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摘摘 要要 石油、天然气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和经济的“润滑油” 。今天,国家能源 的富有和贫乏已经代替了工业化而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否的关键性标志, 人 均能源消费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因而,石油消费的增长有力地推动着 全球经济的发展。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石 油消费的持续上升和国内陆上石油的日渐枯竭使得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加大。 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维护国家石油安全,大力加快海洋油气勘探 开发,把海洋建设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已是事在必行。 油气开发的可行性首先取决于资源禀赋。我国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表 明, 我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目前主力产量在渤海湾,而尚未开发的南中国海是世界上 四大油气富集区之一,被国际上誉为第二波斯湾, 可开发价值超过 20 12 10元人民 币。为配合国家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我国 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立了专业化海上油田服务公司,以增强海 上石油勘探开发的竞争实力。 全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如火如荼,有力地推动着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业的蓬勃发 展。 然而,海洋石油技术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非常年青的产业,我国目前海洋油气开发 还徘徊在大陆架的 300 米水深海域范围之内, 而国际上共认的开发深度现在已经达到 了 1500 米,许多发达国家的开发已经超过了 3000 米水深。可见,若欲强我国海上石 油之梦,必先强我国的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产业!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专业化海洋石 油技术服务产业, 海上石油的勘探开发将无从谈起。 提高我国海洋石油技术服务水平, 完善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装备,尤其是深海的勘探开发装备,以长远的目光来制定 富有竞争力的海洋石油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是增强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竞争实力的 必由之路。为此,特选定本专题研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圆我国新世纪海洋石 油强国之梦而作些努力。 关键词:关键词:战略管理 发展战略 竞争战略 战略目标 战略实施 战略保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abstract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has been called the industrial blood and economic lubricant. today, the poor and the rich of a national energy has replac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to become a key sign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economic prosperity of a country. per capita energy consumption represents 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levels of a country. thus, oil consumption growth strongly impetus to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nineties the 20th century, chinas oil consumption had started to enter the rapid growth stage. oil consumption continued to rise and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domestic onshore oil makes chinas oil security risk factors have increased. in order to meet the fast-growing demand for domestic petroleum consumption and safeguard national oil security,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need to be greatly speed up.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that onshore oil and gas will be strategic substituted by offshore. the feasibility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depends above all on its natural resources. chinas third petroleum resources assessment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ffshore oil is rich in resources. at present, the oil main output is in the bohai bay. but the south china sea where has not yet developed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oil and gas-rich region of world. and the south sea is also called the second persian gulf. the value of development could be in excess of 20 12 10 rmb. to tie in with national offshore oil resources, protect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and provide energy support for economic growth,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was set up a company for providing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of offshore oil field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veness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in full swing that strongly impetus to the offshore oil technology services to flourish. but the services of marine petroleum technology in china are still a very young industry. and chinas current exploration of maritime oil and gas is still hang around 300 meters underwater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hil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s now reached a depth of 1,500 meters. and offshore oi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explora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is more than 3,000 meters underwater. it can be seen that if want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in offshore oil exploitation must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chinas offshore oil technology service. because of without a strong professional offshore technical services industry will not be able to conduct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levels of chinas offshore oil technology service and its equipment,in particularly the levels of the deep-sea. to develop a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long-term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is end, i specially select the topic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i have learned. i wish that i could make some effort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maritime petroleum dream of new century. key words: strategic management,development strategy,competitve strategy, strategy goals,strategy implementation,guarantee measures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ii 关于提交学位评审论文的声明关于提交学位评审论文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钱茹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 战略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 战略研究是本人在指导老师邹昭晞教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 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 研究成 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所呈交的论文电子版、评审稿以及 最终定稿为同一版本。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以及导师共同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ii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 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 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1 第第 1 章章 引言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亚当?斯密开始,政治经济学家就尝试将国家财富同某些国家倾向或个性联系 起来。今天,国家能源的富有和贫乏已经代替工业化而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 否的关键性标志,即人均能源消费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也就是说,能源 消费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 1。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 平稳较快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能源消费需求旺盛。据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2月17日消息,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石油表观消费量达40,837.5 万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3.6%。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0年1月发布的预测称,2010年中国国内 石油需求增速将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全年石油消费量将增长5%以上,达到 4.27亿吨;2009年中国能源蓝皮书预测,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国内资源存在限 制的共同影响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5%。 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最后年限 2012 年的临近,能源使用的低碳高效,以 及建立起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已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然而,据国家发改委能 源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09 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 68.7%,石油占 18%,天然气占 3.4%,可再生(非化石)能源占 9.9% 2。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 性能源消费的 68.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42 个百分点,而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 天然气的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和 7.1% 3。去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30 亿吨煤标,据专家预测,2020 年,该数字将达到 45 亿吨 4。这意味着必须加大洁 净能源的投入才能确保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和稳定。预计到 2030 年,化石燃料将占 世界一次性能源构成的 80%,2006 年城市的能源消耗达 79 亿 t 油当量,燃料占全球 能源总消耗量的比重为 2/3,203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3/4,石油和天然气依然是重 要的能源 5。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 2010 年,全国原油、天然气产 量分别达到 1.93 亿吨和 920 亿立方米 5。迄今为止,全球已开采石油 640 亿吨,天然 气 3.07 万亿立方米 6,其中的绝大部分产自陆地。陆地石油的过快耗竭使得人们转而 1 迈克尔?埃克诺米迪斯,石油的色彩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年 6 月:14 2 2010 年 2 月 4 日中国石油报第 4 版 3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4 4 世界石油工业09.1 5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7 6 全球智库峰会报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2 求助于海洋石油资源 7。因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 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 8。 提高石油、 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转变以煤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石油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能源资源,同时还是一项重 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安全。提高石油产量,解决 能源资源约束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 与陆上石油开采局势日趋严峻形势正好相反的是,全球海上油气开采如火如荼。 为满足国内对石油需求的日益高涨和保障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加大了对海上石油的开采力度,于 2004 年 11 月与辽 河石油勘探局和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三家联合出资组建了、 由中石油集团公司控股的中 国石油集团公司海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服务公司,英文缩写:cpoe), 该公司的宗旨是为中石油集团提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服务。此后,为了增强海 洋服务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制造实力,于同年的 12 月,又将海洋服务公司与 原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集团第七建设公司实施了重组。 海洋服务 公司将如何增强其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能力,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为中石油 集团进军海上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维护国家石油安全,大力加快海洋油气 勘探开发,把海洋建设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中石油集团公司组建了海洋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并将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定位于为中石油集团海上石油天然气 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因而,为海洋服务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战 略模式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国际海洋石油相关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 势,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以及所采用的技术发展模式和战略思想,运用企业战略 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产业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宏观的和中 观的环境进行分析,并对海洋服务公司所处的微观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亦 对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服务公司的竞争实力进行比较分析, 尤其是对海洋石油平台的 不同适用水域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海洋石油平台的 发展方向和目前适合海洋服务公司建造的平台, 分析中亦考虑到平台的租赁市场和二 手市场。 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的: “企业获取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的方法之一是比竞 7 海洋工程网 http:/www.cosl.us/index.php?mod=group_thread&code=view&id=4396 8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1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3 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实现 9。 ”以此方法公司可以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来满足相同质量水 平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海洋服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之具有可持续性,为中石 油集团参与海上能源以及国际能源“角力”提供优质服务。 1.3 论文结构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2章,企业战略理论评述。主要介绍了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以及对企业战略理 论的三个不同分析视角:如以注重环境分析的经典战略理论、注重产业分析的竞争战 略理论和注重资源、能力分析的核心竞争理论进行了评述。这三个理论在时间上同样 也是顺序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3章,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指 出了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市场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 竞争理论对海洋服务产业进行了中观分析,并对该产业的吸引力作出了评价。运用 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海洋服务公司所存在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及公司自身的优势和 劣势,并综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了海洋服务公司应该采取的竞争战略。 第4章, 对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储量的分布和勘探开采产业以及海洋服务的现状 作了评述, 并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业所必须的装备海洋石油 平台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各个时期主要海洋平台的特点、应用和作业范围。最 后以分析演绎的方法为工具, 用一个海洋平台选型的案例来对第4章做了一个小总结。 第5章,海洋石油服务公司的竞争战略是对全文研究的一个总结。 第6章,结论,建议和研究局限。 1.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是针对中石油集团的海洋服务公司的专题研究。 ? 在数据、资料收集阶段,采用查阅书籍、阅读资料、调研、网上搜索和访谈 等方法,并走访了国内的相关公司和研究机构及业内的权威人士,搜集到最新的相关 资料。 ? 在第 2 章的理论评述中,主要采用比较、归纳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企业战 略的三个不同视角的理论流派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的理论框 架。 ? 在第 3 章运用 pest 分析方法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 9 porter m e. what is strategy?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6):61-7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4 析,指出了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市场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运用迈克尔?波特 的产业竞争理论对海洋石油技术服务产业进行了中观分析, 并对该产业的吸引力作出 了评价。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海洋服务公司所存在着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及公司自 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并综合以上的分析得出海洋服务公司所应该采取的竞争战 略。 ? 在第 4 章的研究中, 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国内外各个时期主要海洋石 油平台的特点和作业范围,并用分析演绎的方法做了一个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选型的案 例。 ? 第章是基于以上四个章节的分析, 提出了中石油集团海洋服务公司的竞争 战略和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5 第第 2 章章 企业战略理论评述企业战略理论评述 2.1 企业战略概述企业战略概述 企业战略通常是指企业为了在市场上长期生存和击败竞争对手而制定的一系列 的策略和谋划。这种谋划不是凭空想像的,而是基于对其自身内外部环境和实际能力 的充分分析基础之上、并以追求企业的发展目标为目的的。其体现的是企业的经营思 想,科学地规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现代企业战略的特点是将战略的长短属性有机的 结合起来,既强调计划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10;又照顾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11。企 业战略通常由经营范围、竞争优势、资源配置等构成。企业战略通常将之分为三个层 次,即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12。 公司战略,亦被称之为总体战略。通常在大中型企业内,尤其是那些具有多种经 营目标的企业内,公司战略是企业内最高一级的战略 12。公司的最高级战略通常是根 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选择出企业所欲经营的领域,并确定在所选定的经营领域内的发 展方向;另一方面它需要确定在已选择的经营领域内的发展方向。通常发展方向可分 为三类:稳定、发展和撤退 13。竞争战略,又称业务战略14。这是公司的二级战略,这 一层次的战略是将企业的一级战略(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的过程,以 形成业务单位的竞争和经营战略 14。分析视角为竞争方向、竞争对手和目标、以及竞 争途径,其中含有对市场的分析和细分市场、对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分析,从 而找出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通常形式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 略 15。 职能战略,也被称为职能层战略。主要是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计划和工作目标,其 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各级战略服务,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16。 国际竞争战略,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求企业有全球化市场的视角,即便没有走出国门,只是 在国内市场上经营也同样会遭遇到国际竞争。 10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1 11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2 12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8 13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103 14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9 15 弗雷德?r?大卫著,李青译,战略管理概念部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 3 月第 1 版:183-187 16 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6 2.2 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与评述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与评述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产业界的竞争加剧,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战略管理理论,期 间涌现出了十种战略学派,最有影响力的要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战 略理论按不同的研究视角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波特之前的基于环境分析的经典战略管 理理论; 以波特为代表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和波特之后的基于资源和 能力分析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十种战略理论学派都在当时的环境中有过积极的 影响,并对企业的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随着企业经营的实践和企业战略理论 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导向逐渐指向了企业的竞争力。20 世纪 80 年代以 来,这种现象愈加明显。在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直将企业竞争 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因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 2.2.1 以环境为研究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2.2.1 以环境为研究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以环境为研究基础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他也是设计学派的代 表。1971 年,他出版了公司战略思想,首次提出了公司战略思想问题。他所提 出的 swot 分析模型是战略分析的经典模型之一。他认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是基于外部 机遇与内在条件之上的,因而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了解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如 机遇与威胁和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他还认为高级经理人不仅是企业战略的设 计师,而且还是企业战略实施的督促者。此外,他还认为创造性和灵活性也是企业战 略的一部分。 安索夫是基于环境的计划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保证企业的持 续生存与发展, 企业高管则据此而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作根本性的和长远性的规划 与指导 17,这是一个有控制和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行为是适应外 部环境,因而企业内部结构也应随之变化和调整 18。 尽管他们的主张和研究方法不同,但核心思想却很相近: ? 企业战略应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企业难以改变环 境。 ? 适应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企业战略目标的重点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 份额,从而从中获得利润,进而帮助企业在市场上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 ? 与企业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组织应该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因而组 织结构也应随之变化和调整。 环境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 17 ansoff h i.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policy, 1972, 2(4):3-9. 18 盛小平著,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分析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 年 12 月: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7 ? 缺少了企业对产业的分析和选择,只是自身产业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 的分析、 预测和作出可能的其它选择。 因而该理论很难指导企业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 该理论对企业进行分析时,存在着对内将企业视之为“黑箱”,未深入到企 业的内部;对外只是所在产业的被动接受者,没有体现企业对产业的能动性。因而, 无论对内对外的分析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2.2.2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2.2.2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迈克尔?波特的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弥补了经典战略理论中企 业只是产业环境的被动接受者的缺陷。波特认为,选择有吸引力的和高潜在利润的产 业,并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可以使企业获得盈利能力。波特在竞 争战略中,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他指出,产业的吸引力和潜在利润 是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和现有竞争者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见 图 21。 图 2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图 2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19 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来对这五种竞争力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甚至改变某 些竞争规则,进而赢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20。他还指出,企业获取超过 行业的平均利润,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或者比竞争对手更 低的成本来实现 20。为此,企业可以采取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即总成本领先 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21。 竞争战略理论把产业组织和企业竞争战略进行了融合,把战略制定与实施作了统 19 美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 华夏出版社,1997:4. 20 porter m e. what is strage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6):61-78. 21 美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潜在进入者 产业竞争对手 现有公司之间的争夺 供方 买方 替代品 供方侃价实力 买方侃价实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替代产品服务的威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8 一。对产业环境的充分分析,使得企业在做战略选择和决策时可以发现更具吸引力的 产业。在这一方面其比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 波特理论的缺陷: ? 波特理论研究重点在产业,而非企业,因而并不是一件十分理想的指导企业 经营活动的好“工具” 。 ? 过分强调外部力量,忽视了企业的内在力量和潜能。 ? 由于忽视了企业内在资源、能力和成长性,因而仍未摆脱经典战略理论将企 业视之为“黑箱”的局限性。 ? 由于波特理论存在着上述缺陷,所以很难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 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 22,而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内,也存在着亏损的企业等 22。 ” 波特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以价值链分析模型来作为 弥补,但由于价值链分析几乎涉及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所以依旧难以指导企业的现 实经营活动。 只要有缺陷就会被弥补和改善。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中,正是因为存在着缺 陷和不足,才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以资源与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 力理论便应运而生。 2.2.3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2.2.3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更重要,企业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组合, 如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组合。如何有效地利用开发 和运用这些组合的资源,使其形成具有在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 能力是企业战略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资源基础观的发展对战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很大 23。 企业的能力、资源和知识并不都会带来竞争优势,只有那些具有异质性又不完 全流动的资源才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因而, 企业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培养、 开发和运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普雷哈拉德(c.k.prahaid)和哈梅尔(hamel.g)将核 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 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24。可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要通过内部资源、学识和技 术的积累、沉淀和整合而形成,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式的过程,是伴 随着企业发展和对市场的应变性而不断学习、积累、改善和提高的过程,从而不断地 22 盛小平. 基于知识管理的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4 23 保罗?特罗特,吴东等译,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年 7 月:151 24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3):79-9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9 积淀成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异质性、珍贵 性和不易被模仿性。当核心竞争力达到这一层次,企业在市场上便具有了核心竞争优 势。 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较之于波特五力模型中将企业视之为“黑箱”和价值链 的过于宽泛又进了一大步。此外,在作战略分析时,要用动态的眼光关注产业的未来 走向和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人的需求和能动性,以便有预见性地超前培养和扶持企业 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该理论对于需要高端技术的大型集团化的公司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总之,各 个理论都有利弊,因而,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所存 在的机遇与威胁做综合而又系统的分析,对企业自身的优劣势做客观的评价,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竞争对手的实力做出慎重的评估,以便为企业制定 出科学而又适用的竞争战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10 第第 3 章章 海洋石油服务产业环境分析海洋石油服务产业环境分析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中石油集团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 过巨大的贡献。截止 2006 年底,中石油集团原油探明储量 116.18 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 1.5 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国内原油总储量的 70%和天然气总储量的 85%。然而,随着中国经 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日益加大,随着陆上石油储量的日趋衰竭,中石油集团稳 产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而,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海上石油 资源放在了未来战略接替资源的位置。作为中石油集团旗下的海上石油专业服务公 司, 则应该发展怎样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的技术?应该制定出怎样的技术服务竞争战 略和优先发展什么技术的战略?以及随后再发展什么技术的战略?这是作为专业化 海上石油服务公司制定战略时所需要认真考虑的、亦是本文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 3.1 我国海洋石油服务产业宏观环境分析我国海洋石油服务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海洋石油技术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开采行业的市场的冷热。只有石油勘 探开发如火如荼,海洋石油技术服务才会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所以,分析海洋石 油服务业,首先要对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环境进行研究。 3.1.1 经济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分析 石油、天然气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和经济的“润滑油” 。石油消费的增 长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开始进入快 速增长阶段。1991 年至 2003 年,全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 1,173t 4 10,2005 年, 我国石油消费总量达到 3.174 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 2009 年我国石 油表观消费量 4.084 亿吨, 对外依存度达 53.6%。 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据预测 2010 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 4.27 亿吨。据我国能源蓝皮书指出,到 2020 年中国石油对 外依存度将超过 65%。 可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在持续攀升。 3.1.2 社会环境分析 3.1.2 社会环境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 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能源 消费需求旺盛。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09 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 费结构中, 煤炭占 68.7%, 石油占 18%, 天然气占 3.4%, 可再生 (非化石) 能源占 9.9% 25。 目前,我国煤炭消费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42 个百分点,而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 25 2010 年 2 月 4 日中国石油报第 4 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11 然气的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和 7.1% 26。去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30 亿吨煤标,据专家预测,2020 年,该数字将达到 45 亿吨 27。这意味着必须加大洁 净能源的投入才能确保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和稳定。 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最后 年限 2012 年的临近,能源使用的低碳高效,以及建立起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 石油、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转变以煤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 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 2010 年,全国原油、 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 1.93 亿吨和 920 亿立方米 28。迄今为止,全球已开采石油 640 亿吨,天然气 3.07 万亿立方米 29,其中的绝大部分产自陆地。 陆上石油枯竭带来的机遇 陆上石油枯竭带来的机遇 21 世纪以来,由于陆地和近海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急剧下降,使得全球能源巨头 的目光纷纷聚焦到海上,甚至是数千米深的海底。可见,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是 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我国,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同样是一个年青的产业,若想实现海 洋石油大规模的商业性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洋油气开发的可行性首先取决于资源禀赋。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表 明,我国海洋石油资源占总探明储量的 22.9%,为 246 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占总储 量的 29.0%,为 15.79 万亿立方米。然而,由于海洋勘探工作的难度较大,调查工 作仅仅在大陆架的小范围内进行,因而这只是一个极为粗略的调查结果。在我国,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仅限于易于开发的浅海水域,而世界深水报告资料表明,未 来 44油气储量在深水中,而现在探明的储量仅有 3,海上油气开采潜力之大,由 此可见一斑。 国防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的机遇 国防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的机遇 石油,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安全关系到国家 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安全。然而,由于石油消费量的持续上升和国内陆上石油的日渐 枯竭使得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加大。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维护国家石油安全,大力加快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把海洋建设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战 略接替区已是事在必行。 素有“第二波斯湾”之称的南中国海是我国未来能源之希望。国土资源部对南 海南部14个主要盆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约在 230300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1/3,占海洋石油资源总量的80%以上,是世界 26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4 27 2010 年 2 月 4 日中国石油报第 4 版 28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7 29全球智库峰会报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12 上四大油气富集区之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曾恒一院士认为,南海油 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 12 10元人民币。 印尼不惜拆巨资打造豪华舰队,其主要目的就是锁定南海油气资源。目前,我 国就南海水深1500米至3000米相关海域与越南、 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签署了联合开发协 议。随着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被普遍认同后,周边国家纷纷加入了争夺南海 石油资源的行列。到2006年6月,周边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200 多个油气构造和180多个油气田 30。 为保障我国海上领土完整和海洋资源的不外流,我国有必要加快南海油气勘探 开发的步伐,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声明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3.1.3 政策环境评述 3.1.3 政策环境评述 国家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亦非常重视, 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给予了一系列的优 惠和鼓励政策。 1982 年 1 月 30 日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 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 决定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 权,全面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业务。 2004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关于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实 行退税的通知”(财税200346号文)。该文附件明确列出了受惠物为海洋石油开采 平台等海上石油开采装备。同时也列出了受惠企业为中国石油三巨头。 为了鼓励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2004年4月,国务院发文,打破了国内油气 资源勘探开发的海陆分界线, 允许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 动。 2004年11月,中石油集团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海洋服 务公司。 2008年2月21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报了 “关于增补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退税 企业名单的通知”该通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项下增补“中国石油海洋工程 (青岛)有限公司”,即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第七建设公司。 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列为重点发展的先 进适用技术 31。 863 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海洋技术领域本着深化浅海、开拓 深远海的原则,重点围绕提高近海资源利用水平和深海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开发近海 边际油田、 深水油气田、 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海底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 30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研究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06,6:122 31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1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服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13 南中国海被列为国家十大油气战略选区之一。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密切关注,温家宝总理两次主持召开国务 院会议,研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