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论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 5 7 3 2 5 4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经济交流活动中,海外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明代 开国初即厉行海禁,宋、元以来蓬勃发展的海上贸易一度衰落。明代中后期,海 外贸易再度兴盛并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私人海外贸易飞速发展,规模 庞大:私人海外贸易中心大量出现:与中国传统贸易圈之外的欧美等国家建立了 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关系;贸易中交换的主要商品不是奢侈品,而是生丝、瓷器等 日常用品。导致明中后期海外贸易出现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 达、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寻求海外市场的冲动;直接 诱因是随着1 5 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国际市场已现雏形。代表新经济因素的阶 级或阶层,他们的利益和愿望总是通过一些思想家之口曲折地表现出来。开放海 外贸易论者与海禁论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从批驳海禁论者的理论基础 入手,肯定海外贸易对沿海地区财政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海 外贸易管理政策。本文通过对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对经济现象 的分析以及政策构想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归纳,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本质。本文 最后对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进行了历史考察,通过对海禁政策的评价、中外 贸易思想的比较,揭示了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的发展水平和轨迹以及它对社 会发展历史导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明史海外贸易经济思想本质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 e x t e m a l l y e c o n o m i c i n t e r c o u r s e o f a n c i e n t c h i n a , c a r r y i n g t r a d ch o l das i 7 _ p m b l e p r o p o r t i o n b e c a u s e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c a r r i e do u tt h eb a no nm a r m m c 缸a d e , v c l - e l ya ti t si n i t i a ls t a g e s ,f l o u r i s h i n gc a r r y i n gt r a d e h a dd e c l i n e do do n eo c c a s i o ns i n c es o n g d y n a s t ya n dy u a nd y n a s t y i n t h e m e d i u m l a t e r t e r mo f m i n gd ) ,n a s ;y c a r r y i n g t r a d c c 赳 n eo nt or e n e w e da n d p r e s e n t e dm a n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a t 、r ed i f f e 把n tf r o mo l do h e s :p r i v a t ec a r r y i n gt r a d ed e v e l o p e d a tv e r yf a s ts p e e d , i t sd i m e n s i o n sw e r e g i g a n t i c ;t h ec e n t e r o f p r i v a t ec a r r y i n g t r a d ec a m eo u t w i 也l a r g e l y ;d i r e c ta n d i n d i r e c tt r a d ec o a n e c t i o n sw i t ho c c i d e n tw e r es e tu p ,w h i c hw e r ee x c l u s i v ef r o mt h ec i r c l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t r a d ei na c c i d e n tc h i n a :t h em a j o rm e r c h a n d i s ef o re x c h a n g ew e r en o tl u x u r y e sb u tc o m l n o d r i e s ,黜r a w s i l ka n d p o r c e l a i n a n ds oo n p r i m a r yl e a s o n sl e dt ot h e s ed e wt r a i t si nt h em e d i u m - l a t e rt e r mo f m i n gd y n a s t ya r ef o l l o w i n g s :c o m m o d i t y e c o n o m y w a s h i 曲l yd e v e l o p e d ;t h es h a r eo fs o c i e t yw a s f u r t h e rt h i n n e rt h a nb e f o r ea n dt h e i m p u l s i o n s e e k i n gf o ra b r o a dm a r k e tw e l l e du p a f t e rt h ec a p i t a l i s mw a s s p r o u t e d w i t ht h ed i s c o v e r y o f g e o g r a p h y i nt h el a t e r1 5 t h c e n t l 2 i y , t h er u d i m e n t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w a sd i r e c ti n d u c e m e n t t h ec l a s sa n de s t a t er e p r e s e n t i n g n e w l ye c o n o m i c f a c t o r sr e c u r r e dt os o m e t l l i n k e r st og i v ev o i c et ot h e i rb e h a l f a n dd e s i r ec i r c u i t o u s l y a ni n t e n s e q u a r r e lb r o k e o u tb e t w e e n s u p p o r t e r sa n d d i s s e n t e r sf o r c a r r y i n gt r a d e t h e ys t a r t e d 州mt h ea n i m a d v e r s i o no nt h et h e o r i e so f s u p p o r t e r s ,a f f i r m e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a r r y i n gt r a d et ot h ef i n a n t eo fl i t t o r a la n dt h ep e o p l e sl i f e ,r a i s e dm a n y p o s i t i v ep o l i c i e sa b o u t t h em a n a g e m e l a to f c a r r y i n gt r a d e i nt h e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c o m b so u ta n dc o n c l u d e sf r o m t h r e ea s p e c i s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t h e o r y o f a b r o a d c a r r y i n g t r a d ei nt h el a t e rm i n g d y n a s t ya n de e o n o m 。i cp h e n o m e n o n ,a s s u m p t i o na b o u t p o l i c i e s ,d i s s e c t st h er e a s o n sf o rp r o d u c t i o na n dc s s c l a c e a tl a s t ,t h et h e s i sr e v i e w st h ei d e a so fa b r o a d c a r r y i n g t r a d ei nt h el a t e rm i n gd y n a s t yh i s t o r i c a l l y , r e v e a l sa c t u a l i t ya n ds e q u e n c eo f t h ei d e a so f a b r o a d c a r r y i n gt r a d e i nt h el a t e rm i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a n dc h a n c i n e s sf o r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i r e c t i o no f 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a f t e rh a v i n ge v a l u a t e d t h e p o l i c i e so fc a r r y i n gt r a d eb a n ,a n dc o m p a r i n g t h ei d e a so f c a r r y i n gt r a d e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 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 k e y w o r d s : m i n g a n n a l s c a r r y i n g t r a d ee c o n o m i ci d e a s e s s e n c e i i 绪论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经济交流活动中,对外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中 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且经济发展水平又长期高于周边 国家,容易产生“天朝无物不有”的经济自大思想,因此,中国古代传统对外 贸易思想属于封建专制国家的对外贸易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朝贡贸易思想。 对外贸易在全局中基本上处于附加的地位,从属于政治上扬威,侧重于为外交 上的怀柔及进口奢侈品服务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地理格局经历了一个由西向的内陆逐步演变为东南向 的海道为主的过程,即由陆路贸易演变为海外贸易为主的过程。中国古代海外 贸易管理政策大体经历了秦汉时期的放任自由、隋唐开始的积极开放、明清的 经济限制三个阶段,其中唐代、南宋、元代等皇朝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有鲜明 的倡导倾向。入明以后,海外贸易管理政策日趋保守,但是,明代中后期伴随 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私人海外贸易崛起,一种反映民间私人商业资本海外 扩张、代表商人利益的海夕 贸易思想贸易开放思想产生了。贸易开放思想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主张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开展国与国之间的 海外贸易,使国与国之间能够互助互利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孝本身就是新兴学科,对明代中后期的海外贸易思想的研 究更是一度被忽略。许多现代学者倾向于对海外贸易史实的研究,而对意识形 态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够。在不多的关于明代海外贸易思想的专题论述中,作者 也往往对某些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罗列,让人难以窥其全貌。由中国经济思想 史学会会长赵靖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四册中有一篇附录专门论及 明中叶后要求开放对外贸易的思想,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但囿于篇 幅,许多问题未能展开探讨。此外,1 9 9 3 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吴丽红在经济 科学上发表的明代对外贸易思想一文,对明代海外贸易思想有比较好的 梳理和归纳。南昌大学中文系陈东有教授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于1 9 9 7 年在 南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上发表的试论明代后期对外贸易的禁通之争, 则从海外贸易禁与通的角度来解构当时存在激烈交锋的两种海外贸易思想。其 他对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的研究则散见于中外关系史、交通史、经济史等 论文、专著中。 本文从理论依据、经济现象分析和提出的外贸政策三个方面对明代中后期 海外贸易思想进行系统的归纳,并试图从明代中后期所处时代特点及历史环境 分析该贸易开放思想产生的根源、主要特征及其性质。 此外,通过分析论证,本文对于学界普遍认同的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 属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范畴这一论点也持有疑义,认为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 想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有本质的不同,并提出明代中后期出现“近代海外贸易 思想萌芽”这一概念,这是否符合历史本来面貌,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有一个 逐步发展、演变、强化的过程。经过唐、宋时期的极度繁荣。封建的生产方式 到了明代时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在处理对外关系的问题上也日趋保守、封闭。但是, 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促进商品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 海外贸易也蓬勃兴盛起来 1 1 明代及以前中国海外贸易管理政策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中国海外贸易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东汉班固所撰的汉 书地理志。他提到汉武帝时,官方指派黄门( 专门为皇帝服务的部门) 所属 的“译长”或“译使”,招募民间水手等驾船入海,以黄金、丝织品交换外国奢 侈品以供皇家之用,而前来中国“献见”的海外诸国也至少有邑卢没、黄支等 五、六国。此后,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外通过海上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日 益频繁。据梁书海南诸国传记载:两晋时“海南诸国”通中国还不多,“及 宋、齐,至者有十余国”,“自粱革运,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至,逾于前代”。 面对日益兴盛的海外贸易,唐代以前历朝都放任自流,不加管制。直到唐 玄宗开元二年( 7 1 4 年) ,中国第一个管理海外贸易的职官名称“市舶使”首见 于史册。新唐书柳泽传记载:“开元中,( 柳泽) 转殿中侍御史,监岭南选。 时市舶使、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造奇器以进”。相同的记载还见于文献通 考提举市舶、唐会要等处,其异同仅唐会要称“市舶司”,余皆称“市 舶使”,孰是孰非不能断言。但唐玄宗开元二年已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则是 不争的事实。 市舶司是我国宋元明三个封建王朝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立的,用来检查出入 海港的贸易船舶、征收关税、收赠政府专买品、管理进出口贸易以及其它对外 事务的专门机构。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同海外联系地区之广、 进出口货物品类及数量之多,都远远超过以前,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 易大多采取了积极提倡的态度。宋立国之初,即在广州等重要海港设立了专管 中外市舶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初于广州置司,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i l l , 完全依靠私人开展海外贸易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蒙政府,向有重视贸易, 尤其是国外贸易的传统,不仅延续了宋代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甚至在宋 代海外贸易管理政策上进一步放宽,无论官吏、僧道等人,均可以从事海外贸 易,促使元代海外贸易的盛况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入明以后,明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推行的“朝贡贸易”是宋、元以来海外 贸易大发展的一个逆转。所谓“朝贡贸易”。就是明政府特许前来进贡通好的外 国“贡舶”附带一定数量的商货,在指定的地点与中国做买卖的一种对外贸易形 式。明初沿袭唐、宋、元制度。在沿海口岸设立市舶提举司作为主管对外贸易 的机构。第一个市舶司于朱元璋建元称帝之前的吴元年( 1 3 6 7 年) 设立于靠近 南京的长江口太仓黄渡镇,至洪武三年( 1 3 7 0 年) 停罢,改设予浙江宁波、福 建泉州及广东广州三处传统的通商口岸。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 城、暹罗及后来的西洋诸国。其后,因沿海不靖,一度关闭对外口岸并实行海 禁,至永乐初复置浙、闽、粤三市舶司。市舶司负责查验来华贡使身份、安排 贡使食宿、管理口岸互市贸易及抽分征税。永乐三年( 1 4 0 5 年) ,以诸番来华渐 多,在各市舶司建造专门接待外国商使的馆驿,福建日“来远”,浙江日“安远”, 广东日“怀远” 2 1 。贡使团到达京师后,除朝见皇帝、与明朝廷进行“贡”与“赐” 的礼品交换外,还被允许与中国商人进行一定规模的互市。这也是朝贡贸易的 组成部分。上述这种朝贡贸易,是明前期唯一准许进行的合法对外贸易,所以 王圻说:“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 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 3 1 。 明前期的市舶司制度,虽是继唐、宋、元三代的市舶司制度变化而来,但 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从封建王朝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来看,明初设置市 舶司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政治上的怀柔远人。宋元两代 封建王朝对于海外贸易,基本上采取了积极提倡的态度,他们设置市舶司的目 的,主要在于从海外贸易中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明太祖设立市舶司机构的用 意,却是为了“通远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用以消衅隙也”【4 】。明朝廷 对来贡诸夷奉行“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的外交方针。朝贡贸易在不少情况 ( t l 柬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中华书局影印本- 第3 3 6 4 页 2 1 明史卷八食货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2 1 8 页 3 1 续文献通考卷二六市采考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年版第3 0 3 0 页 4 j 明史卷八一食货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2 1 8 页 4 下都是不等价交换,贡品不必丰厚,而回赠特别优裕,价值必超过贡品,且可 附带方物进行优惠贸易以宣德八年为例,明朝回赠日本贡使礼品,除常例白 金三百两、皇家精制丝绸一百二十二匹以外,特另赠戗金桥、床、椅:银制酒 具;古铜花瓶、香炉;虎、豹、熊皮等四十二种装柜六十只f i i 对贡舶附带货物, 明政府均以优价收买,如日本刀剑,日本国内售价八百至一千文,明政府给价 五千文1 2 1 其二,贡使来到中国后,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且贡使团在中国食宿 均由官费供给,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宣德四年,琉球贡使在福州的活 动就是十分典型的倒予:“琉球国往来使臣,俱于福州停住,馆谷之需,所费不 赀。遥事林惠郑长所带番捎从人二百余人,除日给廪米外,其茶盐醯酱等物, 出于里甲,相沿已有常椤1 乃故行刁蹬,勒折铜钱,及今未半年,已用铜钱七 十九万六千九酉有余,按数取足,稍有稽缓,辄肆罾殴” 3 1 。使团贡品、明朝回 赠品以及从中国购得货物,照例由富办驿道递送:“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 望于道”,“贡无虚月,缘路有司出车。载运多者至百辆。男丁不足,役及女妇, 所至之所,势如风火,叱辱驿官,鞭打民夫,官民以为朝廷方招怀远人,无敢 与较,其为骚扰不可胜言。”p 】以上这些无偿的运输,长期妨碍了农业生产,给 农民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其三,在对待海外国家的来华贸易方面,明朝廷采 取了诸多严格限制。只允许外国贡使按期、按既定路线入贡,而船只数量、人 数亦不得逾限。外国朝贡商人所带的私货,除大部分被官府收买外,所余货物 也必须在会同馆或市舶司的主持下与中国人贸易。其四,明前期市舶司完全排 斥中国私人海外贸易。正如明人胡宗宪所说:“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 所不经,乃贸易之私也” 5 1 。在明朝统治者看来,允许国内商人出海贸易,势必 会引起内部统治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割断内部与外界的联系。因此,“朝贡贸 易”制度实际上是明政府采取的一种严厉的海禁政策。 朱元璋立国之初,并无禁海之意。刨设于吴元年( 1 3 6 7 年) 的太仓黄渡市 舶司,直到洪武三年( 1 3 7 0 年) 方告罢废。其禁海之意,起于倭寇作乱。明初, 方国珍、张士诚旧部亡命海上,被倭寇用作入寇先导。“洪武二年四月,倭寇出 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财货,沿海之地皆患之”1 6 。朱元 【1 】【日】木宫泰彦著,阵捷译:中国交通史) 下卷,第2 5 1 2 5 5 页 f 2 】同上书,下卷第2 6 3 页 【3 】宣宗实录卷五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缩印本,第4 8 6 5 页 4 1 仁宗实录上集卷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缩印本。第1 6 1 页 【5 1 胡宗宪筹海圈编) 卷一二中国兵书集成第十六册,解放军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1 7 8 页 ( 7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卷五五沿海倭寇条,商务印书馆1 9 4 5 年第三版,下册第3 8 页 璋担心内外勾结危及其政权的稳定,于洪武四年( 1 3 7 1 年) 首次颁布禁海令, 宣布“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不得“私通海外诸国”,但没有明显效果洪武十 三年,胡惟庸谋反被诛,据查与日本人有舍谋密约,睨太祖“怒目本特甚,决 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l i 洪武十四年,再禁私通海外诸国。洪武二十七年又 “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同时,“帝以海外诸国多诈,绝其往来。惟琉球、一真 腊、遏罗许入贡而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袍部 禁绝之违者必置之熏法。”脚明代海禁政策,至此周各。除成祖永乐之外,此 后宜宗、英宗、景帝各朝,都恪守祖制,厉行海禁。 、 明代开国之初即实行海禁,这是考虑到海防安全。但明朝统治者也意识到, 绝对禁止与外国的一切来往也对统治不利,一方面是不足以体现中国为天下菇 主的地位,“遍于四海”的威德,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腐朽的统治阶级追求奇珍 异宝的贪欲以及垄断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通过政府间正规的友好 往来并附带有限度的通商贸易,在踞朝廷看来,是保证国土安宁,维持以“天 朝”为中心的良好国际环境的好办法。因此,政府通过朝贡贸易对海外贸易进 行垄断,一方面制订严刑峻法禁止国人下海;另一方面又将东南沿海三大传统 商港向国外贡舶开放,同时设市舶司专掌之。 明代多次施行海禁,不允许出洋贸易,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大。成化、弘 治之际,海禁已难于厉行。明人张燮说:“成( 化) 、弘( 治) 之际,豪门巨室 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奸人阴开其窦,而官人不得显收其利权。初亦渐享奇 赢,久乃勾引为乱,至嘉靖而弊极矣” 3 1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采取更加 务实的态度,从正德初年开始,明王朝先后改革了一些原来市舶司的规章制度。 即不论外国海商违期与否,也不提是否是贡舶,有无勘合,只要“审无违碍”, 一概欢迎入口贸易。自此以后,番舶只要交纳入口税,便可随时出入广东口岸 贸易。 嘉靖八年( 1 5 2 9 年) ,两广巡抚林富上奏驰禁通商,与当时的海禁政策针锋 相对。嘉靖后期,工部尚书、慈溪人赵文华条陈防海事宜六事,请求驰禁通 商。中国海上贸易力量的壮大,终于在隆庆朝突破海禁的封锁,取得合法的地 位。隆庆元年( 1 5 6 7 年) ,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用鉴前辙,因势利导之 【1 】( 明史日本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9 1 5 页 f 2 j 伯 文献通考 :眷- - - z k 市束考二,浙江古籍出版社t 9 8 8 年年版第3 0 3 0 页 【3 1 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史部三五二地理类第2 0 6 页 6 举,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叫”经明朝廷批准,解除当地海禁。于月港设“洋 市”,准许海商往“东洋”到吕宋、苏禄等国,“西洋”到交趾、占城、暹罗等 国贸易,唯禁日本。从此,月港正式成为福建、也是东南沿海唯一合法的对外 贸易港口此后,明朝廷除有时对部分地区实行海禁外,沿海基本上处予驰蔡 通商的状态开市之初,明王朝对中外海商无所管制隆庆六年( 1 5 7 2 年) ,始 由海防大夫负责征税万历三年( 1 5 7 5 年) ,海防馆改为海澄督饷馆,标志着海 澄主管机关性质由海防为主转为以税务为主。此后,税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形成“水饷”、“陆饷”以及“加增饷”三法。由于督饷馆所征水、陆饷与近代 吨税、进口税相似,且以货币为税,比较市舶司的征税方式而言,更接近近代 意义的海关职能。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说:“市舶之设,是主贡夷及夷商来市 者,与今漳税不同。”口l 由此可见,与明初相比,明政府海外贸易管理政策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1 2 中国私人海外贸易活动及其特点 明代自宣德年间停止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开始走向衰落。根据明史 记载:日本、撒马儿罕、失刺恩、亦思弗罕、天方等国,经过景寨、成化、弘 治、正德,直至嘉靖年间,这些国家与明朝一直保持着“朝贡”贸易的关系, 但贸易额很小。明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使南洋各国市场上中国货大减, 市价大涨,由此刺激了私人海外走私贸易的蓬勃发展。明代中后期的私人海外 贸易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 2 1 私人海上贸易的飞速发展 明代中期的私人海上走私贸易,在英宗时期还不普遍,如正统九年( 1 4 4 4 年) ,广东潮州“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畦国。”【3 】。 至成化、弘治年问,沿海地区的海商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往往冲破政府禁令, 参加海上贸易。成化十四年( 1 4 7 8 年) ,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方敏与其弟方祥、方 洪三人,共凑银6 0 0 两,买青白瓷器2 8 0 0 箱,用船装载运至广州,与广东揭阳 县布商陈祜、陈荣,海阳县布商吴孟,一道合谋雇佣东莞县梁大奠,自造违式 双桅槽舡一只,装载前项瓷器并布货,“于本年五月二十二日,开舡越过缘边官 i 】许孚远;疏通海禁琉,见明经世文编) 卷四o o ,第4 3 3 2 页 【2 】张燮东西洋考卷八,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史部三五二地理类第2 1 0 页 【3 】明英宗实录卷一一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缩印奉,下集第2 2 7 8 页 7 富等处巡检司,运出外洋到于金门地方”,与番商“兑换得胡椒二酉一十二包, 黄腊一包,乌木六条,沉香一扁箱,锡二十块”,回运至东安,千户所备倭百户 郭庆哨见,船货俱没收,方氏兄弟三入、陈祜、陈荣、吴孟七人皆判罪,。律仗 九十,徒二年半”i l l 。如方敏兄弟贩瓷器越省到广东,又勾结当地商人多人。共 同走私,在当时沿海地区象这样规模的走私例子,应当是屡见不鲜的。 嘉靖时期,出海商人遍及沿海各地人数最多的是福建。当时吕宋岛的“商 贩者至数万人”,其中漳州人占“十之八”【2 】。嘉靖二十一年( 1 5 4 7 年) 以后, 漳泉一带出海商船,更是“往来络绎于海上”【3 1 。嘉靖二十六年,前往日本贸易 的福建海商,因遇台风,漂到朝鲜海岸的达千余人i 】:浙江海商的船队,每天航 行舟山群岛的就可达“一千二酉九十艘”。广东还出现将领通贼的现象,“有司 将领称贼首为翁,相对宴饮欢笑为宾主”嘲。 隆庆海禁开放后,沿海贸易更加活跃。据天启五年( 1 6 2 5 年) 明政府兵部 提陈:“闻闽越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百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 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迹姓名,实繁有徒,不可按核。 其往来之船,名日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而结萑苻出没泽中,官兵不 得过而问焉”【6 】。另据统计,崇祯时每年由澳门运往长崎的中国商品的总价值都 在白银1 0 0 万两以上,其中崇祯十年( 1 6 3 7 年) 为2 1 4 4 6 3 5 两,有时甚至超过3 0 0 万两m 。中国与美洲远程贸易的乖j 润也十分惊人,就澳门一果阿一里新本之间的 远程贸易丽百,i 5 8 0 1 5 9 0 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 0 0 0 担,价值白银2 4 0 0 0 0 两,利润达白银3 6 0 0 0 0 两【8 】。由此可见,明代中后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旺发达。 1 2 2 海商武装贸易船团的形成及其海盗式贸易 由于海上贸易竞争十分激烈,“强弱相凌,自相劫夺”,有时又遇明朝官兵 追捕,海商为了增强抵御海外贸易风险的能力,“园各结综,依附一雄强者,以 为船头”,到嘉靖时已形成了“或五只、或十只、或十数只,成群分党,纷泊各 港”1 9 1 的私人海上贸易集团。以前浙江“宁波自来海上无寇,每年只有渔船出洋 【1 1 皇明条法事类纂 卷二0 接买番货) 【2 1 ( 明史) 卷兰二三吕宋j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9 1 5 页 3 】张时彻:芝园全集,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四三,第2 4 3 8 页 4 】逆光福建通志通纪九明二) f 5 1 高拱:高文襄公集( 明经世文编) 卷三0 二第3 1 8 6 页 f 6 1t 明清史料) 乙编7 本;天启5 年兵部题行条陈澎胡善后事宣残稿。中华书局1 9 8 7 年舨 【7 1 万明:中葡早期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5 2 页 f 8 1 垒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载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二期,第2 3 - 2 6 页 f 9 l 万表:玩鹿亭稿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7 6 - l o o 页 打鱼樵柴并无敢过海通番者”。至嘉靖时,海商情况大变,“前项贪利之徒。 勾引番船,纷然往来,而海上寇盗遂亦纷然矣”【i j 。有的卖产迁居海外,“鬻田 产,掳亲戚,问渡扶桑”,有的甚至投身于外夷,为番商献策,所谓“远赘异类, 持献图略,效中行翕侯之为者”闭。浙江下海商人,“大群数千人,小群数百人, 比比猬起,而舶主推王直为最雄,徐海次之,又有毛海峰,彭老不下十余师”。 其他如沿海盐民。舍其本业,竞趋海利,名日取柴卤,日补盐课,实则与贼为 市”。沿海渔民也“私造违禁大舡,不时下海,始之取鱼,继之接济,终之通番”, 甚至沿海的“武官逻卒”,也“阳托捕盗之名,而阴资煮海之利,奸弊相通,禁 防尽废”1 3 l 广州附近游鱼洲的私商贸易更为发达。因该地人“素通番船,其贼多谙水 道,操舟善斗”,又纷纷“私造双桅大船,广带违禁军器,收买奇货”,远兢到 海外各地,“与番舶夷商货赈方物”t 4 1 ,牟取高利润。每次“番船- - n ”,当地的 海商“则通同濠畔街外省富商,搬瓷器、丝棉、私钱、火药违禁等物,满载而 去、满载而还,迄星趁月,习以为常,官兵无敢谁何。”i 这些贸易集团还收纳了许多日本人,有的中国海商“哄带日本各岛贫穷倭 奴,借其强悍,以为护翼”,更有“纠合富实倭奴,出本附搭买卖”。他们一方 面到南洋各地做买卖,又一方面“于沿海兼行劫掠”【6 】。嘉靖时期所谓的倭寇 首领,如许二、李光头、毛海峰以及后来的王直、徐海、陈东、叶廒等等,都 是这些私人海上贸易集团的头子,而被称为“王峰舡主”的王直,就是这些集 团中商船最多、势力最大的一个集团,往来于日本与中国沿海各地,进行海盗 式的海上贸易。由此可见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各阶层从事海上贸易的人相当众多, 形成了上下结合、朝野相通的走私网,甚至成为对抗明政府的海上集团和力量。 1 2 3 私人海上贸易中心的出现 浙江的舟山群岛,岛屿众多,港汉交叉,又远离官府,是海商走私贸易的 天然场所。明代中期,此地已成为国际海盗商人的贸易中心。每年盛夏以后,“大 船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而台温、汀漳诸处海贾往往相追逐”拼于此 f 1 1 同上书 2 j 王在晋:海防纂要) 卷五( 防倭标本说 3 】朱纨:朱中丞甓余集) ,见明经世文编 卷二0 五第2 1 7 1 页 【4 】王仔: 王司马簧菝) ,见明经世文编 卷二八三第2 9 9 4 页 【5 1 霍与瑕:霍勉斋集) ,见明经世文编) 卷三六八第3 9 7 6 页 【6 】6 万表:玩鹿亭稿) 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7 6 - 1 0 0 页 【7 1 万表:玩鹿亭稿卷五,四库全书存耳丛书,集7 6 - 1 0 0 页 9 地。海商的双桅大船“连樯往来”,纷至沓往,一片繁忙景象。又如福建漳州至 广东汕头沿海一带,远离福建、广东省治,也是海商走私贸易的理想地,至明 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另一个海上贸易的中心地区,如南澳云盖寺、走马溪,。乃番 船始发之处,惯徒交接之所也”;外浯屿“乃五澳地方,番人之窠窟也”,料罗、 乌沙是“番船等船接济之所也”:围头屿乃“番船停留避风之门户也一【i l 。这一 带海域每年季风季节,“富商远贾,帆樯如栉,物货浩繁,应无虚日”瑚。这些 海商不仅在中国沿海有了贸易的基地,而且在海外的据点也不断增加,如在大 泥、万丹、马尼拉、平户、长崎等地都开辟了贸易点。爪哇新村“中华人客此 成聚,遂名新村,约千余家”。在吉兰丹( 今马来半岛东岸) “华人流寓甚多,趾 相踵也” 嘉靖十四年( 1 5 3 5 年)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以此为根据地,与中国进行贸 易。此后,澳门外国商人增多,中国海商也多来此经商,人口大增,澳门“高 栋飞甍,栉比相望,闽粤商人,趋之若鹜” 4 1 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商 港。隆庆元年( 1 5 6 7 年) 明政府解除海禁,允许私人进行海外贸易,更促进了澳门 商业的大发展。 走私最活跃的地区,还要算是福建的漳、泉二府。福建的漳州月港,于明代 中期兴起,至万历年间,已发展成为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商港,也是东南地区海 外交通的中心。由于月港附近港汉益折,港外又有众多的岛屿,这里就成为了 海商从事违禁走私贸易的天然场所,成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日本人与闽漳 私人互市之地。崇祯海澄县志在描写月港从明初至成化、弘治年间的变化 时说,过去这里甚为荒凉,田尽盐卤,每年虽有两熟,农民戴笠负犁,终日辛 勤劳作,但收获却很少。予是“饶于心计者与孔武有力者,往往以海波为阡陌, 倚帆樯为耒耦”,甚至捕鱼撒网的渔民也弃渔从商,有钱的人家出赀,贫穷的人 当佣,“远航外国,以中华之产,易其货物而归,博利可达十倍,故民乐以为之” 5 1 。隆庆元年( 1 5 6 7 年) ,海禁解除,在月港设立海澄县,这标志着月港己由走 私贸易港转变为合法的民间对外贸易商港,使月港的商业达到了最繁盛的时期。 从月港出发的船队航行于东西洋,遍历4 7 个国家和地区。万历三年( 1 5 7 5 年) 该港所收商税岁才6 0 0 0 两,至万历二十二( 1 5 9 4 年) 年猛增至2 9 万两,所 【1 】胡宗宪筹海图编卷四,中国兵书集成第十六册,解放军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8 6 5 页 2 】张邦奇:张文定甬川集,见明经世文编) 卷一四,第1 4 6 4 页 【3 l 张燮:东西洋考) 卷三,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史部三五二地理类第1 6 0 1 7 l 页 【4 1 庞尚鹏:题为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事,见明经世文编 卷三五七,第3 8 3 5 页 【5 】海澄县志卷一二风俗,转引自 中i n - t - n n n j , 第六章福建商帮,中华书局1 9 9 7 年版 1 0 以张燮说:“岁益县官刍挽费九千缗,中贵人至倍征三之,几与中原大都会埒矣” 【l 】o 月港商业繁盛,驰名东南地区,“漳州府龙溪县月港地方,距府城四十里, 负山枕海,民居数万家,方物之珍,家贮户峙,而东连日本,西接暹球,南通 佛郎、彭亨等国,其民无不曳绣蹑珠者,盖闽南一大都会”p l 。 1 3 中国与欧美海路转口贸易的建立与发展 明聂靖时的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1 6 世纪,欧洲刚刚揭开资本主 义序幕,为财富欲与扩张野心所驱使的欧洲殖民主义者,以佛郎机( 葡萄牙) 为首,相继沿着1 5 世纪发现的东方新航线来到中国,葡萄牙人首先从阿拉伯人 和印度人手里夺取了对印度洋贸易的控制权。继之,经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 洋。葡萄牙人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也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相继 来到西太平洋。它们在东南亚及中国大陆东南海域的岛屿地带到处占夺殖民地, 建立贸易据点,做生意,当海盗,并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贸易霸权争夺。 欧洲殖民者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是被中国与日本、美洲等地区之间进行转 口贸易所能带来的巨额利润所吸引。明朝时期,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 大的价格优势,当时日本国内急需中国各种货物,而且价钱非常昂贵。如丝,“每 百斤值银五、六百两”,丝绵,“每百斤价银至二百两”红线“每一哥价镘七十 两”,水银“每百斤卖银三百两”,针“每一针价银七分”,铁锅“每一锅价银一 两”,川芎“一百斤价银六、七十两”,中国古钱,“每一千文价银四两”1 3 1 。墨 西哥市场欧洲麻制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 倍。 葡萄牙在攻灭满刺加( 马六甲) ,占据了通往太平洋的交通孔道以后不久, 于1 5 1 7 年(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 派遣使臣来华要求通商。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 之间的首次交往。由于明王朝不满意葡萄牙此前吞并中国的传统朝贡国满剌加, 又对其使团在华期间的种种行径有所误解,此次葡萄牙遣使的目的最终没有达 到。嘉靖三十二年( 1 5 5 3 年) ,葡萄牙人用贿赂手段,买通海道副使汪柏,取得 在澳门的停泊权,以后终于霸占了这个地方。此后,以澳门为中心的几条国际 航线渐露端倪:第一条是澳门一暹罗( 今泰国) 一马六甲( 今马来西亚) 一果 【1 】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 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史部三五二地理类第2 0 6 页 2 l 朱纨:甓余杂集卷三增设县治以安地志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7 8 5 7 页 【3 】3 李言恭、郝杰:日本考卷一倭奴,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3 0 一3 l 页 1 1 阿( 今印度) 一里斯本( 葡萄牙首都) 航线;第二条是澳门一长崎( 日本) 航 线:第三条是澳门一马尼拉( 菲律宾) 一阿卡普尔科( 墨西哥) 航线;第四条 是澳门一东南亚航线。i l l 澳门就这样成为中国通向世界各国的航运中心 嘉靖四十四年( 1 5 6 5 年) ,西班牙人率舰队自墨西哥出征菲律宾,1 5 7 1 年在 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当时菲律宾群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地物产甚至 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而中国所产手工业品价廉物美,在欧美及南洋各国享 有盛誉。西班牙人予1 5 7 5 年从马尼拉派遣两名传教士和两名军官前往漳州,希 望与中国缔结商约。为吸引华人来菲垦殖经商,殖民当局也对华人商旅、华货 采取了一些保护、奖励、优待措施。1 5 6 5 年,“圣巴勃罗号”从菲律宾返航美洲, 开辟了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往返航线。1 5 7 4 年,两艘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 丝绸、棉布、瓷器等货物驶向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从而建立了月港马尼拉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横越太平洋航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线 活跃于1 5 7 4 至1 8 1 5 年,历时2 4 0 年之久。通过这条航路,美洲的白银大量运到 吕宋,再流人中国。由于美洲市场需求甚大,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 尼拉大商船输往美洲货物榜首,直至1 8 世纪末,中国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 口总值的6 3 。 【l 】陈炎澳门港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载t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 学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1 9 0 1 9 5 页, 1 2 第二章明代中后期主要海外贸易思想 明代的禁海政策,自洪武以后时行时废,因而有关海禁的讨论持续有明一 代,大体上来说愈到后期赞成开海禁的主张愈多。并逐渐占据上风但由于倭 寇的存在,大明律的綦海条款的存在,因而反对开海禁的主张也经常出现。 沈德符就万历时两说并存的情况叙述道:“若闺中海禁日严,而滨海势豪,全以 通番致索封。频年闽南士大夫,亦有两种议论,福、兴二府主绝,漳、泉二府 主通。各不相上下”【l 。可见双方的争论是很激烈的。 各个时代和各个思想家的经济思想,大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思 想基础或出发点的理论思想,二是对于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内在外在关系的分 析,三是对于各种经济问题的见解、主张和政策方案。但在古代思想家来说, 阐述他们的经济思想,往往只能着重表述上述经济思想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而 在古代的经济思想往往以哲学和政策观点的经济思想居多、经济分析较少的。藩 形下,我们除了要着重说明经济哲理和政策性思想的意义外,还要努力探索思 想家在政策性论述中连带所做的经济分析,并阐明其重要意义。对于明代中后 期实行海禁以及开放海外贸易这两种不同的对外贸易主张,我们也可以做以上 分析。 2 1 理论基础 2 1 1 义利观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探讨求富问题,往往不是只从经济角度,而是把它同伦 理道德方面的要求联系在一起,强调谋取物质利益的行为必须受一定的伦理道 德规范所制约。用传统经济思想习用的术语说,就是求富、求利必须受“义” 的制约,必须合乎义,反对不义之富,不义之利。孔子总结前人在此问题上的 认识,明确地提出了义高于利、义重于利的观点,要求人们,尤其是士君子们, 在求富、求利时,必须“见利思义”m 、“见得思义”【3 l ,即首先考虑它是否合乎 义;对不合乎义的富和利就应自觉地约束自己,对之弃置不顾。他自己就明确 【l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卷一二,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3 7 页 1 2 论语宪问四书五经岳麓书杜1 9 9 1 年版,上册第4 5 页 f 3 】 论语季氏,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 9 9 1 年版,上册第5 2 页 表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把孔子的“罕言利”发展成为“何 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阱。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贵义贱利的 思想成为了社会对义利关系的普遍要求,并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董 仲舒提出“正其谊( 义) 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 3 l ,鼓吹超功利主义的道 德观: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更把义利的对立推向了极端, 使人不敢言功利、富贵和钱财,只能空谈仁义。由于贵义贱利论是封建正统经 济思想的主要教条之一,在明代海禁论者的言语间,总是可以看见贵义贱利论 的影子。如赵世卿在九卿机易山开采疏中对进行海外贸易的商人大肄污蔑, 认为他们“射利”的行为是“无行义之尤”:“盖良民自爱而重逾险,谁肯出没 于波涛汹涌之中? 必凶徒逸囚罢吏黠僧,无行义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工程技术高级考试模拟试题及复习策略指导
- 2025年煤气安全操作规范学习笔记与考试重点梳理
- 甲醇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优翼数学高中教学课件
- 甩头试验课件
- 湖北省黄石市两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生鲜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游泳初级教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监理内业资料整理要点
- GB/T 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 GB/T 21652-2017铜及铜合金线材
- GB/T 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
- GB/T 15700-2008聚四氟乙烯波纹补偿器
- GB/T 12234-2019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
- 绿色施工培训记录表
-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标准版)课件
- 高中数学《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教学探索》课件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