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财务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财务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财务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财务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财务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本文从湖北省邮政局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全面 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分析邮政行业特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视角对 湖北邮政财务管理现状及其集团公司化财务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立现代 企业财务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论文简要地回顾了当前国内外邮政业财务管理的研究现 状并对湖北邮政财务管理在邮电分营初期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对湖北 邮政财务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松散财务政策与经营发 展策略脱节投资失控过度举债财务核算粗放财务风险控制薄弱等六个方面的 问题指出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论文从湖北邮政管理体系不规范计 划管理色彩浓厚集权与分权不合理财务核算缺陷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等方面对湖 北邮政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落脚于建立高效的现代 企业集团财务运行机制从湖北邮政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强化现代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投资债务和资金集中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核算财务风险控制 绩效考核等六方面的财务改革举措全面推进湖北邮政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文章最 后指出 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启动 湖北邮政一方面应延续科学动态的财务管理机制 巩固财务改革成果另一方面根据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把财务改革引向深 入 关键词邮政企业 财务集中 精细化核算 ii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hubei post bureau presently and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theories analysis and practice analysis as well as overall analysis and keystone analysis this paper thorough studies the actuality of the finance management of hubei post bureau and the groups corporationized finance reform on the foundation of full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al service. the paper raises goal of the reform constituting a scientific mechanism that modern aggregative enterprises operate. for this purpose, the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the area of the finance management in postal industry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t also evaluates the functions of the finance management of hubei post bureau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ost-tele separated management. following investigating six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finance management of hubei post bureau, which includes the looses of finance management, the disjunction of the fina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s development, the out of control of investment, the over-loan, the ambiguity of finance check, the weak control of financial risk and etc.,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reform in the finance manag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finance management of hubei post bureau in aspects of the non-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over planned mandatory management, the irrationality of centralizing and decentralizing power, the limitation of finance checks, the weakness of financial risk etc. therefore, the paper ends with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postal finance management of hubei post bureau, which include enh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e manage for the modernized enterprise, concentrate the investment, the funds and the debts, fully manage the budget, exam the performance, control the financial risk, accurate the accounting check, and etc to advance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group finance in hubei post bureau.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points out that along with the startup of the postal system reform, hubei post bureau should continue the scientifically dynamic fina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olidifies the finance reform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reform in the postal system, leads the finance reform to a further level. key wordspostal enterprise finance concentration accurate accounting check 1 1 绪论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邮政业发展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市场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世界邮政 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邮政运营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发展的道 路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改革企业管理机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变革适应邮政经营 的财务管理体制 1.1 论文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湖北邮政的市场竞争格局邮政业 务收入结构较计划经济条件下呈现很大的不同经过市场的冲击和洗礼邮政业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 1.1.1 湖北邮政的基本情况 湖北省邮政局以下简称湖北邮政成立于 1998 年 12 月 1 日财务建帐时间为 1999年1 月1日(1998年12月1日-1998年12月31日由原省邮电管理局核算),于1999 年 6 月 8 日在湖北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经国家邮政局核准注册资金为 54647 万元 湖北邮政企业拥有 96 个不同级次的邮政企业以及 2480 个支局所其中提供全功能服 务的网点1398个 电子化支局624个 邮政储蓄联网网点1306个 邮政信报箱群27921 处信报箱 840821 个邮政信筒 20081 个邮局用户信箱 48838 个为湖北经济发 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邮政通信服务湖北邮政现有邮路 615 条邮路单 程总长度 78091 公里拥有武汉一级襄樊宜昌二级邮政转运枢纽中心其汽车邮 运火车邮运航空邮运担负着中南长江中下游等区域的邮件转运工作为全国邮 政网络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湖北省邮政局是大型国有企业现已建成现代的邮政实 物网 邮政金融网和综合计算机网等三大网络 经营的业务种类由传统的信函 包裹 汇兑报刊储蓄特快专递集邮等拓展到商业广告信函礼仪业务代办保险 代收代发业务 物流配送 电子邮政等新型业务 2004年末全省邮政资产负债率18.2% 2 固定资产原值 32.3 亿元拥有火车邮厢 14 辆邮政汽车 1539 辆商业信函制作系统 24 套信函分拣机理信机 14 台邮资机 143 台atm 机 169 台自有房屋面积 246 万平方米其中生产用面积 150 万平方米在岗职工 17055 人离退休职工 7941 人 1.1.2 湖北邮政业收入格局 根据邮政业务的经营服务方式邮政业务分为 9 大类金融业务函件业务速 递业务物流业务包件业务发行业务集邮业务信息业务机要业务以湖北 邮政 2004 年收入实绩分析全年总收入 17.97 亿元其中邮政金融类业务收入 10.6 亿元占总收入的 59%较上年增幅 30.38%作为邮政支柱业务的邮政储蓄收入 比上年增加 2.4 亿元增幅 30.38%特快专递收入 1.51 亿元占总收入的 8%集邮 类业务收入 1.29 亿元 占总收入的 7% 报刊发行业务收入 1.6 亿元 占总收入的 9% 函件业务收入 1.37 亿元占总收入的 8%物流业务收入 0.4 亿元占总收入的 2% 湖北邮政现有盈利主要依靠特快专递邮政储蓄两大业务支撑 1邮政储蓄 1986 年 1 月邮政储蓄重新恢复开办1992 年开始运用至今的现行政策由央 行给邮局储蓄固定利率用户的利息由邮政支付利差收入构成邮政储蓄的毛利通 过利差邮政吸储协助央行回笼货币同时邮政储蓄收入开始加速发展一举在 邮政总收入中裂土三分占其一逐渐显现重要地位1 由于向邮政储蓄支付了巨额的转存利息加大了央行自身的负担同时引起国内许 多金融部门的不满 1996 年至 2002 年央行连续 8 次降息 邮政储蓄的转存利率 4.131% 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交存央行的准备金利率 1.89%鉴于邮政储蓄的转存利息支付已 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巨大财务负担央行决定2003 年 8 月 1 日央行对邮储存款实 行新老划段 此后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 原有的存款(约 8290 亿元)继续按 4.131%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22003 年 8 月 1 日以后邮政储蓄新增存 款转存央行部分一律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 1.89%计息同时经批准邮政 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以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 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此外邮政储蓄 3 机构还可依程序申请成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购买流动性好和安全性高 的政府债券或其等价物 中国邮政储蓄利差收入有国家的政策扶持的因素 邮政吸收储户的资金上存央行 央行按照一定的利率支付邮政储蓄的利息邮政按照规定的利率向广大储户支付利 息两者利率之间的利差就形成邮政储蓄的收入2湖北邮政储蓄利差收入分为两块: 一是 2003 年 8 月 1 日前的储蓄存款,人民银行以 4.131%支付转存款利息 如果吸收存 款以平均 1 年期 2.25%的年利率为计邮政储蓄可获 1.881%的利差二是 2003 年 8 月 1 日新增储蓄存款,湖北省邮政局集中各分支机构的存款后,向其他金融机构购买安 全性高的大额协议存款和政府债券及其等价物 一般收益率为 3.6%左右 减去 1 年期 2.25.%的年利率利差率为 1.35%左右 表 1-1 2004 年邮政业务收入实绩表 单位:亿元 主要邮政业务种类 收入 占总收入比例 邮政金融 10.6 59% 特快专递 1.51 8% 集邮 1.29 7% 报刊发行 1.6 9% 函件 1.37 8% 物流 0.4 2% 资料来源:湖北省邮政局财务处.2004 年湖北邮政年报.内部资料:2004:39 从表 1-1 显示的数据可见2004 年湖北邮政储蓄累计完成收入 10.6 亿元占总的 收入的近六成,比 2003 年净增 2.37 亿元增幅达 30.38%从收入结构看邮政金融在 湖北邮政业务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湖北邮政企业现金流主要来源于此邮政金融业 务是湖北邮政 9 大类业务中的金牛业务 2邮政特快专递 邮政特快专递express mail service 简称 ems由万国邮政联盟创办受各国 法律保护享有航运和海关验关优先权是最迅速最安全的邮政特种业务1980 年 7 月 15 日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ems1985 年成立了中国速 递服务公司作为国家邮政局所属的专业邮政速递公司中国速递服务公司负责全国 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目前邮政特快专递通过推出 ems11185 4 特服电话实行门到门桌到桌的一条龙服务公司与世界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业务关系 国内近 2000 个城市开办了业务 拥有一支 20000 余人的专职员工队伍 及 10000 余部专用揽收投递运输机动车辆建设了以国内 318 个城市为核心的计 算机跟踪查询网络在全国若干中心城市建设了快件进出口海关监管中心 20000 余 平方米的上海邮政速递处理中心30000 平方米的北京邮政速递处理中心和 37000 平 方米的广州速递邮件处理中心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大型快 递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并依托邮政基础设施特别是邮政航空公司的鼎立支持邮政 航空公司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 9 架2004 年中国邮政特快专递完成 1.98 亿件2004 年 湖北邮政特快专递收入实现 1.51 亿元 占总收入的 8% 但是在快速增长中国快递市场 上作为邮政主业的特快专递业务的市场分额日见缩小发展不尽人意 3邮政物流 另一个颇有前途的业务物流在湖北邮政还没有形成规模 硬件网络上具有优势的邮 政没有建立起成功的物流运作模式基本处于零敲碎打各自为阵的状态邮政物流 业务明显滞后市场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业品牌如此往后有被市场逐渐边缘化 的危险2004 年湖北邮政仅实现物流业务收入 0.4 亿元占总收入的 2%湖北邮政 应整合业务资源利用邮政的网络优势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管理优势积极主动 参与物流竞争大力发展精益类物流业务为重点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以及电子商 务的配送服务充分利用传输技术致力于开发新业务以培育邮政业新的增长点 1.1.3 湖北邮政财务改革背景 1998 年邮电分营后中国邮政正式独立运行邮政基础薄弱同时在经营发展过 程中忽视经济效益和获利能力的培育不注重开源节流服务成本过高导致邮政 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进程缓慢中国邮政虽然努力扭转了巨额亏损局面但是扭亏基础 仍然十分脆弱 邮电合一时期电信业务赢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足而邮政业务肩负普遍服务职 能且大多属于微利业务不被重视广泛存在重电轻邮的思想长期以来形成 电信利润补贴邮政亏损的暗补模式在邮电大发展时期邮电通信能力和电信业 务收入急速膨胀高投入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已为各级邮电企业普遍采用甚至 5 于有的企业提出通信能力提高拉动收入规模发展的思路在这一时期邮电企 业收入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其分项邮政业务的财务困境 邮政独立运营后脱离了以电补邮的体制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湖北邮政 陷入空前的困难时期 湖北邮政企业收入仅占邮电收入的 15% 却要负担 40%的员工 企业经济效益急速下滑很多基层单位职工工资不能及时兑现企业生产经营难以正 常运转债务到期无法偿还湖北邮政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和严重的财务危机另一 方面 湖北邮政各级管理层均为原邮电系统干部 角色转变滞后 经营理财惯性延续 企业发展不够成本管理薄弱部分单位投资失控大幅举债使湖北邮政财务状况 雪上加霜湖北邮政必须建立适应邮政特点的财务政策促进邮政的生存和发展 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企监管的手段上看除对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考核外为 促使企业效益型发展还涉及企业利润收入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同时国家邮政 局在对湖北邮政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大量引入业务总收入 现金运营指数 收支差额 投资回收率等财务考核指标引导湖北邮政变革财务管理从这个角度出发湖北邮 政也应高度关注企业财务状况调整理财思路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1.2.1 国内理论研究动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邮电业特别是电信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邮电财 务管理研究受到重视经过十多年的不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电信业财务基本理论 和应用体系基本形成 电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电信业的行业重组和境内外资本运作 进一步提升了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其现代企业财务模式基本建立 相比之下 1998 年后邮政企业的财务管理研究相对滞后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仅在邮电时期的做法 上做修补调整计划色彩和粗放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1集团财务核算问题 业内资深专家赵泉雄张敏华认为邮政企业属于网络型企业,多年来网内成本结 算一直没有解决好中国邮政经济核算制度从收支差额核算向利润核算过渡是一个历 史方向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同经济主体间开展结算必不可少最终 6 建立一个以利润为核心以省局和地市局为层面以专业和产品为对象的管理会计核 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困扰邮政的财务核算问题3 2集团化财务管理体制问题 柳立江小华认为集团母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大体上分为三类集权型财务 体制分权型财务体制和相融型财务体制集权型财务体制是指母子公司的相关财务 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所有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母公司 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有直接参与子公司的执行过程 分权型财务体制是指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 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母 公司备案即可相融型财务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母公司对子公司在所有 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子公司对一切经济活动具有较大自主权4 邮政企业集团化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 别是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母子公司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集团的规模 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中国邮政从子公司积极性财务决策的效率财务资源 利用子公司财务行为与母公司总体财务目标的关系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财务管理集 中与分散程度研究适合邮政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财务运作机制 3集团资源整合问题 林伟贤认为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追求的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 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全面整合企业资源5 没有整合的集团公司只是简单拼凑只有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集团内 部协作发挥财务协同效应针对邮政混业经营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家邮政 局一直致力于企业资源整合的课题研究 1.2.2 国外理论动态 1财务风险管理 美国的 johnson 提出以现金流量观点评估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认为企业 为一个财务资源的贮水槽若水槽的存量变小(资产变少)即流入量减少(现金流入减 少)流出量增加(现金流出增加)流人流出的变异性增加则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机 7 率即会增加 他选取的 115 家财务危机公司并依行业类别 销货净额 员工数配对 115 家正常公司以多变量判别分析为研究方法并以流动性获利性及变异性三种财务指 标建立模型结果发现发生财务危机前 5 年的预测率皆能达到 70%以上如果公司没 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且又无其他途径获得资金那么公司最终将破产因 此过去和现在的现金流量应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和破产概率6其以现金流量 信息为基础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得到了欧洲国家邮政运营商的重视 2高度集中的邮政财务管理模式 德国邮政专家 grooteagle 认为dhl 建立了成熟的公司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制度 实行严格的全球统一服务标准在公司治理中dhl 采用分公司制这些分公司既不 是代理亦非加盟而是公司直接管理的运作实体保证了 dhl 统一的服务标准 也使得公司更加接近客户和市场 从而准确把握市场态势 及时应变 财务管理方面 dhl 实现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财务两级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有高度的财务管理和监控 权专业公司为利润中心并设有 13375 个成本中心每一项事务都在对应的成本中 心发生并得以记录并逐级向上汇集2001 年以来其资产回报率连续 3 年保持在 20%以上美国邮政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部 门负责收入和支出管理投资预算评估和资金筹措统计分析和业务发展预测负责 全国 3 个会计核算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7 3财务控制和监督 日本著名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奕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 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博奕均衡路径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表现 , 在他看来制度是博弈各方共同认知的内生性的决策中各方遵循的规则借鉴这一 思想我们认为现代财务控制和监督制度是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现代公司中在进 行多重博奕中形成的行事规则8 1.3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路易斯.加潘斯基谈及财务管理时说:“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一个工 8 商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状况都至关重要 9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全 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企业的活动范 围不断扩张财务管理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的经济变动情况 ,了解各类信息 目前中国邮政普遍服务机制尚未形成邮政一方面要履行普遍服务业务消化公 益性业务的亏损另一方面在竞争性业务方面市场竞争激烈邮递类市场面对敦 豪快运等四大跨国公司金融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湖北邮政在制度和管理上落后于 诸多竞争对手财务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005 年下半年邮政体制改革和邮政集团化改造已提上国务院议事日程改革需 要成本同时也是邮政企业财务转型的契机为了生存与发展湖北邮政迫切需要通 过自身的改革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就应该找出切实可行的 改革方案其中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找到湖北邮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建立积极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提供切实可行实施方式成为邮政财务管理的首要任 务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首先财务变革是推进邮政企业集团化运作管理的关键环节改革是企业发展的 根本动力也是解决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湖北邮政企业需进行 公司化和集团化改造强化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0为特征 的现代企业制度对邮政系统的企业和资产进行重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邮政企业的 变革强力保证集团化工作运转 其次高效的财务管理提高邮政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水平提升邮政企业的竞 争能力 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邮政企业的各项管理 如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等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改善和提高工作效 率及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风险意识是湖北邮政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基本保证中 国邮政基础较为薄弱邮政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湖北邮政虽 然努力扭转了巨额亏损局面 但是赢利能力不强 现金流入不足 扭亏基础仍然脆弱 邮政市场低收益项目多成本管理一旦薄弱往往使企业陷入困境为数不多的较高 9 收益业务竞争对手十分强大邮政市场份额有限收入增长规模效应不明显因此 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北邮政应加强财务控制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 身的承受能力选择合理风险波动范围同时在制定一系列防范保全和补偿措施 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财务变革对于湖北邮政企业改革市场化运作持续发展和风险控制均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没有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就无法实现湖北邮政集团公司化管理和 运作本文的意义就是通过对邮政企业财务问题的研究全面分析湖北邮政财务管理 的弊端提出建立集中高效财务管理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发 展战略 10 2 湖北邮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湖北邮政独立运营的初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财务管理仅作了局 部调整,没有系统的思考财务政策,尚未建立有效的湖北邮政财务运作机制随着时间 的推移湖北邮政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型发展 和规范化管理 2.1 湖北邮政财务管理概况 1998 年邮电分营后,独立运营的湖北邮政一方面要面对市场,完全靠邮政业务找饭 吃;另一方面,过去邮电时期较好财务状况下的理财惯性仍在继续,不适应的财务政策在 一段时期加剧了邮政企业的财务问题湖北邮政财务管理基本情况如下 2.1.1 财务管理权限的分配 按行政地域设置分支机构每一层机构都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限湖北邮政长期 按行政区域建立各级组织机构为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每一层机构都有独立的财务 管理权限湖北省邮政局下辖武汉市邮政局黄冈市邮政局黄石邮政局鄂州市邮 政局咸宁市邮政局襄樊市邮政局孝感市邮政局十堰市邮政局荆门市邮政局 宜昌市邮政局荆州市邮政局荆门市邮政局随州市邮政局仙桃市邮政局潜江 市邮政局天门市邮政局神农架林区邮政局 17 个市州直管市林区邮政局湖 北省邮政储汇局湖北省邮资票品局湖北省报刊发行局湖北省邮政速递局湖北 省邮政函件局湖北省邮政物流局湖北省邮电干部学校 7 个省局直属单位以及湖 北天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湖北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鸿文文化出版物发行有 限责任公司 3 个投资公司17 个市州直管市林区邮政局也按行政区域设置县区邮 政局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湖北省邮政局是直线职能型但 17 个市州直管市林区 邮政局分散在全省各地各局的自主管理权限较大在投资方面各局可以根据自己 的偏好实施投资项目投资领域涵盖土建车辆电子信息设备等在运营资金方面 11 除上缴省局利润外各局完全独立运营 在流动负债方面 虽然湖北邮政有规范的要求 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由各局根据财务状况自主安排使用和偿还财务管理体系较 为粗放 2.1.2 收支差额包干管理 中国邮政财务管理长时期沿用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邮政企业的财务结算方式 是按照收入和成本支出的差额做财务统计即收支差额制度 湖北邮政按国家邮政局的统一规定 长期实行收支差额包干管理模式 即 17 个市 州局主要目标是完成年度收支差额指标只要实现年度利润目标其余财务事项基本 由各局自主安排 在该指标的指引下 各级邮政分支机构高度关注企业利润完成情况 由于过分追求速度计划不切实际财务指标单一考核过于刚性在本位利益的驱 动下为完成帐面利润人为帐务调整的现象屡禁不止收入掺水成本挂帐收支 不实成为财务的第一大公害以至于后来湖北邮政专门花费一年的时间来消化以前年 度累计帐实不符的问题 2.1.3 财务核算和结算体系 在现行的财务结算方式下邮资收入算到寄信当地邮局成本则在相关生产投递 邮局发生收入由收寄局承担而成本由收寄局运输局投递局等共同承担成本 没有结算另一方面由于邮政经营生产环节繁多如果进行结算难以精确测算 只能找到相对合理的结算标准沿海地区的业务量普遍比较大收入大于支出而一 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相反就湖北邮政而言平原地区的业务量普遍比较大收入 大于支出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则较为困难由于收支差额并不真正是一个地区 邮政系统的利润数字为了平衡各地区间的差异邮政企业的做法是先全程全网统一 核算再按业务流量进行利润的再分配现行的邮政成本核算按企业单位进行归集 而不是按邮政产品和生产环节进行归集没有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导致邮政企业间 的结算没有实际成本依据只能按业务量估算参考该地区的利润赢亏水平该地区 的利润赢亏情况并不单是负担或没有负担全网和外单位成本造成的更多与本单位的 生产经营情况关系有关因此该方式测算的数据不准确 12 同时邮政的函件速递物流储蓄集邮等各业务占用同一网络资源由于 粗略间接分摊的原因各业务的损益无法准确算清无法搞清楚究竟何种业务赢利 何种业务亏损 2.1.4 财务管理和市场经营的关系 经过长期的市场冲击邮政系统早已感受到市场强大的力量作为市场竞争的前 沿阵地市场经营部门更早更直接的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相对而言财务部门没 有处于市场竞争的第一战场 其感性经验要相对欠缺 财务的市场意识是相对滞后的 因此财务对市场反应的敏感度低于经营部门 财务部门的一套信息体系注重事后的记录 其主要工作是在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起到一个把关的作为类似于守门员11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提供参谋参与决策 精密联系市场需求这方面财务部门也在积极参与但从促进企业发展角度看与其 掌握的大量资源相比还很不配比 长期以来财务和市场作为邮政企业内部的两个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从企 业整体利益出发这两个重要职能部门应通力合作信息共享相互参谋服务领导 层决策而实际上两个部门从本位主义出发基本是平行运作相互较劲各自搞 一套从下自上的信息系统建立自己独立的运作程序 2.2 财务管理主要问题 2.2.1 财务管理过于松散 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与邮政全网作业型企业极不适应湖北邮政按区域建立省市 县三级管理体制每一层机构都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限权限分配上明显不合理筹 资投资等集中性权限没有完全集中而是按经济规模给予相应地切块上面放权过 大下面财权比较大一个收入规模 1 亿元的市局大幅举债主要用于其所属各县 局办公楼建设银行借款达 8000 万以上财务状况恶化一个山区县局为把土建 项目上马采用欺骗做法先斩后奏想把生米煮成熟饭后把大楼盖起来再说以 上情况显示湖北邮政省级财务机构缺乏权威财务管理过于松散 集团公司组织形式不同其财务控制的方式也不相同12对湖北邮政而言,财务控 13 制的关键在于解决好集权与分权的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重大财务事项等方 面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充分实行分权管理制度在财务控制上形成一套包括财务激励 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在内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保 证集团公司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确保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13湖北 邮政的财权需要重新筹划和分配湖北邮政财务管理集约化程度较低 2.2.2 财务政策与经营发展策略脱节 现在邮政运营商正处在一个钳形的攻势中在它们的下方新科技不断改变固有 的行业模式 而在上方 市场自由化为新的竞争者开辟了道路14市场营销系统设计 企业的生产手段的变化与市场层面越来越紧密相对而言财务对市场的反应滞后, 无法进行准确及时的财务监控因此有必要调整企业财务运作让企业决策层能及 时迅速掌握财务信息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精细管理15 在技术进步与激烈竞争的压力下邮政行业曾经流畅的内部流程已经渐渐变得不 与市场合拍邮政迫切需要关注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机制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 发展一体化 如果说成本核算等问题还主要停留在财务核算结算层面那么在市场竞争和混 业经营日趋于复杂的今天邮政迫切需要关注财务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机制和经营风险 的财务控制 2.2.3 投资失控 居高不下的投资使湖北邮政管理层焦虑放给市州局较大的投资决策权带来了投 资管理的混乱投资失控形成黑洞2004 年初湖北邮政闲置资产原值 1.84 亿元净 值 1.3 亿元占固定资产总量的 6%,还有比此数目更大的低效资产大量资产不但不 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还需为其借款负担大额财务费用进行日常维护缴纳必要的税 费拖累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性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方面是土建非生产性项目不断上马 另一些本应按计划推出的项目上不去2004 年湖北邮政闲置房屋面积 22 万平方米, 闲置土地面积 18 万平方米土地房屋类闲置资产过大 14 2.2.4 过度举债资本结构不合理 投资失控带来的直接恶果即是过度举债正常的资本结构下流动资产的购置大 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 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 产不足部分辅以适度的长期负债16从我省邮政企业实际情况看由于企业投资规 模过大邮政企业赢利能力和现金流入有限企业权益资本空间不大大型建设项目 一般需向外部借款为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实际操作中短时间内无法筹集足够的长 期借款个别邮政单位不管什么性质的借款均先作为工程款建设使用借入短期借 款占用建筑商供应商作为商业信用的工程设备款向职工集资借款甚至挪用报 刊业务资金固定资产的投资期较长由于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流动负债的借款期有 限 投资期尚未结束就财务危机就开始显现 一时间包工头 厂商甚至职工上门追债 财务危机不可避免一个年邮政总收入 1 千多万的国家级贫困县邮政局外债总额近 2000 万元陷入债务泥潭偿还债务时抽走营运资金又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 陷入恶性循环 2.2.5 财务核算粗放 财务管理体系粗放,目前邮政财务的结算方式弊端明显企业内部没有进行精细的 成本结算成本核算和分摊问题导致邮政企业财务核算过于粗放 按邮政业务划分邮政系统中盈利能力较强业务主要为快递汇款邮政储蓄 等然而无法精确确定这些业务的收入成本由于各项业务长期占用同一资源占用 公共成本精细确定难度较大只按比例作出简单的分摊17邮政系统中各业务的收支 情况没有做到财务清晰收支明确没有一套一目了然的明细账如果进行各邮政业 务专门财务审计邮政即会遭遇尴尬 业内财务专家对邮政系统的账务核算感触颇深以邮递类业务为例函包业务是 邮政的主营业务之一而这两项业务的全部流程(物流)大体可划分为收寄运输投 递三大环节每个环节中又包含若干程序而邮政系统的财务流程(资金流)与所有企 业一样分收入支出两部分物流与资金流的不相匹配是造成邮政糊涂账的 客观原因 15 2.2.6 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信息失真科学财务决策存在风险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企业必须 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 资金流18然而 湖北邮政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不集成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 重的是有的企业人为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失真会 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 据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省大部分邮政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信息 的不真实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 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湖北邮政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 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分支机构专业公司 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机构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 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 投资失误多 损失严重 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 三是资金沉淀严重 存货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逐年增加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 用和盈利能力下降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湖北邮政企业中省级 机构对分支机构企业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现象擅自挪用 转移资金随意支配国有资产等问题突出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 监督制度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 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省级机构难以及时掌握 分支机构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个别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 营财务风险极大个别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 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 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 19,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16 3 湖北邮政财务问题成因分析 形成湖北邮政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消除财务管理低效零乱的消极 影响强化财务对经营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财务快速响应机制应从邮政管理体系 不规范计划管理色彩浓厚集权与分权不合理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等方面进行分析 3.1 管理体系不规范 3.1.1 政企合一 1998 年邮电管理体制改革提速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邮政管理体制也处于不 稳定的政策背景下20邮政这样一个行业属于社会公用事业具有行政事业单位属 性同时邮政生产经营运作遵循企业规则湖北省邮政局政企合一内部管理处于 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司化管理之间没有进行稳定的管理体制定位企业管理的不规 范和不明确导致湖北邮政系统财务管理过于松散 邮政是各行业主管部门中为数不多的 政企合一 机构政企合一政资合一 是邮政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湖北邮政一方面要按照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设置对口机 构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又应按市场模式进行运作同时湖北邮政集普遍服务业 务与竞争性业务于一身邮政业务包括信函邮储物流邮票报刊发行等其 中信函业务普遍服务性质邮储物流等属于竞争性业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弊端愈加明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负担过重既要参与激 烈的市场竞争还要深受行政管理思维约束企业长期在两种机制的边缘游离湖北 邮政内部管理显得过于僵化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理念滞后管理系统效率低下 3.1.2 管理架构不清晰 邮政独立运行初期为更好地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邮政 企业的积极性湖北省邮政局增加了基层邮政企业的事权同时也分散了决策权这 种分权式的邮政管理体制一方面确立并不断强化了各市县邮政相对独立的利益和财 务自主权形成了谋求局部利益极度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调节全省邮政与各地 17 邮政的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上尚未形成稳定完善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在分营初 期邮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邮政政策补贴极为有限 基层邮政企业只能自寻财源通过各种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缓解企业生存压力 湖北省邮政局是湖北邮政企业的唯一法人然而在内部管理中却没有完全体现这 一法定特点湖北邮政企业分散湖北各地地域广阔各单位发展不平衡在邮政经 营发展困难时期科学管理湖北邮政系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由于特定的历史 时期湖北省邮政局无法迅速形成成熟清晰的管理体系但是这种不规范的管理体 制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和稳定性财务状况较好的市县邮政企业产生当其收益水平较 大增长时被省局 划分走的担心正是因为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导致财务管理的不 规范省级机构和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关系尚未走入制度化和公正合理的道路 3.2 计划管理色彩浓厚 3.2.1 计划管理意识根深地固 湖北邮政传统计划经济管理色彩浓厚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指令 性计划最大限度的在全省邮政企业范围内集中调配资源和劳务服务于在特定阶段 的一些简单明确的目标和紧急切的需要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计划缺乏灵活性 经营观念淡薄各项管理不是唯市场而是为计划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僵化 的计划体系使得企业的效率低下21财务部门更是重视计划指标忽视核心竞争能 力在这种计划指标考评制度下财务部门考虑的是计划者偏好而不是市场需求 财务计划管理体制导致高成本运作造成资源配置和使用过于依附于上级计划目标而 偏离市场经济效率的标准22 长期以来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湖北邮政养成了“以我为主”的“坐商”思 想 不是从客户的需求入手不断改进服务和管理水平 而是依靠过时的计划管理模式 吃“老本”而裹足不前 管理理念的滞后不但体现在对市场化经营重视程度上还体 现在对财务和经营关系的认识上 3.2.2 市场观念淡薄 随着成本低廉劳动力和先进设备的广泛运用,许多公司纷纷进入了邮政服务市场 18 与国有邮政部门相比私营邮政公司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同时其人工成本优势明显23 而反观湖北邮政仍按照长期形成的计划管理模式运转不注意按照市场规则调整生 产作业流程企业资产庞大从业人员冗重运作成本居高不下部分新的邮政服务 公司在运营成本上只是国有邮政部门的一半 湖北邮政财务管理过分注重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忽视市场经营情况财务部门的 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会计核算完成各项计划指标保证财务帐面和报表的数值达到指 定标准至于经营方面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想考虑就关心一下不想考虑也是情理 之中的财务部门做的事情往往是从文件的计划数字出发到总结汇报的考核数值结 束从数字到数字没有驱动力让其考虑企业实际市场经营情况和财务收支质量24 邮政机构管理者也不注意加强财务与经营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协调两者的工作关系 导致财务对市场的关注不够计划管理体制使财务远离了市场财务部门对经营发展 的支撑作用极为弱化甚至于有的时候从本位利益出发发生与经营发展相背离的行 为 3.3 集权与分权不合理 3.3.1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集权与分权在管理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在确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后才 能设计体制的其他内容25在湖北邮政财务管理体制中集权意味着财权向省级 机构集中分权意味着财权向分支机构分散湖北邮政的问题是财权过度分散 主要表现为企业筹资投资权分散在各地分支机构造成投资失控过度举债的 严重后果 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单纯地选择集权或分权,这两者之间应调剂有度协同使用 但是在实践中财务管理应该收还是应该放收放到什么程度一直是企业 财务管理中难以的选择的课题26选择放权,可能会造成企业的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借 款增加,同时存款增加,资金大量沉淀,资金周转率低下,存货大量囤积,小金库账外 账 屡查不止,资金风险增高;选择收权,又可能造成企业积极性降低,自主性减少,从而造 成利润降低,成本费用长期在某一特定水平上徘徊 19 3.3.2 财权分配不科学 在湖北邮政独立运营初期分权可以降低管理幅度缩短管理链条有利于信息的 准确及时收集 分权可以使各地分支机构充分发挥能动性 在经营发展中进行营销创新 从而更能显现一些别开生面更好更优的思路和做法而且分权可以使各地分支机构 采取适合本地情况的政策措施避免一刀切的弊端27邮政陷入低谷时期由于一些经 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分支机构许多地方都采取了适合本地实情不同于其他地区的 财务管理方式从而出现了诸如襄樊模式荆州模式等许多区域财务管理模式 但是分权也有较大局限就制度执行方面而言在某些邮政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乏 力的情况下分权不但不会带来什么有益的创新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都得不 到全面执行虽然分权有利于促进创新但却在新制度的推广上无能为力这恰恰是 集权的优点28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财务管理不统一不规范财权分散使各地分 支机构既有财务管理权又有经营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