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珠江乙卯(1915年)水灾与救济.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该文选取水灾救济问题为研究对象,以1 9 1 5 年珠江流域特大水灾中受灾最重、 受灾范围最大、洪水最为炽烈的广东省为研究范围。文章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与 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动态,重点分析研究该课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 章考察1 9 1 5 年珠江大水灾的灾情,着重分析了这次大水灾对当时广东社会所造成 的严重影响。第三章主要考察这次水灾产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只有结合自 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考察,才能全面认识灾害的实质,从而提出正确的防灾减灾 对策。第四章分析政府与民间对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的救济,分为政府救济、民 间义赈及其他救济形式三类。从救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就政府救济而言,政府 抗灾救灾能力显得较为软弱,政府的社会职能并不完善,其体制也不健全,并且 在救灾过程中存在不少具体问题;就民间义赈而言,传统的社会组织及新兴的社 会团体都积极参与了救灾,体现了社会力量的兴盛、救灾主体的多元化。然而, 就总体而言,尤其从设立救灾机构、制定救灾措施和发放救济款项来看,政府机 构仍在救灾中占主导地位,政府与民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协作。最后总结救灾工 作的经验和教训,便于更好地防灾救灾。 关键词:珠江流域;广东;乙卵水灾:救济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e l e c t st h ef l o o d r e l i e v i n gp r o b l e m a si t sr e s e a r c hs u b j e c t ,a n dt h e f o c u si so n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w h i c hw a ss u f f e r e dm o s ts e r i o u s l y , a n dw a st h e w i d e s t - r a n g e df l o o d - a t t a c k e do ft h e1 9 1 5 一f l o o da l o n gt h ep e a r lr i v e r c h a p t e rl i s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c u r r e n t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o nt h i sr e l a t i v es u b j e c t ,w i t ht h ee m p h a s i s o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a n dr e a l i s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o ft h es t u d y c h a p t e r 2d e a l sw i t ht h e 1 9 1 5 f l o o do fp e a r lr i v e r , e m p h a s i z i n go ni t sg r e a ti m p a c to nt h es o c i e t yo fg u a n g d o n g o ft h e t i m e c h a p t e r3m a i n l y s t u d i e st h en a t u r a la n ds o c i a lc a u s e so ft h ef l o o d , m a i n t a i n i n gt h a tt h en a t u r eo ft h ed i s a s t e rc a no n l yb eu n d e r s t o o dt h o r o u g h l yb y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s et u bf a c t o r s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 p r o p e rs t r a t e g i e sa g a i n s tt h ef l o o d sc a n b e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o n i t c h a p t e r 4a n a l y z e sr e l i e v e so f1 9 1 5 - f l o o df r o m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f o l kp e o p l e ,w h i c hc a nb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o f f i c i a l r e l i e v e sa n dc i v i l r e l i e v e s f r o m t h e f l o o d r e l i e v i n gp r o c e s s ,i t c a nb e g a t h e r e d t h a t :w i t h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o f f i c i a l r e l i e v e s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i s n o ts oc a p a b l eo fp r e v e n t i n ga n dr e l i e v i n gt h e d i s a s t e r s ,w i t h o u tas o u n ds y s t e m ,i t ss o c i a lf u n c t i o ni sb y n om e a n s p e r f e c t ,a n dm a n y d e t a i l e dp r o b l e m sw e r ea r o u s e di nt h ef l o o d r e l i e v i n gp r o c e s s w i t h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c i v i l - r e l i e v e s ,b o t h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dn e w l y f o u n d e ds o c i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 f l o o d - r e l i e v i n ga c t i v e l y , w h i c hr e f l e c t e dt h ep r o s p e r i t y o fs o c i a lf o r c e s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f l o o d - r e l i e v i n ga g e n t s h o w e v e r ,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e s p e c i a l l ya s f a r a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o f d i s a s t e r - r e l i e v i n g 、m a k i n g m e a s u r e so f d i s a s t e r r e l i e v i n g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n g r e l i e ff u n d sa r e c o n c e r n e d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t i l lp l a y e dap r i m a r yp a r ti nt h ef l o o d r e l i e v i n gp r o c e s s ,w h i l ea c e r t a i n c o 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o f f i c i a l r e l i e v e s a n dc i v i l - d o n a t i o n sw a sa l s oa v a i l a b l e f i n a l l y , s o m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l e s s o n sa r es u m m a r i z e df o rab e t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v e so ft h e f l o o d si nt h ef u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p e a r lr i v e r a r e a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1 9 1 5 一f l o o d ;r e l i e v l i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 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l 羊日期:d 年,月! d 日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授权广州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广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1 军 导师签名:二专柬 日期:如寸年,月f o 日 日期:川年拥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意义 灾害,“是指任何一种超出社会正常承受能力的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破坏讲1 】僻) 。 无论从世界范围来讲,还是就中国而言,洪水灾害是最主要的一种自然灾害。我 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约占2 3 的国土面积可能发生 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其中大部分地区会发生洪水灾害,特别是在东部以 及南部的江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最为严重。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自然灾害即是危害和困扰人类的一个重大问题。因 此,对灾害问题的研究,有预防灾害发生、尽可能的减少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灾 害发生后如何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等有重要意义。而水灾的破坏力极为巨大,严重 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显而易见,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水灾尤其重要。 珠江乙卯大水灾对广东的影响特别大,“两百年才一遇”,而研究灾害又有如 此重要的意义,这样研究这次水灾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到本文的研究意义而 言,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过去对灾荒史的研究多重于对灾荒发生的原因、特 点及社会影响的探讨,而对救济问题的研究则比较薄弱。本文选题角度较全面, 尤其是救济方面,这样对丰富、补充灾荒史研究的内容有好处。第二、本文从政 府机构和社会力量对灾荒的救济着手,考察它们的行为与活动,来探讨它们在民 国社会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来阐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第三、 加强对珠江水灾的研究,不仅对珠江沿岸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处于江 河流域的城市发展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普遍意义。最后,从现实意义来讲,从人类 社会产生以来,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像1 9 9 8 年大洪水, 2 0 0 3 年全国性“非典型肺炎”,接踵而至的“禽流感”等等,因此对珠江大水灾的 研究,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对灾荒的研究,尤其是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灾荒,岭南地区在这 方面显得比较薄弱。本文想通过这次典型的水灾研究,去发掘其原因、影响,特 别是当时社会对灾害的反应,其中重点探讨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救济措鸯笸,以 便给后人一些启发,希望能对后人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1 1 1 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h 日湖南人民出版杜,1 9 9 8 第一章绪论 1 2 学术回顾 自然灾害一直与人类社会的进程相伴随,犹以水灾发生频繁,破坏性大,影 响深远。目前已有的关于水灾的论述,大多是大跨度、粗线条的,并且重于对灾 荒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方面的探讨,对救济问题虽有所涉及,但很少对国家 机构和社会力量救济灾荒的活动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到珠江1 9 1 5 年水灾的救 济,研究更为缺乏。下面对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对近代灾荒的研究可分两大部分,一种是对灾荒的整体性研究。影响重要的 著作有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作者“采纵断执法,以问题为中心”,充分研讨了 中国近代的“治荒政策”,该书代表了当时灾荒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也是整个中华 民国时期灾荒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作。只是与同时代的大多数著作一样,其下限仅 迄于著作出版的时问,即2 0 世纪3 0 年代;而且由于当时政治彤势的限制,原稿 中有关“近代灾荒中新的社会因素”一项出版时被略去了,以致整部著作详古而 略今,于民国灾害史的状况未能尽言。李文海等人著作的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该书选取了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连续三年的黄河大决口到1 9 4 2 年至1 9 4 3 年的中 原大旱荒为止的中国近代历史上十次大灾荒为研究对象,并附录了1 8 4 0 - - 1 9 4 9 年 期间中国近代灾荒年表,勾勒出了近代中国灾荒史的轮廓,凸现出了近代中国 几次惨重的灾荒。但该文研究的重点仍在“灾荒”本身,而对救灾问题论及不多。 【2 】夏明方著作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把民国时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 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着眼于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影响,分别探讨了自然灾害与生 态环境、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认为自然灾害 严重恶化了乡村生态环境;使灾区人口减少,流民的数量与规模增加,同时影响 着人口结构的变动与人口素质的差异;自然灾害还决定着乡村的经济发展,影响 着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该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自然 灾害所产生的各种后果,是近年来灾荒史研究中的一部力作。【3 j 另外,还有诸如 钱钢、耿庆国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4 】,李国琛的暴雨洪水对中山城 市建设的影响及减灾对策研究1 5 】,赵春明等主编的( 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 录【6 j 等等,都为研究灾荒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范围局限于广东省的整体性研究成果,有重要影响的是广东省文史研究 馆编的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该书综合了广东省1 4 0 多种县( 市) 志,将大量 志书、报刊和私家著述中从晋代到民国时期有关广东省自然灾害的史料熔于一炉,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m 1 北京出版杜,1 9 9 8 李文海等冲国近代十大灾荒 m i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4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f m l 冲华书局, 2 0 0 0 钱钢,耿庆国二十世纪中国重灾i g 虱: m 1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9 李国琛暴雨洪水对中山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减灾对策研究r m i 气象出版社2 0 0 0 赵春明等2 0 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m 】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2 2 第一章绪论 并把这些史料分为“水灾记录”、“旱灾记录”、“风灾记录”、“地震记录”、“冻灾 记录”、“雹灾汜录”、“虫灾记录”、“瘟疫记录”八类,均按时序排列,一目了然。 有3 0 余幅插图,资料详尽、论述系统,以两大部分总括了自公元2 2 3 年到1 9 9 3 年1 7 0 0 多年问3 1 4 4 场较大规模的灾害性洪水。资料翔实是此书的最大特点,为 研究广东灾荒提供了绝不可少的参考价值。该书的史料重点在灾况本身的叙 述,尽管针对当前防洪需要和历史上洪涝灾害的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 过于简单。 1 1 梁必骐的广东的自然灾害,本书重点探讨了广东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 征、孕灾环境,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 了减灾对策,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系统地描述广东自然灾害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献资 料,是研究,、东灾荒史的代表作。但是由于该书叙述时间自晋代( 公元2 8 8 年记 载南海地震、公元3 8 3 年记载始兴郡( 今曲江、始兴、桂阳一带) 水灾) 至2 0 世 纪8 0 、9 0 年代,内容广博,且该书总共只有3 1 2 页,这样使本书著者无法对具体 一次灾荒做深入研究。【2 j 第二种是个案研究。涉及具体灾害的重要著作及论文有王方中的1 9 3 1 年江 淮大水灾及其后果,该文从经济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了1 9 3 1 年水灾对农业经济 的影响,以及其与2 0 世纪3 0 年代国民经济严重危机的关系。虽然该文在个别史 料运用上有误,但并不影响文章的整体内容与结论,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1 9 3 1 年大水灾的严重后果与影响。【3 l 而涉及广东某一地区、某次灾荒的研究,则显得比较稀少。曾少卓的广 东省水灾灾情变化始末,由于当时广东省“缺乏一个综合的、层次比较高的部门 负责集中灾情资料,以致资料散失不全”,这样不利于广东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 出于这一目的,作者将广东省历年有关水灾及其变化的史料做了综合介绍。【4 l 麦 蕴瑜的广东水灾的原因和根治方法,认为暴雨是造成水灾的元凶,河床淤高和 河i = i z 角洲日益水浅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帮凶,根治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发动全省 广大群众实施化敌为友的思想,根治江河,消除帮凶淤沙之害”。 5 1 唐文雅的广 州地区历史上的水患特征及当今对洪涝灾害的防御,该文从广州地区特定的地理 环境出发,分析其易于形成水患的自然地理因素,进而根据查阅、整理的地方志 有关资料,研究分析出广州地区历史时期水灾的季节分配特点、多年变化规律及8 个严重水灾年的特征,对当今防洪抗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广州地区如何 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提出了5 条参考建议。 6 1 但是具体对1 9 1 5 年珠江乙卯大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白彝s 灾害史料 m i 广东科技出版社。1 9 9 9 梁必骐广东的自然灾害【m 】广东人民出版杜,1 9 9 3 王方中1 9 3 1 年江淮大水灾及其后果f j l 近代史研究,1 9 9 0 , ( 1 ) 曾少卓广东省水灾灾情变化始末们广东史志,1 9 9 4 , ( 2 ) 麦蕴瑜广东水灾的原因和根治方法【j 】人民珠江,1 9 9 5 ,( 2 ) 唐文雅广州地区历史e 的求患特征及当今对洪涝灾害的防御册广东史志,1 9 9 9 , 0 ) 第一章绪论 水灾进行相关研究的,到目前为止,笔者只找到一篇,即李琪的研究性文章( ( 1 9 1 5 年广东乙卯水灾灾况及灾后赈济初探n 探讨了1 9 1 5 年广东乙卯大水的灾情、 水灾造成的影响以及灾后赈济情况,李琪的文章与作者将要研究的课题比较接近, 但沦述的详略、侧重点以及史料运用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1 3 文章内容与资料来源 1 3 1 文章内容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概述本文选题的意义及资料来源情况。 第二章为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第一节为灾况叙述,以灾情最重的 广州、三水、南海、肇庆、高明、清远、惠州等县市为重点分述之,在概括西江、 北江、东江的基本灾情的基础上,又突出重点;第二节是灾害对广东社会的影响, 共分三个小节,第- d , 节为人员伤亡、劳动力流失,第二小节为农业遭受巨大损 失与破坏,这一节又具体分为堤围尽溃与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庄稼损坏与铺户倒 塌两个部分,第三小节为社会动乱。第三章为珠江乙卵水灾发生的原因分析,第 一节讲述自然因素,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 主要指突发性大暴雨) 、河流对水 灾的影响;第二节为社会因素,在论述社会原因时,本节将之分为战乱匪患的破 坏、森林匮乏、水利设施破坏和失修以及政府腐败无能、百姓抗灾能力低下等几 个部分。第四章为政府与民间对水灾的救济,分为三节,这是本文的重点;第一 节是政府救济,即传统意义上的官府救济,第二节为民间义赈,也就是民间个人 以及组织的救灾形式;在本章中还特意将其他省市政府以及外国政府、领事的捐 赈作为一类,以其他赈济形式作为第三节来叙述,在论述社会救济时,也初步探 讨了政府和民间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为结论,在分祈水灾灾况及其严重影响 的同时,着重探讨了这次水灾救济中,政府与民间的救济行为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其作用与不足,由此而留下的深刻教训和启示。 1 3 。2 资料来源 史学论文要有史有据,文献资料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石。由于本文研究的课 题是以1 9 1 5 年广东大水灾为个案,这样就呈现出资料的相当缺乏,几乎所有资料 都依赖于当时的报刊记载和广东民国时期各地的方志材料。广东省档案馆、孙中 山文献馆、广州市档案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地方志馆等馆藏的一些 文献资料和原始档案,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另外,为本文提供辅 助资料的地方有:广东省水利厅档案室、广东省文史馆、珠江水利委员会资料室 等。 1 1 1 李琪1 9 1 5 年广东乙卯水灾灾况及灾后赈济初探明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 1 1 ) 4 第一章绪论 广东公报、申报、香港华字日报三种当时的报刊记载为本文研究提 供了最直接的极有价值的资料,由于三种报刊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通过认真比 较之后,发现广东公报记载得最为详细,这样文章就选取以广东省档案馆珍 藏的广东公报为支撑材料,辅之以申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再就是孙中 山文献馆和广州市地方志馆珍藏的民国时期的方志、文献资料,如顺德县志、 ( 民国) 佛山县志、( 民国) 番禺县志、( 民国) 五华县志、( 民国) 潮州 志、两粤水灾善后策、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报告书等,为文章分析研究之 深入做了必不可少的补充。 1 4 几点说明 首先,“灾害”的定义和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学术界对此至今仍有争 论1 1 j ,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剞的分类方法,在此,本文对此不做分析。 另外,“水灾”一词,由于与洪水灾害、洪涝灾害、雨涝灾害、涝灾、水涝等术语 意思十分接近,并且这些术语除了用于特定环境时具有明确含义外,在实际应用 中比较混乱。因此,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中的“水灾”一词,与上述术语是一 致的。 其次,珠江流域所辖范围比较广泛,本文在具体论述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 究方向以及采用就近原则,文中的珠江流域乙卯水灾主要指的是当时受灾最为严 重的广东而言。当然这里指的“广东”,等同于当代地理意义上的广东省版图。 1 i 范宝俊中国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 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8 5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本章主要考察了1 9 1 5 年珠江乙卯大水灾的概况以及水灾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共分两节。空前的水灾使广州城被淹7 日,出现了大量的灾民,并造成了巨大的 损失。 2 1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 ,。东省足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域,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更居全国 之首,灾害造成的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1 9 1 5 年“珠江乙卯大水”是珠江水系有 历史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水灾。 该年珠江为全域性大洪水,东、北、西三江均同时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 相邻的湘江、赣江、闽江以及两广滨海诸河也在同时暴发洪水。华南地区6 月下 旬至7 月上旬,出现大面积的大雨和暴雨,这场暴雨造成珠江流域罕见的特大洪 水,使珠江三角洲遭受空前严重的水灾,三角洲所有堤围几乎全部溃决。据统计, 两广合计受灾农田9 3 3 万公顷,受灾人口约6 0 0 万人,其中珠江三角洲被淹农田 5 2 万公顷,受灾人口3 8 2 万人,死伤逾1 0 万人,广州市被淹7 天,“粤省三江潦 水先后涨发,迭据北江之连县、连山、阳山、翁源、清远、佛冈、英德、龙门暨 东江之增城、河源、兴宁、博罗、惠阳、龙川、东莞等县报告水灾,正在饬查确 勘,酌拨赈款时,复因连日风雨,江水奔腾之南海、三水、高要、四会、德庆、 新兴、茂名、吴川、化县、信宜、合浦各县,冲决围基、倒塌房屋、淹毙人畜、 损害田禾不可胜计。乃此次东西北三江同时漫溢,灾区之广,灾情之重,实 为从来所未有”【l 】,这次水灾又以广州及位于西江流域的三水、高明、四会、肇庆、 高要、阳江,北江流域的清远,东江流域的惠州等县市灾情最重。 广州这次特大水灾中,广州受灾最重,整个广州城被淹了7 天时间,至7 月1 3 日,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日“为最恐怖之时”,广州城西繁荣的商业 区被淹没,“商工停业,交通阻塞,省港轮船、各乡渡船皆因水猛不能开行,全城 自来水皆因水管被浸不能开放。晚上则电灯亦因电机被浸不能放光,全城皆成黑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 2 4 ,第9 1 0 号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暗世界。”【1 j 更为凄惨的是,当日下午四点左右,广州西关十三行又忽遭大火,“火 灾后发掘尸体约有千具”,“在上西关及十三行各街捡获水火死亡男女尸体就有二 百一十具。在d , h l f q 外,有浮尸千余,在南石头、白蚬壳、大亘尾及新洲等处大 捞漂流男女尸二十余”,吲o ”) “此次水灾未已,继以火灾,人民不死于水即死于火, 捞获尸骸日以万计,实千古未有之奇劫”【3 l 。 三水7 月5 日( 农历五月二十三日) 深夜,先到一步的西江洪峰将石扳围冲 决,殃及验涌、和涌、白木、古灶等围。即将成熟的早稻和刚刚插秧的晚稻全被 吞没,荡然无存。当地数以万计的农民,被迫风餐露宿,而米价飞涨,其清形惨 不忍闻。榕鏖围围内百余多,崩决二口,每口约一卜丈,一望汪洋,乡民溺毙无数。 “术棉围冲决三处数十余丈,全围水淹一片汪洋,至为惨剧。”1 4 1 县属中区翠坑围 也因为西江洪水猛涨,于7 月1 0 曰晚上二更时候,突然被冲决堤围三处,决口长 度达7 0 余丈,几乎所有田园庐舍都被淹没,倒塌房屋三百余间,“一望汪洋,几 成泽国,男女老幼露宿荒岗,嗽嗽待毙,呼号求救,目不忍睹,耳不忍闻。此次 奇灾诚亘古所末见”瓯 高明洪水直灌县城,溺死灾民无数。高明县位处西江流域,秀丽围、桑园 围、古劳围都在西江之冲,全围一共崩决五处,各处决口数十丈,几十万难民或 露宿山岗,或栖息基面,无家可归。“七社村塌屋十间。秀丽围西头村前禾义基段 被冲决约九十丈,洪水向上游冲击,十三围均告溃决。云水、五社村塌屋九十间; 朗水村村前水深四尺五寸,塌屋无算;松岗山崩,几百斤重的石头也被洪水冲去; 新墟街道水深五尺六寸,塌铺四十多问; 村塌屋百分之六十;罗秀围决六十多丈; 陶筑围高云湖等基段决一百多丈,潭边 自石围决三十多丈。”1 6 1 0 , l s 日 四会7 月4 日“西北东三江同时暴涨,连日水势急猛,直至八九日四会第四 区丰乐、大兴、高路、墩头、隆伏、马冈、白鹤、黄冈、横沥、科甲等围先后崩 决,惨倍去年。数万灾民流离失所,待哺嗷嗷”l t l ,“县属连目大雨,江水陡涨, 基围尤险。昨已飞报锯淫雨不止,黄岗、白鹤、横沥三围,据报水过基面,无从 1 1 1 申报f z j 1 9 1 5 - 7 2 4 , 第3 版 【2 l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m l 广东科技出版社,1 9 9 9 3 1 申报【z 1 1 9 1 5 7 1 8 ,第加版 d i 申报【z j 1 9 1 5 ,7 2 4 第3 版, “广东公撤i z l 1 9 1 5 7 1 6 第9 0 3y - 6 1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m 】广东科技出版社,1 9 9 9 m 广衮公报f z l 1 9 1 5 - 7 1 毛第9 0 1 号 7 第二章1 9 1 5 年殊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救护,均已冲决。民房、田禾淹没。其余各围亦危,沿江一带尽成泽国,雨 仍未止,水益涨,城乡内外一片汪洋,尽成泽国。访查,隆伏、大兴、马冈、仓 丰、姚沙等围先后冲决,田禾房屋尽被淹没,哀鸿遍野”【1 】o 肇庆府城周围景福围于7 月9 日崩决,缺口2 0 0 余丈,三杩街及其附近的 铺户,尽行倒塌,死者数千人,满江浮尸,饥民十余万。1 2 1 高要县内的景福大围崩决三处,决e l 长度达到数百丈,“伤亡摄多”。全县 各围“悉数崩决,灾情最惨”。“本日大雨如注,水仍加涨,高度几如去岁,知事 亲历巡视,风狂水急同时吃紧,并有漫溢过面,思霖、斗溪、砚洲、赤项、香山 等围先后崩决,灾民露宿啼饥,情状堪悯”【”,高要县宋隆镇“七月八号水势暴涨, 过基面一尺有奇,决口三处,无可施救,灾民逃避山顶,房屋冲塌不能以数计。 耳卜无所得食,危在旦夕,乞速电省赈济等情。据此查,高要基围全行崩决,被 灾者不止该围,惟广肇避水来城及救出灾民数已逾万”【”。 阳江农历“六月十四五六等日,连日大雨滂沱,潦水聚涨,兼以山水徒发, 时宣溲不及,以致平地水起丈许,房屋多被冲塌,牲畜亦被冲流,其被害之处, 以塘口、黄什坡等处为甚,计被冲塌房屋百余间,物畜不能详悉,惟小民荡 析离居,深堪悯恻”【5 1 。 清远清远县邹知事报告灾情时称:“县属连日急风骤雨,江水暴涨数丈,一 片汪洋,竞同泽国,捕巡各处基围崩决,冲塌房屋、溺毙人口,早晚两造禾稻尽 被水淹,收成失望,已成巨灾,人民荡析离居,风锓露宿,哀鸿满目,待哺嗷嗷, 深堪悯侧。”【6 j7 月2 日至7 月1 0 日,连日大水成灾,“南门入水尺余,县署监仓 俱被水浸,犯人移禁于学宫。西门街、北门街及古城乡冲塌屋宇数百间。城内只 学宫、起风、城隍三街未浸,余成泽国。各处崩基不可胜数,全县塌屋四万六千 余间,灾民二十四万一千余”【7 】o t s o ) 。 惠州1 9 1 5 年入夏以来,惠州各属雨多晴少,河水不时地涨发。7 月5 日和6 同整整两天,“大雨如注,水竟增长二丈有余,城内几成泽国。查惠阳、博罗、河 广东公报f z 】。1 9 1 5 - 7 - 1 5 ,第9 0 1 号。 香港大公报 z 1 1 9 5 9 6 2 7 ,第1 版 申报i z 】1 9 1 5 7 - 2 4 ,第3 版 广东公报f z j 1 9 1 5 7 - 2 3 ,第9 0 9 号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1 3 ,第9 0 0 号 广东公报i 习1 9 1 5 7 1 4 ,第9 0 1 号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厂东省自然灾害史料f 嘲广东科技出版社,1 9 9 9 8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j e 影响 源、龙川之滩江一带,崩基决围不少,田园屋宇被冲塌者不计其数,早造田禾失 收,晚造谷秧多被浸没,杂粮亦归乌有,哀鸿遍野,小民荡析离居,深堪悯侧, 访之土人称为近数十年未有之灾。”1 1 1 2 2 水灾造成的影响 1 9 1 5 年7 月,西、北江下游同时发生2 0 0 年一遇特大洪水,西江梧州站洪峰 流量5 4 5 0 0 立方米每秒,遭遇北江横石站洪峰流量2 1 0 0 0 立方米每秒,且东江大 水,时值盛潮,致使珠江三角洲堤围几乎全部溃决。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不仅给工 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带来极大的危害。若1 9 1 5 年洪水近年重现,估计洪灾损失将超过1 0 0 0 亿元吼 2 2 1 人员伤亡,劳动力流失 1 9 1 5 年的广州遭遇特大洪水的同时,又发生了一场亘古未有的特大火灾,泽 国与火海交炽,2 8 0 0 余家店铺在一昼夜间化为灰烬,被大火吞没的生命多达1 万 余名,1 3 叫2 s ) 致使灾情更加严重。这次特大水灾,两广合计受灾人口约6 0 0 万人, 其中珠江三角洲受灾人口3 8 2 万人,死伤逾l o 万人。“据称肇庆一带猝遭水患, 淹毙人民数十万”【4 1 ,“此次被灾奇重,人民流离荡析,惨不忍闻。其水势凶猛, 损失重大,粤民诧为创见。被灾区域以广属为最”【5 】,面对这种全省性的洪灾, 对于确切的人员伤亡数字,实在难以统计清楚。当时东莞石龙镇颜统领详细报告 该镇附近村乡的灾民情况( 如表2 1 ) : 1 1 广东公报【z 1 ,1 9 1 5 7 2 1 ,第9 0 7 号 2 1 珠江水利网流域概况历史上的洪水灾害, 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4 4 1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3 0 ,第9 1 5 号, 1 5 1 广东公报f z j 1 9 1 5 7 - 1 4 , 第9 0 1 号 9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表2 - 1 :石龙镇附近各村乡的直接受灾人数统计表 a p p e n d i x 2 1 :s t a t i s t i c so ft h ed i r e c tv i c t i m si nv i l l a g e s a n dt o w n sn e a r b yt h es h i l o n gt o w n 村名土瓜水贝廖下曾村三洲赤坳低地江头唐村自马 墟村村村村坑村围村 灾民约七约四约三约四 戥t = 约四约四约八约二约七 数百人百余百人百人自人百余百余百余百余八百 人人人人人余人 村名 :南莱置下南马嘶宝潭田边高头陈村圳j i l白西 村村村村村村村村 灾民约干约五约二约二约九约七约千约五约四约五 数人六百千余千二百余百余人百人百余百人 人人百人人人人 另外,上麦、中麦、下麦、潭头、橄巷、刘屋、石步头、博头、欧屋九乡灾 民约三千五百余人。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公报1 9 1 5 年7 月2 4 日颜统领报告石龙附近各村乡灾 情一文统计而来。 由上可知,仅石龙镇附近各村乡灾民就达1 8 ,0 0 0 余人,何况石龙镇“其余西 湖、鳌峙塘、梁家村、石碣、大洲、黄家山等处基围崩决若干,灾民若干及未经 查到之处,均待续查”,这样光石龙镇的灾民数就远不止这些。 西北江沿岸的梧州、高要、德庆、三水、鹤山、新会等县也记载:自五月十 九日至六月初,连日大雨不止,西北江河水暴涨,清远铺属饥民1 2 7 ,9 0 0 余口; 回属饥民8 0 , 0 0 0 余口;三杩街及附近铺户,死者数千人,满江浮尸,饥民十余万; 三水的榕塞大围,围内百余乡,一望汪洋,乡民溺死无数;清远县五月二十至二 十八日连日大水成灾,灾民2 4 1 ,0 0 0 余。1 1 1 ( p 4 8 ) 另外,像三眼桥、五眼桥及附近各 乡人民集聚凹马山,露宿者七八千人【2 】;西淋乡老幼六千余名口露宿山顶;7 月2 6 日查得东莞城灾民约有二万人【3 l ;而顺德县属“灾民有的用床板挂在树上居住,有 i l l 粱必骐广东的自然灾害【m 】,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 3 l z l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2 2 ,第9 0 8 号 m 广东公报【z 】1 9 1 5 8 - 9 ,第9 2 3 号 1 0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的在屋面居住,有的将棺材板挂在树上居住,他们都没有粮食吃,也没有被服使 用。饥民待食,尤为惨居0 ”【1 j ( p 1 5 8 ) 。大水之中,广州又遭遇火灾,“十三行忽遭大 火,火灾后发掘尸体约有千具”,“在上西关及十三行各街捡获水火死亡男女 尸体就有二百一十具。在小北门外,有浮尸千余,在南石头、白蚬壳、大亘尾及 新洲等处大捞漂流男女尸二百余”【2 j ( 删。凶荒之年,疾疫流行,灾区人口大量死 亡,农户因口粮无着,遂大量外逃,随地露宿,乞讨四方。灾区农村人口的大量 流失,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造成了农业收获得不到保证。 2 2 2 农业遭受巨大损失与破坏 t 9 1 5 年珠江特大水灾。对于较脆弱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更为 触目廉心,庐舍荡然,人民转徙,交通断绝,生命伤害之惨,财产损失之巨,实 骇人听闻,这一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严重衰退。 2 2 2 1 堤防尽溃。水利设施破坏严重 1 9 1 5 年大水中,珠江沿岸堤防多处溃决,受创尤重。高要“县属各围,闻已 十崩其九,饥民遍地,灾情之重较去年为尤甚”。民间更感力不从心,无法承担修 堤围之巨额费用。下面表2 2 、表2 3 就是从当时报刊资料中摘录的两则堤围崩溃 情况。 表2 - 2 :西江一带水势暴涨崩决基围一览表 a p p e n d i x 2 2 :s t a t i s t i c so fb e d r o c k s c o l l a p s ec a u s e d b y t h es u d d e nr i s i n go fw a t e rl e v e la l o n g x i - j i a n g r i v e r 三水、四会县高要高要县属高要县属高要县属高要县属 县名 交界,高要县县 大路围、丰乐秀丽泰和围、罗秀金东围、金西鸭塘围、陈塘南岸围、银 围围 围、榕村围、围、香山围、头围、迪塘围、江围、大榄 围名 白石围、耍古溪围、赤顶围、边塘围、思霖围、大湾囝 围、竹洞围院主围围、景福围 崩决崩陷崩陷一律浸过一律浸过崩陷、一律过崩陷、一律 若干基面过基面 说明:此次水患比去年同期西江潦水还深二尺有余,当时所有西江一带围基 1 1 i 顺德县档案馆。顺德县志f m j 顺德县档案馆油印本,1 9 7 2 川粱必骐广东的自然灾害f m 】广东人民出版杜,1 9 9 3 1 1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都被洪水浸过数尺,所有田亩均被淹没,对于“倒塌房屋”、“伤毙人命”一栏, 因灾区广阔,还待进一步调查。各围基崩决的具体情况,如溃口宽度、决堤深度 等,未作详细勘查。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公报1 9 1 5 年8 月3 日调查西江一带水势暴涨崩决 基围一览表整理而来。 表2 - 3 :1 9 1 5 年广东主要堤围溃决情况表 a p p e n d i x2 3 :s t a t i s t i c so fm a j o r b e d r o c k s c o l l a p s ei n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i n1 9 1 5 l堤围名及地点溃决时间调查( 报告) 时间溃决宽度 三洲围7 月7 日上午l l 点1 0 余丈 陶筑上围7 月8 日2 0 余丈 陶筑下围7 月8 日4 0 余丈 俊州围7 月9 日3 0 0 余丈 人沙围7 月8e l 辰刻3 0 丈 土名沙围湾、长湾知州 7 月8 日1 0 0 余丈 罔、马碲围等基 塘角围7 月9 日1 0 余丈 自鹤围7 月9 日未亥q6 0 余丈 兴业围7 月9 日2 0 0 余丈 上浯围7 月9 日7 月1 4 日1 0 余丈 罗格围7 月9 日7 月1 4 日1 0 余丈 答富、良安各围7 月1 4 日1 0 余丈 王交围7 月1 4 日6 - 7 丈 玉带围7 月1 3 日7 月1 8 日2 0 余丈 蒲垒围7 月1 3 日上午1 2 点7 月1 8 日数丈 桑园围7 月1 7 日1 0 余丈 大策围7 月1 7 日1 0 余丈 陶西南围7 月2 4 日1 0 余丈 磐围7 月2 4 日3 0 余丈 后沥迪围7 月2 4 日2 0 余丈 1 2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卵水灾概况及其影响 陈塘围7 月2 4 日2 0 余丈 梁安围7 月2 5 日1 0 0 余丈 扶闾和合同7 月1 6 日7 月2 6 日2 0 余丈 安南围、大有寮两基7 月1 4 日9 5 丈 香山围农历5 月2 6 日数1 0 丈 肇庆府城景福围农历5 月2 7 日2 0 0 余丈 三水榕塞大围农历5 月2 8 日夜2 0 多丈 大岭美围农历5 月2 7 日数1 0 丈 木棉围7 月1 6 日数1 0 余丈 翠坑围7 月l o 日7 0 余丈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公报1 9 1 5 年7 月2 3 目高明县知事详报各围崩决情 形以及7 月1 6 日、7 月2 2 日、8 月7 日、8 月9 日的调查报告水势及被灾情 形表统计而来。 从上面两表可知,西江一带至少有2 5 座堤围崩决或被水淹没,广东全省至少 有3 4 座堤围崩决总数达1 4 6 0 余丈,各处围基险情频发,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2 2 2 2 庄稼损坏,房屋倒塌 1 9 1 5 年水灾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而这次水灾发生 在7 8 月,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对农作物危害的程度比其他灾害更为严重, “赤野千里,颗粒无收”。两广合计受灾农田9 3 3 万公顷,而珠江三角洲被淹农田 就达5 2 万公顷,其中3 0 万公顷失收。三水县属中区翠坑围“所有田园庐舍尽被 淹没,一望汪洋,几成泽国”i t 】。清远“各处基围多被冲决,田禾淹浸,早造杂粮 均受损伤,收成减去大半,乡民手胼足骶,早作安息,辛苦经营,毁于一旦,哀 鸿满目,情殊可悯,民情困苦已达极点”,“冲塌房屋、溺毙人口,早晚两造禾稻 尽被水淹,收成失望,已成巨灾”。1 2 l 番禺县高塘“基围崩决、房屋倒塌所在皆有, 甚至田禾生理一概无存。当时人民迁徙,携幼扶老,男女呼号之声,惨动天地。 连日漂流家私什物不计其数,此城数十年来未有之奇灾也”1 3 1 。 洪水直接造成了田禾的损坏、铺户的倒塌,根据广东公报当时的记载, 【1 i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1 6 ,第9 0 3 号 f 2 f 广东公报【z 】1 9 1 5 7 1 4 ,第9 0 1 号 1 3 1 r - 枞 z i 1 9 1 5 7 1 6 。第9 0 3 号 第二章1 9 1 5 年珠江乙卯水灾概况皮其影响 特将部分乡村的塌屋情况统计如表2 4 表2 4 a p p e n d i x 2 4 三水县南属内南属外顺属乡扬滔乡水藤乡蒲垒乡城西附容溪村 地 属翠坑海各乡海各乡近 点 围 塌尾3 0 0 余1 7 8 0 间5 0 0 约2 0 0约2 0 0约2 0 0约2 0 0 3 0 0 余7 0 余间 数问6 0 0 问间间问间 白 张村大岗村小步、冷腾堡永安墟曲江本河西乡潭村陶西南 地点苏村二之右温城及东嗣 乡莫李村西河坝 5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洗眼器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2024年中国易拉盖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怎样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 企业年会活动策划方案范本
- 中国永固桃红FBB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小班儿童五一劳动节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水芙蓉补钙胶囊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有关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怎么写
- 2021-2026年中国采煤机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国园林苗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妇产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病案分析专题报告四篇汇编
- 边坡工程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DB32∕T 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 350MW超临界锅炉讲义课件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 五十铃、丰田全球化研究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 智能魔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印刷包装企业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图
- 信息化项目预算明细表
- 有创血压监测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