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1页
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2页
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3页
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4页
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讲物态变化,知识网络梳理,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一、物态变化比较:,二、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三、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四、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中考重点考查的图象,物态变化这一讲中涉及了大量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把有关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本讲中我们学过的图象主要有: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温度计,考查角度:温度计的原理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例1】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D),思路点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A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B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C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入被测液体;D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没有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类型突破,温度计的使用:“两看清”“四要”“一注意”两看清:测量前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四要:测量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一注意:不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要点2熔化和凝固高频考点,【例2】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46.(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考查角度: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图象;设计“探究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设计,思路点拨此题探究固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解答的切入点是要对温度计进行正确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要明确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1)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采用的是水浴法,固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用温度计测量固体粉末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6.(3)由表中数据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4)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从图丙中可以看出a图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提示表格设计中应尽可能多次记录加热时间(最好至少10次),实验步骤中要将“水浴加热法”表述清楚,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8;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类型突破,水浴法、图象法探究固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水浴法:熔化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固体均匀受热因此,本实验中采用了将固体碾成粉末,将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进行间接加热的水浴法图象法: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处理数据时采用了图象法,这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要点3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例3】如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考查角度:该实验属于三级实验考点,要求能够利用描点法画水沸腾图象或根据实验数据、图象总结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思路点拨(1)烧杯上加硬纸板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但水将要沸腾时,要把纸板拿下,否则会使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值偏大,导致水的沸点偏高(2)由图乙可知,第2min时,水的温度为94.(3)用描点法画图象应将表格中所有实验数据全部在坐标格中描出,再用平滑曲线连起来(4)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叫沸点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5)沸点与当地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由此可知,当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保持不变.(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低于(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要点4物态变化,考查角度:根据现象识别物态变化,解释热学现象的成因,雾、露、霜、雪、冰花的形成原因;判断物态变化中吸热还是放热,【例4】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是(B)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类型1识别物态变化,思路点拨此题给出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意中获取信息,先判断题干中冰花的成因,再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现象成因冰花是室内温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内壁凝华形成的衣柜里的樟脑片消失是升华现象;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自来水管冒“汗”是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相对冷的自来水管液化形成的;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类型突破,根据物质“初”“终”状态确定物态变化,判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须记准并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确定物态变化的步骤:首先确定出物质的初始状态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然后分析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最后由初始状态与最终状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如冰花,初始状态是气态的水蒸气,最终状态为固态,符合凝华的概念,故对应的物态变化为凝华,【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雨后柏油路面变干属于液化现象B秋冬“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C存放衣服的樟脑丸变小属于升华现象D自然界“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A,类型2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例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C)(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思路点拨判断物态变化的过程是解决物态变化问题的前提,首先判断物态变化的现象,然后再判断吸热还是放热(1)冰雪融化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2)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3)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小水珠变成水蒸气散到空气中,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4)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类型突破,根据物态变化判断吸放热情况,我们学习的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结合题中的情景判断属于何种物态变化,根据此种物态变化吸热还是放热解决有关问题,要点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考查角度:考查形式单一问答或综合问答;设计验证小实验,【例6】狗的汗腺在舌头上,烈日下狗伸出舌头快速喘气,加快了汗水表面的空气流速,使汗水蒸发加快.而蒸发是吸热过程,使狗感到凉快,类型1问答,思路点拨本题属于设计小实验,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包括器材、做法、现象、结论四个方面),此题设计方案时应考虑控制变量,控制液体质量、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相同时改变液体的表面积,观察液体蒸发快慢,实验聚焦突破,本讲有一个三级实验考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要求能够熟练操作、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方法、器材、装置图、步骤、现象以及利用描点法画水沸腾图象等问题)本讲有一个二级实验考点: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要求会设计“探究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设计),一、探究水的沸腾:,二、小雨想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六年真题全练,命题解读,1.2017青岛,9,2分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B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比如钳子;费力杠杆,L1L2,费力但省距离,比如钓鱼竿;等臂杠杆,L1L2,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如天平,A错误;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如小孔成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像,如平面镜成像,B正确;固态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只有一定的体积而无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既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C错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D错误,22016青岛,4,2分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DA中图象表示物体静止;B中图象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不断吸热温度不变的过程,C错误;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正确,32015青岛,3,2分下列由学校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做操时排直队伍,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B电风扇转动,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C用力踢球,脚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干得快,是通过加快液面上的空气流速来加快蒸发的,B电风扇转动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故B错误,4.2014青岛,4,2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CA图表示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B图表示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C图表示液体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凝固的图象;D图表示固体吸收热量,升高到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52013青岛,12,3分不定项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AD,62013青岛,3,2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A冰棒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项错误,ACD水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72012青岛,13,3分不定项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82016青岛,专题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