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1 9 9 2年我国加入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 约 ,承诺完全采用其规则。在我国加入 w t o以后,协调制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 海关、商品检验、环境保护、外经贸管理等多家部门进行管理的基本工作语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之中, 协调制度在我国使用的广度和深 度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协调制度整个分类体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由归类总规则、注释、 (类 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商品名称及编码表三部分组成。 协调制度中的注释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依据,是为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 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 归类的正确而设立的。 本论文全面了介绍协调制度中的注释,主要论述协调制度注释在解 决商品归类问题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归纳前人关于协调制度注释运用 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自己认为较为方便实用的注释运用方式的 类别,然后对 2007 年版的协调制度注释,按照不同的类别加以归纳,总结 并给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注释的应用方法。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使协调制度注 释的应用简单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商品归类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这可以为 研究商品分类和编码的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也为从事商品归类的应用者提 供一条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归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协调制度,注释,商品归类 ii abstract in 1992, with no reservations, china ratifie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 harmonized system” , esta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after china s entry to wto, harmonized system gradually evolves into a basic working languag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n commodities and goods by relevant authorities such as customs, commodity inspection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hority and administration o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affairs. as china s economy is further involved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wider and more profound application of harmonized system will be reinforced in china. the whole harmonized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rules, notes, coding schedule. the notes of this system are important legal foundation for the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they are established to limit the range of goods in different section, chapter and subheading item, simplify the context of the item, and guarantee the precision of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notes of harmonized system in all respects, mainly involv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and effect of the notes when used for the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he notes which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and eff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conclusion made by the predecessors. then all the notes in harmonized system revised in 2007 are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a lot of examples are given 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tes.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tes will be simple and systemic, and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will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will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ers who are working for the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and give some advices related to the usage of the notes effectively for the applicato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keywords: harmonized system, notes,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1 第 1章 引言 1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 1 . 1 研究背景 协调制度的全称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由协调制度国际公约作为 法律约束保证其实施。它和 w t o 组织一起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维护国际贸 易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1 9 9 2年我国加入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商品名 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约 (简称协调制度国际公约 ) ,承诺完全采用其规 则。在我国加入 w t o 以后,协调制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海关、商品检验、环境保 护、外经贸管理等多家部门进行管理的基本工作语言。目前,协调制度已经成为 我国政府实施进出口管理政策的重要工具, 商品编码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政 策的重要信息载体。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之中,协调制度在 我国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协调制度是一个完整、系统、通用、准确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具有 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协调制度整个分类体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由归类 总规则、注释、 (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商品名称及编码表三部分组成。其 中,商品名称及编码表由协调制度编码(商品编码)和货品名称(亦称品目条文 和子目条文)组成,是协调制度商品分类目录的主体,2 0 0 7年版协调制度的分 布从属于 2 1 个类,分布在 9 7 个章中。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文本 的卷首,是指导整个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总原则。归类总规则有 6 条,是具有法 律效力的商品归类依据,适用于品目条文、子目条文以及注释无法解决商品归类 的场合。 协调制度中的注释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依据,是为限定协 调制度中各类、 章、 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 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 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的正确而设立的。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注释 为我们准确归类供了依据和指南,是我们在运用协调制度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部 分,它们与归类总规则和协调制度品目、子目共同严密地组成了不可分割的“三 位一体”的科学分类制度。 鉴于协调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和注释在协调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协调制度注释是非常有必要的。 1 . 1 . 2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2 在当前研究协调制度的著作、论文中,论述归类总规则和商品名称及编 码表应用的文章比较常见,数量相对较多,而把注释单列出来进行研究分析的文 章目前为止相对比较少,这一方面是由总规则和编码表的重要性决定的,编码表 是协调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归类总规则是为保证每一个商品,甚至是层出不 穷的新商品都能始终归入唯一的品目或子目, 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而制定的商品 归类应遵循的原则。它们是指导并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因此,涉及商 品归类的论文及专著中总会有大量篇幅去论述归类总规则的重要性及运用方法。 另一方面,注释的内容繁杂,分布广泛,基本上每一类、每一章都有注释。要想 把众多的注释归纳总结, 从中找出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事实上,注释与归类总规则和品目条文及子目条文一样,是商品归类时 的法律依据。归类总规则一中明确了注释在商品归类中的法律效力。 “类、章及 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 注或章注确定”。 在协调制度中,注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关于研究商品归类 的著作中,注释往往只出现在具体商品归类的实例讨论中,并没有完整的关于注 释的分类研究及具体运用的全面论述, 本选题试图在现有关于注释的研究成果的 基础之上,对注释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注释的研究系统化,完整化,使人们 对于注释的地位和作用有更加清晰地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注释运用方式 的主要类别,以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在技术层面上解决注释应用的相关问题, 使人们在应用注释解决商品归类问题时更加方便快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实意义 在商品归类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很多由于对协调制度注释的地位和作 用认识不够深刻而忽视协调制度注释的运用而发生归类错误的现象。此外, 更加常见的问题是在实际应用中,面对数量众多、纷繁琐碎的注释,人们往往感 到没有条理,无从下手。例如,在莫晨宇所著的论文高职院校进出口商品归 类教学的探讨中提到, 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中存在四个“太多” :可贸 易商品种类太多; “其他”太多( 很多商品在编码表里没有具体列名, 需要考虑 按相关规则归入“其他”项目) ; 归类规则及相关注释内容太多;特例商品太 多。这些“太多”使教师在教授和学生在学习上都较为困难, 无法面面俱到。 1 还 有很多报关员在进行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实际操作中也觉得注释的知识过于分散, 不够系统,只能见过一个例子记住一个,显得过于消极和被动,甚至是在海关负 责商品归类的关员们, 在做出商品归类决定时运用注释的方法也往往是凭借工作 经验的积累。 1 莫晨宇: 高职院校进出口商品归类教学的探讨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7 年7 月,第 3 期。 3 本选题试图首先对协调制度的注释进行准确定位, 使人们对其地位和作用的 了解更加清晰。在各位专家和学者所作的协调制度注释研究的基础上,对于 注释的不同运用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并给出具体实例加以说明。这可以为研 究商品分类和编码的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也为从事商品归类的工作者和学 习者提供一条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归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1 . 2 主要内容 本论文全面介绍了协调制度中的注释,主要论述协调制度注释在解 决商品归类问题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归纳前人关于协调制度注释运用 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自己认为较为方便实用的注释运用方式的 类别,然后对 2007 年版的协调制度注释,按照不同的类别加以归纳,总结 并给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注释的应用方法。 本文在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贡献做出简单说明。 在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协调制度注释的地位和 作用,开始先简单介绍协调制度, 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协调制度注释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并对容易发生混淆的两个概念: 协调制度注释和协调制度注释 加以区别说明;第三章主要对协调制度中注释的运用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 在回顾前人对于注释的运用方法的论述基础上,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 了协调制度注释运用方式的主要类别。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也是篇幅最多的一 章。在前一章确定注释运用方式主要类别的基础上,对 2007 年协调制度中的注 释加以分类,对不同类别的注释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注释 的应用方法。 1 . 3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资料分析法,即通过查阅现有的文书档案、书刊、论文、研究报告等, 寻求对协调制度注释应用的相关问题的理解 。 2、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以往论述协调制度注释的不 同运用方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最终确定协调制度注释的运用方法分 类标准奠定了基础。 3、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协调制度的法律效 力的论述,以及协调制度注释的归纳总结主要采取了这种研究方法。 4、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 2007 年版的协调制度中出现的注释分类进 行统计,比较各类注释的分布情况。 4 1 . 4 本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四点,分别是: 1 、本文在简要介绍协调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协调制度注释的重要法律地 位和作用,强化了人们对于协调制度注释的理解和认识。 2 、对于容易混淆的两个基本概念: 协调制度注释和协调制度注释进 行了辨析,进一步明确了两者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3 、在总结前人关于注释运用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运用方式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最终确定了注释运用方式的主要类别,使人们对于协调制度注释的运 用方式有更加全面、清楚的认识。 4 、 本文以 2 0 0 7 年协调制度为基础, 对其中的注释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了归纳、 总结,对每一类别的注释给出明确的定义,划分具体类型、总结其分布情况,并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其运用方法。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使杂乱繁琐的协调制度注 释变得有条理,使协调制度注释的应用简单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商品归类工 作的速度和准确性。这可以为研究商品分类和编码的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也为从事商品归类的应用者提供一条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归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5 第 2章 协调制度注释的地位和作用 2 . 1 协调制度概述 2 . 1 . 1 协调制度的定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英文全称为 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简称协调制度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 分类目录 (cccn)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的基础上,协调 国际上多种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方面的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 的国际贸易商品目录。 协调制度是作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 约 (简称为协调制度国际公约 )附件的商品分类目录,它包括所有品目和子 目及其相应的数字编号,类、章和子目的注释以及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2 截止到 2 0 0 6 年 1 0 月 1 日, 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缔约方已达到 1 2 5 个(1 2 4 个国家和欧盟) 。非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缔约国、但使用协调制度的国家、 地区和海关为 7 9 个。因此,世界上使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地区和海关已经 达到 2 0 4 个。 3我国海关自 1992 年起采用该制度,以其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进出 口货物情况,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 计商品目录 。据世界海关组织统计, 协调制度已经涵盖了世界贸易中 9 9 的商品。协调制度在国际贸易、贸易统计、国际运输、国际贸易谈判以及经济分 析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 1 . 2 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协调制度是一部科学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其总体结构包括三 大部分: (1)归类总规则; (2)注释(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 (3)商品名称 及编码表。它们一起保证了协调制度为多方提供系统、统一的商品分类方法。 1、归类总规则。 协调制度按一定的结构体系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按类、 章、品目、子目进行分类。为了保证每一个商品与单一的品目或子目相关联,保 证某一商品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商品也能始终归入同一个品目或子目, 排除归入 其他品目或子目的可能,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 协调制度制定了商品归类应 该遵循的原则,即商品归类总规则。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的卷首,共由 6 条构成,它们是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是指导整个协调制度商品 2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 (1983 年 6 月 14 日定于布鲁塞尔) ,第 1 条。 3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主编: 2002- 2007 年版协调制度目录转换培训教材 。 6 归类的总原则。规则一至规则五是关于 4 位品目的归类,规则六是对子目归类的 规定。 应该注意总规则的使用顺序为规则一优先于规则二, 规则二优先于规则三, 依此类推。 2、注释。在协调制度的大部分类和章之前都有注释,分别称为类注释 或章注释,有些章注释后还有子目注释。这些被称为“法定注释” ,它们与归 类总规则一样,构成协调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 解释。类注释和章注释分别限于对本类或本章的解释,子目注释则仅限于对某个 具体子目的解释。 3、商品名称及编码表。商品名称及编码表由协调制度编码(简称商品编码) 和货品名称 (亦称品目条文和子目条文) 组成, 是协调制度商品分类目录的主体, 从属于 21 个类, 分布在 97 个章中 (第 77 章是空章, 保留为协调制度将来所用) 。 商品编码栏居左,货品名称栏居右,依次构成一横行。4 2 . 1 . 3 协调制度的重审与修订 协调制度是一个以公约形式保证其统一实施的国际商品分类目录, 根据公约 规定设立了协调制度委员会。 为使协调制度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贸易格局 的变化,协调制度委员会在它的第一届会议上决定,每隔 4 年就要对目录作一次 全面的重审和修订。因此自 1988 年协调制度实施起已进行了四次修订,形成了 1988 年、 1992 年、 1996 年、 2002 年和 2007 年 5 个版本。 从 2 0 0 7 年 1 月 1 日起, 我国实行了以 2 0 0 7 年版协调制度为基础的 2 0 0 7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口税则 。 2 . 2 协调制度注释的地位和作用 2 . 2 . 1 协调制度注释的概念 协调制度注释是协调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注释是对于国际贸 易商品分类目录相关条文解释说明的规定:位于类标题下的注释为类注释,简称 类注;位于章标题下的注释为章注释,简称章注;位于类注、章注、或章标题下 的注释为子目注释。除特别说明外,它们和归类总规则一样具有法律效力。不过 “子目注释”项下的那些注释仅限于对子目的解释,效力仅限于被注解的子目范 围内。 4 郑俊田、刘文丽、徐晨编著: 报关单填制与商品归类技巧专项训练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 189 页。 7 2 . 2 . 2 注释在归类时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协调制度总规则第一条规定: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 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 或章注无其它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规则一说明了三个问题:1、类、章、及 分章的标题对商品归类不具有法律效力;2、品目归类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 据是品目条文、类注和章注。3、品目归类时应按顺序运用归类依据,即先品目 条文、注释(二者同等优先) ,最后是归类总规则二至五。同样,在海关总署的 文件中,也把注释作为海关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的法律依据。 2 0 0 7年 3月 2日我国海关总署对外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 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 并于同年的 5 月 1 日开始生效。 该规定第二条指出: “ 本 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 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 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 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 5 该规定 还明确了海关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的主要依据: 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 的商品归类按照国家有关商品归类的规定确定; 关税条例规定,纳税义务人 应当按照税则规定的目录条文和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以及其 他归类注释,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并归入相应的税则号列。具 体来说,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出口税则 2 、商品及品目注释 3 、本国子目注释 4 、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 5 、海关总署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 可见, 协调制度注释是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注释是 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依据, 除另有说明外, 一般只限于使用在相应的类、 章、 品目及子目。需要注意,在有说明时注释可超出通常的使用范围,例如第十五类 类注 2 规定了通用零件的范围和应归入的品目, 该注释所述通用零件即使只适合 使用于其他类的机器,也应归入第十五类的相应品目;第 39 章注释中对塑料的 定义适用于本目录各品目。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品目归类时,类、章注释和品目条 文居于同等优先使用的地位。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子目归类时,适用的注释和子目 条文居于同等优先使用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子目归类时存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2007 年 2 月 14 日经署务会议通过,2007 年 3 月 2 日海关总署第 158 号令公布,自 2007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8 两种情况。只有当类、章注释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不矛盾时,类、章注释方适 用于子目归类。而当类、章注释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不相一致时,应服从于子 目条文或子目注释。运用注释解决子目归类时子目注释是优先适用的注释,其次 是章注和类注。即三者发生矛盾时服从于子目注释。详见协调制度归类总规 则规则六。6 注释是为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 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的正确而设立的,是 非常重要的归类依据。在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目的场合,尤其 要想到运用注释确定归类。毫无疑问,在一定情况下,将这些注释的实质内容合 并到品目条文中是可行的。但是会造成品目条文过长而难以理解,并会造成很多 重复。采用注释的方式则可使其简明扼要、并确保解释的准确和严格,以避免归 类时出现疑问和争议。7 在商品归类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对注释的作用了解不够,或者应用方 法不得当而发生归类错误的现象。 下面是一个忽视运用注释而发生归类错误的典 型例子。例如:超过 100 年的水墨画原件,有收藏价值。水墨画原件是手绘的艺 术品,查阅类、章标题,应归入第 97 章。看起来既是手绘画,也是超过100 年 的古物。如作为前者似应归入品目 97.01 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如作为后者 似应归入品目 97.06 超过 100 年的古物。因为第 97 章章注 4(2)规定品目 97.06 不适用于可以归入该章其他各品目的物品, 所以超过 100 年的水墨画原件应归入 品目 97.01,最终归入子目 9701.1010。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牢记注释和品目条文在 归类时处于同样优先的地位。如果忽视运用注释,就会误用归类总归则三(三) 从后归类的方法即归入品目 97.06,此法当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8因此,为避免 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必须要重视注释的运用,养成查阅注 释的习惯。关于注释的具体应用方法,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论述。 2 . 3 协调制度注释与协调制度注释 世界海关组织(w o r l d c u s t o m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简称 w c o )为使各国能够统 一理解、准确执行协调制度 ,主持编写了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注释 ( h a r m o n i z e d c o m m o d i t y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n d c o d i n g s y s t e m e x p l a n a t o r y n o t e s ) (简称为协调制度注释 ) , 协调制度注释是协调制度所列商品及品目 6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第六条: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 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除本制度目录条文另有规定的以外, 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于本规则。 7 世界海关组织编著,王雯译: 海关商品归类手册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 页。 8 刘文丽、芮莉杰编著: 商品归类 8 日会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1 页。 (2000 年报关 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 23 题) 9 范围最权威的解释,是协调制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调制度注释对 商品归类非常有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协调制度, 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 协调制度注释对协调制度的品目和子目总体范围的解释并不 是详尽无遗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协调制度注释必须始终与协调制度本身 的法律条文一致,二者不能脱节,特别还要与归类总归则以及类注释、章注释及 子目注释保持一致。 9 自 1 9 9 2 年我国采用协调制度以来,我国海关已先后翻译出版了 1 9 9 2 年版、1 9 9 6 年版、2 0 0 2 年版和 2 0 0 7 年版的协调制度注释 ,对我国海关、有 关管理部门以及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业务的进出口企业等的正确进行商品归类 发挥了积极指导和规范作用。 目前正在使用的是 2 0 0 7 年版的进出口税则及品目注释 (简称税则注 释 ) ,是海关总署根据 2 0 0 7 年版的协调制度注释编译而成的,是进出口商 品归类的法律依据。 根据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第一条第一款规定, 协调制度是作为本公约 的附件;第二条规定,本公约附件为公约不可分割部分。因而协调制度的法 律地位是由协调制度国际公约所赋予的。而协调制度注释不是协调制 度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的附件,因而其从未被赋予法律 地位。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协调制度注释 英文用的是 “e x p l a n a t o r y n o t e s ”, 即其含义是“解释性的注释” ,这与协调制度中的类注、章注、子目注释不 同,它们英文用的是“s e c t i o n n o t e s 、c h a p t e r n o t e s 、 s u b h e a d i n g n o t e s ” , 这些才是具有归类法律依据的注释(n o t e s ) 。 1 0 但是,由于商品的错综复杂,以及协调制度的品目、子目条文,有关的 类注、章注、子目注释,甚至归类总规则的条款本身,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 难度,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其原意,则无法做到统一、准确地归类。为了使得协 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有明确 、统一的解释,海关合作理事会为协调制度 制定了一部协调制度注释 ,对协调制度的归类总规则,有关的类注、章注、 子目注释作了解释,对各条品目和部分子目的范围作了规定,其中还贯穿了某些 必要的商品知识(如生产方法、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使用用途等等) ,相当于 解读协调制度的一部权威词典。 例如,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三(二)规定, “零售成套货品”应该按照构 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但该条规则本身并没有对什么是“零售成套 货品”作出规定,这就很可能导致在对某项具体商品进行归类时,判断该商品是 否属于零售成套货品,是否应该按照该条规则归类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从而 9 世界海关组织编著,王雯译: 海关商品归类手册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 页。 10 宗慧民, 论归类的法律依据 ,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 12 月,第 4 期,总第 86 期。 10 导致不同的归类。而在协调制度注释中就对“零售成套货品”作了解释,详 细说明了构成零售成套货品的三个条件。 又如,子目 3 9 2 4 . 1 0 0 0 是“塑料制的餐具及厨房用具” ,子目 3 9 2 4 . 9 0 0 0 是 “塑料制的其他家庭用具及盥洗用具” 。对于商品“塑料制的茶叶罐” ,我们很难 确定应该归入子目 3 9 2 4 . 1 0 0 0 还是子目 3 9 2 4 . 9 0 0 0 ,因为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 3 9 2 4 . 1 0 0 0 中的“厨房用具”和子目 3 9 2 4 . 9 0 0 0 中的“家庭用具”各自的具体范 围。而这一问题通过查找协调制度注释中的相关内容就能迎刃而解。 协调 制度注释在品目 3 9 2 4 项下对餐具、厨房用具、其他家庭用具、盥洗用具各自 作了较详细的解释,其中就把茶叶罐列入了“厨房用具”的范围(如果把诸如此 类的问题统统列入协调制度的有关类注、章注、子目注释中,则协调制度 将会变得相当烦琐)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商品“塑料制的茶叶罐”应该归入子 目 3 9 2 4 . 1 0 0 0 。 综上所述, 协调制度注释包括类注、章注及子目注释,是协调制度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注释被称为“法定注释” 。以有别于协调制度注 释 , 协调制度注释是经海关合作理事会正式批准的对协调制度的官方解释, 它是协调制度不可缺少的辅助性文件, 但不是 协调制度国际公约 的组成部分。 1 1 协调制度注释不受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的约束。各国海关也可以根据本 国的需要加列补充注释, 但其效力仅受本国法律约束。 我国根据 协调制度注释 编制了本国的进出口税则及品目注释 ,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 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中将其列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 11协调制度注释由 wco 单独发行,不属于法律条文的范围。但它对具体归类操作非常有帮助。 11 第 3章 协调制度注释的运用方式总结 3 1 协调制度注释的运用方式回顾 协调制度注释是协调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商品归类时重要 的法律依据。注释的作用是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 确范围, 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 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 保证商品归类的正确。 为了实现这些作用,注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与对于注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 对比较统一的情况不同, 在目前研究商品归类的著作及论文中, 对于 协调制度 中注释采用的方式(方法)意见并不统一,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刘文丽教授在商品归类基础一书中提到的方式 12 注释是为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 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的正确而设立的。注 释主要单独或综合运用下列方式。 1、详列货品名称、加工方式等,用提示的方法方便归类。 采用此种方法的注释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起到限定品目及子目货品 范围或避免归类错误等作用。 1) 、为限定货品范围而设的注释通常采用逐一列举某一(或某些)品目包括 的所有货品的方式,在表述时多有“仅” “只”等限定性字眼; 2) 、为发挥预警作用避免产生错误归类而设的注释,通常采用详细列举某一 (或某些)品目包括的容易发生归类错误而设的注释,在表述时常用“包括”等 词汇。 2、列举典型货品名称或允许加工方式等,用以说明货品含义,以便用类比 的方法进行商品归类。 3、用排他条款详列或列举不得归入本类、章、品目及子目的货品名称,或 不允许采用的加工方式等,杜绝商品错误归类现象的发生 4、用定义形式明确商品法律归类时的含义。 此定义与传统的商品定义不完全相同。 5、改变货品名称概念,扩大或缩小货品范围。 6、解释类、章及品目和子目条文中使用的名词。 7、阐述货品归类规定。 (二)张慧如在商品归类重点提示及强化训练中提到的方法 1 3 12 刘文丽编著: 商品归类基础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 5 页。 13 张慧如编著: 商品归类重点提示及强化训练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页。 12 商品编码表中众多的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各有特性,我们在平时熟悉注释 的时候,要注意有针对性地予以区分,以便做到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向大家介 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注释条款: 1、排他性条款。注释中的排他性条款在所有注释条文中使用最频繁,也是 我们在做商品归类练习中首先要考虑到的部分。 因为此类条款将看起来可以归入 本类、章的商品按照协调制度的要求归入其他类、章。在查找编码时应首先考虑 到注释中排他性条款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注释的排他性条款都放在注释的首要位 置。 2、定义性条款。注释中的定义性条款是将协调制度中的名词做以限定和解 释,通常这种限定和解释仅限于协调制度中的应用,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情况。 此类注释条款分为:对于范围的限定、对于成分的限定和对于规格的限定等几种 情况。 3、优先性条款。优先性条款是将看起来可以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商 品优先归入某个品目。注释的优先条款与归类总规则三(三)的“从后归类”原 则并不冲突,而且在运用上优先于归类总规则三(三) 。 4、分类性条款,此类条款在一个条款中将若干品目进行分别解释,在实际 教学活动中,往往被很多学员误解。 (三)在王雯翻译的世界海关组织编著的海关商品归类手册中的注释运 用方法 1 4 注释的作用在于准确限定子目、品目(或一组品目)、章或类的范围。依据 情况的不同,这一作用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 、用概括性定义来限定某个子目、品目的范围或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 2 、未全部具体列出某个品目或某组品目项下所包括的货品。 3 、全部具体列出某个品目或某组品目项下所包括的货品。 4 、 用排除性条款列举若干货品不能归入某个特定子目、 品目 (或某组品目) 、 章或类中。 某些注释是同时采用上述方法中的几种制定的。 (四)在海关总署编著的报关员使用手册中提及注释的运用方法 1 5 注释的作用在于限定品目、类、章商品的准确范围,常用的方法有: 1、定义形式:给某个商品名称下个定义,以划分品目范围及对商品含义做 出解释。如,第四十章章注一对“橡胶”的定义。 2、技术指标形式:用商品成分所含技术指标对品目范围加以限定,如第七 十二章章注一对一些金属的技术指标规定。 14 世界海关组织编著,王雯译: 海关商品归类手册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 页。 15 海关总署编著: 报关员使用手册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80 页。 13 3、列名形式:如三十章章注三列名了应该归入品目 3 0 . 0 6 的具体商品范围。 4、排除形式:用排它条款列举了若干不能归入某一品目、某一章的商品, 如第一章章注。 某些注释同时采用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有的注释既作了定义,又列 举了一系列包括在内或除外的货品,这样使含义更加明确。如,六十一章章注三 关于“便服套装”的定义。 (五)钟昌元教授在进出口商品归类教程中提到的注释采用的方式。 1 6 1、排他列举类、章、品目、或子目所不包括的商品。排他列举在协调制 度的注释中极为常见,例如第二章章注列举了该章不包括的肉及杂碎 。 2、典型列举即列出有代表性的商品来说明类、章、品目或子目的商品范围。 如第十二章的章注用列举形式限定了品目 1207 含油子仁及果实的范围;第四 十四章子目注释中罗列了大量的“热带木”。 3、列出技术指标来限定某些特定的商品范围。例如第十一章的章注二和章 注三,对归入该章的谷物细粉和粗粉规定了技术指标。 4、给重要的名词作出解释。例如第十一类的子目注释一,解释了该类子目 中使用的十个名词。 5、阐述某些商品的归类原则。例如第十一类的类注二,规定了由多种材料 混纺的货品的归类原则。 (六)在温朝柱主编的进出口商品归类实用训练手册中提到的注释的运用 方式。 1 7 1、排他类注释:这类注释是用排他条款列出若干不能归入某一类、某一章、 某一品目的商品, 一般排列在各类、 章的前面, 也是我们归类时必须查看的条款。 如在第一章活动物的注释一中列举了 3 种本章不包括的商品;第 3 9 章塑料及其 制品的注释二中列举了 2 2 种本章不包括的商品;在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 品的类注一中列举了 2 1 种本类不包括的商品。这一类型的注释使用范围最广。 2、优先权类注释:这类注释一般适用于看似可归入两个获两个以上品目的 情况下,应优先归入某一指定品目。例如,第 6 1 章的注释八规定用塑料、橡胶 处理的针织物制的服装既可归入品目 6 1 1 3 ,又可归入本章除品目 6 1 1 1 以外的其 他品目的服装,要优先归入品目 6 1 1 3 。 3、名词解释类注释:这类注释是对某些品目中出现的名词作一些限制性的 解释,如确定它所包含的范围、规定它的加工工艺等,以避免产生可归入两个或 两个以上品目的情况。其中有的名词是确定商品范围的,如第 4 章的注释一对 16 钟昌元编著: 进出口商品归类教程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 页。 17 温朝柱主编: 进出口商品归类实用训练手册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 53 页。 14 “乳”的解释(是指全脂乳及半脱脂或全脱脂的乳) , 还有第 5 章的注释四对“马 毛”的解释(是指马科、牛科动物的鬃毛和尾毛);有的名词解释则是规定了商 品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如第 3 9 章的注释一对“塑料”的解释(将聚合物在 外力作用下通过模制、挤压、滚轧或其他工序制成一定形状,成形后除去外力, 其形状仍保持不变),第 4 4 章的注释二对“强化木”的解释(指经过化学或物 理方法处理,从而增加了密度或硬度并改善了机械强度、抗化学或抗电性能的木 材);有的名词解释则是对商品的规格、形状、加工方法等因素加以限制,如第 十一类的类注释及子目注释中对“缝纫线”、“供零售用纱线”、“高强力纱”、 “制成的”、“弹性纱线”等名词的解释,第 7 2 章的注释一中对“生铁”、“铁 合金”、“不锈钢”、“平板轧材”等名词的解释。其中第 7 2 章是所有章中出 现名词解释最多的章。 4、成份含量限制类注释:这类注释一般只适用于第十六类以前的商品,即 动植物类、化工类、纺织类、金属材料类商品。如第 1 6 章的注释二规定只有按 重量计含肉量在 2 0 % 以上的香肠、肉等的食品才归入本章,第 2 8 章的注释七规 定只有按重量计含磷量超过 1 5 % 的磷化铜(磷铜)才归入品目 2 8 4 8 ,第 5 9 章的 注释四(一)规定用橡胶处理的纺织品当每平米重量超过 1 5 0 0 克时按重量计纺 织材料含量必须在 5 0 % 以上才归入品目 5 9 0 6 ,第 7 1 章的注释五规定按重量计含 金量必须在 2 % 以上的合金才视为金合金,并按金合金归类。 5、尺寸、重量限制类注释:这类注释规定归入某一品目商品的尺寸、重量。 如第 8 4 章的注释八对品目 8 4 7 0 的“袖珍式”计算器的尺寸限制(外形尺寸要小 于 1 7 0 m m 1 0 0 m m 4 5 m m ),第 4 8 章中注释八对尺寸的限制,第 5 9 章的注释四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