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高处作业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相对手工操作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导致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其发生率及死亡率所占比例极大。根据建设部公布的事故消息:2003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0起,死亡582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240起,死亡25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46.24%和44.16%;2004全国共发生施工事故169起,死亡199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88起,死亡9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2.07%和48.74%。事实表明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率较高。为此,对建筑业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因素,首先:施工管理人员、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者只管抓进度、管效益,对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掌握不清,违章指挥,盲目施工;其次:项目部不能有效的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导致职工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缺乏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能力;另外;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不全面、隐患发现不及时,整改落实不到位,缺乏事故发生的预见及防控能力。第二个是物的因素,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投人不足,诸如使用明令淘汰、安全系数不高的设备和机具,钢丝绳磨损,安全网老化,保护架板陈旧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四口(楼梯口、通道口、电梯口、预留洞口)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脚手架的屋面周边、龙门架通道的二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框架楼的楼层边)防护设施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2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结合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措施(1)各施工企业应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条例),依法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2)企业要对新工人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教育、项目部教育、班组教育)。根据施工现场和各种工序的不同特点,使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教育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冒险行为。(3)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人。按国家标准设t安全设施,严禁使用明令淘汰设备,另外高处作业的架子工及其他作业人员要按规定配带合格的防护用品,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紧口的防护服,脚穿防滑鞋等。(4)切实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每个分部分项和零星安排的作业,都必须向操作者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应用的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中应遵守的纪律和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5)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一9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一91)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并经常定期、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扎实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4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