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文摘要 i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文摘要 目前,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主要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 单方面的“量”的关系上来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对董事会特征的研究也主要 集中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董事会规模等传统指标上。但本文对股权结构 做出了“质”与“量”的界定,即从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两方面综合研究对企业社 会责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的股权属性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与企业 社会责任会呈现怎样的关系。同时本文对董事会特征的研究,采用了独立董事比例是 否高于三分之一、董事兼任比例等新变量,并对独立董事比例按是否高于三分之一分 组研究,探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影响。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结合以往的研究,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股权结构与董 事会特征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过低、偏高均不利于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适度的股权集中度使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得更好;股权属性与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但不显著; 然而通过对不同股权属性的分样本研究,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表现地更加稳定。独立董事 比例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但并不显著,而独立董事比例是否高 于三分之一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董事会、监事会持股比 例均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董事兼任比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没 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股权属性 股权集中度 董事会特征 上市企业社会责任 作作 者者 :秦 琴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黄 鹏 英文摘要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ii the research of ownership structure,board characteristic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inly focus on the one-side variables of amount such as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ownership restriction and so on. and the research on board characteristics also mainly concentrate in the traditional indicators such as the two postion setting of the president of board and ceo,board size and so on. but this paper makes the definition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about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then studies the influe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ynthetically from ownership property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the paper discusses furtherly ownership concentration,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become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under different ownership property. at the sa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oard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the new variables such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s higher than one third or not ,the proportion of directors have part-time jobs and so on. and grouping by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s higher than one third or not,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at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board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specific impact influe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ang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y the empirical method.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ownership concent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verted u shaped relationship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at means higher or lower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ll have a bad effect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derate degree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makes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tter.the ownership proper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its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grouping by the ownership property ,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more stable than non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英文摘要 iii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but its not significant.however the variable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s higher than one third or not ha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n additi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shareholding propor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directors have part-time jobs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ownership property,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board characterist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isted enterprises written by: qin qin supervised by: huang peng 目 录 第第 1 1 章章 导导 论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3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结构 . 3 1.3 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 . 4 1.3.1 主要创新点 . 5 1.3.2 局限性 . 5 第第 2 2 章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 6 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进 . 6 2.1.1 国外研究. 6 2.1.2 国内研究. 9 2.2 股权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 . 10 2.2.1 国外研究 . 10 2.2.2 国内研究 . 11 2.3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 . 11 2.3.1 国外研究 . 12 2.3.2 国内研究 . 13 2.4 文献评述 . 14 第第 3 3 章章 研究设计和模型建立研究设计和模型建立 . 16 3.1 理论基础 . 16 3.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 16 3.1.2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 17 3.2 研究假设 . 19 3.2.1 股权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 . 19 3.2.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 . 22 3.3 变量的选取 . 23 3.3.1 被解释变量 . 23 3.3.2 解释变量 . 24 3.3.3 控制变量 . 24 3.4 模型的建立 . 26 第第 4 4 章章 实证研究与分析实证研究与分析 . 28 4.1 样本的选取 . 28 4.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29 4.3 实证结果描述与分析 . 29 4.3.1 变量的描述与统计. 29 4.3.2 相关性分析 . 31 4.3.3 全样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 31 4.3.4 分样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 33 4.3.5 稳健性检验 . 38 第第 5 5 章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40 5.1 研究结论 . 40 5.2 政策建议 . 4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8 致致 谢谢 . 49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1 章 导 论 1 第 1 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酿成悲剧的毒奶粉、形形色色的垃圾食品、灾难频发的劣质工程、无 休止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事件的披露,产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员工健康与安全问题、环 境污染问题以及捐赠问题等众多社会热点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 们的视野,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之所以发生这些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 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没有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企业的股份制产 权形式充分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更关注诸如企业社 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以便综合考量、分析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风险。若企业社会责任做 得好,则投资者就有可能产生“长线投资”的理念;若企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则 投资者很有可能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向企业施压,影响或修正企业的行为。 从 2009 年开始,证监会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三类共 260 余家上市企业、深圳证 券交易所 100 指数成分股,两市共计 360 余家上市企业,必须随年报一起披露其社会 责任报告。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上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10 年证监会沿 用了这一规范。2010 年 a 股上市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共 471 份,远远超过 了 2009 年发布的 371 份。虽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正 在逐步增加,内容和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亟 待解决的问题。 2011 年 11 月初,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心披露了企业社 会责任蓝皮书报告。该报告评价了包括国有企业 100 强、民营企业 100 强以及外资 企业 100 强在内的共 300 家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报告以社 会责任发展指数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践行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 指数在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缺乏对社会责任的相应管理,经济责任指数高于生态责 任、社会责任指数;在不同行业中,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处于领先水 平,而其他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普遍较低;在不同企业性质中,国有企业的社会 第 1 章 导 论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 责任发展指数要好于民营和外资企业;在外资企业中,欧洲、美国、日本的在华外资 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要高于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外资企业。 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质疑。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认为企业 应该要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但对企业来说, 履行社会责任是利他行为还是双赢行为、 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以及如何将社会责任付诸于行, 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利益相关 者理论的出现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同时也提供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 的一种方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这条纽带,逐渐与公司治理研究 结合起来,并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新研究议题。高汉祥、郑济孝(2010)通过规范研 究指出, “现代企业的诞生是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共有的理论源头,责任概念是 二者共有的理论内核,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 目前学术界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已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是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二是如何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对企业绩效有何影响 。虽然国内对二者相关性的研究较多,理论基础也相当丰富,但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还存在明显的薄弱领域。目前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 责任相结合进行研究,主要表现为间接结合。而二者直接结合进行研究在数量、质量上 都明显不足,尤其是在综合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方面如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其研 究力度显得更为不足,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陈昕,沈乐平,2008) 。因此,如 何从公司治理角度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机制 研究的结合,便是当前和未来我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的治理结构, 是确定公司权力如何安排、 利益如何分配的机制。 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是奠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董事会是公司治理和决策 的核心机构,对股权、董事会的恰当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 有助于减少并尽可能消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促 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上市企业 社会责任,离不开对股权结构和董事会制度的研究,股权结构及董事会治理是影响上 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并在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 j. 会计研究,2010 年第 06 期. 杨忠智,杨洁.股权集中度、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之关系初探: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现代财 经,2012 年第 02 期 陈昕,沈乐平.企业社会责任与相关公司治理研究述评 j. 江苏商论,2008 年第 05 期.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1 章 导 论 3 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来直接 研究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设计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使企业经营者在追求卓越的经济绩效的同时,更好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关心利益 相关者的利益,达到社会绩效与企业经济绩效“双赢”的目标。 1.1.2 研究意义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中国已日趋成熟, 但企业的具体社会责任表现并没有 得到很大的改善。中国企业在面对世界不断呼吁的企业社会责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 也应该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 发挥效率的核心机构,二者合理的优化、恰当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企业复杂运营中 的协调成本,有助于限制并可能消除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冲突,从而更好地保护各个利 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助于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特征来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 与以往 研究相比,本文具有的研究意义有:第一,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尤其是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公司治理与企 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在少数,但从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将二者直接结合研 究的并不多,且本文将股权结构具体细化到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此外,本文在对 董事会特征的指标变量设计方面也有所创新, 考虑了法律约束的独立董事比例必须达 到三分之一的规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加入了董事兼任比例等新变量,为股 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二,本研究为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企 业作为社会的细胞, 其行为是外在压力和内在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从管理学 上看,外在压力须得借助内在机制的运行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因此,找出对企业社 会责任表现有显著影响的内在治理机制,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本研究对于在我国践行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也具有现实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结构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我国上市企业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履行社会 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股权属性、独立董事比例是否高于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股 权集中度、股权属性、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 1 章 导 论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4 第 1 章,导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各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与 文章结构,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 第 2 章,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述评。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演进、股权结构 与企业社会责任、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相关文献的述评。 第 3 章,研究设计与模型建立。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介绍,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 变量的选取及理论模型的建立。 第 4 章,实证研究与分析。主要包括样本的选取,数据的处理,实证结果描述与 分析。 第 5 章,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框架结构图如图 1-1 所示。 图图 1-1 论文研究框架论文研究框架 1.1.3 3 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演进 股权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 相关文献回顾和述评 样本的选取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议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设计和模型建立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 数据的处理 实证结果描述与分析 文献评述 理论基础 研究假设 模型建立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1 章 导 论 5 1.3.1 1.3.1 主要主要创新点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本文研究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主要从股权集中度 和股权属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从股权结构的“量”和“质”两个方面研究了股权 结构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拓宽了以往的研究视角。 2.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得出新的结论。根据已有文献, 目前国内学者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研究主要是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 关系,而探讨二者之间呈“u”型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实证验证,得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倒“u”型的关系,为股权集 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3.对董事会特征中的其他内部要素(如董事兼任比例、独立董事比例是否高于三 分之一) 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以后更多更深入的研 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且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股权属性、独立董事比例是否高于三 分之一的分组样本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力图通过实证 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1.3.2 1.3.2 局限性局限性 目前, 对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仍然是一个尚 待发展和完善的课题。本文也是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 与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进行了有限的实证研究。 第一,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是直接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 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中定义的每股社会贡献值来表示的,此定义中没有考虑 客户、 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群体,且指标中归属于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这一值所占 的比重较大。 第二,考虑到大样本数据的可获性,本文涉及的指标仅限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 的信息,主要是货币计量部分,虽然衡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但是社会 责任仅用货币来衡量也是不能完全反映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 第 2 章 文献综述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6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进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基础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范围的清晰 界定。但正如美国法学家 manne 教授所言: “时下非常时髦的公司责任的概念,仍未 获得一个清楚的界定” (manne,1972)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可能对企业 社会责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由此也就导致大家谈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点完全不 一样。对于中国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一个“舶来品” ,人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 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远未达成共识,甚至存在偏颇的认识。可以说, 缺乏清晰统一的定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的绊脚石, 导致 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裹足不前以及大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陷入“误区” 。因此, 科学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范围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而大量西方学者在 这一方面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探索则为我们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提供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 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衍生概念赋予企业社会责任更 为丰富的内涵,这使我们能够从更加宽泛的视野去认识企业社会责任。 2.1.1 国外研究 1概念的演进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知名学者 carroll 描述了 20 世纪 5090 年代期间企业社会 责任概念的演进历程。他认为,20 世纪 50 年代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开端;而 在 60 年代,研究者关注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定义获得 重大发展;70 年代,更多的研究者及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了定义,同时,研究 者们试图用企业社会绩效、公共责任等相关概念来进一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反映了那个时期研究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多元化理解及争论;至 80 年代,对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开始让位于其他替代理论,如企业社会绩效、利益相关方和 商业伦理理论;90 年代,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新界定,但企业社会责任仍作 为一个核心理论,并由此产生或转化为其他替代的主题,如利益相关方理论、企业社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2 章 文献综述 7 会伦理理论、企业社会绩效和企业公民。carroll 从概念演进的视角,描述了企业社会 责任内涵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诠释。 此外, carroll 已经初步提出了一个包含经济、 法律、 伦理和自行裁量四个层次责任的社会责任定义。 首先, carroll 以一个金字塔形的企业 社会责任概念框架来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他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由经济、法 律、伦理和慈善四种社会责任构成的。接着,carroll 提出一个利益相关方框架,来描 绘出企业在社会责任定位中所要考虑的特定群体或个人, 从而使社会或社会责任人格 化, 使企业能够明确从经济、 法律、 伦理和慈善方面考虑应该为利益相关方做些什么。 同时, carroll 将管理者分为不道德的管理、 非道德的管理和道德的管理三种不同类型, 并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倾向和方式。 另一位研究社会责任领域的学者 frederick 描述了企业与社会关系研究领域中概 念演变的一个过程, 即从基于哲学伦理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以行动为导向的企业 社会回应观。frederick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存在四个主要问题,即社会责任 的内容过于含糊、履行责任的机制不明确、难以对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的权衡进 行衡量、概念的道德基础难以达成共识。为了克服上述问题,frederick 提出以企业社 会回应来替代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演进、意义及缺陷一一 给予分析。frederick 认为,企业社会回应的提出,赋予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新的管理视 角,把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更现实的角度。 2模型的演进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历程也反映在企业社会绩效模型的演化上。 1979 年, carroll 首先提出企业社会绩效这一概念,并构建了一个有社会责任类型、企业社会回应策略 和企业面临的社会议题这三维构成的企业社会绩效模型。wartick 对 carroll 的模型进 行了修正,提出了一个包括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回应过程和处理社会议题的政策的一 个整合框架。在 carroll 和 wartick 关于企业社会绩效模型演进的文献发表后,wood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对企业社会绩效模型进行了探讨和修正, 提 出了一个修正的企业社会绩效模型。首先,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原则包含 carroll 提 出的四个层次的责任(即经济、法律、伦理及自行裁量的责任) ,并且他明确了这四 个责任如何分别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组织及个人层面的原则相联系;其次,在阐 述企业社会回应过程中,他强调环境评估、利益相关方管理以及议题管理过程,而超 越了 carroll 和 wartick 模型中包括回应性、 防御性、 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四个回应策略; 第 2 章 文献综述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8 最后,他以“企业行为的结果”作为第三个维度,取代了 wartick 的“政策”维度以 及 carroll 的“社会议题”类别。总之,wood 的模型较之 carroll 和 wartick 这些早期 的版本更为全面,同时,引入了与早期模型相一致的内容。这一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 置于一个更加广泛的背景中,并且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果和绩效,这是一个十分有 意义的贡献。 经过 carroll、wartick 等人以及 wood 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企业 社会绩效模型, 但在 swanson 看来, 现有的模型仍无法解决企业与社会关系研究领域 中经济视角和道义视角无法融合的缺陷。因此,swanson 通过对 wood 模型中企业社 会责任原则、回应过程及行为结果这三个维度具体内容的详细剖析,强调了规范和道 德在构建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经济视角和道义视角无法融合的原 因,最后构建了一个修正的企业社会绩效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经济视角和道义视角 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和企业行为结果这三个基本原则上建立起了联系。 clarkson 以企业行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构建了一个具体的企业社会绩效分析框架以 及企业社会绩效的评价标准,为企业社会绩效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适用的工具, 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 通过分析已有企业社会绩效模型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性, clarkson 认为,正确区分社会议题与利益相关方问题特别重要,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管 理的是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而不是和社会的关系,只有在识别出具体利益相关方后, 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的责任议题。其次,clarkson 重申了他所提出的评价企业社 会绩效的 rdap 标准,这一标准来自对 carroll、wartick 模型中回应策略的重构。 3评价 这些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绩效这 三个概念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尽管 不同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方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 动力维度(why) 、方式维度(how)和内容维度(what) 。有的学者强调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的动力,有的学者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而有的学者则强调企业履行 社会责任的内容, 比如, carroll 的金字塔模型就是财务强调内容维度的方式界定企业 社会责任。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2 章 文献综述 9 2.1.2 国内研究 1概念的研究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研究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 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 理解和研究长期处于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随着企业 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专著的出现, 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也越来越规范和深 入。袁家方(1990)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面对各种 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时,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社会利益(刘俊海,1999) 。这 些观点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绝对营利观的一种修正, 而不是仅仅将企业局限于 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上。 卢代富(2004)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济责任的对立面,并指出经济责任是 为股东谋利益的责任,而社会责任是为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以及生态环境承 担的责任,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法律范畴(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 任)和道德范畴(道德伦理上要求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这种观点一方 面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到与经济责任同等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强调企业无论履 行社会责任还是承担经济责任不仅要遵循法律法规,也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周祖 城则(2005)则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 任和道德责任三方面的一种综合责任。 理论界逐渐将企业责任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结合起来。 近年来,李冬生、杨秋林(2006) ,李淑英(2007) ,张建同、朱立龙(2007) , 李伟阳、肖红军(2008)等学者在研究中也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界定,主要观 点都是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最大限度的增进社会利益,而不能仅 仅追求股东利益至上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而是要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2模型的研究 此外,我国一些学者也分别从理论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模 型。陈讯、韩亚琴(2005)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级模型,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 本文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政府、雇员、债权人、供应商、客户、股东、社会福利和公益七个方面. 第 2 章 文献综述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0 关系的紧密程度为依据,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 ,主要指 企业首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善待员工。二是“中级层次” ,主要 指企业应承担对消费者负责、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保护环境的责任, 这是企业得以存续的保证。三是“高级层次” ,指企业积极热心慈善捐助、公益事业, 这是企业自愿性的选择。徐二明、郑平(2006)提出了用于理解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社 会责任的概念模型,认为可以按照建立总体社会责任价值观、选择进入市场、构造对 富创造的生态系统、 披露和反馈社会责任信息等方式来知道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万莉、 罗怡芬(2006)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了一个均衡模型,模型主 要依据社会效率存在的条件,即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社会成本,并在一些约束条件的 限制下, 计算得到一个企业所能承担的最佳社会责任,此模型为督促企业回避承担社 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依据。 2.2 股权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 股权结构是奠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个企业股权集中程度、大股东在 企业的地位,影响所有权的配置效率、企业的绩效。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研 究认为,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它对公司治理的组织形式、模式选择及公司治 理的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 。既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公司绩效都有重要的影响, 也必然会对上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影响,这一点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2.1 国外研究 nazli(2007)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公司年度报告来探讨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企业董事持股比例较高,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信 息的披露程度;若企业是由政府控股的,则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会提高。 burak、monrate(2007)以瑞典上市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发现由政府控股的上市企业 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由于控股股东对企业利益的管理目标、策略的不同, 使不同股权结构的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也呈现出不同(rashid and lodh,2008) 。 costanza、paola 及 jaiswal(2008)以欧洲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负相关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是由于大股东只关心自己的短期营利,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评价研究 j. 管理世界,2010 年第 01 期.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 2 章 文献综述 11 因而会行使所拥有的决策权,阻止有利于企业长远利益的投资,阻止现金流出,最大 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会削减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支出,从而使企业 的社会责任表现位于较低的水平。delphine、evans(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瑞典上 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有显著的联系。 他们通过对不同类别的 股权结构对比研究后发现, 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控股的上市企业比由家族控股的上市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更高,家族企业由于更多地关注企业的投资回报,会尽量削 减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方面的支出。 2.2.2 国内研究 国内也有学者研究了企业股权结构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吕立伟 (2006)的研究发现,国家股、法人股比例与税收、保值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行为呈 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公司违法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高管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 企业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抑制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高敬忠、周晓苏(2008) 的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显著影响,非国有控制人性 质的上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崔秀梅、刘静(2009)认 为国有控股企业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为显著。井润田、张远 (2009) 通过采用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整理出其中有国有资本和外资资本所构成的合 资企业,来研究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合资企业 中外资所占的比例越高,其对股东利益、员工利益的保障越有效,但对其他社会利益 的保障则不明显。 2.3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 于东智(2004)在董事会与公司治理一书中将董事会特征表述为包括独立性 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稳定性特征这几个方面。独立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董事会 规模、内部董事与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ceo)的两职设置状态、次级 委员会的设置等。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度会议次数与非正常会议次数等。激励特征 是指企业对董事实行持股权比例、奖金、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的状况,我国上市企业 中前三者较为普遍。 稳定性特征指企业董事会规模的变动情况或在董事会规模保持不 变的情况下董事会成员更迭的频繁程度, 它通常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的治理与绩效状 第 2 章 文献综述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2 况。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其决策、监督作用影响企业对待各相关群体利益 的态度,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2.3.1 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研究较早,一些学者从高管、董事 持股方面研究其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cochran 和 wood(1984)实 证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社区和雇佣关系有着积极影响。zahra,oviatt,minyard (1993)研究显示,企业内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另一些学者从 董事会激励特征方面,来研究薪酬等激励方式对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钨冶炼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地源热泵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流动厨师食品安全业务知识考核试题A卷附答案
- 2024年林口县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
- 2024年建筑企业:施工员操作人员安全知识上岗培训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联考上海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脑印刷设计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版义务教育《艺术美术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警务应急处突
- 锁骨骨折的护理课件
- 《物业管理法规》课件
- 2024华为干部管理资料第7版
- 超级动漫IP奶龙-品牌手册
-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精讲课件
- 湿热敷课件教学课件
- (完整版)投标文件范本(格式)
- 中国风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 (新版)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