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分离膜说明书.pdf_第1页
氨氮分离膜说明书.pdf_第2页
氨氮分离膜说明书.pdf_第3页
氨氮分离膜说明书.pdf_第4页
氨氮分离膜说明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的膜分离产品提供商与服务商 HTTP:/WWW.HZKJM.COM TEL88964750/88964710 FAX氨氮分离膜系统 氨氮分离膜系统 操操 作作 说说 明明 书书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版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版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1 一工艺简要说明:一工艺简要说明: 待处理的含氨氮废液经增压泵增压先进入袋式过滤器去除大颗粒杂质及 有机物而后再进入氨氮分离膜组件,进行氨氮脱除处理,稀硫酸吸附液进行 循环回流。 原液进入氨氮分离膜之前先进行投加 NaOHNaOH 提升废液中的 PH 值为 12 以上 (加多少量与流速、脱氨氮率均成正比,原则上加碱量越多,脱氨氮效果越 好,具体量由用户自定。 ) ,这样氨氮分离膜组件工作在一定的压力下可达到 预期的设计流量与脱除效果,也为氨氮分离膜的正常长时间运行提供了保证。 操作压差范围为 00.05Mpa(如产生渗透原因如产生渗透原因,需提高压力,但最高进液压力 不得超过 0.10Mpa,注意:如没有渗透原因,进液压力不得高于 0.05Mpa)。 使用氨氮膜分离设备时警告: 1. 使用与安装前必须仔细阅读此说明书,并按此说明书进行安装与使用;被被 处理废水与清洗药剂中严禁含有醇类物质(如酒精等) ,表面活性剂(如洗衣粉、处理废水与清洗药剂中严禁含有醇类物质(如酒精等) ,表面活性剂(如洗衣粉、 洗洁精等),甘油类物质,否则会在短时间内损坏氨氮分离膜。在使用前必须先确洗洁精等),甘油类物质,否则会在短时间内损坏氨氮分离膜。在使用前必须先确 认废水中无表面活性剂或采用废水对试验膜经过 5 天以上的浸泡后,再进行试验,认废水中无表面活性剂或采用废水对试验膜经过 5 天以上的浸泡后,再进行试验, 结果正常后,方可使用,结果正常后,方可使用,如投加NaOH 时,废水产生沉淀必须先进行处理。 氨氮分离膜在购货后 3 个月内必须使用,否则膜元件静态放置过程时间太长会产生 膜孔变大(在运行中不会产生此情况) 。如已超过 5 个月未用,需退回厂里维护。 2. 本说明书中所指的运行与使用压力均为氨氮分离膜前的进水压力 (即膜管内的压力) 。 3. 膜元件使用时废液处理量越大,效果越差,但我公司规定在任何时候单支膜 (KJ-SH7X28ND) 流速不得超过 0.8t/h (最佳水速应在 0.40.6t/h) , 压差不得高于 0.05Mpa(一 般为 00.02Mpa,此压力越低对氨氮分离膜的脱氨率与寿命越有好处);进稀酸吸附液的膜组 件进口与出口的压差一般为 0,如产生渗透,需提高吸收侧压力,但进稀酸口压力不得超过 0.20Mpa(注:稀酸进口的压力控制在多少主要与渗透压有关,详细请见下方);稀酸浓度最佳 为 15%20%之间(绝不得超过 25%的浓度,如稀硫酸浓度太高会损坏膜元件) (一 般为 00.02Mpa,此压力越低对氨氮分离膜的脱氨率与寿命越有好处);进稀酸吸附液的膜组 件进口与出口的压差一般为 0,如产生渗透,需提高吸收侧压力,但进稀酸口压力不得超过 0.20Mpa(注:稀酸进口的压力控制在多少主要与渗透压有关,详细请见下方);稀酸浓度最佳 为 15%20%之间(绝不得超过 25%的浓度,如稀硫酸浓度太高会损坏膜元件) 。 4. 加碱位置应设在袋式过滤器前面, 加碱应要有充分的混合时间, 一级膜分离与二级膜 分离均应设有加碱处(即进膜组件的废水 PH 值必须大于 12) ,具体投加量可在运行后确定(如 只在一级膜前加碱,那么二级的脱除效果可能会不理想)如废液中含有大颗粒物质浓度非常高 必须进行袋式过滤器前的预处理 (如机械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等) ,否则袋式过滤器会堵塞很多 而且膜元件也会产生堵塞。 5. 稀酸吸附液配水的水源必须优于国家自来水水质, 如发现自来水水质较差应先对其进 行预处理过滤后方可使用;由于稀酸吸附液使用始终是在循环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进稀酸泵可能 会发热引起稀酸吸附液温度升高,如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在稀酸吸附液吸附饱和之前温度超过 50 。必须在进稀酸的管道上加冷却器进行冷却,否则会损坏膜元件。 进稀酸的管道上加冷却器进行冷却,否则会损坏膜元件。 6. 在氨氮分离膜使用中,严禁接触含有酒精、甘油等化学品的废液(原则上不排入实验 室的废水。 ) 7.7. 务必注意:氨氮分离膜虽然具有只透气不透水的性能,但是当产生渗透原 理时会打破此性能。首次运行时,需判定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与配制好的稀硫酸的 离子浓度是否等量(即含无机盐量是否相近) ,调试人员与用户可以采用测定电导 务必注意:氨氮分离膜虽然具有只透气不透水的性能,但是当产生渗透原 理时会打破此性能。首次运行时,需判定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与配制好的稀硫酸的 离子浓度是否等量(即含无机盐量是否相近) ,调试人员与用户可以采用测定电导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2 率来判定(即电导率高的,含无机盐量同样为高).则稀酸也可按稀酸的浓度来估计 含盐量。调试人员与用户一但确定含盐量后必须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 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的电导率(含无机盐量)小于进稀硫酸的浓度,此 种情况由于渗透原理会使废水中的水份向稀硫酸侧迁徙从而会影响脱氨氮效果(即 也会影响稀硫酸的酸度下降) 。具体解决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率来判定(即电导率高的,含无机盐量同样为高).则稀酸也可按稀酸的浓度来估计 含盐量。调试人员与用户一但确定含盐量后必须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 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的电导率(含无机盐量)小于进稀硫酸的浓度,此 种情况由于渗透原理会使废水中的水份向稀硫酸侧迁徙从而会影响脱氨氮效果(即 也会影响稀硫酸的酸度下降) 。具体解决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a. 适当关小稀酸回流出口阀门,使进稀酸侧的压力提升。具有升至多少压力视 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为 o.10Mpa(如稀酸的温度能控制在 40以内,压力可提 升至 0.20Mpa 以内,否则不得超过 0.10Mpa). b. 适当减少稀酸的循环流量。即关小进稀酸阀使稀酸循环量维持在第三大条第 二小款的第 4 点稀“进稀酸量”的下限。 c. 提高加碱量,适当降低稀硫酸的浓度(即适当提高加碱量并适当降低稀硫酸 的浓度一般不会影响脱氨氮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此法来实现) ; d. 降低进废水压力(最好在“0”压力下运行) 。 (注意:如以上方法已操作至最佳状态后,仍无法改善时。请按以下方法执行: A.稀酸配制量为原来的 1/2 量;B.采用计量泵适当加“较浓硫酸” “较浓硫酸” 浓度自定,一般约 50-65% ,计量泵具体投加量:按第一次运行时稀酸循环箱增 加的水量与稀酸控制的 1520%浓度来估算。 ) (2)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的电导率(含无机盐量)大于进稀硫酸的浓度,此种情 况由于渗透原理会使稀硫酸的水份向废水侧迁徙从而会影响脱氨氮效果(即也会影 响废水侧的碱度会下降,稀酸的水含量会减少) 。具体解决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注意:如以上方法已操作至最佳状态后,仍无法改善时。请按以下方法执行: A.稀酸配制量为原来的 1/2 量;B.采用计量泵适当加“较浓硫酸” “较浓硫酸” 浓度自定,一般约 50-65% ,计量泵具体投加量:按第一次运行时稀酸循环箱增 加的水量与稀酸控制的 1520%浓度来估算。 ) (2)加碱后的含氨氮废水的电导率(含无机盐量)大于进稀硫酸的浓度,此种情 况由于渗透原理会使稀硫酸的水份向废水侧迁徙从而会影响脱氨氮效果(即也会影 响废水侧的碱度会下降,稀酸的水含量会减少) 。具体解决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e. 应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加碱量尽可能地控制在所需的反应量范围内(即 不要产生多余的碱) ,如有必要时也可适当减少投加碱量主要靠此法来实 现; f.f. 在进稀酸压力为 0, 并提高稀酸浓度无果的条件下, 可适当增加进废水压力 (但 不得超过 0.10Mpa, 但处理量需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 使进稀硫酸的压力为 “0” 。 (注意:如以上方法已操作至最佳状态后,仍无法改善时。请按以下方法执 行:A.稀酸配制量为原来的 1/2 量;B.采用计量泵适当加净水(计量泵具体 投水量:按第一次运行时稀酸循环箱减小的水量与稀酸控制的 1520%浓度来 估算) 。 8. 如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必须在进废水箱前对有机物进行去除,方法为投加 絮凝剂进行絮凝后,再用机械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进行去除即可,否则大量有机物质进入 膜元件一但附在膜孔内会使膜组件产生半亲水化现象。 务必注意: (注意:如以上方法已操作至最佳状态后,仍无法改善时。请按以下方法执 行:A.稀酸配制量为原来的 1/2 量;B.采用计量泵适当加净水(计量泵具体 投水量:按第一次运行时稀酸循环箱减小的水量与稀酸控制的 1520%浓度来 估算) 。 8. 如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必须在进废水箱前对有机物进行去除,方法为投加 絮凝剂进行絮凝后,再用机械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进行去除即可,否则大量有机物质进入 膜元件一但附在膜孔内会使膜组件产生半亲水化现象。 务必注意:1.含氨氮废水中不得含有机物絮体、不可溶性有机物胶体以及化学反应后含氨氮废水中不得含有机物絮体、不可溶性有机物胶体以及化学反应后 胶体等,除非进行预处理,否则绝不能使用氨氮分离膜元件。胶体等,除非进行预处理,否则绝不能使用氨氮分离膜元件。 2.允许废水中的无机物颗粒直径不大于 20 微米。2.允许废水中的无机物颗粒直径不大于 20 微米。 如任何用户违反以上条例中的任何一条,我公司对膜元件不承担任何质量问题。 二 氨氮分离膜组件对预处理地要求: 注: 二 氨氮分离膜组件对预处理地要求: 注: 1.在预处理系统中的第一道过滤器必须选用不易堵塞且易清洗的过滤器,如机械过在预处理系统中的第一道过滤器必须选用不易堵塞且易清洗的过滤器,如机械过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3 滤器、盘式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滤器、盘式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 2.以上预处理工艺请用户按照水质情况进行调整。以上预处理工艺请用户按照水质情况进行调整。 1. 氨氮分离膜对预处理的要求:氨氮分离膜对预处理的要求: A.原水为不含有机物的含氨氮废水 (主要污染物: 无机盐, 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原水为不含有机物的含氨氮废水 (主要污染物: 无机盐, 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 a.主要污染物为杂质颗粒大于 20 的无机盐,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无机盐,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 石英沙过滤器 精度高于 20 精密过滤器或袋式过滤器或其它过滤器 注意: 如采用袋式过滤器方式, 最佳实行一开一备便于在运行中调换滤袋与清洗 (调 换下来的滤袋放在 10%碱液里浸泡即可。 ) b. 主要污染物为杂质颗粒小于 20 的无机盐,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无机盐,泥沙与少量化学固型物。 精度高于 50 盘式过滤器、石英沙过滤器 CUF 超滤系统 注意:如果是较干净的不含有机物的氨氮废水可只需用精度高于注意:如果是较干净的不含有机物的氨氮废水可只需用精度高于 50 盘式过滤器或 高效过滤器或其它过滤器等。 盘式过滤器或 高效过滤器或其它过滤器等。 B.原水为含少量有机物、化学物质反应的絮体等含氨氮废水。原水为含少量有机物、化学物质反应的絮体等含氨氮废水。 (1) :) : 加絮凝剂(对有机物絮体进行絮凝,位置应在加絮凝剂(对有机物絮体进行絮凝,位置应在盘式过滤器源水箱前的沉淀池里) 精度高于 50 盘式过滤器或其它高效过滤器 精度高于 20 袋式过滤器或精密 过滤器或其它过滤器 CUF 超滤系统 (2)对于一级过滤器前无沉淀池的为防止絮体进入超滤按以下工艺:)对于一级过滤器前无沉淀池的为防止絮体进入超滤按以下工艺: 加絮凝剂(对有机物絮体进行絮凝,位置应在加絮凝剂(对有机物絮体进行絮凝,位置应在盘式过滤器源水箱前的管道里) 石英沙过滤器、精度高于 25 盘式过滤器或其它高效过滤器 精度高于 20 袋式 过滤器或精密过滤器或其它过滤器 CUF 超滤系统 注意:1.严格使用有粘胶性的絮凝剂或具有表面活性剂絮凝剂或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絮凝剂,否则宁愿不采用。絮凝剂,否则宁愿不采用。 加絮凝剂的位置与剂量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超滤膜的寿命,如前面有贮水池的话 应加在贮水池进水的管道内,如没有贮水池,用户应加在进源水箱前的管道内,水 泵出水孔应在源水箱的中间部位或再配一个小水箱,先溢流至此水箱再进预处理源 水泵,给予充分混合与沉淀时间尽可能地减小后续设备的污染。 絮凝剂的位置与剂量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超滤膜的寿命,如前面有贮水池的话 应加在贮水池进水的管道内,如没有贮水池,用户应加在进源水箱前的管道内,水 泵出水孔应在源水箱的中间部位或再配一个小水箱,先溢流至此水箱再进预处理源 水泵,给予充分混合与沉淀时间尽可能地减小后续设备的污染。 2.工艺中的第一级过滤器必须选用不易堵塞且易清洗的过滤器, 如工艺中的第一级过滤器必须选用不易堵塞且易清洗的过滤器, 如石英沙过滤 器、盘式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过滤器。石英沙过滤器(需设置最细的细沙层) , 所选用的盘式过滤器与相对精度必须达到工艺中的要求(上下波动不能超过 20%) 。 三 (A)进稀酸吸附法设计说明: 三 (A)进稀酸吸附法设计说明: (一).KJ-NX28ND 氨氮分离柱结构示意图 进稀酸氨氮分离膜使用示意图 进稀酸氨氮分离膜使用示意图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4 注意:膜元件应垂直安装,稀硫酸从侧下口进,从侧上口出注意:膜元件应垂直安装,稀硫酸从侧下口进,从侧上口出(此有利于稀硫酸与膜丝的 充分接触),图中两个侧面口均即可以做“出稀酸”口也可以做“进稀酸”口,如一个侧面 口做了“进稀酸”口,另一个侧面口即为“出稀酸”口。水从上口进,从下口出。废水与 稀硫酸的流向必须相反。 。水从上口进,从下口出。废水与 稀硫酸的流向必须相反。 (二). X50 系列氨氮分离膜元件进废水要求及脱气率介绍系列氨氮分离膜元件进废水要求及脱气率介绍 1.颗粒粒径: 20m BOD5 10mg/L 浊度: 3NTU PH 值: 1214(废水的 PH 值必须在 12 以上) 温度: 140(应注意稀酸侧的温度控制) 进废水工作压力范围: 00.05Mpa(如渗透原因,压力可为如渗透原因,压力可为 00.10Mpa) 最佳氨氮分离膜进出废水工作压差范围:0.010.02 Mpa 最佳氨氮分离膜稀酸侧与废水侧压差范围:0.010.02 Mpa (如稀酸侧的温度较高,如在 40时,此时需严格控制压差在 0.05Mpa 以内,否则压差过高, 会损坏膜元件) 。 最高进水承受压力: 0.10 Mpa 稀酸侧最高承受压力 0.20 Mpa 稀硫酸侧最佳运行浓度: 15%20% 油脂含量: 不允许(油脂与氢氧化钠反映生成甘油会破坏膜元件) 2在温度在 25的条件下,利用抽真空、进稀酸吸附抽真空、进稀酸吸附等二种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1) 采用进稀酸吸附的方式,可使氨氮脱除率约为 9298%(随着工作压力与进水量/流速的增大,(1) 采用进稀酸吸附的方式,可使氨氮脱除率约为 9298%(随着工作压力与进水量/流速的增大, 氨氮脱除率会随着降低)氨氮脱除率会随着降低)采用此法需尽可能提高废水的 PH 值。 (即采用此法需尽可能提高废水的 PH 值。 (即运行中需加碱,加碱量与废 水中氨氮去除率成正比) 。 (2)采用抽真空的方式,氨氮最高脱除率约为 6085%左右(采用此法之前必须通过试验确定脱除率) , 具体脱除率需视废水性质而定(随着工作压力与进水量/流速的增大,氨氮脱除率会随着降低) 。采用 此法需尽可能提高废水的 PH 值(即 ) 。 (2)采用抽真空的方式,氨氮最高脱除率约为 6085%左右(采用此法之前必须通过试验确定脱除率) , 具体脱除率需视废水性质而定(随着工作压力与进水量/流速的增大,氨氮脱除率会随着降低) 。采用 此法需尽可能提高废水的 PH 值(即运行中需加碱,加碱量与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成正比) 。用此法如效 果不好,可采用膜元件串联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氨氮的脱除率。 ) 。用此法如效 果不好,可采用膜元件串联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氨氮的脱除率。 (3)经温度调整后用户可以直接用来设计的设计通量,经温度调整后用户可以直接用来设计的设计通量,0温度不同单支氨氮分离膜组件不同压力下温度不同单支氨氮分离膜组件不同压力下 的流量参数(1.如 2 支串联时,脱氨氮效果可以提升 1 倍)的流量参数(1.如 2 支串联时,脱氨氮效果可以提升 1 倍) 测试压差 KJ-SH4.528ND KJ-528ND KJ-(H)628ND KJ-SH7X28ND 0.010.02 Mpa标准设计量0.010.02 Mpa标准设计量 0.20T/H T/H 0.28T/HT/H 0.44 T/H T/H 0.58 T/H T/H 0.03 Mpa 0.32T/H 0.75T/H 1.23T/H 1.60T/H 请用户注意:设计流速越低,氨氮脱除效果越好。必须按 0.010.02Mpa 压差的流速作为设计流速(但设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5 计流速不得超过 0.03Mpa 压差的流速)。以上表中加浓画线的数据即为标准设计流速,不同的废水性质以上表中加浓画线的数据即为标准设计流速,不同的废水性质 脱除率均会有所不同,设计时应考虑余量。每个项目必须通过小膜试验后来确定脱除率。脱除率均会有所不同,设计时应考虑余量。每个项目必须通过小膜试验后来确定脱除率。 (4)不同单支氨氮分离膜进稀酸量的范围:不同单支氨氮分离膜进稀酸量的范围: KJ-SH4.5X28ND (0.61.2T/H) KJ-5X28ND (1.02.0T/H) KJ-(H)6X28ND (1.52.0T/H) KJ-SH7X28ND(1.72.5T/H) 四 氨氮分离膜系统运行详细工艺流程图: 注意:以下按氨氮分离柱按二级处理 10T/H 处理量设计为例:设备为一体化设计,共为 2 套,分为一 级处理膜与二级处理膜,每级共 20 支 KJ-SH7X28ND 氨氮分离柱,成两列排布。每根氨氮分离柱设计 为上口进液、下口出液、侧下口进稀酸液、侧上口出稀酸液的工作方式。 F13 Y6 Q=10t/h H=20 FI X 50 Q=10t/h,h=20 NaOH NaOH X 50 Q=30t/h H=20 PI PI Y5 Y1 FI FI Y4 FI PH Y1 Y2;Y3 Y4 Q=30t/h H=20 Y3 FI 图例: Y2 四、操作说明: (本套设备采用手动操作工作方式) 四、操作说明: (本套设备采用手动操作工作方式) 超滤前级处理袋式过滤器的运行与维护: (1)袋式过滤器在首次运行当中或排干袋式滤器内的水后,再运行时必须先通过上面 的排气口先进行排气,袋式过滤器上的压力表会随着微孔滤膜的堵塞而升高压力,如 与氨氮分离膜设备上的进水压力表压差超过 0.05Mpa 时,必须对袋式过滤器内的滤膜拆 下来进行碱液浸泡与清洗 (不得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清洗剂清洗) , 再用水清洗干净 (由 于此系统配有 2 个袋式过滤器运行,一个袋式过滤器清洗,系统可以不用停止只需关 闭需清洗袋式过滤器的进出水阀门即可) 。 2.正常运行的工作方式: 2.正常运行的工作方式: (1)一级氨氮分离膜系统运行状态: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6 首先打开阀门 F08(此阀门需按渗透压原理进行调整,在运行状态下 F08 严禁全关闭) 、F09(同时其他阀门关闭) ,启动进稀酸泵(P102),再缓慢打开 阀门 F06 并调节水泵回流球阀 F09, 同时观察进稀酸的压力表 Y1 与 Y2 的压力 差不得超过 0.01Mpa(最佳为“0”),并观察进稀酸液流量计使进稀酸流量维 持在 30T/H 左右(如 Y1 与 Y2 的压力一般均控制在 0.10Mpa 以内,Y1 与 Y2 有 压差,应适当多打开点 F09 或 F06 多关闭点即可) ,最后再按照渗透压原理对 F08 进行调整即可(第一次调好后,F08 一般无需变动,除非配制的稀硫酸或 废水的氨氮浓度有变动) ; 其次打开阀门 F10、 F03、F04、F15(此阀只有当渗透产生时才进行调节, 在运行状态下 F15 严禁全关闭,如废水的含无机盐量小于或等于稀酸的浓度, 此阀在任何时候必须完全打开 如废水的含无机盐量小于或等于稀酸的浓度, 此阀在任何时候必须完全打开), 启动料液泵(P101), 再缓慢打开阀门 F01/F02 并调节水泵回流球阀 F10(注意:如水泵的扬程较高,流量又较大,为防止水 泵在低扬程,大流量下运行电流太大会损坏水泵,调节流量时也可适当采用 F01/F02 阀),同时观察进废液的压力表 Y5 压力不得超过 0.05Mpa(一般为 00.02MPa 之间时效果最好,但此压力还需考滤渗透原理。如废水中的含盐量 +含氨氮量小于稀硫酸的浓度,此压力一般为“0” )并观察进废液流量计使进 废液流量维持在 10T/H 以内(据用户实验结果显示流量在 810T/H 效果最好, 运行寿命会最长) (Y5 的压力超过 0.03Mpa,应适当多打开点 F010 与 F01/F02 即可) ; (2)二级氨氮分离膜系统运行状态: (为防止二级进料液泵空转,二级 系统运行时二级废液箱应存有适当的料液。 ) 首先打开阀门 F05(此阀门需按渗透压原理进行调整,在运行状态下 F05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7 严禁全关闭) 、F12(同时其他阀门关闭) ,启动进稀酸泵(P104),再缓慢打开 阀门 F07 并调节水泵回流球阀 F12, 同时观察进稀酸的压力表 Y3 与 Y4 的压力 差不得超过0.01Mpa (最佳为0) ,但Y3与Y4的压力值一般均控制在为0.10Mpa 以内 ,并观察进稀酸液流量计使进稀酸流量维持在 30T/H 左右(Y3 与 Y4 有 压差,应适当多打开点 F12 即可) 。最后再按照渗透压原理对 F05 进行调整即 可 (第一次调好后, F05 一般无需变动, 除非稀硫酸或废水的氨氮浓度有变动) ; 其次打开阀门 F11、F13(此阀只有当渗透产生时才进行调节,在运行状态 下 F13 严禁全关闭,如废水的含无机盐量小于或等于稀酸的浓度,此阀在任 何时候必须完全打开 如废水的含无机盐量小于或等于稀酸的浓度,此阀在任 何时候必须完全打开),启动料液泵(P103),再缓慢打开阀门 F09 并调节水泵 回流球阀 F11 与 F09, 同时观察进废液的压力表 Y6 压力不得超过 0.05Mpa (一 般为 0.00.02Mpa 之间时效果最好,但此压力还需考滤渗透原理。如废水中 的含盐量小于稀硫酸的浓度,此压力一般为“0” )并观察进废液流量计使进 废液流量维持在 10T/H 以内(据用户实验结果显示流量在 810T/H 效果最好, 运行寿命会最长, ) (Y6 的压力超过 0.03Mpa,应适当多打开点 F11 与多关闭 点 F09 即可) ; 3.化学清洗的工作方式: (膜内部化学清洗与膜外部化学清洗) 务必注意: 3.化学清洗的工作方式: (膜内部化学清洗与膜外部化学清洗) 务必注意:1.如用户没配中间废液箱,而是直接利用废液池的废液进氨氮分离膜。用户需另配化学清洗 箱进行化学清洗。 如用户没配中间废液箱,而是直接利用废液池的废液进氨氮分离膜。用户需另配化学清洗 箱进行化学清洗。 2.进行化学清洗时,浓水回流阀必须全部打开,而且配好的进行化学清洗时,浓水回流阀必须全部打开,而且配好的 NaOH 溶液必须待温度下降至溶液必须待温度下降至 40以下时才能开启清洗泵,否则会破坏膜元件。 以下时才能开启清洗泵,否则会破坏膜元件。 氨氮分离膜出现以下 4 种情况需进行化学清: 1 进稀酸吸附浓度不变、废液流速不变与废液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脱氨氮率比前一次化学清洗后刚运行时脱氨氮率下降 15%;(先采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8 用膜内部化学清洗,效果不好时再采用膜外部化学清洗) 2 在进稀酸流速不变的情况下,进稀酸与出稀酸的压差有明显上升 (采用膜外部化学清洗) ; 3 在进废液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进废液流量比前一次化学清洗后刚 运行时进废液流量下降 10%; (采用膜内部化学清洗) 4 在进废液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比前一次化学清洗后刚运行时进废 液压力上升 10%; (采用膜内部化学清洗) 膜内部化学清洗方法是: (1)首先清洗干净一级废液箱与二废液箱并配好清洗药剂,再打开阀门 F10、F01、F02、 F03、F04、F15,启动料液泵(P101),调节水泵回流球阀 F10 与 F01/F02,同时观察进废液的压力表 Y5 压力不得超过 0.02Mpa(一般为 0.00.02Mpa 之间时效果最好)并观察进废液流量计使进废液流量维持在 1020T/H 以内(Y5 的压力超过 0.03Mpa,应适当多打开点 F010 与关闭点 F01/F02 即可) ; (2)其次打开阀门 F09、F11、F14,启动料液泵(P103),调节水泵回流球阀 F11 与 F09,同时观察进废液的压力表 Y6 压力不得超过 0.02Mpa(一般为 0.00.02Mpa 之间时效果最好)并观察进废液流量计使进废液流量维持在 1020T/H 以内(Y6 的压力超过 0.03Mpa,应适当多打开点 F11 即可) ;化学清 洗液重新回流至一级废液箱进行循环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时间为 3060 分种。 (3)清洗完毕好,排放一级与二级废液箱时的化学清洗液,然后按同样 方法(1) 、 (2)步骤采用清水进行清洗 10 分种直至出来的水干净为止(清水 清洗时打开 F13,关闭 F14 清洗液直接排放。 )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9 膜外部化学清洗方法是: (1)一级膜系统化学清洗: 首先清洗干净一级稀酸箱并配好碱液(膜外部清洗只采用碱洗) ,打开阀 门 F08、F06、F09(同时其他阀门关闭) ,启动进稀酸泵(P102),调节水泵回 流球阀 F09 与 F06,同时观察进稀酸的压力表 Y1 压力不得超过 0.02MPa 与出 稀酸的压力表 Y4(Y3 与 Y4 最好不要产生压差)并观察流量计使流量维持在 30T/H 左右,化学循环清洗时间为 3060,清洗完毕,然后按同样步骤采用清 水进行清洗 10 分种直至出来的水干净为止; (2)二级膜系统化学清洗: 首先清洗干净二级稀酸箱并配好碱液(膜外部清洗只采用碱洗) ,打开阀 门 F05、F07、F12(同时其他阀门关闭) ,启动进稀酸泵(P104),调节水泵回 流球阀 F12 与 F07,同时观察进稀酸的压力表 Y3 压力不得超过 0.02MPa 与出 稀酸的压力表 Y4(Y3 与 Y4 最好不要产生压差)并观察流量计使流量维持在 30T/H 左右(Y3 的压力超过 0.01Mpa,Y1 与 Y2 有压差,应适当多打开点 F12 即可) , 然后按同样步骤采用清水进行清洗 10 分种直至出来的水干净为止 (清 水清洗时打开 F13,关闭 F14 清洗直接排放) ; 清洗剂的选择和组成应针对膜污染的原因: A、 25% 氢氧化钠(NaOH)溶液-清洗有机物污染 B、 0.53% 盐酸(HCL)溶液-清洗氢氧化物沉淀 注意:膜内部(废水侧)一般采用第二种 B 药剂进行清洗,当效果不好时,可先采用 第二种 B 药剂进行清洗,再采用第一种 A 药剂进行清洗;但膜外部(稀酸侧)化学 清洗只采用 25% 氢氧化钠(NaOH)溶液清洗。 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氨氮分离膜装置操作说明书 TEL87531785/88964710 FAX10 五、 (五、 (B)抽真空式氨氮分离膜使用示意图)抽真空式氨氮分离膜使用示意图 1. 注意:膜元件应垂直安装,侧面注意:膜元件应垂直安装,侧面 2 个口均为抽真空口(水环式真空泵位置与连接 管最好不要高于底部的抽真空口) ,废水从上端口进,下端口出即可(在进废水前必须采 用真空泵先行抽干膜丝外侧的水份,方可再进废水) 。 个口均为抽真空口(水环式真空泵位置与连接 管最好不要高于底部的抽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