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中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入 手,将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式生产方式改为一家一户独立劳动、自 主经营的生产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也有自身 的缺陷,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个体力量单薄,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形成规模 效应,无法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与市场经济中其它经济主体相抗衡,更无法与国 际市场接轨。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而将农民 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组织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农民合作组织的形式很多,本文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个案考察、实证分析等方法, 系统梳理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涵、特征、类型及运行方式,并在分析中国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组 织自身定位不准确、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政策支持乏力、内部治理机制不 完善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原因:观念陈旧、认识偏差,公民社会发育 程度不高,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和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 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其 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市场经济体制 的完善为其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对外的进一步开放为其发展提供外部支持和公民 社会的发育为其发展提供社会条件等。 为推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良性有序 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政府应出台措施促成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抓住 机遇谋求发展。一方面,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完善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制度。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 ii abstract the severity of chinas issues of “three rural”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also paid highly attention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s adapted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transferring the mode of production from the “iron rice bowl” to one of independent operation. however,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has its own flawsas a producer and operator, the forces of the family or the individual are mot strong enough to master their own destiny. the small-scale farmer economy cant be operated on large-scale, so it cant achieve the largest effect, nor can it compete with other economics entities in the market economy as an independent one, let alone matc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solve the issue of “three rural”, we must explore a new way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farmers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some use.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exclusively studies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the farmers,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modes of operation of this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is organiz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inaccuracy of its self-positioning, the unclerity of its legal statu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 as well as the imperfect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out-dated concepts, misunderstanding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is not high,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s mot perfect and the overall low quality of farmers and weak self-management. currently, there are goo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for chinese farmers (pcocf). for example, the highly at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provides insurance;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broad scope of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provides th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further opening to outside world provides extern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provides soci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benign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iii pcocf and to bring it into full play, the organization itself should seek opportunities and offer more policy-related support.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intensify the legislation of pcocf and improve the policy support towards pcocf and also increase formed-raising channel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improv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cocf and strengther the cooper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pcocf. key words: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for chinese farmers; agricultural industry agricultural industry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 13 亿人口,有 8 亿多农民。因此,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乎中国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三农”问题已 日益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 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紧接着,在和谐社会构建 理念的指导下,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4 年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四个中央一号文件。 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 越清晰的思路。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 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 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 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 推进的关键时期。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因为它意味着我们要寻求一种新的适合 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入手 将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式生产方式改为一家一户独立劳动、自主经 营的劳动方式,但是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也有自身的缺陷,作为生产和经营者的 家庭或农民个体力量单薄,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法 实现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与市场经济大潮中其它经 济主体相抗衡,更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些正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解决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作组织不失为一种有益探 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新型组织,作为一个新事物,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它有什么 样的特点?发展过程中它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 2 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这些正是本文尝 试要系统梳理并加以回答的问题。 1.1.2 选题意义 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思 路进行探讨,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为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 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 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 各地要加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 细则,有关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登记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支持措施。要采 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 增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 范项目资金规模,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 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第二,有助于提高农民民主管理意识,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从经济本质看是经济弱者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性经济组 织、 不改变社员经济独立的联合性组织, 从其社会本质说是一种社员的自由团体、 民主团体、自主团体、社会团体。其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互助、民主、平等、公平。 它的总目标是通过共同所有、民主管理来提高成员的经济、社会地位。国际经验 证明,市场经济可能是效率最大化的保证,但它并不能创造社会公平。而合作经 济组织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社会功能,同时,合作组织对外 讲营利,对内讲公平,实行经济民主,发扬互助精神,在利他的行为中实现利己, 有利于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三,有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摆在 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 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发展现代 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合作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如乔杰斯弗圭特提 出“合作部门说” 。按照他的学说,合作社是插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 由家庭、工匠、农场等次要部门构成的一个复合部门。合作理论从强调合作社在 宏观经济中的公共协调作用,外部和经济总体利益,逐步转向内部组织结构,关 3 系的分析。1948 年,埃米里扬诺夫提出合作社是成员经济单位的一个集合。在 此基础上,他提出合作社是一成员为委托人的代理机构的概念。菲利普斯在代理 学说基础上, 提出社员在合作社中的决策作用是使他们的边际成本等于合作社的 边际收益。斯太茨和萨克斯顿认为:如果合作社实行按比例分担责任和分享利益 的原则,可以达到博弈论中稳定的合作社。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中国的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国内学术界关于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界定。牛若峰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 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市场主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经济的和社会的二重性。合作 社是属于社员共有的新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追求自身赚取最大利润,但 要依靠联合共赢帮助社员赚钱。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合作群体在某个领 域共同利益的代表,又发挥着联合制衡、争取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韩俊认为: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是内部构造具有实质区 别的两个范畴,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 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所谓社区合作经济实际是理论 上对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后所形成的 “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 经营体制”的另一个称谓。或称为“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用国际上通行的合 作经济基本原则来衡量,它并非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金龙焕等认为:社会主义 合作经济制度与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制度安排。 合作经济 是公与私的结合,即“私有公用”或“公有私用” ,而传统集体经济是“公有公 用”;前者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后者只按劳分配;集体经济是相对于国有经济和 私有经济而言的。而合作经济是相对于股份制经济、合伙制经济而言的。如果说 股份制是国有制的实现形式,那么合作制则是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关于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 有人认为, 它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 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 在资金、技术、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 发展,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一种组织。有人认为它 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 纽带,以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 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组织。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一定的区域,特定的时期内, 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农业专业化生产和经营为纽带,坚持入社自愿、退 韩俊.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红旗文稿.2006(15). 4 社自由的原则,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民主管理、 盈余返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组织。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的 发展和家庭经营制度的缺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黄祖辉等 则从理论上说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于农业生产的自然 性、分散性和家庭经营的特性。有的学者则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角度讨论 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也有人着眼于应对中国加入 wto 以及农业经济 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论证和强调了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 性。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刘雅静等 认为:当前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的主要不足是规模小、覆盖面窄,规范性和稳定性差。由于受资金和社 区封闭等因素影响,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范围狭窄, 多限于技术交流和服务。 因发起人多数为“能人” 、 “大户”和企事业单位,组织运转主要依靠个人权威来 维系,组织运行不规范,一旦出问题就只好解散。郭玮认为:农户规模小,合作 收益与合作成本相比偏低,这是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热情不足的主要原因, 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比 较突出的情况下,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必要的。 但同时也必须明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业自身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规范化发 展密切相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要给予一定支持但也要避免过度“热情” 。 李明贤 认为: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着手进行农村信用社恢复“三信”的改革, 但至今仍进展缓慢,信用社的功能异化,甚至走上商业化的路子,其主要原因是 因为农村信用社制度变革中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 。刘纯阳 认为:在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变异问题,政府行政力量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扩散, 甚至对其进行完全的行政控制,致使其偏离合作社基本原则,丧失应有的组织功 能,企业化倾向明显。郭东红等认为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为受户主的文化 程度、生产的产品化程度、市场发育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 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乌东峰 认为,农业是中国加入 wto 后 受影响较大的领域,也是行业协会发展较为薄弱的领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刘雅静.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09). 李明贤.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创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01). 刘纯阳.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变异现象及其分析j.科技导报.2003(09). 乌东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j.领导决策信息.2003(46). 5 是中国农村经济走向市场、适应世界,逐步实现繁荣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分工 和交换是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前提。 在分工的条件下, 交易是经济关系的中心环节。 交易活动与生产活动一样存在成本, 交易成本一般包括搜寻、 谈判和实施等费用。 根据“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的稀缺性原理,人们将选择恰当的经济制度安排,以 尽量降低这种成本,谋求交易净收益的最大化。因此,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法是判 断和选择某种经济制度安排的基本方法。池泽新等运用这一方法的研究表明,中 国农户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最佳经济组织形式是准市场(准企业)性质的组织, 其主导形式按农业市场化进程依次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冯开文 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应加入产业化体系,甚至应成为产业化的主导。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牛若峰认为:国家宪法应将农民合 作组织从集体经济中分离出来,给它以民事主体资格和单独的合作社法人定位。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法人”中,应当设立合作社法人,予以注册登记。 根据合作经济的特殊本质和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关系, 政府应依法在 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和价费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宋 波等认为:国家应尽快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 要单独制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明确其法人地位,规定其业务经营范围和依法承担与法人财产权对应的有限责 任。在目前国家尚无专门法律法规情况下,工商部门要积极研究相应办法,统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赋予其独立合法地位。 刘振伟认为:农民合作经济 组织立法,既要基本符合国际公认的合作制原则,又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还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要做到 “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 经济权益的维护有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包括中国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及特点,运作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等方面。紧 接着的问题是: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我们 以案例的形式,揭示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产生这些 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最终提出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最后,如何解决这些 问题?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分析。通过前面的理论铺垫,这部分 冯开文.国外合作社经验纵横论几个代表性合作社的最新举措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合作经 济.2005(08). 宋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刍议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刘振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营管理.2004(05). 6 重点在于理清中国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总体思路,归纳、总结和拓展中 国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并展望未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前 景。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笔者查阅和收集了与此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著 作、论文及数据资料。文中一些地方引用了国家所作的统计分析资料,同时,也 引用了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为背景的农村社会关系的研究材料。在这些资料中, 有社会学的,有心理学的,有经济学的,范围广泛,经过加工处理后,为本研究 所用。 2实证分析法。笔者运用了个案研究、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竭力避免对 这一主题的研究流于空谈。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溆浦县金银花协会进行实证调查, 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数据,为研究结论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得到地方专业经济协会 的基本情况的资料,作者对当地的官员、协会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1.4 本文创新之处 本文立足于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地梳理, 对新时期我国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面临的机遇进行探讨。可能的创新之处在: 一、在理论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角色定位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机遇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组 织定位上不准确,官方色彩浓重,一些组织在人、财、物、活动开展等方面完全 按照政府的模式办,附属于政府主管部门,并不是独立的民间组织,很难以独立 的社会角色进入社会的经济循环,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了个案研究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一些具体专 业合作组织(如溆浦县经营花协会、百合协会、柑橘协会、枣子协会、名优桃协 会)进行调查,并同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搜集了较新的第一 手资料,为理论分析和政策探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 第二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运行方式 2.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特征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指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 的原则,由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约定的项目上共同进行生产经 营活动,具有合作制性质的经济组织。 从起源来看,农民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 的产物, 它是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的弱小生产者按照平等原则在自愿互助的基 础上组织起来,通过共同经营实现改善自身经济利益或经济地位的组织。农业的 产业弱质性以及小农户经营分散孤立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 位,从而为合作组织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员资格向所有 愿为合作组织服务并能从中受益的人开放,不允许有任何歧视。因此,社会中的 弱势集团都希望通过合作改善自己的处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合作组织起着 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缓解社会矛盾, 把社会上的弱者纳入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2.1.1.1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 展起来的。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立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中坚持以依法享有家庭 承包经营权的农民为主体,由农民自愿自主地参加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 作和资本合作,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 农民的财产所有权,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以较早成立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溆浦县卢峰镇麻阳水村为例,全村 298 户,958 口人, ,总土地面积(基本 为山岭)4700 亩,人均 4.9 亩山岭地,平均分散在 27 处之多。 全村成立了 6 个 合作组织,组织成员完全是根据自觉、自愿原则结合起来的,加入合作组织后的 成员人均土地面积没有发生变化,经营活动由农民自己议事决定,17 户不加入 合作组织的,保持原来土地。 胡敏华论农产品流通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财贸研究2001(4) 本项研究收集整理,2006,10. 8 2.1.1.2 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把分散的以家庭为主要生产 方式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规模生产,把农产品的生产、 加工、 流通有机结合起来, 使农民可以分享农产品的工业和商业利润。 其目的是解决单个农户生产与大市场 的矛盾,解决农民单纯农业生产收入低的问题,解决农业发展的出路问题。 各地在 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找到了一条通过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组 织,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服务入手,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这表明,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组织载体。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是在各地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中,逐步由较低层次、初级形态的合作向高层次、高级形态的合作发 展。在中国一部分率先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如山东、北京、河北、浙江、四 川等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出现了速度加快、实力增强的态势。 2.1.1.3 组织形式多样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并存的格局: 既有农民以入股 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又有农民以入会形式开展松散的合作;既有农民开展单项 的技术、信息合作服务,又有农民开展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综合经济贸易 合作服务;既有农民在本地、本所有制范围内开展的合作与联合,又有农民跨地 域、跨所有制开展的合作与联合;既有农民自办的专业合作组织,又有官办和官 民合办的专业合作组织;既有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合作,又有合作组织与合作组织 之间、合作组织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的领域 已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大到产前和产后所有的领域;从原来的第一产业,扩大 到第二、三产业;从少数行业扩大到 140 多个行业。 具体而言,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涉及果蔬、畜牧、水产、林业、农机服务、运输、水利建设、资源开发、手 工业品生产等领域和行业;涉及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贮藏等环节。 从各地情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种养业为主的同时,在大中型农业机械共 同利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资源开发等方面逐步增多;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由单纯的以农产品技术推广、交流、信息服务等咨 询性业务为主逐步涉猎农产品加工、销售、贮藏、等经营性业务。 2.1.1.4 以服务会员为宗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服务为宗旨,实行赢余返还,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溆浦县均坪镇来波湾村 300 多户果农联合起来成立了果业 张玉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n.农民日报,2004-10-02. 9 生产合作社。一年来,该合作社及时为果农提供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聘 请有关技术人员传授生产技术、 进行现场示范指导, 在销售季节到外地联系客户、 设立批发销售点等。通过这系列化服务,该村的果树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去年 实现果品总产 76 万公斤,户均增收 1500 多元。 社员通过成立合作社这种方式, 把将来可能产生的共同积累,在合作社章程的保证下,转化为可分配的资产,以 此规避了“共同所有但不可分配”的不合理的村民集体资产处分政策瓶颈。农村 合作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合作发展、共同富裕” , 积极为社员提供各种各样不同方式的服务,使农民的入社热情高涨。 2.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类型多种多样,大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 类: 第一,从组织的功能角度,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农产品营销型,主 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打造农产品品牌,搞活农产品流通。二是农业生产资料 供应型,主要为农民及时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农户购买生产资料 的中间环节,确保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三是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主要是解决 农民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脱节及利益分割问题,联结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 体,增加农民的经营收益,抵御市场风险。四是技术服务型,主要是解决生产中 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第二,从组织的产业分布角度,可将其划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 输业、供销服务业 5 种类型。如在安徽省 2002 年底统计的 3101 个专业合作组织 中,围绕蔬菜、水果、茶叶、菌菇、药材等种植业发展的有 1263 个,占总数的 407%;围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有 989 个,占总数的 319%;从事加工、 供销服务业的组织不到 30%。在成都市的 1625 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种 植业的占 568%,养殖业占 19%,加工、运输业占 36%,供销服务业占 33%, 其它组织占 173%。 第三,从组织的兴办主体角度,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农村能人或专 业大户创办型,即由头脑灵活、懂技术、会经营管理,从事种养、运销、经营的 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或联合兴办。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兴办型,即由农产品生产、 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兴办。三是技术服务部门领办型,即由县(市、 区)、乡镇技术服务部门或供销社等引导农民兴办或者联合兴办。如 2004 年乡镇 本项研究收集整理,2006,10. 10 基层供销合作社联合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 14 万个,入社农民超过 420 万户, 兴办综合服务社 11 万个,全系统还建立各类农产品行业组织 2662 个。四是由 一级组织牵头举办型,即由乡镇党委或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村党 支部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牵头举办。 以湖南为例, 至 2003 年底,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4046 个,下图表明了其中各兴办主体 的数量及所占百分比。 图 1 2003 年湖南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兴办主体分布图 第四,从组织的合作程度和运行机制角度,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 业组织,它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 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联合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 主要包括技术组织和研究 会。其合作关系一般比较松散,大多数是非实体性的,不直接为会员销售产品, 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组织每年向会员收取一定数量的会费,以提供技术和信息 服务为主。二是专业合作社,它是合作组织的典型形式,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 的农户或农民自愿按照合作制原则组成的组织。其合作关系一般比较紧密,多数 是实体性的,其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专业合作社多数在工商管理 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它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多的东部地区,其成员一般 交纳一定数量的股金,只吸纳身份股,年底按银行存款利率进行股金分红,并按 照为社员销售的产品数量返还利润。三是股份合作社,它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 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一般由企业农技推广单位、基层供销社等出资 作为股东,再吸收少量的社员股金组建成股份合作社。这类组织也是实体性和紧 密型的,采取劳动与资本联合的方式,从事某种专业生产,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 分红相结合。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专业组织所占的比重最大,专业合 作社次之,股份合作社最小。据农业部统计,2003 年全国建立了 14 万个比较规 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专业组织约占 85%,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 5385, 39% 1387, 10% 3886, 28% 2476, 18% 640, 5% 能人、大户型龙头企业带动型 政府部门领办型集体经济组织举办型 其它 11 分别约占 10%和 5%。 2.1.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方式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首先要到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成为法 人。首先,其登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规范的名称。一般情况下,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应以产品或技术特征命名;2、有规范的活动章程;3、有专门的业务 范围;4、有活动经费,县(市、区)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 5000 元左右(各 地不同) ,乡(镇)区域内有 3000 元左右,村区域内有 1000 元左右;5、有相对 固定的活动场所;6、有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7、有 10 个以上单位会员或 20 个以上个人会员。其次,登记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组织登记申请书;2、业务 主管单位同意文件;3、组织主要负责人简况;4、 组织章程 ;5、组织活动资 金来源证明。再次,登记的程序。根据民政部的部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登记, 要尽量减少批准筹备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可直接向 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登记,对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免予公告。对于那 些暂不具备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备案管理的方式, 即由县级登记管理机关进行备案建档,并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和组织实施 具体的管理工作。最后,在备案建档时需提交的材料包括:1、 章程草案 ;2、 规范的名称;3、组织负责人简况;4 组织有关情况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般是先由发起人草拟章程,吸收会员,召开成立大 会,讨论通过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长,有的还在理事会下设若干职能小 组。然后,由理事会理事长按照章程规定,通过职能小组或工作人员,主持组织 运行。通常,1、每个组织都有一个办公地点和机构,常常设在龙头老大的企业 里;2、会员的定期集合、定期培训、信息交流方式,已渐趋制度化;3、农民组 成的各经济组织的自律性已经较强,向政府等、靠、要的想法淡薄;4、组织的 日常运行费用一般来自会员交纳的会费和服务费,这一切都是民主协商决定的, 透明的;5、产、供、销一条龙机制已初步形成;6、不少组织已办了会刊,随时 交流各种信息,以期统一认识和步调,提高会员的技术、业务和政策水平。 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 专业合作组织, 是为政府分忧解愁、 服务农民的组织, 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化、保证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功能。 12 2.2.1 社会服务功能 服务性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社会服务功能是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服务性的组织,能够通 过自我管理谋求自我发展,进而服务于政府、市场和社会。 2.2.1.1 服务于政府 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整个国民经济都属于“非营利”性质,而这种非 营利经济由政府统包统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这种“大政 府,小社会”的局面,势必造成政府机构过于臃肿,财政负担过重,办事效率低 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把那些政府管不了、管 不好的事权放下去,把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分离出去,把政府 的一部分职能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中国政府的一些职能。 一方 面,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产物, 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政府从繁杂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 好宏观管理,进而提高政府的宏观管理质量。这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便成为政 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方面的得力助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溆浦县就开始种 植金银花。近年来,溆浦县委、县政府更是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 色,发挥优势”加快对金银花产业开发,根据国家中药材 gap 标准,制定了金 银花生产技术规范 , 金银花干制品规范及金银花加工标准 ,对金银花的 栽培管理、综合防治、产地加工等进行了具体规范。县里还专门组建了金银花产 业开发领导班子,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开发政策,设立了金银花产业开发扶持奖励 基金,成立了金银花产业协会,使花农“种有指导,卖有保障” 。并以产业协会 为龙头,组织了 460 多人的营销大军,统一质量、统一价格,先后在安徽毫州、 广西玉林等省市设立 40 多个销售窗口, 与 120 多个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商贸关系。 2.2.1.2 服务于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为市场提供服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医疗、福利、文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 的公共物品,能使劳动者的体力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智力和劳动熟练程度得 到逐步提高,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机和活力。 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 动者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扩大导致了新的农业经 济的发展,能够消化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 13 最后,营利性往往使企业倾向于采取投机行为,导致企业服务数量和质量达 不到契约所规定的标准,出现“契约失灵”的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法律的 约束下,无法将剩余的收入分配给个人,因而没有动力采取投机行为,这样在很 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市场中的问题。 溆浦县金银花协会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金银花产销专业网 站,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基地和药农,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 性地指导全县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和销售,使药农有了“千里眼” 、 “顺风耳” 。 该县与怀化石龙源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实施 “怀化双龙六万亩湘蕾金银花中 药材”gap 基地认证合同,加大对金银花的科技指导和培训,并与湖南农业大 学进行联合科技攻关,使全县金银花基本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2.2.1.3 服务于社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通过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的特殊需要。公共物 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特征。由于非竞争性的存在,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决定了其不能成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非排他性的存在,使个人的贡献的大小与 他所享受公共物品的服务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同时,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用于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往往 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人们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及部分人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 求难以得到满足。以上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发挥 拾遗补阙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将自己的非营利性与社 会公众的志愿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提供多样化的公共物品和特定人群所需要的 公共物品。 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倡导新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丰富 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场经济把一切都商品化,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追求私人 利益,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往往导致市场运行偏离道德轨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社会性服务更具人性,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点。 溆浦县金银花香飘万里,种植面积达六万亩,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六万 亩金银花如期绽放,上万名采花姑娘上山采花,络绎不绝的游客云聚山乡。溆浦 县将用 3-5 年时间,把金银花生产扩大 10 万亩,建成中国最大的“南国金银花 之都” 。金银花种植发展到 13 个乡镇,年产干花 4500 吨,年产值近 7000 万元, 成为全省两大主要产区之一。每年仅金银花苗木销售就达 100 多万株,产值 400 多万元。体系建设实施后,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关系策划-政府经济管理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应用领域拓展白皮书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关系写作-现代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企业管理咨询-学前卫生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全球绿色制造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案例集2025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法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数据可视化课程建设经验交流陈为课件
- 二级减速器计算说明书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比热容》说课-完整版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高职)《会展策划》(第三版)ppt课件(完整版)
- 商超类企业抖音代运营方案(综合)
- 海上保险法课堂笔记(国航上课版)
- 精选文档大跨度梁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 数学算24点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