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是我个 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i 摘 要 摘 要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与核心内容,加强各类成本的管理,可以降低 产品总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从而使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 变,企业中的防伪成本支出逐渐增加,比重占总成本的比率逐渐上升,对这类成本的 管理与控制成为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目前,防伪成本支出较高的主要为消费类商品,因此防伪的管理不仅对企业而且 对消费者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很多企业对此重视不足,在防伪成本的管理与控 制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没有防伪成本的核算体系, 不了解企业对防伪的总支出是多少; 各类防伪技术同时使用,但是哪些生效、哪些已经失效也不能有效监控;伴随企业的 发展,没有进行应如何制定防伪的相关策略的研究。这些不足使企业面临投入大、效 果差、 失去市场与商品信誉等等不利局面。 因此, 本文采用类比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图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防伪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 防伪成本的构成、各类防伪成本之间的关系、防伪成本的属性等;提出了建立防伪成 本核算体系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酒类企业的防伪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改进分析,提 出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防伪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控制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 防伪成本 打假成本 防伪失效损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ii abstra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e core component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cost management may lower ones overall costs, improve its profit margin and further enhance its products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economic transition,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has been on the trend of rising, its proportion on one companys overall costs is also increasing. therefore how to manage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currently, companies with high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re mainly in consumption field. anti-counterfeiting management is not only important for companies, it also affects consumers welfare. however, many companie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is area,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uch as no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ccounting system, inability to estimate overall anti-counterfeiting costs, how to incorporate different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ies, how to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many companies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how to formulate anti-counterfeiting policies. these deficiencies put companies in a position with high investment, unsatisfactory effects, shrinking market share and more severely, damaged reputation. by reflecting on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research on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ccounting and control is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analogical analysis metho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graphic analysis method and case study method. it includes detailed analyses on the components of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their conne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etc. and then a method on how to formulate the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ccounting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liquor companies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ccounting and control analysis. finally a system of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accounting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cost that fit companies long term strategy are proposed. key words: anti-counterfeiting cost counterfeiting impact cost loss of anti-counterfeiting failure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iii 目目 录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 相关概念界定.1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4 1.4 研究方法 .4 1.5 主要创新点.5 2 文献综述 .6 2.1 国外文献综述.6 2.2 国内文献综述.7 2.3 相关文献评价.7 3 理论分析 .9 3.1 防伪成本的构成分析.9 3.1.1 基于经营管理环节的构成分析.9 3.1.2 基于显性和隐性的构成分析.10 3.1.3 基于顾客角度的构成分析.11 3.2 防伪成本的关系分析.11 3.2.1 防伪成本与防伪效果的关系.11 3.2.2 防伪效果与打假成本之间的关系.12 3.2.3 防伪效果与失效损失之间的关系.13 3.3 防伪成本的属性分析.13 3.3.1 防伪成本的传统成本属性.13 3.3.2 防伪成本的质量成本属性.14 3.3.3 防伪成本的特征属性.15 4. 防伪成本的核算与控制.17 4.1 防伪成本的核算.17 4.1.1 防伪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17 4.1.2 防伪成本的确认.18 4.1.3 防伪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20 4.1.4 防伪成本的账务处理.23 4.2 防伪成本的控制.27 4.2.1 防伪成本的战略定位.27 4.2.2 最优防伪成本的决策.29 4.2.3 物流、防伪、溯源管理一体化.31 5.案例分析 .32 5.1 案例企业防伪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现状分析.32 5.2 案例企业防伪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的改进对策分析.32 5.2.1 防伪成本核算的改进策略.33 5.2.2 防伪成本控制的改进策略.34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37 6.1 研究结论 .3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iv 6.2 研究建议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1 页 共 41 页 1 绪论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 7080 年代,我国开始改革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例如,假 冒商品、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而且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 严格区分的话,假冒与伪劣的含义有一定差别:所谓假冒,是指不实,伪劣则强 调质量低下、不良品的特点。假冒产品反之在商标标识、产地、制造商、经销商、原 材料等方面使用不真实的信息,导致消费者的误认。伪劣产品并非一般的质量差,而 是产品的最基本使用功能不具备或者使用寿命远低于正品的情况。 因为假冒品的质量 均较低,消费者常常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合称为“假冒伪劣商品” 。我国近年来消费 者投诉中越来越多关于假冒商品的案例,几乎所有的名牌产品都被仿冒过。企业、消 费者和国家主管部门非常关注这类问题, 拿出大量资金、 人力来防止仿冒、 打击伪劣, 减少损失。假冒伪劣的损失是巨大的,进入 21 世纪后,年均假冒伪劣品的产值高于 1000 亿元。虽然在发达国家,法律体系较为健全,但是假冒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世 界范围的假冒伪劣产品达到贸易总额的 5%以上。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应该依靠实力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来创立品牌,以实 现占有市场、增加利润的目的。然而,几乎可以说“有名牌必有假货” ,假冒伪劣的 出现使得消费者良莠难辨,正牌企业反而失去信誉、失去市场。在此背景之下,防伪 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费者传达“保真”的信息,让其放心购买 使用;甚至催生了新的防伪产业。然而防伪是把双刃剑,在实现防伪效果的同时,增 加了企业的成本,利润因此减少;另一方面如果防伪手段便捷有效,则可以使市场增 强信心,增加销售量,减少相关损失。 企业应该如何在多种防伪手段当中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防伪技术?投资多少才 适合?增加防伪成本将减少利润, 减少则不能有效防伪, 应如何决策?为了有效决策, 准确定义、分类、记录、计量、披露、统计分析防伪的相关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 和决策内容,也是会计领域的新命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1.2 相关概念界定 (1)防伪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打假工作既有 政策性的方法也有技术性的手段。政策性主要是指以政府、行业协会等为主体,利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2 页 共 41 页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行业准则等强制的、惩罚性的方法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增加违法者的成本,惩戒个别以达到警示普遍的目的。而技术性的手段就是研究、寻 找有效防止产品被伪造、 被假冒的防伪技术, 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保护优质名牌产品, 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对这些商品信誉、对消费者及社会造成的危害 。 一般广义上的防伪指用来防止以欺骗为手段,未经所有权准许而进行仿制、复制 或伪造的措施。伪造类的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种是指对钞票、支票、债券、股 票等有价证券的伪造,这也是防伪技术最初的应用领域;第二种是对国家的、政府机 关的及企业的正式文件甚至证件进行的伪造; 第三种就是对市场流通的知名商品的外 观、标识等进行仿造,非法获利。 本文主要探讨商品的防伪及相关成本的问题。 商品伪造的主要特征是以最终生活 消费品为主,因而往往对消费者的财产及生命健康等的危害较大。如表 11 所示, 一些商品被假冒的程度依次被分为九等。可见香烟和酒类、化妆品等商品由于其利润 高、市场广泛、监管难度大等原因,被仿制或假冒的程度非常严重。 排列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商品种类 香烟 酒类 化妆品药品 食品 磁带 电子 产品 日用化 工品 其他 图 1.1 被仿冒产品的严重程度排列图 目前,政府和企业在反伪造斗争中所采取的原则是将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相结 合,然而打击是事后的、被动的,更积极的做法是防止伪造,是运用各类手段保证消 费者、中间商可以辨识真伪、追溯货源。 (2)防伪技术 目前使用的防伪技术术语源自于 1997 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其中列示出了常用的 十类防伪技术。其中大部分属于简单的防伪技术,比如防伪油墨及防伪印刷;一部分 属于经过了加密处理的电子防伪技术; 还有极难仿造的技术如结构方位技术及原子核 双卡防伪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新出现的一些技术尚未列入其中, 如生物学防伪等。 防伪技术的特点应当包括识别简便易识别、技术的独特唯一性、稳定可靠性、防 伪时效性和成本可行性等。比如常用的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仅仅利用普通光源下的 视觉就可以识别。 其原理是利用特殊印刷材料或者立体印刷技术, 当发生温度、 压力、 视角等方面的变化时,防伪标识的图案或者文字的颜色会随之变化。印刷普及型防伪 产品时,在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的各种技术中要有一个要素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生产 条件、仪器设备、模具或印版、原材料及其相互组合,这样就可以达到技术的独特唯 一性。防伪技术从研制到生产,必须始终对关键技术进行严格的保密与控制,否则就 会过早地失去独占性。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有被仿冒的可能,因此防伪技术有其时效 的特点,目前尚无统一行业标准对技术的最低时效进行规定,一般认定即使普及型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3 页 共 41 页 伪技术也应具备一年以上的失效期。 成本的可行性主要是因为防伪技术的成本费用支 出属于产品制造及销售成本之外的,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是以降低企业利润为代 价的,过高的成本投资企业可望不可即;然而低投资成本的防伪技术更易被突破,失 去防伪的效用,进而影响市场和销售额,也会减少利润。所以企业在选用普及型防伪 技术时,在保持防伪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可以根据行业经验及平均值来确 定大致标准,比如常见的普及型防伪技术产品的价格可以控制在商品价格的 1%以内。 (3)防伪成本 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大致可以将防伪的成本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和计划的阶段, 企业为了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类 产品及假冒类产品区分,需要设计特有的、新颖的产品外形、包装、特殊的材料等, 其设计和研发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均包含在内;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指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用于防伪的材料、设备、包装物、加 工过程等所产生的成本; 第三个阶段是指产品销售及售后的阶段, 部分防伪技术依赖与消费者在售后进行 产品防伪码电话查证确认等方式来完成防伪的效果检测,必须搭建相关平台,或租或 买,利用电讯类技术设备和人员,从而产生相应的成本,其周期可能从产品面世销售 到退出市场前都需要维持。 在第三阶段中,有一个特殊的成本是企业的“打假”成本。企业的防伪与打假, 有的学者把概念分开,认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作。它们一个是事前的主动防御,一 个是事后的被动反击,其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是维护品牌在市场中在消费者面前的 可识别性及保护消费者不受假冒伪劣品的侵害,也保护企业自己的商业利益。打假工 作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应该由上至下,以国家(政府) 、主管部门(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质监部门等) 、行业协会等为主,依靠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假冒仿冒企业, 制造企业处于配合的地位。 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竞争激烈, 法律环境尚不健全, 完全依靠企业外部环境打假,效果很不理想。大多数知名企业主动寻找假冒及仿冒企 业,配合主管部门进行打击或者到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打假过程中企业的 支出也是相对惊人的,这类成本包括了搜集相关信息的部门、人员等费用支出,诉讼 费用支出,奖励举报的费用等。作者认为这部分成本也应记入防伪总成本中。 (4)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而将产品保持在既定的质量水平上 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 质量成本的管理被重视,主要源于竞争中企业不断降低成本的追求。要求企业内 部各部门可以讲成本细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或者不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 高质量。同时,详尽的质量成本核算可以企业高层认识到质量与利润的关系,从战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4 页 共 41 页 发展的角度规划企业质量成本。 (5)战略成本管理 新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局面,从商品的有无、到质量的好坏、再到市场反应的及 时,企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在变化的环境下仍要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成 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边缘学科而出现。 战略成本管理从战略角度上拓宽了传统成本核算的范围和重点, 将局限于生产领 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筹资成本,及以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形 成的价值链分析等等,从而全面扩充了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成本管理 从战略意义上的新拓展。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进行了与论文相关的概念界定, 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为进行防伪成本的研究, 作者查询了关于质量成本及核算、 防伪技术、 防伪及打假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资料, 并总结分析了部分中外文献的内容。 第三部分属于防伪成本的理论分析,主要从防伪成本构成内容、防伪各类成本之 间及防伪成本与防伪效果之间的关系、防伪成本的属性、防伪成本的个性特征等几个 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 第四部分则提出了企业进行防伪成本核算的具体思路,包括防伪成本的确认、 相 关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分录的设定、防伪成本额度披露等内容。 第五部分引入了某酒厂的防伪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首先介绍企业目前防伪成本控 制的状况及问题,然后提出了应如何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来加强防伪控制。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1.4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方法 进行防伪成本分析,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防伪成本的主要分析方法 有: (1)类比分析方法 类比分析方法是在研究防伪成本时, 借助与其类似的其他成本理念, 按照其结构、 特性、属性等内容来对防伪成本进行分析。由于防伪成本的研究目前较少,缺乏自身 的研究资料和理论体系,在探索阶段需要借鉴相关的、相似的理论框架,所以需要类 比的方式来展开研究探讨。通过类比和比较,可以找到防伪成本构成的框架、特殊的 属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2)因素分析方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5 页 共 41 页 该方法是指将防伪成本的内容分解成为几个方面或者几个因素, 研究问题时逐一 对这些方面或者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结合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的主 要目的是确定的差异;因素分析则可以这些差异为分解对象,找出产生差异的几类原 因;再按照各类原因分别计算其对防伪成本的影响程度。这种方法是防伪成本分析中 的一项重要方法。 (3)图表分析方法 图表分析方法是在研究数据趋势、 构成、 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时, 利用统计表、 折线图、相关图、因果图、程序图(流程图)等工具,将数据间的关系形象、直观地 表示出来。 (4)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利用具体企业当中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文中所探讨的理论方法, 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 1.5 主要创新点 1.5 主要创新点 本文定义了防伪成本及范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防伪成本支出已经逐渐 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其概念与范围的界定并不明确,这一现状对企业加强防伪成 本的核算将是重要的阻碍。本文一方面从防伪技术从取得到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 环节中的各类支出入手,指出企业中已经存在大额的、付现的、可独立与其他支出的 成本新类型防伪成本;另一方面,文中也探讨了防伪如果效果不理想,则后期将为 打假付出高昂的代价, 同时还将失去市场、 影响商誉等, 产生涟漪效应般放大的损失。 这两类成本均应计入防伪成本当中并适当进行核算。 研究了防伪成本的分类极其质量成本属性, 并且借鉴质量成本理论及核算方法等 提出防伪成本的核算方法。 研究防伪技术成本与商誉损失成本等的相关性,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型。在方 法上,本文利用图表和案例,研究防伪各部分成本的负相关性、防伪成本与防伪效果 的关系等。以此为依据,可以指导企业在防伪成本决策时做出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如企业应进行防伪效果的评价、监控其变化从而及时调整 防伪手段、加强防伪前期成本的投入以降低后期成本从而实现综合成本最低等等。 以某酒类企业为实例,探究其防伪成本管理的战略思路、核算体系的建立方法、 最优防伪组合的决策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6 页 共 41 页 2 文献综述 2 文献综述 为了进行本文的研究,作者主要对质量成本、防伪技术、打假治理等方面的文献 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50 年代初期费根堡姆首先把产品质量和成本联系在一起,离开成本来谈质量, 这样的质量毫无意义,在其编写的全面质量管理专著中,进一步指出,质量成本 管理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 1。同时代的管理专家朱兰指出不良 品的浪费如同丢失了金子一样降低了企业的可得利润。 60 年代,费根堡姆提出把质量成本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评估)成本、内部损 失成本、外部故障成本;70 年代,哈灵顿在质量不良成本一书中提出“质量成 本应称为质量不良成本” ;80 年代,费根堡姆、哈灵顿和日本质量专家水野磁都把质 量成本的概念发展到涉及产品全寿命周期,包括信誉损失、用户和社会损失等间接质 量不良成本。 2000 年出现的新的最优质量成本理论,认为传统的最优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忽略 了利润因素,企业应追求长期利润的获取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成本最低。 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单价, 所以可以假定收入随质量水平增加而 增加;新的最有质量成本点将高于传统理论的值(即两条成本线的交点) 。 发表于七十年代“柠檬市场”理论对旧车市场的分析说明信息不对称时的最终选 择是劣品与低价,从而带来市场消失的现象。但是一般伪劣商品不能完全取代正品, 而是二者共生,因此伪劣品的存在是长期的、不断治理是必要的。 关于打击制止假冒商品的国际协定最主要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及贸易 总协定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协议 。该协议要求各签约国必须做到“规定 适用的刑事程序和惩罚条例, 这些程序或条例至少适用于在商业规模上故意制造假冒 商标或侵犯版权的行为。 所获得的法律补救措施应包括足以起到威慑作用的监禁和罚 款,其处罚程度应与对具有相应严重性的罪行法律补救措施的处罚程度一致。签约方 可以规定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处罚应用于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中” 。 反仿冒贸易协议acta=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2010 年 10 月 3 日,包括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在内的近 40 个国家代表经过谈判,未能就一项旨在保护 知识产权的国际协议达成全面一致,但与会者仍就主要原则达成初步协议。这项名为 反假冒贸易协议的国际协议旨在减少版权和商标盗用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日 1 张钧 cts 质量成本分析与改进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7 页 共 41 页 本经济产业省说,这项协议的一项关键条款规定,海关官员在没有接到被侵权方请求 或法院命令的情况下,即有权扣留假冒和盗版商品。根据相关条款,缔约国将加强对 假冒和盗版产品出口环节的检查, 简化受害企业损失赔偿手续, 加强网络交易的管制。 各国还有义务为此强化海关检查,切断相关流通渠道。据熟知情况的欧盟官员介绍, 各方有望通过弥合分歧,于短期内就这项协议达成全面一致。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的 1979 年引进质量成本理论 的。我国各类质量标准制定较晚,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如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术语 、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 质量成本管理导则等。1984 年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了质量经济研究委员会。 关于防伪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在近二十年来也迅速发展。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ctaac :china trade association for anti-counterfeiting),成立于 1995 年 3 月,业 务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由全国从事防伪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生产及应用的各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内著名的防伪技术专家自愿组成的全 国性组织。协会旗下出版中国品牌与防伪 、 中国防伪报道等杂志。 研究防伪技术如激光、射频、生物防伪技术的理论纷纷出现,一部分理论涉及到 企业应用时的经济性及有效性决策,如西安理工大学黄颖为和王敏灵的组合防伪包 装优化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文中作者提出了组合防伪包装优化评价准则并建立了 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市场中常见香烟的组合防伪包装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支限界 算法 bbm,通过 matlab 人机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性能和成本决策分析,求得最佳组 合防伪方案。 阮平南教授的伪劣商品治理研究于 2008 年由江西高效出版社,在书中作者 由分析伪劣商品现象的成因与危害分析入手,首先归纳了打假的主体和对策,并引出 整体防范体系建立的概念, 分别从中间商行为和政府行为两个角度分析的伪劣商品治 理问题。作者对政府、正品厂商、消费者的打假策略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一个预防 伪劣商品发生的综合体系,采取了“预防为主,兼用打击”的治理思路,以避免“末 端治理式”打假的局限性; 在设计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博弈主体的重塑和归位 及其能力建设等问题,考虑到了各主体的内外约束问题。 2.3 相关文献评价 2.3 相关文献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超过 50 年,但国内的应用情况并 不乐观,质量成本核算的理论研究中已提出较完整的统计和会计核算模式,但部分科 目设置及数据收集问题尚未解决,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因此绝大部分企业不知道或没 有使用质量成本用于日常的管理,只有少数外资企业,由于其母公司的要求,在统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8 页 共 41 页 及使用质量成本,在短期内推广确实比较困难。 而对于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总结起来,国内外的原则性作法大致包括:立法先 行,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经济重罚;进行社会舆论监督;提高企业打假积极性,众 多主体联合打假; 注重防伪识假意识的培养与防伪方法的运用, 培养民众的打假意识, 提高全民防伪素质;强化政府部门职能;全社会协同打假。 国内学者关于预防伪劣商品发生各类论述,均在强调建立综合体系时,以政府为 主角,对于政府的监督作用中间商的信誉体系建立等描述较多。关于品牌企业在自身 商品被仿冒时的举措一般认为应加强防伪技术的有效性,比如利用投资大、成本高的 技术增加仿冒的难度,利用新型的、智能得技术取得防伪的先机。还有部分论述于研 究是针对综合防伪技术优化的,但也主要是从效果方面评价。目前来看缺少关于防伪 效果于防伪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透视防伪与成本、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几方面 的关系。企业进行防伪决策时,缺乏全面详细的企业内部各项防伪技术与措施的成本 核算数据,可能出现两类风险,一方面时因防伪效果不足导致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则 是投资过大效果“过剩”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防伪成本相关问题研究 第 9 页 共 41 页 3 理论分析 3 理论分析 3.1 防伪成本的构成分析 3.1 防伪成本的构成分析 防伪成本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以下的几类成本:第一,材料类成本(是指防 伪技术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包装、印刷、雕刻等所耗用材料、燃料等) ;第二, 工资类成本(主要指与防伪技术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如研发人员、宣传人 员、产品售后防伪维持人员、各类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等) ;第三,折旧费用(主要 指与防伪有关的专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等。 ) ;第四,其他防伪成 本 (指防伪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 差旅费、 劳动保护费和因打假等原因引起的诉讼、 信息收集等费用) 。对于防伪成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 分析防伪成本的原始构成,有利于分析其成本结构。 3.1.1 基于经营管理环节的构成分析 3.1.1 基于经营管理环节的构成分析 防伪成本按照其发生的阶段经营管理的环节,可分为以下的几类: (1)防伪技术取得成本:研发、设计、购买;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防伪技术如包装材料类、印刷技术类、数码类、生物学防伪技 术类、结构防伪技术类等,大多属于专业科技领域的技术,需要经过研发、试制、试 点应用、市场检验等多个环节并不断淘汰修正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成熟程度。产品的 生产厂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团队和投资力量进行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的研发, 一般采 取购买某项技术的使用权或直接购买该技术所制作的防伪产品的方法。 部分实力雄厚 的企业为了技术的独占性, 买断技术使用权或者与科技企业联合开发共同拥有专利技 术,确以保防伪的效果。企业因自行或联合、委托研发防伪技术所支出的成本费用或 者购买相关技术所支付的使用费用,应记入此阶段的防伪成本。 (2)防伪制造成本 在将防伪技术使用在本企业产品上时,会增加产品的材料成本、制造工艺成本或 设备的折旧等,应记入相应的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需要在核算时区分的是,该项材 料、加工和设备是否属于某项防伪技术专用的,比如防伪标签、防伪印刷、磁码等; 如果不能确定属于独立的防伪目的, 则应按一定百分比提出数值核算。 比如防伪包装, 本身是商品内包装或外包装的一部分,起到支撑、美观等作用,辅助实现商品价值, 即使没有防伪的需求,也会有专门设计、特殊材料等要求;出于防伪的目的,材料选 用了易毁的、特殊工艺的,不可能将此部分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十四课 短片出炉-优化与发布作品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公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效记忆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 布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手球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碳化硅功率模块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电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 乡镇燃气一体化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煤矿采矿工程扩建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医学实验室安全培训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报告编制指南
- 离子检验-教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Unit 5 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应用PDCA降低药占比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