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文明的媒介---传播史第一章.ppt_第1页
远古文明的媒介---传播史第一章.ppt_第2页
远古文明的媒介---传播史第一章.ppt_第3页
远古文明的媒介---传播史第一章.ppt_第4页
远古文明的媒介---传播史第一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古文明的媒介,目录媒介的起源:什么是最早的传播媒介?亚历山大马沙克冰河时期的艺术与符号探索的课题:交流和交流技术的起源德妮斯施曼特贝萨拉特文字的先驱她在马沙克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字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哈罗德伊尼斯古代帝国的媒介课题:埃及和两河流域帝国建立以后传播和文化领域里发生的变化玛西尔阿舍和罗伯特阿舍无文字的文明印加人与结绳记事课题:新世界的古文明安德鲁罗宾逊文字的起源介绍了古代世界的各种文字,作者简介,亚历山大马沙克:(1918年4月4日-2004年12月20日)是美国独立学者和旧石器考古学家,并获得纽约城市大学新闻专业的学士学位,为“生活”杂志工作多年。生前供职于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及民族学博物馆,他率先提出重新思考史前艺术和人造物的重要问题,主要成果有文明之根,作者简介,德妮斯施曼特贝萨拉特:(生于1933年8月10日)是一个法国和美国的考古学家和古代近东艺术和考古学退休教授。她曾从事于关于“写作和计数的起源”的研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在口述社会的特征的研究。相关的出版物有:BeforeWriting(2vols),UniversityofTexasPress1992;HowWritingCameAbout,UniversityofTexasPress1996;TheHistoryofCounting,MorrowJr.1999;WhenWritingMetArt(UniversityofTexasPress,2007);奖项和荣誉:获得沃尔特翁事业成就奖,霍洛威教学奖,尤金凯登出版社图书奖和汉密尔顿图书奖。在人文学科领域被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授予杰出女性称号,作者简介,哈罗德伊尼斯:(1894年11月5日-1952年11月8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受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获硕士学位,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社会学家帕克,获博士学位。1920年起直至去世,执教于多伦多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他在政治经济学、文明史和传播学诸领域的成就,使他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学者、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先驱。前期的代表作聚焦于加拿大经济史和文明史,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加拿大经济史、鳕鱼业。后期的两本代表作成为传播学的经典,它们是传播的偏向和帝国与传播。,作者简介,玛西尔阿舍:数学教授是伊萨卡学院荣誉退休数学教授。她曾就读于皇后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而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她成为了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感兴趣。后来,她学习文化和数学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罗伯特阿舍:人类学教授,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是,新世界的印加人如何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创造了文明,这一文明凭借的是独特的结绳文字“基谱”本文是二人专著印加人结绳文字的密码的节录安德鲁罗宾逊:伊顿学院皇家学者,泰晤士报高教副刊主编,著有世界的形貌文字的故事,媒介的起源:什么是最早的传播媒介?,在早期由于我们的史前祖先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之中的物质世界,制造了木器,骨器和石器的工具,而与此同时我们人类也就开始发挥了它们作为“思想工具”的特性(像在木棍上刻痕来表达附近的陆群的数量)这是人类创造传播媒介的开始在人类进化出语言交流之前我们祖先主要是通过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处理着日常的生活,但是随着群体的发展,到最后世界日渐复杂,他们无法仅靠记忆来完成所有的事情,于是“超身体记忆”出现了,这就是传播量的增加促生了传播媒介的产生。而今天的芯片也许就是远古时代木棍的直系后裔。,亚历山大马沙克冰河时期的艺术与符号探索的课题:交流和交流技术的起源,他认为远古人类的人造物也许还包含着传递自然信息的功能传播媒介一开始关注的焦点:历史的起源普遍被接受的定义:历史始于文字始于记录在泥版、石头和莎草纸的语言,历史大约始于五千年前的两河流域、埃及和亚洲,随着早期形态的象形文字的开发而出现马沙克认为:早在文字发明以前,人来开始描绘形象,留下符号记录已经有两万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我们才刚刚进行科学探索,,对洞壁画的研究,早期专家的解读这些画被认为是巫术、艺术或单纯的装饰,被解释为狩猎巫术的一种原始仪式马沙克的观点:通过显微镜观察尼安德特人的猛犸象牙和克罗马农人的洞壁画,他认为那片牙骨是有意雕琢、染色的象征性物体,显然不具有功利性的仪式用途。但对于如何使用,有何用途还没有查明。,引发了另一问题的思考:艺术和符号起源的原因何在?,其中亚贝亨利布勒伊提出艺术始于涂鸦,据他的猜想,艺术之诞生,正是在这些随意的涂鸦中反对的观点:德国沃格哈特出土的猛犸象牙雕马很精致至少比他所认为洞壁画还要早五千到一万年。而匈牙利塔塔出土的尼安德特人的猛犸象牙雕琢片具有象征意义,不是动物形象,肯定不是从涂鸦演化而来的,研究黑猩猩的心理学家提出的观点与布勒伊类似,他们认为:黑猩猩能够在纸上涂鸦,构成一些图形,支持布勒伊的理论,但反对的观点认为黑猩猩有能力描绘,命名或使用图像是受到鼓励和认为的训练得出的,而人类行为都是在自然进化遗传发展出来的,许多动物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常态下不起作用,其本质是后天学会的。,马沙克得出的结论,客体的命名是一种分类和分别的形式,是一种描绘形式,这种命名的能力只可能产生于人类语境中,在此事物的分辨已经成为文化行为,具有特定的功能再回个头来看那些雕塑发现,我们面对的不是物体或形象,而是象征性的人造物,是用来使用的,这样的用途暗示一个文化传统,换言之这些象征物有一种文化用途。(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工具或媒介)(人为的形象是供人使用的)这不是一场艺术革命而是一场文化革命。真正打上人的印记、具有革命性的并不是人造物的形状,而是成为文化演进过程要素的人造的形象和符号,相关的证据:,马盆骨上刻画的马:被反复使用它成了一个符号,不是一匹马的形象或是一次狩猎和进食的表征,而是一切马的表征(证明了上述结论),法国培克梅尔冰河晚期的洞壁画再一次说明古人使用的是是马的形象和岩壁,而不是杀戮,,约公元前28000年的克罗马农人的骨制工具及其放大图,再次证明:,形象或符号是周期性的、持续不断地文化过程的标记,也是仪式、神话和故事的标记,同时任何标注符号显然都是记录时间流逝的手段,是用来记录文化上意义重大的事件的手段。,冰河期的最后阶段形象或符号的演变:可以看见复杂的积累与组合,许多不同的系统组合在一起使用:形象、符号、表征、标记(法国的培克梅尔洞穴里的斑驳马显示了这一趋势。),史前考古领域的全新观念符号形象和刻痕标记是阶段性的和连续性的文化过程和文化认同的功能性标注。,假设这一观念有道理那么它会引导我们走向真正的文字和历史。为真正的文字记录开辟道路,因为这些形象和系统的文化功能和今天的文化功能是相同的,德妮斯施曼特贝萨拉特文字的先驱她在马沙克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字与文明的关系问题,象征物与符号定义:象征物是使我们能够形成。表达。交流思想的事物符号是象征物的一个子范畴也是传达意义的事物两者不同点:1、符号比一般的象征物承载的信息更严密、精确、无歧义2、用法不同,象征物帮我们形成和反思观念,相反符号是交流手段受行为束缚象征物的特点:使用期限受限制,不会长于创造它们的社会分析原因:1、它们承载的意义是任意的,2、象征物的意义不能够靠感官去感知,也不能够靠逻辑去感知,相反只能从使用者那里学到,所以一种文化消亡后遗存的象征物就成了难解之谜。,旧石器早期和中期的象征物,第一类:在以色列加夫扎洞穴里出土的赭石(红色代表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功能意义)第二类:随葬品,比如花卉或驯鹿角(一般认为是承载巫术宗教意义的象征物具有仪式功能)第三类:人造物是有平行刻痕的骨片(克巴拉洞穴出土的骨片)它们是最早的人造符号,表明克巴拉的穴居人已经开始修整材料,以便传播交换思想了,旧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的象征物:,1、在多个地方发现了有刻痕的骨器,一只骨雕的猫头鹰有170道刻痕,从黎凡特到伊拉克的遗址出土的卵石、石灰石、和骨制工具上都有平行的刻痕,2、在旧石器晚期,出现了一种新范畴的画像符号,,关于象征物功能的猜想,安德烈勒罗伊谷兰认为:它们是巫术宗教的象征,这些动物形象承载着深刻的意义,成为思想工具,使人能够把握抽象的宇宙论观念从考古学发轫的年代开始,有刻痕的骨器被解释为符木从马沙克的观点出发,贝萨拉特认为这些刻痕是促进知识积累的符号倘若符木理论正确,贝萨拉特认为传播信息的符号的使用是“数字加工”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非凡的贡献:,1、符木告别了仪式象征物的用途,用于处理具体的数据,它们将只能感知到的物理现象,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激发人想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观念2、这些刻痕用几种方式对具体的数据进行抽象:将具体的信息转化为抽象的记号将数据从其语境中分离出来将知识与知者分离,呈现数据。(用冷性静态的视觉方式呈现数据,而不是用热性灵活的包括声音调节和身体姿态的口头媒介表现数据)表现出处理信息的客观性。,符木只是一种初级手段:,1、刻痕所指并不清晰,并且记录的信息量有限,可能导致没完没了的解释,也不准确2、这些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是一一对应的,一组数据对应一道刻痕3、符木只是用一种记号即刻痕,他们就只能一次处理一种信息,要想记录第二数据就需要第二片骨器。因此这种简单的符木记录方法只足以承担少量的任务,除了骨器以外还有卵石、树枝和谷粒充当符木,但是它们同样有不足之处:,1、同样不足以表示计数的是何物2、由于没有特指,卵石、树枝每次只能记录一个范畴3、计数方法同样是一对一的,不能代表抽象的数字。符木的作用:因为容易操作,促进了数据加工,在积累和保存数据方面,骨器更有效率,刻痕是永久性的,不可能被分解。,新石器时代的象征物,它们在形态和内容上都大不相同新的象征物:黏土,每一块代表一种产品的准确数量。符物与符木的比较(形态和内容),新形态,符物:1、符物完全是人造的。2、无固定形态的黏土制成特定的形体就是一种独特的符号,意义单一,明确五歧义3、接触过该系统的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其意义,因此符物预示象形文字的来临,每一件符物只代表一个观念。4、具有可变性,提高了数据的加工能力,符木:1、符木本质是事物的次生功能2、符木的刻痕有无限的解释的可能性3、一旦脱离语境,符木就毫无意义4、符木刻痕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最新奇的特点:符物创造了一个系统,具有明白含义的符物不只一种,互相关联的许多符物组成一整套系统,其中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于是准确而无限量的储存无限量物品的信息就成为可能。这一系统具有开放性:必要时可以创造新的符物,将其加入这一系统。符物系统是人类史上第一种代码:1、库存总量是系统化的2、符物的使用有一套基本的排列方式,新内容,符物:1、所表达的信息在类型方面有新特色,符物表示经济数据,一枚符物可能表示某一数量的物品,2、符物不仅记载量信息,还要传达质的信息,被计量的的对象用符物的形状来表示,需要计量的数量用相应的符物的多少来表现。,符木:1、旧石器时期的具象艺术使人想起宇宙的星象2、符木只记录量的信息,与符木相同点:还是简单的一对一原理。所以在计量大量的数据时,符物系统就显得很笨拙(因为没有抽象出数字的功能),符物的主要缺陷,1、形式,体积构成其弱点,需要计数的数量过大时,就难以操作。2、难以作永久性的记录,因为小组的细小物体容易分离散乱,难以长时间维持特定顺序3、效率低,因为每一商品需要专一的符物来表示,所需的计数总量日益增加因此符物不适合传递更复杂的讯息,交流与数据储存的转折点,符物得特征:1、语义性,每一符物都有意义2、明晰性,传递的信息是具体的。3、系统性,以系统的方式被反复使用,以便承载同样的意义4、代码性,包含互相联系的成分,使人们同时处理不同的项目的信息5、开放性,通过创造新的符物表达新的信息,符物库存总量是可以任意扩张的6、任意性,形式是抽象的,7、非连续性,外形紧密相关的符物可以指向不相关的概念8、不依附语音的独立性,独立于口语和语音,9、句法,根据固定的规律组织,具有一定的组合排列10、实际的内容,仅用于处理实体物品转折点:象形文字向符物系统借用基于概念符号的代码、基本的句法和实际内容,文字实现了数据传播和储存的四大革新,从而革除了符物系统诸多的不足,1、形符永久性的锁定信息2、泥版上分区域的记录信息,因而能容纳更多样化的信息3、文字终结了重复表征商品的一对一的符号4、文字克服了概念符号系统的不足成为表音系统,因此符号总量就减少了,并且开辟了文字通向一切人类活动主体的道路,哈罗德伊尼斯古代帝国的媒介课题:媒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媒介的转变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从石头到莎草纸埃及文明在从绝对王权向比较民主的组织机构的转移中,发生了深刻的动荡,与此同时,媒介的变化,从倚重石头向倚重莎草纸的转移。哈罗德伊尼斯的理论:他认为旧世界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具体的文化取向,或为时间偏向,或为空间偏向。这一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源自于文化采取的主要媒介(文化赋予了文明的性质)与石头相比,莎草纸的优良特性有:极其轻便,可以远距离运输。结果:1、由于摆脱了石头这个沉重的媒介,思想获得了轻灵的属性,2、所有的环境都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观察和反思,3、手写的文字显著增多,文字、思想与活动的世俗化就随之产生。4、王朝更替的标志就是雄辩之才如滔滔流水,世俗文学取代了宗教文学。,伴随媒介变化产生了抄书人的组织,作用:1、书写量和阅读量随之增加,行政管理更加有效,2、自身的地位与待遇也随之上升(写作成为享受特权的职业,还可以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享尽风光,而且不必干苦力),文字的影响与平等的权利,新宗教:起因:民主革命之后出现了文字的传播,推动了宗教的兴起,进而相信神的不朽影响:对何露斯,奥西里斯的崇拜对太阳神拉的崇拜完成了纯粹的政治化个人发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满足巫术与文字:起因:月神透特(神圣的文书和高级行政官)发明:1、言语和文字2、有魔力的著作以神圣的权利和义务教育人结果:1、神的名字成为存在的本质,抄书人的力量反映在神的身上2、家庭崇拜在对奥西里斯的崇拜中保存下来3、人们对实用巫术很感兴趣,所以很流行4、在创造性语词的多种活动中,巫术渗透到形而上的观念之中,名字成为神的一种精神表现。,权利再分配,起因:国王在这次变革中得到了实惠,他成为王神的肉身国王的虔诚在人民中掀起了信仰的巨浪结果:1、仪式使他能够指定一个代理人来宣告预言,2、权利分别委派给了专职的僧侣(他们首先是国王的化身,每天在神庙里主持仪式)3、对神的崇拜仅限于僧侣和神庙,神庙提供了偶像崇拜的需要,变革的效应,入侵(效应的前奏):媒介转化的过程中,政治制度与宗教制度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埃及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埃及在外族的入侵下崩溃。文化抵抗(发生效应):埃及文化的成分抵制异族文化的蚕食,促进了重组,发动了反攻。虽然征服者使用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的习俗,但埃及自身文化的复杂性,帮助埃及抵制并驱逐入侵的异族,并建立了新的王国。僧侣、财产和权利(效应的深入影响):1、法老恢复了王权,夺取了神庙的财产,结束了僧侣分割的局面。2、王权集中地同时出现了宗教的集中3、帝国征战的胜利,使僧侣攫取领土并牢牢的站稳脚跟,他们的权利日益增加4、王族内部争夺王权的问题使僧侣能够攫取更大的权利,巫术和医药(效应的深入影响):,巫术:1、在新王国时期,以及在驱逐希克索斯人的过程中,透特崇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成为了巫术之神,他的名字具有巨大的权势和魔力2、他的名号被视为符咒,足以抵抗或驱赶凶恶的精灵医药:1、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医药和外科手术取得长足的进展2、因为木乃伊的制作普及了人体解剖知识3、医药和外科手术克服了普遍的偏见,苏美尔城邦,苏美尔文字发明的原因:1、苏美尔是城邦国家,大祭司是神的直接代表,而国王只不过是神的佃农具有管理民事的地位和权利2、苏美尔文字的发明与记账及记录事物有关,因此说它是数学的产物,而神关心的人事是资本,土地和银行,随着收入的增加,复杂的记账和文书就顺利成章。3、庙堂成了香火不断的“公司”,神庙的组织机构不断发展,占有的土地增加,积累的资源越来越多,其中功能分化就越来越细。,泥版与楔形文字,理论:每一种文明都有具体的文化取向,这一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源自于文化采取的主要媒介理论解释:楔形文字的形成1、准备书写时,黏土要反复揉搓,刻写是要湿润的黏土,所以书写要快速准确2、芦苇杆锋利如刀,可以在泥版上刻出很细的线形文字,3、芦苇杆笔管笔端成楔形,用力时就刻下楔形线条4、黏土这种媒介本身就要求文字从象形文字简化为楔形文字。,某种文化取向所反映的文明,楔形文字的特征:三角形,笔画平行,线条长短深浅不一,泥版的尺寸逐渐加大,手握泥版的角度也略有变化,这一切是文字加速走向约定俗成特征引起的偏向:手握泥版角度的变化决定了笔画的走向,加速了图像转变为符号的过程,于是许多的符号就用来代表音节,到公元前1900年,词汇中出现了音节符号,多为单音节,其中有100个表示元音,但还没有出现辅音,也没出现字母表。,泥版与社会组织,宗教势力:1、适合远距离传输的文字倚重的是统一以及符号的稳定和规范2、广泛的商业活动需要书记员,反过又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需要专门的学校3、神庙的账目和记录编成了课本4、书写成为教育的基础,受到僧侣的控制,所以书吏、教师和法官都把宗教观点视为理所当然(符合神庙和僧侣的利益)5、神庙的增加,崇拜的力量延伸,僧侣的力量和权威也随之增加6、黏土的特性有利于文字的规范,有利于城市的非集中化,有利于神庙中组织的延续,有利于宗教控制上面这些因素就造成了宗教势力扩张和社会组织的出现,社会组织的出现,起因:1、僧侣和神庙组织局立案的财富日益增加,数学和文字也在同时发展着,导致城邦之间残酷的战争接踵而起2、一方面专职的行伍和雇佣兵的出现,另一方面神庙政府即由僧侣组成的委员会,没有能力指挥有组织的战争结果:与僧侣比肩而立的世俗政府就应运而生,它享有至上的权利,它把王宫带进神的世界。,阿舍夫妇的无文字的文明印加人与结绳记事课题:新世界的古文明,“基谱”的几个极其重要的特征1、基谱可以横向解读(就好比现在的电影一样,每部片子都有“鸣谢”和“片终”确定了方向)2、它还可以被赋予纵向的意义(悬垂的绳子和顶端的横向绳子成丁字形,每一个方向都有语词意义)3、基谱是分层次的(系在顶端主绳上的绳子处在第一个层次,附在这一层上的辅绳构成第二层次,辅绳上的辅绳构成第三层次)4、基谱是由绳子及其间隔空间构成的,这些属性的意义:,绳子可以与不同的意义联系(意义的依据是绳子的垂直方向、层次及其在主绳上的相对位置,辅绳则依据其在同一层次中的相对位置),基谱中的颜色:在基谱中颜色不是其本身的含义,而是代表着另一层意义(就好比交通灯里的红色和绿色和电子工业领域的电阻器)。例如:每一个电阻器上都有四条色带,一共用十二中颜色:第一和第二色带读作数字,紫罗兰色=7、白色=9,紫罗兰色白色=79第三种颜色表示有多少个十倍,红色=2,紫罗兰色白色红色=791010第四种色带表示精确地量值,银色=10,紫罗兰色白色红色银色=7900欧姆加减10颜色的效果:显而易见如果用字母拼写交通信号或在电阻器上印刷语词,其效果肯定比不上颜色的效果。在交通信号里远距离的可视性和引起快速反应的效果是重要的标准在电阻器里由于空间紧凑,元件密密麻麻,用文字来辨认显然是很困难的,用色彩编码就容易多了。,例证:物理学公式里的字母表征:,在这些公式里,V表示容量、伏特和速度,因为这些公式来自三个不同的语境,分别是气体、电力和运动的语境,所以在物理中V没有固定的意义,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就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结论:1、随着颜色系统描绘的语境数量的增加,随着关系表述数量的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基谱的颜色系统既丰富又灵活,不会有单一的答案。2、而记录人在设计每一块基谱时又会用一个特定的颜色系统,使之与其他的绳子有所区别。3、与电阻器相同的特征是,运用了与电阻器的颜色系统相同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颜色的意义和位置的意义是互相联系的。,基谱记录人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才能?,基谱记录人的社会地位,在印加王国里基谱记录人为官僚体制做记录,他用特别享有的信息做记录,所以他享有特权,安德鲁罗宾逊文字的起源介绍了古代世界的各种文字,文字的功能1、文字是双面性:一方面文字和识字被认为是一劳永逸的力量,读书识字比目不识丁者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另一方面文字传播历史也有黑暗的一面,文字既被用来讲真话,又被用来撒谎;既被用来教育人,又被用来欺骗人;既拓展头脑的扫描范围,又使头脑懒散苏格拉底一针见血的挑明了我们对文字的爱恨交织的感情,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文字既让我们了解了这个世界,知道了许多的事情,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充满信息的浩瀚世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对大多事情还是一无所知。,2、作为政治领袖的宣传工具:,1、不管是巴比伦黑色玄武岩上的汉谟拉比法典以及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的宣传口号和广告牌,亦或是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玛雅人宫殿和神庙墙上的浮雕文字,都被用于宣传:使人们记住,谁是领袖,其成就多么伟大,其权威至高无上。2、参战双方都极力鼓吹各自的胜利(卡得十反击赫梯人入侵的战争)3、从事写作4、大多数书写还是用于比较世俗的事情:身份标记或财产标记,文字的起源,大多数学者接受这样的假设:文字起源于记账,认为文字是经济扩张的紧迫需要的直接产物。但是还是不能解释文字从无文字状态冒出来的实际过程。,继续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