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概论-王小盒整理.ppt_第1页
静电概论-王小盒整理.ppt_第2页
静电概论-王小盒整理.ppt_第3页
静电概论-王小盒整理.ppt_第4页
静电概论-王小盒整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静电2.静电的发生原理3.静电的危害4.静电防止对策5.静电测试方法,作成者:王小盒2009.07.15,静电基础概论,目录,1.什么是静电?,英语是Electrostatic-.附着在物体,不移动的电.-.固着在大体中,静止在一个场所的电.-.摩擦异类物质或接触物分离过程中发生.-.附导体得、失电子,出现附导体表面带的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相互不同电位的两种物体间,直接接触或电磁场的引导出现电荷交换的现象.,ElectricalOverStress当外界电流或电压超过器件的最大规范条件时,器件性能会减弱甚至损坏。,静电?,静电放电(ESD)?,特点: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一般都在微秒或纳秒量级完成的。,过度电性应力(EOS)?,车间常见EOS情形:电源(AC/DC)干扰、电源杂讯和过电压;由于测试程式切换(热切换)导致的瞬变电流/峰值/低频干扰很短的EOS脉冲导致的损坏与ESD损坏相似;测试程式开关引起的瞬态/毛刺/短时脉冲波形干扰;来自其他设备的脉冲信号干扰,即从其他装置发送的脉冲;,2.静电的发生原理,静电起电原理静电起电包括使正、负电荷发生分离的一切过程,如通过固体与固体表面、固体与液体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碰撞,固体或液体表面的破裂等机械作用产生的正、负电荷分离。也包括气体的离子化、喷射带电以及在粉尘、雪花和暴风雨中的带电现象。,摩擦起电,分离起电,感应带电,电子云,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2.静电的发生原理-带电电位,不同的电位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动作在不同湿度下的起电电位,一般车间湿度管理30%-60%我们公司40%-60%,3.静电的危害-击穿原理,Condenser带电造成的破损,焊锡时受热冲击破损,设计时没有考虑静电防止,瞬间过电流破损,因PCB变形破损,接地不安全造成破损,外力冲击破损,因检查JIG的破损,铬铁破损,涌动电流造成的破损,半导体破损原因,半导体破损原理,吸尘(缩短寿命)放电破坏(完全破坏)放电产生热(潜在损伤)放电产生电磁场(电磁干扰),常见静电对电子产品损害的四种形式:,3.静电的危害-击穿电压,功率场效应管,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N结场效应管,运放,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振荡器二极管,膜式电阻,双极面结型晶体管,振荡器晶体管,部品别击穿电压,只需要10V的ESD就可毁坏IC内部的某些极小零件和迹线,基本要求,4.静电防止对策-基本措施,创造没有静电的作业场所-正确接地等防静电对策有效实行确认半导体的保管方法及运营方法防静电进行作业者防静电教育防静电对策定期点检-工程进行、PQC进行等,具体措施,通过各种设备及人体的接地预防取极中发生伤害.,产品自身内性强化,制造工程的对策,通过回路保障对ESD内性强化,做到被害的最少化.,设计方面latchup现象,4.静电防止对策-接地,人员接地(腕带(0.81.2)106;鞋对地电阻109)设备和工具接地:1.0环境:地面、货架、活动设备对地电阻1109,车间接地电阻,大地接地方法,工程接地方法,接地铜板,接地线,1接地板:其它金属物质1m与避雷针隔离2m以上,埋入地下.铜板:厚度0.7mm以上,面积900以上,埋设深度:750mm以上铜棒:直径8mm以上,埋设深度:900mm以上2接地线规格铜线:直径2.6mm以上,Al线:直径3.2mm以上朔料套管:内压600V承受3接地种类1种接地:人体静电用接地,10以下3种接地:设备及电源接地,100以下4.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地线接地方法,NG,OK,OK,从接地电阻测定部位到接地线末端电阻,4.静电防止对策-日用品,静电手环(Wriststrap)WristStrapChecker的电阻一般区分为3种范围800K10M,表示WristStrap正常动作10M以上Band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或Cord的端子Band污染800K以下WristStrap内装的1M电阻破损快速放电造成Spark或Noise.因此在电阻范围内修理好或交换.,测定条件:佩戴手环并在作业前测定。点检频度::1次/日(作业开始前)判定基准:测定仪的点检结果显示“Ok”测定方法:万用表或者静电测试仪保护电阻要一周测定一次(1M10%),WristStrap的内侧带必须与皮肤直接接触。(不能佩戴在衣服袖或手套上)WristStrap的内侧带不能佩戴松动。铗子一定要去人体接地线连接。,1.静电手环佩带方法:,2.静电手环测定基准:,保护电阻1内装(人体逆流防止),4.静电防止对策-日用品,防静电台垫ConductiveMat,表面电阻应达到106以上1010(20RH=65%)上层是绿色,下面是黑色的2层或3层layer构成.绿色(上层):Staticdissipative材质的耐湿性材质,一定电阻维持黑色(中层):含有碳元素.Conductive材质,黑色(下层):橡胶成份,缓和冲击,绝缘.,1.防静电台垫放置方法:,2.防静电台垫测定基准:,防静电Table垫盖在作业台/部品保管Rack上后连接接地Mat的厚度:3mm6mm,Mat的大小比作业台大50mm承诺.分离的各Mat内装1M电阻Cord使用的1种接地.Mat铺在地面使用时电阻与地面电阻同一管理.(地面材使用规格定为25,0001,000,000-UL,NFPA,AMCR),防静电台垫表面电阻基准:1061010为了测定表面电阻测定仪底部的Probes,要使材料的表面产生摩擦。OhmsperSquare,SurfaceResistivityIndicator上的灯亮了以后读出LED上显示的数值即可。另外:1031012ConveyorBelt,PUSH,4.静电防止对策-其他用品,通过摩擦发生的静电,快速向空气中放电,防止静电.(普通100V)这种原理BOX自体有一定的电阻(静电分散材质:10109),引导自然放电.,使用Antistatic材质,外部出现电,磁场变化也不会受影响,防止了静电的发生.Stick内部是特殊化学处理的半导体(抗静电添加剂)表面做成的,不能重复使用超过4次.多次使用后表面的添加剂膜容易被IC腿刮掉。.,防静电海绵、周转箱等,ICStick,朔料袋,加湿器,通过加温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表面电阻直达到物体放电能力.相对湿度根据现场,一般60%-70%设定适合.,5.静电测试方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测定法,测试顺序:1)把E端子接到建筑物的EarthLine2)P/C端子从E端子开始分别插在约5m10m支点以后3)B/V/选择电钮放在。4)按下Pushs/w,转动调节电阻的拨号盘把指针调整到“0”。5)这时拨号盘的刻度读出来的数值就是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基准-1项接地:10(1次/6个月)-3项接地:100(1次/6个月)铜线基准:直径2.6mm,接地电阻测定仪,5.静电测试方法-表面电压,ESDChecker使用方法,测试方法:按下Power按钮电源开启,此时为测定准备状态。从测定仪发出的两束激光聚集为一个点照到被测物体时,在这个位置确认测定值。被测物与测定仪要成直角状态时测定。被测部位一定要在摩擦状态下测定。防静电基准:100V以下,激光发光部位,激光发光部位,5.静电测试方法-烙铁泄露电压,在有电源的状态下测定*防止因烙铁漏电引起的半导体破坏及热化*烙铁必须接地测定接受电源的烙铁Tip最尖端和接地线之间的ACVoltage或泄露电阻按照泄露电压(0.01VAC)或电阻值(10以下)基准管理1次以上/1天用Scope测定时要满足3V以下泄露电压,GND电阻中至少管理一个项目,烙铁泄露电压测定方法,具体测定方法,使用方法及顺序,1.Power电源ON2.CH选择:CH1或CH2注意:要选择插测试线的端子对应的CH3.MEAS(范围)按键.4.选择要测定的项目(每按钮时自动跳一个档)号按钮,转换Page.*泄露电压测定基准是PeaktoPeak.和按钮利用放在PeaktoPeak按号OK按钮.按Scope钮用Scope成测定条件按ClearMenu钮,会成测定画面的条件.9.接触在要测定的Point上,泄露电压值会在测定值位置上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