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关于构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关于构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关于构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关于构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关于构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企业的理财目标又叫做财务管理目标, 是企业进行一切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要求和 执行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在企业中,树立一个合理可行的理财目 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企业中,理财目标的选择都有 所不同。比较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 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除此之外,也有从资本运作角度、资本成本、现金流 等角度定义的理财目标。在对几种典型的理财目标分析中发现,任何一种目标都不是完 美的,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目标的选择也需要依赖于必要的客 观条件。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企业情况下,理财目标的选择并不相同。根据对美 国和日本的企业模式以及理财目标选择情况的分析来看, 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 大化都不适用于我国的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以及企业自身的具 体情况都有所区别,我国企业不能套用任何一个国家的理财目标模式。我国是社会主义 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特性。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在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占了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但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 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又遇到了诸如效率低下、环境污染、 浪费资源、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理 财目标也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特性, 围绕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来设定。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本任务还是应该放在创造利润上面,这也是经济和社会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保证。此外,企业也不能盲目追求利润而忽略在社会中应 该承担的责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兼顾和协调各方面主体的利益,是企业义不容辞 的责任,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融入到企业的生产 经营中去,明确的加入到企业的理财目标当中来。在这样的要求下,本文提出企业理财 目标应该建立在满意利润基础之上,充分的考虑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和谐 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并且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这就是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财务管理目标 满意利润 社会责任 和谐 abstract ii abstract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is the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dail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it is important to set up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financial goal.in different countries enterprises choose varies of financial objectives in different times.the most typical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s include profit maximization, shareholders wealth maximization,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and stakeholder wealth maximization.ever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and japan companies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s,we find that the shareholders wealth maximization and the 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dont fit for our countrys enterprises. our country is the socialist country and our economy has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we set up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social productive materials which determines the socialist orient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both low.a series of acut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serious problem in human developing process in 20th century.in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enterprises have to set up a financial goal which could reflect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erprisesmost important task will also be the making profits at this stage which could be the guarante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al every enterprise should consi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ke sure that each of the benefit-related unit will be considered in the enterprises operations.in the new era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should be based on profit satisfaction and incl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t last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should b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 key word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profit satisfac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rmony 第 1 章 绪 论 1 第 1 章 绪 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写作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国民生产总值稳定 增长,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广 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 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着。 但是,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 后隐藏着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提出了加强资 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可见,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绝不能 盲目追求最大的产出和利益,而应该在充分考虑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而在现实的经济 实践过程中, 由于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 人们往往无法做出最优决策。而且,伴随着资源能源的枯竭、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 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客观的评价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是否适当。传统的 追求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十世纪初以来,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这 一新兴的理论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和财富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充分 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和谐的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关 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这方面的 研究虽然还不是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的理论家和实践家都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并且,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而这一要求也被 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可见,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不再是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一个可选项,而终将成为一个必选项。 中国的企业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不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应该致力于合理 适度的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协调 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这是新时期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要求。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和完善问题。 1.1.2 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意义 企业理财目标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它是企业各种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制约着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与企业理财目标相一致,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 前提,而确定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能否 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企业理财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到目 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财目标理论主要有: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 富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几种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各自的产生背景和适用条 件,而作为衡量企业财务活动结果的标准,又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所区别。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 会环境中,选择一个适当的理财目标,必将给企业的运行提供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企 业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好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与特定的经济环境、发展阶段、国家法律 相适应。只有这样,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才能正确、高效的进行,企业才能持续、健康 的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不能照搬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 也不能套用别人的财务管理模式。 我们必须找到适应我国国情、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企业财 务管理活动,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向 前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该 顺应历史,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构建适合于初级阶段国情的、适用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第 1 章 绪 论 3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理财目标研究综述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 (1776)中曾经提出,企业家将资本投入 到企业中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可以说是企业理财目标利润最大化的理论渊源。 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中也提出, 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一时期,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西方理 财目标被认为是利润最大化,但是,没有非常准确的关于利润的定义和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理财学开始关注企业资本的筹集、分配以及运用等相关 问题的研究。约尔丁(joel dean)(1951)认为,在特定的资本结构下,如果一个企业全部 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折现值最大,那么企业的长期 税后净利润也就最大。在这一时期,企业理财目标被认为是净现值最大化。由于净现值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优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融资决策的相关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焦点。融资决策决定了 企业资本的来源以及经营所得在股东、债权人和政府之间的分配问题。在资本预算决策 中,人们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通过合理分配、利用企业资源而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 益。在融资决策中,人们更加关注寻找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从而减小企业的加权平均 资本成本,使企业证券总价值最大。杜兰德等认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是企业 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这时起,人们开始从资本成本角度,衡量企业的财务活动结果。 在此之后,人们又开始讨论资本结构是否真的可以影响普通股的股价。在 1958 年, 穆迪格列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 他们认为成本相对较低 的债务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往往被普通股价格上涨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抵消。由于 普通股市场价格不但考虑了公司经营风险,又将市场上的投资者预期容纳进来,所以他 们认为应该将普通股市场价格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阿兰c夏皮罗在他的著 作modern corporate finance中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票的持有者是企业的股东,股票价格最大,也就使得股东财富最大,所以,股票价格 最大的理财目标等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对股票价格的要求只是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进 一步引申和细化。 在同一时期,也有一些学者对股票价格最大化提出质疑。例如:20 世纪 60 年代初,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财务理论家安东尼(anthony)和唐纳迪逊(donaldson)就曾提出,通过他们的观察发现,许 多企业的经营行为并不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做为首要目标的, 而是以最大化管理者的财 富,最小化管理风险为行动指南。芬德雷(findlay)和华特穆尔 (whitmore)所做的调查研 究也证实了确实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曾 指出,在股份制企业中,虽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实际上是经营者在控制着整个企 业。在此基础上,ap勒纳用 30 年的时间调查了 200 家大型的非金融企业,结果显示 经理控制型甚至超过了总数的 85%。从此以后,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经理效用 最大化”就产生了。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初,美国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下降,社会 责任理论逐步兴起, 人们开始关注除了利润和股东利益之外的企业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 西方理财学研究者又提出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论。 1.2.2 国内理财目标研究综述 早在 1992 年,陈毓圭先后提出了利润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的 财务管理目标。而在同一年,刘贵生认为,我国的股份制公司理财目标应该是现金股利 最大化。王化成 1994 年提出,在计划经济的制约下,企业的任务就是完成上级下达的 产值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产值最大化。1995 年,吉全贵曾指出在有中国特色 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理财活动的目标应为股东财富和职工收入都达到最大化。 在 1996 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企业理财目标。陆正飞提出,追求长期的资本增值, 才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企业理财目标。 而向显湖教授则提出了实现综合的现金 净流量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朱海芳提出了多元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她认为在现代企业 制度下,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投资者、管理者再加上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综合。与这些理 论相对应,潘经民提出了一种非经济的理财目标,他认为企业理财目标应该能够体现人 本思想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超利润的理财目标。 郭复初教授等(1997)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 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也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郭教授还提出了另一种企业理 财目标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王庆成(1997)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 业价值最大化,同时还应更多的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关系。张先治(1997)将企业理财目标 模式设定为以资本增值为根本目的,将利润设定为直接目标,最终把经济效益作为 第 1 章 绪 论 5 企业理财的核心目标。1998 年,何清波、邢建平重新提出了应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 财的目标。而荆新、王化成和刘俊彦(1998)则指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 价值最大化。祁怀锦(1999)认为,国有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在尽可能多的履行社会责 任的基础上,追求更多的利润。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理财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艾志群(2002)提出,经济附加值 (eva)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张卓、程凯、邓明然(2002)认为企业理 财目标应定位于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协调有效增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2003 年,郭 晓华在其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一文中指出,企业理财目标应为股东财 富最大化。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段淑芳(2005)和李昕欣(2004) ,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 论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理财目 标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从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治理结构等角度出 发,相应的拟定企业的理财目标。张凌(2007)结合企业的治理结构理论,将理财目标 定义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吴要毛(2007)也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利 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最适当的理财目标。而王琦(2008)则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最大化才应该是企业的最佳理财目标。钟冲(2008)认为,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经济增 加值(eva)最大化。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种 典型的理财目标都有其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目前企业理财目标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在 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基础上的改进和补充。不论哪一种理 财目标,其根本还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追求最大收益,最大价值的同时,越来 越多的考虑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群体、 组织的利益, 考虑社会、 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新时期如何构建企业理财的目标,其结构如下: 第一章,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选择这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当前企业财务管 理目标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在最后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介绍几种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主要有: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 化理论、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构建我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国的企业理财目标打一个基础,我国理财目标的提出,是在分析了现存几种典型理财目 标的优劣之后,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具体国情提出的。 第三章,主要介绍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理财目标的要求。这部分首 先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这些经济理论是构建我国企业理财 目标的基础。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企业理财目标应该具备的一些 特点,而这些特点,是构建新时期我国企业理财目标时必须着重考虑的。 第四章,国外理财目标的选择和应用对我国企业理财目标构建的启示。美国是典型 的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国家,日本的理财目标则定位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上 面。 每一种理财目标的选择都要与国家的经济、 社会环境等宏观环境, 以及企业的特点、 治理结构等围观环境相适应。将美国的或者日本的理财目标理论拿到我们国家,将无法 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适用于我国的企业。所以,我们有必要根据我国市场经 济的特征和企业的特征,找到更加适用于新时期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第二章和、第三 章和第四章所介绍的内容都是如何构建我国理财目标的必要准备。 第五章,这一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点的所在。在这里,首先回顾了我国 理财目标的发展过程。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时期的理财目标都是与当时 的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我 国企业的理财目标必须与其相适应。本文是站在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社会 责任当做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的角度,提出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的。并且,和谐的 理财目标只要求达到满意利润,而不盲目追求极端的利润最大化。最后,强调理财目标 的与时俱进性。 社会主义理财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相一致, 不断前进,不断补充完善自己。 第六章,总结全文。 1.3.2 论文的创新点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新时期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构建,并不追求极端的最大化利 润,而是采用了比较中庸的满意利润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 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同时,明确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 理财目标中,全面考虑和协调各个主体的利益。最后,提出新时期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 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永恒发展和与时俱进。 第 2 章 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综述 7 第 2 章 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综述 2.1 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评价 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唯一不变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 就是为了获得利润,并且利润越大越好。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 的财务活动,以实现企业利润的不断增长,使利润达到最大值。 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以利润指标为依据,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好坏的。利润是指 一定时期内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润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 来的。商品销售实现的价值超过资本家为了商品生产和销售所购买的劳动力、生产资料 等各项资本投入的部分就是利润。 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 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西方经济学中,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是最佳产量,此 时的利润是最大化的。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获得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广泛 认同。直至今日,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最大化才是企业应该设定的理财目标。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利润是企业收入与成本的差额,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必须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利润最直接的反应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以利润最大化作 为理财目标,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利润是企业投入和产出的 配比结果,从这一方面来说,利润越大也就说明资本的利用就越有效率。有利可图必将 吸引更多的资本,使得资源向着更好的企业、行业流动。 第三,计算简便,通俗易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以利润作为衡量指标的,而利润 的计算比较直观、简便,在实际应用中容易操作,并且容易被人理解。 第四,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企业都努力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不断增加利润总额,那么 整个社会的财富总值将会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利润最大化目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经济学家所推崇,但是作为 企业的理财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适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其主要缺点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润最大化目标只强调了对利润的量的要求, 并没有明确取得利润的时间。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当前一定时期拥有的利润要比 几年以后相同时期内拥有等量利润所带来的利益大,而利润最大化并没有考虑这个差 异,只是静态的计算利润指标。 第二,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损害长期利益。利润是指某一时期内的利润,为 了增加这个时期内的利润, 经营者很可能采取一些有助于增加当期利润却损害企业长期 利益的行为。例如,取消员工培训、停止广告宣传,不维修检修设备等行为可以降低当 期的成本费用,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增加利润额的。所以,盲目追求利 润的最大化目标,可能会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没有考虑风险。根据风险与报酬均衡理论,报酬越高,风险越大。企业以利 润最大化为目标, 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 很可能不计风险盲目扩大生产, 造成产品积压。 另外,在利润的诱惑下,经营者可能会冒险选择高风险的项目,威胁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甚至生存。 第四,没有将利润和资本投入额对应起来。不同资本投入所产生的利润不能简单的 比较效率,上市公司可以利用 eps 代替利润指标,除去了规模的影响,但也和利润最大 化目标一样具有其他无法避免的不合理性。 2.2 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评价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站在企业整体角度,综合考量企业各方面主体的利 益,使企业整体价值达到最大的一种理财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理财目标,企业必须合 法经营、合理使用资源、选择最优财务决策、充分衡量企业各方主体的利益,同时还必 须保证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企业的价值通常指的是企业资产总额的市场价值。 在计算企业价值的时候可以采用 两种方法: 第一,企业价值可以是股票的市场价值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之和。通常在企业资本结 构不变的情况下,负债的市场价值一定,此时企业价值最大化就等同于股票的市场价值 第 2 章 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综述 9 之和最大化。而在企业股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价值之和最大化就等同于股票 价格最大化。 所以公司价值最大化可以进一步引申和细化成股票价值最大化和股票价格 最大化。 第二,企业价值等于预计未来可产生的现金流量,以一个适当的贴现率折现所得的 价值综合。在计算中,通常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贴现率来进行折现。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从企业价值的计算方法就不难看出,这一目标充分 的考虑了货币或者说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可产生的现金或者价值与具体的时间相对应。 第二,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企业价值是企业长远的获利能力,报酬的产生分 布在未来各个时期,经营者在决策时必须充分衡量风险与报酬,不顾风险追求高收益的 行为将被排除在外。 第三,避免了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保证企业的长远而又稳定的发展,这 就制约了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在这一要求下,决策者必须放眼未来,在长期中增加企 业价值。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追求短期内利润的行为将无法被接受和采纳。 第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价值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来反映,整体发展 良好的企业必将吸引市场中更多的投资者。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但使企业自身财富 不断增加,同时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带来更多的财富,这样的企业必将吸引更多 的资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相对于利润最大化目标来说有了不小的进步, 不但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因素,还能抑制短期行为。但是这一理财目标也有其难以 克服的缺点: 第一,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从企业价值的计算上来说,如果采用股票的市场价值 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的计算方法,市场价值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加之我国资本市场并不 完善,这样的结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为现金流产生在未来,是人们预期的结果,同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难以控制。企业价值的实现虽然需要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但是最终价值的 大小却难以控制。也就是说,经营者可以控制产生价值的过程,但是无法控制和预料其 结果。例如在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就不一定是企业价值的反应,还受到许多政策因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素、市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三,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企业价值可以表现为股票价值, 但是非上市公司的价值则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来得到。 不论是企业未来产生现金的折现 还是企业资产的评估,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极大的不确定性。 2.3 关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评价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将股东看做企业的拥有者和控制者, 股东为企业提供生产 资源,企业创造的价值应该归股东所有,企业生产经营业就是为了股东创造财富的。所 以,企业的一切理财活动都应该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股东财富一般包括两个方面:股利收入和出售股权所获得的现金。在资本市场中, 股东的财富是由其拥有的股票总数乘以股票价格得到的。在股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股 东财富最大化就表现为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最大化。这和在负债价值一定的情况下,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股东长期持有股票不出售,或者对于非 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的计算就是未来股利收入的折现值。股利收入也可以理解为, 股东持有的股票为其带来的未来收入。 有些学者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同起来,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首 先,服务主体不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强调企业的整体价值,主体是企业;而股东 财富最大化目标服务的主体仅仅是股东。其次,企业价值除了股票价值之外还包括负债 价值,而股东财富仅仅指的是股东所拥有的这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的更为 全面。 第一,概念清晰。相对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两个理财目标来说,股东财 富最大化拥有清晰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理财目标的具体内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 东财富就可以用股票价格来表示, 那么追求最大化的股东财富就是要追求最大化的股票 价格。概念清晰、简单、明了。 第二,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企业价值目标一样,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充分 的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将资金的时间价值纳入到股东财富的计算中。 第三,考虑了一部分风险因素。这里所说的风险只是企业风险中的一部分。在资本 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到风险的影响,如果某个项目决策使企业承担过高风险,那 必将影响企业股票的价格。 第 2 章 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综述 11 第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盲目 追求短期利润可能会带来短时期内股价的上升,但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企业的长 期发展和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才是关键因素。企业短期的利润不仅会影响目前股票的价 格,还会影响企业长期的股价。 第五,直观易懂、容易量化,也便于奖惩、考核。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适用范围小。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目前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并且适合在 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中来应用。对于非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并不发达的国家来说, 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理财目标缺乏普遍适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也难以进行 比较。 第二,实现股东财富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一定绝对相关。对于企业的大股东来说, 为了获得较高的套现利润, 很可能会采取迎合资本市场以及普通投资者偏好的决策项目 使股价上升, 从而出售股票获利, 而这样的决策很可能并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此外, 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人员培训以及科研投入在短时期内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股东财 富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会引导管理者选择短时期即可见效的项目, 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 展。 第三,只考虑了股东利益。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股东看做企业的所有者和控制 者,只为股东服务,而且这里所说的股东往往只是针对大股东而言的。作为和企业利益 相关的其他主体,如债权人、消费者、管理层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并 没有被考虑在内。这样的理财目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社会财富总值的增加也有 违公平的原则。 第四,不可控性。股东财富最大化要求证券市场较为完善,因为股票的价格不仅受 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股票价格,这就使得股东财富最大的 理财目标具有很大的不可控制性。企业的合理、有序经营也可能无法真正抬高股价。 2.4 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评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 以英国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兴起了一种新的 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弗里曼(1984)在他的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 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指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管理者在企业中充分协调与平衡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结合体, 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谋取利益,而不应该只为股东财富的增加而服 务。由于相关者在企业经营中同样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股东只承担有限风险,而剩余 的风险已经转移至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所以这些主体也有权 利分享企业的利益。企业经营活动应该是为了所有利益相关主体服务的,企业的理财目 标应该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一个多元化的理财目标,和前面几种理财目标相比,它将债权 人、管理层、员工、消费者、政府甚至是社区的利益都包括了进来,是企业理财目标发 展的一个新阶段。作为新兴的理财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的理论发展和实际 应用还不是很多,对这一理财目标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总的来说其优点主要有: 第一,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根据契约理论, 企业是作为一个契约结合体存在的, 各个相关主体间存在的制约关系共同决定企业的发展。充分协调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必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二,体现了公正公平的原则。无论是债权人、管理者、员工还是消费者,每一个 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各个主体相互协作,企业才 能创造价值。所以,企业的理财目标不应只考虑股东或债权人,而应该公正、公平的考 虑各方面的利益。 第三,作为多元化的理财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很好的兼顾了各个主体 的利益,并且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纳入到企业的理财目标中去,有利于社会整体财富 的增加以及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全面的考虑了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 原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缺点如下: 第一,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各方,每一个相关主体对企业的要 求都是不同的。例如,管理者希望获得长期工作的机会和较高的报酬,员工希望少工作 多拿工资,而消费者则希望企业生产质高价低的产品。这些相关者利益的实现,往往与 股东的利益相冲突。所以,同时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可能的。 第二,包括范围太大,操作困难。这样的理财目标要求企业在决策时,考虑到所有 各方的利益并实现最大。如何确定相关者身份、如何衡量其相关等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复 第 2 章 典型的企业理财目标理论综述 13 杂,难以操作。 第三,作为多元的理财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包括多个目标元素,在实际应 用中若采用这样的目标很可能分散企业的精力, 从而影响企业创造价值获取利益的基本 目标,可能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试想,一个企业若生存都成问题,如何让相关利 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呢?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第 3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理财目标应具备的特点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对企业理财目标构建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销售依赖市场中自由的价格竞争来完成的 经济体系,人们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而市场则是资源配置的最基础手段。市 场经济的概念没有戴着资本主义或者是社会主的帽子,资本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同样可以有。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经济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与社会主义制 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 的辅助之下,在经济中发挥着基础的资源配置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 征: 第一,从所有制结构上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任何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经济形式都可以用来为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从分配方式上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方式来分配产品的。这种分配方式上的特点是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 第三,从生产的目的上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出发点。 不论是最初的计划经济还是现在的 市场经济,发展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生产则是以获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为目的的。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 依靠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的。 由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的主导作用,国家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只有将市场和宏观调控结 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长处,才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 社会主义方向,才可以使得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相适应,新时期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满足一下几点要求: 第一,符合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 第 3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理财目标应具备的特点 15 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样的市场经济特征需要企业的理财目标也必须体现公有制的要 求。在资本主义国家,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企业生产经营可以只为了某个人或者某几个 人的利益服务。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也搞市场经济,但是不能搞资本主义,我 国的企业不能将理财目标定义为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利益。 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应该 是能够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利益, 应该可以关注到每一个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就是全体人 民。 第二,符合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企业生产经营必将产生结果,成果的分配 是企业理财活动、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企业的理财目标中应该能够体现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要求,每一个对企业做出贡献、提供劳动的人的利益都应该得 到保障,在企业中按劳分配应该占有主体地位。对于股东和债权人等来说,需要保障他 们参与分配的权利,但是不能忽略企业中的其他主体,这一点需要在社会主义企业的理 财目标中有所体现。 第三,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师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也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存在,但是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社会中的任何个人或者企业也不应 该只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毫不顾及甚至是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社会主义企业的理 财目标应该充分体现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3.2 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特征相适应的企业理财目标应具备的特点 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枢,企业又是市场的主体,我国的企业只有服从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才能够在市场和经济中站得 住、站得稳,才可以创造效益、争取更稳定长远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 企业的理财目标也必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只有这 样的理财目标才能更好的引导企业的发展。 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理财 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 企业所设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不仅仅是在企业小环境中应用, 更是在整个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应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环境都会对企业的经营起到一定的可能是促进、 也可能是制约的作用。所以,在企业设定理财目标的时候,决不能脱离大的经济环境,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不能违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符合一般经济规律 的要求的理财目标才能真正具有可行性和正确的指导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企业作为 经济中的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情况,充分考虑各种经济制度的要求。从所有制形 式来看,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和美 国、日本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在分配方式上、生产目 的上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上也都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些区别要求我国的企业决不能照搬 照抄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财目标,而是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我国的经济制 度出发、从市场经济特点出发制定属于我国企业自己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理 财目标。 第二、能够兼顾、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 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全体 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国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本着这样的目的组织生产经 营活动。在企业的理财目标中,不能只突出某个主体的利益,应该尽可能兼顾、协调不 同主体的利益。这也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在保证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对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来说,经营成果应该归全体人民共享,企业在设定理 财目标的时候就应该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只有 这样才能符合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而对于个体、 私营或者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 国家允许占有生产要素的个体参与经济活动,也保护其享有经营成果的权利。但是,引 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最终目的仍然是实现全 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即便是非国有和集体所有的经济实体,也应该充分考虑对社会 以及对全体人民的影响与贡献。不只是企业的所有者,员工、经营者和债权人等等的利 益也应该被考虑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中。 第三、有明确的要求及评价标准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导企业筹资、投资以及一切财务管理活动的标准。模棱两 可或者含糊不清的目标不但不容易被经营者理解、 也不利于详细的目标分解和阶段性目 标的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有着明确的要求,对于所涉及的概念、主体以及大 第 3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理财目标应具备的特点 17 小等内容都应该清晰、 明确。 企业的理财目标的完成情况是业绩评价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理财目标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