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 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对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也已纷纷加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经济的改革中去。然而,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创新意识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研 发投入产出效果较差等等。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关系以及企 业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一分析。 本文根据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 在对国内外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理论以及研发 与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 的方法,选取了 2007 年 12 月 31 日以前中小企业板 81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公 开发布的研发投入数据,选取研发投入强度指标、技术人员比重指标为解释变量、主营 业务利润率等 5 个业绩指标为被解释变量,资产规模、资本结构指标为控制变量,构建 了一个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研究模型,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偿 债能力等方面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第 二,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能力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研发费用投入对企业的 现金偿债能力有正向作用;第四,研发投入的产出有滞后性;第五,累积研发投入对企 业业绩的贡献更佳。 本文利用可靠的数据和严谨的数学模型解释了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 对公司业绩增长是否有正向影响这一有争论的问题, 这对企业正确认识研发投资活动有 重要的意义。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我国企业应继续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研 发投入;政府应继续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相关部门 应该做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等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研发投入 技术人员比重 企业业绩 abstract ii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accelerated the competition of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 since many enterprises have recognized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economic innovation 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owever, in this process some defects appeared, such as poor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es, un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creative abilities, bad input against output and so on. so it is neccessary to have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 seco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 third, the r fourth, the output of r fifth, the cumulative r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efforts to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bstract iii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regulat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 sme r j=0,1,2,分别表示当期的研发投入, 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和滞后两期的研发 投入) 4.3.1 单期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影响模型回归性分析 (1)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回归分析 表 15 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回归结果 系数 当期影响 滞后一期影响 滞后两期影响 rdi (t 检验值) (sig.) 0.362 (3.870) (0.000) 0.369 (4.041) (0.000) 0.332 (3.746) (0.000) rdp (t 检验值) (sig.) 0.002 (0.016) (0.987) 0.037 (0.414) (0.680) 0.085 (0.948) (0.346) alr (t 检验值) (sig.) -0.527 (-5.992) (0.000) -0.523 (-5.967) (0.000) -0.518 (-5.859) (0.000) size (t 检验值) (sig.) 0.163 (1.919) (0.059) 0.225 (2.635) (0.010) 1.153 (1.799) (0.076) f 值 18.03 18.681 18.331 adj- 2 r 0.460 0.469 0.464 表 15 是当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滞后一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 第 4 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1 技术人员比重、 滞后两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分别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回 归结果汇总。以下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总体来说,各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技术人员比重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数,说明研发 投入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滞后一期的回归参数的拟合度优于当期 和滞后两期的拟合度,相应的滞后一期的 f 统计量也优于另外两期。由此判断,滞后一 期的研发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更大。 分开来看,研发投入强度(rdi)各期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的显著性较强,且 回归参数的 t 检验值通过了 0.01 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主营业务利润 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滞后一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的 t 检验值大于另外两期, 说明滞后一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更大, 说明研发投入对企业 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且滞后期为一年。而技术人员比重对主营业务利润率 的回归参数 t 检验值小于 2,且相对应的伴随概率 p 值远大于 0.05,说明技术人员比重 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回归参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则拒绝原假设,因此各期技术人员 比重和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表 16 研发投入与总资产利润率回归结果 系数 当期影响 滞后一期影响 滞后两期影响 rdi (t 检验值) (sig.) 0.048 (0.478) (0.634) 0.131 (1.342) (0.184) 0.135 (1.434) (0.156) rdp (t 检验值) (sig.) 0.055 (0.550) (0.584) 0.036 (0.378) (0.707) 0.030 (0.317) (0.752) alr (t 检验值) (sig.) -0.597 (-6.333) (0.000) -0.579 (-6.178) (0.000) -0.579 (-6.155) (0.000) size (t 检验值) (sig.) 0.363 (3.983) (0.000) 0.131 (4.203) (0.000) 1.135 (1.434) (0.000) f 值 13.285 13.979 14.033 adj- 2 r 0.381 0.394 0.395 表 16 是当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滞后一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 技术人员比重、 滞后两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分别对总资产利润率的回归 结果汇总。以下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总体来说,虽然各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技术人员比重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数,但是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从 rdi 和 rdp 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来看,三期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滞后两期的 回归系数 t 检验优于另外两期,但是仍然没有通过,所以认为研发投入对总资产利润率 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2)研发投入与成长能力回归分析 表 17 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回归结果 系数 当期影响 滞后一期影响 滞后两期影响 rdi (t 检验值) (sig.) -0.078 (-0.622) (0.536) 0.132 (1.082) (0.283) 0.173 (1.487) (0.141) rdp (t 检验值) (sig.) 0.226 (1.822) (0.072) 0.190 (1.585) (0.117) 0.199 (1.685) (0.096) alr (t 检验值) (sig.) -0.128 (-1.085) (0.282) -0.074 (1.082) (0.283) -0.058 (-0.497) (0.621) size (t 检验值) (sig.) 0.169 (1.483) (0.142) 0.192 (1.684) (0.096) 0.162 (1.447) (0.152) f 值 1.552 2.083 2.563 adj- 2 r 0.027 0.051 0.072 表 17 是当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滞后一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 技术人员比重、 滞后两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分别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利润率的回归结果汇总。以下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总体来说,方程总体参数没有通过 f 显著性检验,说明总体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 参数影响不显著。按各期来看,当期 rdi 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关系数为负,且没有 通过 t 检验, 说明两者相关关系不大。 当期 rdp 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关系数为正数, 通过了 10%的显著性检验。再看滞后一期的影响,滞后一期 rdi 与 rdp 回归系数都为 正,但是均没有通过 t 的显著性检验。滞后两期的 rdi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 rdp 通 过了 10%的显著性检验。总之,研发投入对企业主营业收入增长率有正向作用,但是影 响甚微。rdi 在当期产生了负影响,在后两期的正向作用较小,rdp 在当期对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有正向作用,后两期影响较小。 第 4 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3 表 18 研发投入与净利润增长率回归结果 系数 当期影响 滞后一期影响 滞后两期影响 rdi (t 检验值) (sig.) -0.146 (-1.144) (0.256) -0.029 (-0.226) (0.822) 0.073 (0.594) (0.555) rdp (t 检验值) (sig.) 0.019 (0.150) (0.881) -0.010 (-0.082) (0.935) -0.058 (-0.468) (0.641) alr (t 检验值) (sig.) -0.174 (-1.446) (0.152) -0.149 (-1.218) (0.227) -0.136 (-1.112) (0.270) size (t 检验值) (sig.) -0.019 (-0.165) (0.870) -0.025 (-1.218) (0.227) -0.027 (-0.227) (0.821) f 值 0.774 0.429 0.522 adj- 2 r -0.011 -0.029 -0.024 表 18 是当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滞后一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 技术人员比重、 滞后两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比重分别对净利润增长率的回归 结果汇总。从表中可以看出,rdi 和 rdp 的回归系数大部分为负值,且所有的回归参 数都未通过 t 检验,这说明研发投入与净利润增长率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这与原假设相 悖。 (3)研发投入与现金偿债能力回归分析 表 19 研发投入与现金流量比率回归结果 系数 当期影响 滞后一期影响 滞后两期影响 rdi (t 检验值) (sig.) 0.188 (1.959) (0.054) 0.170 (1.794) (0.077) 0.201 (2.216) (0.030) rdp (t 检验值) (sig.) -0.101 (-1.064) (0.291) -0.083 (-0.887) (0.378) -0.090 (-0.982) (0.329) alr (t 检验值) (sig.) -0.646 (-7.158) (0.000) -0.654 (-7.175) (0.000) -0.649 (-7.168) (0.000) size (t 检验值) (sig.) 1.114 (1.307) (0.195) 1.141 (1.591) (0.116) 0.104 (1.203) (0.233) f 值 16.17 15.905 16.653 adj- 2 r 0.431 0.427 0.439 表 19 反映的是各期研发投入与现金流量比率的回归结果汇总,以下对结果进行分 析: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各期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现金流量比率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当期和滞后一期的 rdi 的回归参数 t 检验通过了 10%显著性水平,滞后两期的 rdi 通过了 5%的显著性水 平。可以看出,滞后两年的 rdi 回归系数相对较好,说明 rdi 对现金流量比率有正向 影响,且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期为两年。技术人员比重各期的回归系数都为负值,且 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 rdp 与现金流量比率的相关性不大,也没有正向效应。 4.3.2 累积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影响模型回归性分析 表 20 累积研发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回归结果 系数 rdi (t 检验值)(sig.) alr (t 检验值)(sig.) size (t 检验值)(sig.) f 值 adj- 2 r 累积两年 0.397 (4.348) (0.000) -0.435 (-4.604) (0.000) 0.153 (1.687) (0.096) 18.722 0.399 累积三年 0.406 (4.457) (0.000) -0.427 (-4.525) (0.000) 0.149 (1.650) (0.103) 19.164 0.405 表 20 反映了累积两期和累积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从表 中可以看出,累积两年 rdi 和累积三年 rdi 与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相关系数都为正,且 都通过了 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累积 rdi 对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正向促进作用。结合单 期研发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 累积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优于单期 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累积三年的产出效果优于累积两年。 4.4 本章小结 本章以中小企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81 家样本企业 2007-2009 年的研 发及财务相关数据,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效应。通过本 章的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过本章的描述性分析、相 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一致结论: 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正相关 关系较明显。随着研发费用投入的增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但是 技术人员比重的不断增加没有为企业带来良好盈利能力。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技术人员 比重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能力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费用投入与企业成长 第 4 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5 能力指标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技术人员比重与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甚至还出现了负相关, 因此,研发投入并不能为企业的成长能力作出贡献。 (3)研发费用投入对企业的现金偿债能力有正向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研发费 用投入强度与现金流量比率指标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技术人员比重与现金流量比 率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4)研发投入的产出有滞后性,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滞后一期更加显著,而对现金偿 债能力的影响滞后两期更加显著。 (5)累积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更佳,且累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本文结论与启示 首先,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改善业绩,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研发投入与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成长能力指标的正向作用不明 显。从理论上来说,企业之所以进行研发活动,是建立在其不断追逐经济利益的本质上 的。技术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真正实现产品的自身价值。 而研发活动就是运用科技的手段为 企业带来各方面的创新,使企业能够开发出更新的、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增加企业营 业收入,提高营业利润。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正相关, 并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与总资产利润率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也许跟企业的资产 规模差异或是企业的非主营业务利润来源不同有关。另外,企业的业绩评价不仅表现在 盈利水平的提高, 还表现在成长能力, 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等。 本文通过研究还发现, 研发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加,也为企业的现金偿债能力作出贡 献。研发投入的产出为企业带来了丰富的现金流,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比率,优化了 企业的债务结构。但研发活动对企业的成长能力的贡献一般,并不显著,这个结果也与 大部分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其次,企业研发活动从投入到产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证结果显示,累积两 年和累积三年的研发支出比单期支出更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这说明不断的进行研发 投资,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良好的业绩。同时结果还显示研发投入的产出具有滞后性, 滞后期为一年或两年。这些提示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研发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到累积研 发投入的效果和研发活动产出的滞后性。因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在当下,更 是在企业的未来几年, 而且不断的增加研发投入, 更能为企业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注重研发投资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提前制定研发投资计划,并合理 预见研发费用的投入效果。 最后,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本投入要有一个度量。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 人员比重与企业业绩也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分组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的 技术人员比重在某一个区间内,企业的业绩表现出良好的水平;而当继续增大区间时,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37 业绩指标反而有向下的趋势。这表明企业的技术人员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达到某一范 围时, 恰好与企业的经营能力相适应, 就促进了企业业绩的增长, 而超出了这个范围时, 就会阻碍企业业绩的发展。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在引进技术人才时,要考虑企 业自身的规模以及生产经营阶段特征,多引进适合企业产品新技术开发的高品质人才, 不可盲目的求量不求质。 5.2 政策性建议 (1)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资 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 99%以上,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举 足轻重。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发展与壮大动力和源泉,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 竞争力。对此,我们已有足够认识,政府也一直在做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方面 的工作。当前的问题是,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仍然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投入,并且集中在 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对于企业创新认识上有偏差,观念上也相对 保守,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政府对此应当有所作为。一方面政府要对已经建立的鼓励和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另 一方面要在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帮助更多的专利技术产品转变成 现实生产力上采取切实有效地激励措施。比如,政府投资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给予资金支持,减免税负,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继续加大投资,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加大政府给予的扶植,使规模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创新系统,最后每个企业有一个研 发组织,有良好的研发团队,有可行可发展的创新研发项目,有足够的研发经费;通过 引进先进技术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共同合作, 相互促进, 带动起中小企业的成长。银行、信用社等各种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能够加大对中小企业 研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支持;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帮 助中小企业开展培训,提高中小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能通过形成一个团 结奋斗,努力前进的团队,把中小企业的各个效益发挥的更好。融资难问题解决了,中 小企业就可以更好的发展空间,拥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战略投资,当然研发投资是其中 非常重要的一环。 (3)规范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制度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公司上市需对其重要财务信息进行披露,证监会应对此进行监督,严格控制准入制 度。在不涉及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条件下,要求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招股说明和定期发 布的报告中详细披露研发项目的有关情况,包括公司的研发投入明细科目、研发人员的 专业能力水平、获得的专利技术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行业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的动 态等等。 对于不按照要求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 不准予或暂缓其进入证券市场公开交易。 5.3 本文研究局限 (1) 文本选取的是深市中小企业板的 81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 研究区间跨度为三年。 因为企业相关数据缺乏的原因,无法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企业相关信息,样本尽管已经达 到了统计研究的大样本所需要求,但其不足程度仍是一大缺憾。另外,研究区间的跨度 较短,主要原因是我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披露要求没有强制性,虽然目前 已有很多企业有了信息披露意识,但是大多数仅限于最近三年,而 2007 年之前的研发 费用并没有完整披露。由于更早期的研发数据信息杂乱不一,为了统一口径,本文选取 的是近三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为研究对象。 笔者相信随着证监会对企业信息披露原则 的完善和企业研发信息披露意识的提高, 将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必然会有更丰富的样本信 息。 (2)本文只是运用均值回归的方法来对样本企业进行总体性的评估分析,没有考 虑到各个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企业处于不同的成长周期阶段,应该会采取不同的研发 策略,例如初创型的企业为了取得销售收入,在利润一般处于亏润状态,这时是不可能 过多关注研发投资方面的;若企业处于成熟期,各项经营业绩处于良好阶段,那么企业 必定有充足的实力来优化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当然会重视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赢得更高的效益。今后的研究可以将企业成长周期引入实证研究中,作出更具现 实意义的分析结果。 (3)通过本文的研究只是说明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属于定性研究,而非 定量研究。因此,分析结果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影响,而具体影响程度多大,本 文没有作分析。原因是笔者考虑到定量分析对样本、模型以及变量的精确度要求很高, 而各种因素导致文章选材的精确度还不够,所以即使做定量分析,其结果参考意义也不 大。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更精确的做出定量分析。 (4)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有正向的影响。但由于本文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39 在搜集样本时按照科技型企业的要求,选取的是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高的企业,所以本 文的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只适用于研发投入相对较高的中小科技型企 业。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国发2005第 044 号 2 科技统计年鉴(2009) ,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 3 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中国经济信息网 4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国发2008362 号 5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 14 号 6 7 科技型中小高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受理实施方案, 国发199947 号 8 werner gth and hartmut kliemt .from teleology to evolutio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ationality and adaptation in social explanation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0(4):385-410 9 barney. j. stopford-based theories of cmopetitive advantage: aten-yearretrospeetive on the resouree-basedview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27(6):643-650 10 edward b.roberts. teehnology. innov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makingalof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5(3):351-376 11 albert guangzhou hu and fujita jefferson.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 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7 ,(15):18-107 12 brown.r core competencies 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r&dj.r&d management,1998, (26):345-355 13 markides. brown.adyamic view of strateg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1,(14):123-125 14 baruch lev. namandottootoeterminatsofeorporate growthopp or tunities of eme firms. joumalof eeonomiesand business. 2003(03):35-66 15 sharma. technology manangement in the company of the future.analysis&strategic manangement. 2003(8):175-189 16 jefferson. produetinnov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growth, ukandirishcom panies j .small business eeonomies,2003,(9):523-537. 17 valdemarsmith,moementgensdiiling-hansen. implementing value strstegy through the value jmanagement decision,2004,(3):76-84 18 王核成. r&d 投入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1,(3):13-16. 19 王同律. 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增长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126-131. 20 朱卫平,伦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5):35-40. 21 梁莱歆,张焕凤. 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2005,(2): 47-52. 22 侯晓红,张艳华. 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78-92. 23 王君彩,王淑芳. 论我国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绩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34-37. 参考文献 41 24 张济建,李春香. 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2009,(2): 55-59. 25 文芳. r&d 投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厦门市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批)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中心医院正畸新技术应用考核
- 2025年宿州市宿马园区两站两员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儿童医院重症论文撰写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时间窗边缘患者溶栓考核
- 2025中心医院血管炎相关抗体检测解读考核
- 大学蒹葭课件
- 2025北京化工大学化办公室(中心)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考核
- 秦皇岛市中医院病案安全防护考核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护理
- 哈工大课件教学课件
-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
- 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重难创新题 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含答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1200吨黑水虻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office办公软件试题
- 13《黄鹤楼》公开课课件
- 申办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14项管理制度清单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