“反一体化”或“归核化” 战略,价值活动的反一体化(以外包为主要形式)已成为企业优化价值链最常用的一种模 式。 2、对于企业的任何一项价值活动,无论是内部进行还是通过外包进行,都要对该活动 的执行地点进行决策,即 where to do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决策,导致了企业价值活动的 全球布局。全球化趋势正是企业价值活动全球布局的体现,这也说明地点决策已经成了企 业经营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决策变量,在企业经营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企业 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进行优化,也是优化价值链的重要模式之一。 3、跳出单个价值活动,企业所经营的每项业务都构成一条价值链,对每条价值链,都 要考虑这项业务还要不要做或者要不要进一步延伸的问题,即 to do or not to do 的问题。对 这个问题的决策,导致了企业的价值链的延伸或收缩。 在这里有必要对这种模式与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模式进行一下辨析。这两种 模式其实质是不同的。延伸与收缩是对企业涉足经营的业务的取舍、进退,这是与企业对 自身使命的定位相关的决策。而一旦企业对这一问题做出决策,企业才会考虑到有关此业 务开展的种种价值活动中,哪些由企业“内给”哪些由外部市场“外给” 。因此,延伸与收 缩更多的是在不同产业链间的横向选择,一体化与反一体化是一条产业价值链上的纵向选 择。 4、一项价值活动与哪些价值活动有联系?有何种联系?它们如何互相影响?由于价值 活动之间总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只有发现并利用、优化其间的种种联系,才能为企 业打造出一条紧密协作、运行平滑的价值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价值活动对整合 的内在要求;前面的三种优化模式增加了企业运营的复杂性,因而对价值活动的整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整合的范围和难度。 图 1-4 清楚地表明了本文基于价值活动的价值链优化模型的逻辑框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0 页 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种模式并非完全独立、互相割裂的,恰恰相反,在企业的实际运 作中,经常是对多个模式的综合应用,在一个优化决策中,往往既有价值活动的反一体化、 又有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的优化,同时还有价值活动间的整合,甚至还有价值链的延伸/收 缩,种种组合,不一而足。而提出这四种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在从分析价值 活动出发优化价值链时,能有一个可参考的一般性的决策模型。 当然,对于每一项价值活动,其优化还有一项最具实践性的内容,就是该活动具体该 如何进行的问题(how to do) ,但是鉴于企业中要执行的价值活动若干,每个企业价值活动 的执行方式千差万别,而且每个企业都在寻求执行价值活动的更好、更独特的方式,因此, 本文无意于提出一个针对一项具体的价值活动的优化模型(当然,对任何一项具体的价值 活动也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一般性的、通用的模型,有的只是价值活动的优化原则,例如 尽可能的低成本和差异化等) ,而是针对抽象意义上的、一般性的价值活动提出上述四个具 有普适性的优化模型。 在下面的四章中,本文将逐章分别对这四种模式的内涵、动因、风险进行阐述,并对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优化提出建议和方向。 文章最后将选取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应用上述四种价值链优化 模式对该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进行具体分析,给出上汽集团在价值活动一体化和反一体化、 价值活动全球布局优化、价值链延伸和价值活动整合四个方面的具体策略。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具体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归纳法 优化 优化 图 1-4 基于价值活动的价值链优化模式的逻辑框架 figure 1-4 framework of activity-based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s 优化 优化 价值活动 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 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优化 这项活动(业务)要不要做? to do or not to do? 价值链的延伸/收缩 这项活动要不要自己做? to make or to buy? 这项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 where to do? 这项活动与其它活动有何联系? any ties with other activities? 价值活动的高效整合 优化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1 页 对现有的国内外有关价值链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出企业价值链 优化的四种模式,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并对这四种价值链优化模式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 2、案例分析方法 应用文中提出的价值链优化的四种模式,对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的价值链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3、定性模型方法 对价值活动的全球布局,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活动全球布局的矩阵模型,模型 的提出主要采用定性的分析和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2 页 第二章第二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活动的一体化与反一体化 2.1 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的现实表现2.1 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的现实表现 业务活动内给(in-house)和外给(out-house)是企业开展价值链业务活动的两种基本方 式。业务活动在内给和外给之间的转换就导致了一体化和反一体化的出现。一体化 (integration) ,是指企业将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业务活动转由内部进行,即由供应商 价值链或者买方价值链转向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过程。反一体化(disintegration) ,是一体化 的逆反过程,是企业将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取,即由企业价值链 转向供应商价值链或者买方价值链的过程。一体化和反一体化的抉择,就是对企业价值链 中的某价值活动,是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己执行还是在外部通过外包的方式由市场上的承 包商进行的抉择问题。 一体化和反一体化的转换使得企业的价值链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它们是企业调整 优化价值链的主要手段。 这种调整方式可以用图 2-1 来表示,其中 a 图中所有业务活动都在企业内部进行,b 图 中则将原本在内部进行的业务活动 3 转向企业外部,进而成为供应商价值链的一个环节 x。 彼得杜拉克曾经举福特汽车为例,福特一般会被认为是制造业,但是现在福特本身并不 制造任何东西,而只是负责组装,围绕在福特周围的,是一个由众多企业构成的企业外部 价值链。 在学术界,学者们对一体化与反一体化决策做了比较多而全面的研究。罗纳德科 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企业与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可替代的两 a一体化:价值活动在企业内依次进行 结束活动 n 活动 1 活动 x(活动 3) 活动 2活动 n结束 活动 1活动 2活动 3 活动x1活动x+1 图 2-1、价值链优化模式之一: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的抉择 figure 2-1 value chain optimization mode : choice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b反一体化:价值活动 3 被外包,跨越企业边界进行企业 1 边界 企业 2 边界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3 页 种方式,市场交易过程中是存在成本的,即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4。在科斯的基 础上,奥利弗e威廉姆森、道格拉斯诺斯、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德姆塞茨、 张五常、桑福德j格罗斯曼和奥利弗d哈特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 形成了交易费用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一项业务活动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一体化) , 还是通过市场交易方式从企业外获得(反一体化) ,主要看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交易 成本的比较。当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组织该活动的成本时,就应该 采用一体化,反之就应该采用反一体化5。 随着博弈论作为研究工具的广泛应用和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近年 来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一体化与反一体化机理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volker mahnke(2001)认为传统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分析忽视了动态环境下企业一体化的长期 后果,而从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和企业默许契约承诺的角度提出了新的企业边界理 论, 并以外包为例建议企业应该进行反一体化 (disintegration) 提高长期动态竞争力6。 george baker 等人(2002)用重复博弈模型来解释为什么和怎样决定一体化或非一体化(non- integration) ,提出一体化策略是协调企业间关系的工具7。 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外学者也对企业一体化与反一体化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john e kwoka(2002)使用大量的一体化程度不同的美国电力企业的数据来建模,分析、 评估一体化的经济性,进一步调查一体化的可替代机制、确定因素和成因8。mpoyi 和 t. richard(2002)研究了决定反一体化(disintegration)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企业竞争力的影 响,通过对 316 家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反一体化能够提高竞争力 9。steven r elliott 等人 (2003) 以实验方法对占支配地位的企业一体化控制和成本掠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 这些行为和对竞争效率的负面作用是可以被观测到的10。 外包作为企业反一体化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venkatesan(1992) 和 welch、nayak(1992)分别探讨了自制或不自制(to make or not to make) 、自制还是外购 (make or buy)的问题1112,r. bettis、s. bradley 和 g. 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聘用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年眼科医师培训课件
- 高压外线电工培训课件
- 2025年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P2P借贷平台合作协议
- 2025年智慧农业装配式钢结构大棚施工及维护合同
- 2025年企业级AI智能助手数据服务与战略咨询合同
- 2025年度环保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开发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智慧景区灯光秀项目创意策划与施工安装合同
- 2025年环保型车体广告租赁与公共设施绿色广告合作合同
- 2025年新型健康险代理居间合同包含全面理赔咨询服务
- 被诈骗的起诉书范文
- 医院病历单请假用
- 肝胆外科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 滁州市珠龙广卫绢云母粉厂滁州市南谯区将军山绢云母矿1万吨-年露天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迷你中长导管-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法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GB/T 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