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大大增强。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区 域物流又构成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物流子系统,其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 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实现区域产业 组织内部和产业组织之间物流活动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促进新型产业形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的经济心脏地区,加快其区域物流发展步伐,促进其区域 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盘活湖北经济,使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的一着好棋。本选题首 先根据城市物流理论及区域物流理论,分析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并 从分析现代物流影响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诸多要素入手,分别考察了现代物流对 于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式,确定了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定位;随 后又对武汉城市圈发展区域物流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自身产业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结合 swot 战略分析工具,对武汉城市圈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 胁进行了逐一考察,得出武汉城市圈发展现代区域物流的可行性结论;之后,在分 析国内外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支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发展的现 实情况,提出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区域物流的相关对策,建议从政府作用、政策支 持体系及政府保障性措施三方面着手,创新区域政府职能,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 导物流业健康稳步。 关键词: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政策支持 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relation of the world has been greatly boosted up.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regional logistics make up of sub-system in the district economic activities. it breaks the borders in enterprises, industries and even the whole area, which could speed up the emergence of the most fitting logistics moving structure in the competition. the whole, consistency and harmony of the logistics activities both in and between the industry organizations can carry on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reby developing new industries,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employment, cutting the operation cost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is the core area of hubei province economy. there is a wise idea to flourish hubei economy by accelerating the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by promoting its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unity. it will make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ahead of middle-west area of china. this topic star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mutual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city logistics and regional logistic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which modern logistics effects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 surveyed the dedicative models of modern logistics toward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increase and make sure what effect regional logistics would take towar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n i analyzed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industry circumstance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detail. and the advantage,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of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were considered one by one along with tools of swot strategy analysis. then some feasibility results on developing modern regional logistics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would draw from these series of analysis. after that, an analysis would take place about the reality of policy support for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both in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great i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platform, i woul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ing regional logistics harmoniously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is agglomeration. the proposal would take in three aspects. they are government functions, policy support system and indemnificatory measure of government. as long as we do something for these three aspects, we can innovate the regional functions, mak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 and lea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bright future. key words: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al logistics; regional economy; policy support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城市圈地位日益突出。影响城市圈 经济增长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以信息化为主要支撑要素的区域物流 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 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新型产业形成、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政 府部门也已经开始认识到发展现代区域物流对于提升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 义,并逐步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与政策。因此,近几年,中国的物流业高 速增长:2004 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 1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2%,物 流业增加值 1969 亿元,同比增长 10.1%;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千个物流园区,20 多个省市和 30 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开发物流园 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都把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作为调整 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相应的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 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中国物流业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 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 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 资,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严重,管理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经营理 念落后,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 30%左右, 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仅为 15%左右;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因此,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物流区域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加入 wto 之后,中 国的物流业由于自身较低的起点,面临着世界物流巨头的激烈竞争,区域民族物流 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对于城市圈经济发展贡献的基础 上,合理规划区域物流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内地一个发育较快、潜力较大的城市密集区域,更是湖北省 的经济心脏地区。加快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发展步伐,促进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一 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体化进程,是盘活湖北经济,使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的一着好棋。本选题从区域物 流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入手,调查分析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条 件及特征,并对区域物流对于城市圈经济的贡献进行了模型分析,最终得出武汉城 市圈发展区域物流不仅可行,而且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区域政 策支持必须先行。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 1957 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 ,城市圈经济成 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在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中,构建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可 以有效提升区域内城市间传统的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通过产业升级并扩散,形 成城市圈区域的竞争优势,加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1.2.1 区域物流区域物流 徐青青、缪立新 2006 年在物流技术撰文提出,物流是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的保障。在同一经济区域内,物流发展具有一定共性,这是由于相同的法律、制度、 文化社会背景以及相似的科技装备水平条件所导致的。这使得区域内物流发展的模 式、阶段等,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的特性,这便是区域物流产生的缘起。 目前学术界对于区域物流尚无统一定义,但其“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 并认为区域物流研究的是在特定经济区域空间范围内物流活动的规律。例如,董千 里(1999)认为区域物流的空间范围是以城市、乡村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城乡之间、 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类开发区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王子龙(2004)也肯定了其 地域系统范围;苏小军(2004)则将此范围划分为区域经济带内部和外部。因此区 域物流应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 在此基础上,路万涛 2005 年在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一文中具体 提出,区域物流是以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为基础,研究在该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 其一般含义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 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 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 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 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 经济实力。海峰等在怎样认识区域物流中认为,区域物流是以区域地理位置为 前提,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和客观性是形成区域物流的地理条件,一般而言,区域物 流的范围与其所属的区域经济的范围相一致。姜华在区域物流系统的特征及其与 区域经济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指出,区域物流一般表现为一定区域或者跨区域范围 的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协作以及相互作用,共同组织大范围专项或综合物流活动 的过程,以便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从区域物流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物流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是区域经济重 要的组成部分。海峰等提出,区域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具有区域性、适应性,中 心性、距离经济性等四个方面特征,同时,区域物流发展受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经 济发展状况、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距离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林荣清在区域物流 发展规划研究中提到,由于“物流产业本身是涉及行业广,渗透行业深的产业”, 是众多产业的一种大融合,因此具有大跨度性、动态性、可分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同时,其发展需要有政治、地理与气候、交通运输、资源与能源、金融与信誉、人 才与技术等关键的基本要素。 1.2.2 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现状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1)国外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对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政府的 角色、政策作用和法律法规的建设等问题;二是研究影响特定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 影响机制和发展战略问题;三是研究在国际范围内物流节点的一体化和物流运作的 合作问题;四是研究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五是研究各 类物流节点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规划问题;六是研究城市物流系统的规划评价和优 化问题。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市场环境下物流发展法律法规的研究、建立和完 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交通、大型物流中心、港口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 的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亚国家,在加强法律法规的同 时,还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的实施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perry a.trunick(2003)分析了亚特兰大市是如何通过建立专门组织(logistics task force) , 进行城市物流建设规划, 关注城市交通以促进区域物流发展; mark goh 和 argus ang(2000)回顾了印度支那半岛在过去十年里所经历的巨大的经济发展, 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得出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托于有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的结论;tim schwanen(2003) 从区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运输规划、物流及空间布局的问题;talley wayne(1996) 建立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生产的关系模型;thurston,charlesw. (1996)介绍并分析了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物流中心进入 拉丁美洲市场的情况;donald j.bowersox(1999)等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 一体化与全球供应链、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2)国外区域物流发展典型经验 德国 德国一直是欧洲交通运输的门户。政府常年致力于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并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和调控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取 得了较好的成果。 首先,德国联邦各级政府在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功效的 同时,合理调配运输资源,实现交通一体化。如在科隆-波恩新机场项目的建设中, 机场、高速铁路及地铁的修建基本是同步的;不来梅区域货运中心与港口设施、铁 路专线、高速公路等也是配套发展的。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不再体现单一行业的特征, 而更多地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结点”的概念1。 其次,实行多式联运蓬勃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为实现多式联运的各种组合提 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公铁联运,这些联运基本上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协 调组织的。 再次,公共交通打破了条块分割。在德国的城市中,地铁与轻轨直接通达车站、 机场、码头和主要汽车站,轨道网络相当发达,去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有无换乘只需 一次购票。负责收益分配的是各地区的交通联盟,它与各公交实体没有经济上的关 系。行业壁垒的打破,避免了不正当竞争和资源浪费,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准。 日本 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与物流相关的各项不同层次的法律和政策,以推动和 保障区域物流的快速和良性发展。与日本区域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主要有:综合型 物流发展法规;物流节点规划与建设类法规;陆海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 类法规;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类法规和其他法规。 日本有关区域物流发展的法律,一是数量多、涉及而广。一方面,由于物流产 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另一方而,为促进区域物流的快速改革和发展,相关法律法 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规政策必须跟上区域物流发展战略需要;二是地方法规和国家法规相互协调、系统 化,体现了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和区域特点。政府正是通过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打破了现存行政区划“看不见的墙”2,推进和保障区域物流的改革发展;三是各项法 规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对之前的法规进行评价,然后根据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战略 而制定的,体现了法律规范的一致性和持续改善的特点。 (3)国内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区域现代物流业理论与政策研究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相关 研究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是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城市物流规划;三是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四 是物流产业的政策研究等。 周恒(2003)对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平台服务层、功能层、 技术层等体系结构;戴禾等(2002)对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理论研究;桂寿平 (2003) ,朱强(2004) ,管卫华(2004)等,都采用系统动力学对区域物流系统建 模,分析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模型、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对区域物流 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王玉君(2003)用博弈论对 区域物流市场进行了研究;汪波、杨天剑(2004)等综合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的关 键成功因素,采用 ahp 层次分析法制定了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等判断方 法对天津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评价;花蕊(2004)分析了区域物流 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周君(2006)运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增长之 间的定量关系,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还对现代物流区域发展趋势与对策进行了系统分 析,提出区域物流系统的建立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完整性、开放性、共同性特征的要 求。提出合理的物流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就推进区域物流发展 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国研网,2004) 1.2.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 曾文琦(2004)在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文中写到,从整 体上看,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内包括 物流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对区域物流具有决定作用;区域物流作为区 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 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物流设施的能力,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时间效 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益和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姜华(2005)在论述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提到,根据赫希曼的“核 心边缘理论”及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可以清楚看到,在区域经济的发 展过程中,物流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将其主要作用具体为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区域 经济的“增长极”,二是具有强化的“扩散效应”,他还进一步指出,区域物流的存在和 发展以区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中包括物流活动在内 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对区域物流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区域经济规模决 定区域物流规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徐杰、鞠颂东(2003)等以长江经济区为实证, 分析了长江经济区区域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及运行、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区域经济一 体化战略的推进对区域物流需求的影响;陶进、姚冠新(2005)结合长三角区域经 济发展现状,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 析了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指出了区域物流 规划的现存问题及基本思路。 如前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时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 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其对生产领域、流通 领域效率与效益的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与生产方 式均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政府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时,为使区域物流真 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应注意协调好区域物流发展与区 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找准区域物流发展的实现途径, 创新区域政府的职能,共同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2.4 区域物流发展政策规划区域物流发展政策规划 林荣清(2004)在物流科技上撰文指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因此区域物流发展的规划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区域物流 发展规划必须遵循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原则、系统原则、协调规划原则、充分利 用现有物流资源原则及规范化原则;佘廉(2005)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模式一 文中认为,区域物流政策规划的目标是为现在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包括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良好的政府协调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 目标的实现;政策规划的内容包括:规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现代物流企 业的产业政策、物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管理制度、支持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系 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统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王国华(2006)也撰文指出,城市圈区域物流发展实际上 是其各构成要素的一体化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行业标准等多方 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这就必须积极发挥政府在推进物流区域化发展中的作 用,他重点提出了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对于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 提出必须从法律法规、物流业准入条件、物流标准及招商引资方面完善相关的政策 法规,并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黄福华(2004)在对长株谭城市群物流 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思考中指出,在进行物流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应从现实需要出 发,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一个跨部门、跨区域的城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管理机构, 一般包括规划目标的分解与协调、协同规划的组织、信息沟通协调、规划任务的协 调与监督等内容。 整体而言,城市圈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 段呈现不用的特征和发展要求,因此,在城市圈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应坚持科学 发展观,引入新思路新技术,把城市圈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统一起来,实现 城市圈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本选题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与物流相关理论,在区域经济极化理论及“核心边 缘理论”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区域物流发展与城市圈经济 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且选取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实体,根据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发 展现状及区域物流规划的实践,提出当前在处理区域物流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 争力时应着重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分析了区域物流与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 改变了传统的从单个物流企业或行业对于单个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模式,着重 研究一个空间区域内物流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区域政府的行为,并运 用概念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发展与城市圈发展之间的协调互动发展以及区域物流 发展之于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式进行实证研究,论证城市圈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的必要性,并选取武汉城市圈为特定视角,对于振兴湖北经济加强湖北在中部崛起 战略中的地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区域物流与城市圈发展理论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区域物流与城市圈发展理论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2.1 区域物流的基本内涵区域物流的基本内涵 2.1.1 区域物流概念区域物流概念 所谓区域物流,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 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 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 空、水运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运输、储存、装御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本区域 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 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3。 具体来说,区域物流是以区域地理位置为前提,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和客观性是 形成区域物流的地理条件;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突出了大中型城市是处于区域经 济的中心位置,是实现聚集经济性的主要空间表现形式,如广州、上海、杭州、宁 波、南京、郑州、西安、重庆等大中型城市及相应的区域经济范围,如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域、南京(苏南)经济区域、武汉(华中)经济区域、 郑州(中原)经济区域等,同时,考虑区域物流发展中地方政府的管理作用;以区 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强调的是区域物流的规模和范围及主要服务的对象和区 域领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区域经济的规模和范围,因为不同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如港口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既是区域经济的 中心,同时又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因此其物流的物品并不仅仅是本地区供需的物品, 还包括通过该区域的港口及其他交通枢纽转向其他区域的物品;结合物流辐射的有 效范围,是确定区域物流的范围及区域物流的划分的依据。一般而言,区域物流的 范围与其所属的区域经济的范围相一致,但又不完全重合,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物流的距离经济性原理的作用,因为区域物流组织主体是该区域内从事物流服务的 各类物流企业,区域物流的实现是通过这些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实现的。因此,物 流运输的距离经济原理,往往决定物流企业最有效的运输距离,从而确定了区域物 流的辐射范围,如跨国物流企业和国内全国性的物流企业,在各区域均有分公司从 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事物流运作,这是大型物流企业的一种突出的特点;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条件, 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将物流的基本活动有机集成,是强调从区域 物流发展规划的角度,通过物流中心城市政府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各种 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将区域物流中的点(港口、货运站、仓库、物流园区、物流 中心、配送中心) 、线(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水)运线等) 、网(公路网、 铁路网、航空网、水运网)等有机衔接,使之物流的各项活动有机集成。 区域物流的目标是:一是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实力;二 是扩大物流服务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周边区域,增强本区域的物流功能和经济实力。 2.1.2 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性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区域物流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物流区域化打破单一企业, 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 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不是靠产权关系或任何行政关系维系的, 而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整合成的一个虚拟企业群体,竞争模式也由过去单个企业之 间的竞争转为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 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4。可以说, 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 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革命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协调化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 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为应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区域合作渐 渐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他们旨在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 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 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 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再次,从国外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合作 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物流行业跨 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 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北美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成立北美经济圈 后,区域经济开始明朗起来,物流即是其经济圈内最早实行横向合作的行业之一; 欧盟辖区国家间形成了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 1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 走上了快车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 为主导经济的主体。而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 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 2.1.3 区域物流的主要特征区域物流的主要特征 区域物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性。 区域物流是以区域为范围, 尽管强调中心城市在物流方面的作用, 但它不同于城市物流,城市物流的主要功能是以满足该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 因此,其商贸物流是城市物流的主要物品类型,而商贸物流与其他物流在运输的批 量、时间的准时化及随季节的变化等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 (2)适应性。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密切相关。区域经济的发 展是区域物流的基础,没有区域经济,也就没有区域物流,不同区域经济的水平、 规模和产业形态,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物流的服务保障,这样才能使得区域经济 持续、健康地发展。 (3)中心性。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物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 用。区域经济的产生,往往是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的结果,因此,地理位置是区域 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区域物流的基础。区域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流基础设 施,是整个国家的交通枢纽,长期以来已成为物流活动的关键节点(物流的中心) , 同时,中心城市政府的政策对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支持、引导作用,进而 又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物流业 发展的中心。 (4)距离经济性。运输的距离经济性对区域物流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物流 企业运作的角度来看, 物流企业必然要遵循距离经济性的原理, 这就使得物流企业运作 的范围有一个距离的限制, 即如何在最佳的距离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物流运作, 使得物流 企业既能向顾客提供优质、满意的物流服务,又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利润5。 2.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内包括物流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对区域物 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流具有决定作用;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 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存在和发展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物流设备的 能力,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和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促进本地区经 济发展。因此,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 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 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 会促成区域物流的集中,形成规模,从而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2.2.1 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有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 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 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 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显然,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二、三产 业的发展优势明显,就会带动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加大流通中人力资本的投入, 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时对物流服务的高需求量会带动交通与信息的快速发展,所以区 域经济一体化会推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1)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区域内企业为了加强自己在行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 到少数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上来,而其余的非核心业务就会进行外包, 找专业的相关企业来做,一般而言,外包出去的多是物流服务项目,因此这也同样 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服务需求上的可能。 (2)区域经济面临的现实促进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 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或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 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导致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导致我国物流成本较 高,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因此,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 发展的客观需要;此外,加入 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 峻挑战和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间进一步消除壁垒及进而适应 这一改革的区域物流,必然要成为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1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2.2 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降低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可通过显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从交易过程看,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 减少相关交易费用。这是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 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 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的长期性而尽量 协商解决,从而避免了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 其次, 从交易主体行为看, 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 从 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识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 易费用。 (2)促进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 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 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发展正 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 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物流业本质是第三产业,所以物流业的发展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区域物流的发展,既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解 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又能增加了税收,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它还将进一步 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 息业和旅游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它们的发 展,会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区域物流属于技术 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 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区域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 展。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更好介入国际分工。区域内较多集中供应 链上的节点企业,它们紧密结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 散作用。 1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依据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 极,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系统能促进一个 中心城市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5。具体来讲,区域物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 要作用,体现在现代物流区域化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 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 2.3 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式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式 2.3.1 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经济增长影响要素的贡献模式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经济增长影响要素的贡献模式 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对劳动增长、资本、技 术进步、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等决定城市圈协调发展的经济要素的作用表现出来的6, 具体贡献模式见图 2-1: 图 2-1 现代区域物流对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式 2.3.2 对劳动要素的贡献模式对劳动要素的贡献模式 就业量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之一。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素质提高, 有利于经济增长:一方面,可以增加边缘城市和域外城市对中心城市商品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劳动力就业量增加,有利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另 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心城市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劳动 城市圈现代 物流的发展 对劳动要 素的贡献 对资本要 素的贡献 对技术进步 要素的贡献 对基础设 施的贡献 城市圈的 经济发展 对产业结构 要素的贡献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力就业量减少,不利于其经济增长。具体贡献模式见图 2-2: 图 2-2 现代物流对劳动要素的贡献模式 2.3.3 对资本要素的贡献模式对资本要素的贡献模式 首先,城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城市投资的效 率:从交易过程看,现代区域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减少交易过程中的相关 交易费用: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可以降低交易主体因“有限 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增加机会主义交易成本。 其次,城市圈发达的现代物流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增加城市的投资总量。随着城 市圈区域物流的发展,城市圈投资效率因交易成本的下降而有效提高,有助城市圈 对域外资本的吸引,城市的投资总量随之增加。具体模式图 2-3: 城 市 圈 现 代 物 流 发 展 与劳动分工深 化相联系 劳动者从事更 多专业化劳动 劳动者技 能提高 技术进步提高 劳动生产率, 节约劳动时间 劳动者有充裕 时 间 锻 炼 身 体、学习知识 劳动者体 质和精神 素质加强 降 低 成 本, 提高 质量 价格降低, 竞争力提 高 城 外 市 场 需 求 增加 劳 动 力 需 求 增 加 物流技术进步,专 业化程度提高 劳动生产 率提高 劳动力需求 减少 劳 动 就 业 量 增 加 劳 动 就 业 量 减 少 城 市 圈 经 济 正 增 长 城 市 圈 经 济 负 增 长 要求劳动者具 有高素质 劳动者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堤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 2025版司法局《民事起诉状(遗赠抚养协议纠纷)》民事类法律文书(空白模板)
- 抚州财务优化咨询方案
- 氮肥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分析报告
- 机械类网络营销方案
- 建筑墙砖加固方案设计
- 涂料行业业务咨询方案
- 110主变安装施工方案
- 心理咨询班会方案
- 金安脆桃营销策划方案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直播责任自负书
- 2023年太原市第二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DDI辅导员工迈向成功-辅导领导力系列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
- 煤矿井筒装备安装方案
- T∕CEPPEA 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_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多选题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22.1.1二次函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
- 各类机床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