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pdf_第1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pdf_第2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pdf_第3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pdf_第4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i - 摘摘 要要 我国汽车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北京市的 重点行业。而汽车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为了鼓励 汽车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有 效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没有达到汽车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双赢的目标。而北京市面对汽车产业已成为北京市重要支柱产业和国内大型的汽车 消费市场与北京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之间的巨大矛盾,如何实现发 展汽车产业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重要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现 实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发展符合低碳汽车要求的技术标准的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实 现北京市汽车产业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的目的,以提高北京市汽车产业的核心 竞争力。 通过对比我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发展的情况,对比国内外最新的新能源汽 车和低碳汽车的发展方向和各国相关政策与技术指标。本文指出了北京市汽车企业 发展环境标志汽车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技术经济对策;以及北京市发展环境标志汽车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标志汽车 新能源汽车 低碳经济 技术经济对策 - ii - abstract the status of car industry in china is rising quickly. it has become the chinas key industries as well as in beijing. but the car has given too much air pollutant and consumed too much global energy. the government has promulgated a number of relevant policies in order to encourag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ar industry. however, these policies do not effectively promote chinas car industry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t did not get the goal of both win between car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it faces with bi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ar industry and the city of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resource-saving in beijing. so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problem how to get 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gives a creative realistic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is to say depend on the environmental label car products. beijings car industry can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product structure adjustment aims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beijings car industry. by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beijing car industry and comparing with the latest national policie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low-carbon vehicle on abroad.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s of beijing car industry and th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beling and rela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label new energy vehicles low carbon economy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measures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 论文是我 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 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1 页 共 37 页 1 绪论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本文研究背景 1.1.1 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汽车行业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它是个 1:10 的产业,即汽车行业每增加 1 个 单位的产出,就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 10 个单位左右的产出。这是 任何其他产业都望尘莫及的。因此,汽车产业的振兴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 十分有效的。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带动了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塑料、橡胶、 玻璃等上游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又给机械电子、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中游生 产制造行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到下游产业, 汽车产业又有效的带动了物流、 金融、 保险、销售、广告等服务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汽车产品的保有量的增长,还拉动 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从而带动水泥、建材等基建行业的发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汽车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图 1.1 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1 从我国汽车工业占 gdp 的比重来看,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拥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而且地位还在逐渐的提升,从图 1.1 中可以看出,2008 年时,汽车工业总产 值占 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了 8.61%。 1990 年时, 这个比重值却只有 2.66%, 从 1998 年的 3.30%,到 2008 年经过短短 10 年的发展已经超过了 8%了,预计随着汽车工 业的不断发展,这个比重还将会继续增加。以上这个比重值仅仅描述了汽车行业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如果加上其对上下游行业的带动,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 用将远远的超过 10%。 1.1.2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潮流与趋势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潮流与趋势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些发展所 换来的却是人类对资源和自然的严重破坏。这种影响在 19 世纪、20 世纪初期的工 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但是随着自然的破坏和污染物的不断排放, 1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2 页 共 37 页 地球自身的进化能力逐渐退化,而环境污染问题才得到了社会的广大认同。面对大 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所带来地球的温室效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和对资源的消耗成为摆在 21 世纪人类面前的巨大难题。为了应 对这一挑战,低碳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和企业的 认同。这是一种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即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 式和能源消耗模式,转而追求一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中 来。而所谓低碳经济,其关键在碳上,即通过减少大气中碳的排放量,来达到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共生共赢的局面。研究低碳技术,可以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益 处,国家通过低碳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形成 21 世纪新的新兴主 导产业。从而在国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则可通过低碳技术,转变产品内 涵,发展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环保要求,达到占领市场份额,提高企 业盈利能力的目的。所以这是一种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必然成为全世 界未来发展的重点。 当前,各国的做法就是纷纷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美国为 例,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打击。以奥巴马为首的美国政府已经 认识到,以 it、微电子为核心的第三工业化浪潮早已经难以继续。必须寻找新一轮 的经济增长点,以振兴和提高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并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 地位,而这已成为美国政策的重要方向。以低碳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既具有发展 成为第四次工业化革命浪潮的潜力,又具有节能环保,赢得道德支持,掌握国际规 则制定权的好处。而这也正好满足了美国寻找未来主导产业的需要。 1.1.3 汽车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汽车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来有效的 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和通过减少对石化能源的消耗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这 些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就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和汽车燃油的消耗。因 此,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能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和 对能源的消耗,就成为能否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也就是顺 应这样特殊要求。世界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纷纷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中 去,新能源汽车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同时,各国政府也积极 行动,以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传统汽车和能源消耗大国为代表,分别制定了“2010 计划”、“下一代汽车与燃料行动”、“欧洲清洁城市交通”等政府行动计划。 但是各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所遵循的技术路线图各不相同:美国关注的焦点 是替代能源,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比传统石化能源更加节能环保的新的能源。所以早 在 1992 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案就明确提出要实施替代燃料示范项目。为了保证 在现有的安全标准和价格体系不降低的条件下,进一步的提高内燃机燃油效率,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1993 年美国又建立了“新一代汽车合伙契约(pngv)”,提出以 现有的汽车技术水平为基础,将燃料效率提高三倍;改进汽车可回收性,将汽车材 料的废品回收率从 75%提高到 80%; 并采用全新的轻质材料, 降低汽车的重量。 2002 年,为了关注氢燃料汽车的开发,又推出了“freedom car 计划”,以追求汽车的零 排放和零污染。在生物质燃料方面,美国也积极推进。2005 年,美国新的能源政 策法案 就提出到 2012 年时要将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规模提高到 75 亿加仑, 2007 年, 美国政府又提出了“2010 计划” ,提出到 2017 年生物质燃料和其他替代燃料的规模 要达到 350 亿加仑,实现 15%的汽油替代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影响粮食安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3 页 共 37 页 2008 年美国汽车界提出了以林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污水、部分草本植物、城市 垃圾、水藻等为燃料的“非粮生物质燃料”的概念。日本则主要通过环境税收杠杆的 作用来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主要做法是确定了一组具有高能效和低排放 量的车辆包括了电动车、 cng 车和甲醇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对其提供相关的税收激 励和优惠政策。 并对凡是油耗比 2005 年基准值低 10%以上的车均给予一定的减税。 欧洲则主要从“碳”入手,通过制定严格碳排放指标体系,来迫使汽车企业做出改 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出了三个阶段汽车碳排放量目标的计划,短期则依靠改 进内燃机技术来达到节能减排效果,提出 2008 年内燃机技术要达到 140 克/公里, 第二期是要在 2010 年使用各种替代燃料、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第三阶段是使用氢 燃料。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汽车污染物排放的欧 v、欧 vi 控制标准,其 中欧 v 标准已于 2009 年 9 月 1 日开始实施,欧 vi 标准将于 2014 年 9 月 1 日开始 实施。欧盟还计划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础征收机动车税,大力扶持生物燃料作物 种植,并对成员国的生物燃料作物进行补贴。 金融危机后,各汽车企业纷纷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战略制高点来全力发展。 通用汽车以混合动力为重点,建立了完善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品生产线;福特 汽车以替代燃料核心,目前已是全球最大替代燃料的制造商。同时不断根据市场变 化加大对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氢气内燃发动机和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发 投入不断增加。丰田汽车定位于混合动力技术,其普锐斯系列混合动力车一直广受 消费者的青睐。从 1997 年推出首款普锐斯以来,现已发展到了第五代,在燃料电 池车方面, 其已开发出了装配了新设计的高性能燃料电池的“toyota fchv -adv”。 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指导下正积极推进,科技部于 2006 年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建立起了电动汽车 “三纵三横”(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 能源动力总成系统、 驱动电机、 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 的研发布局。 2009 年,国家正式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其规划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短期 目标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建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到 2010 年,形 成 50 万辆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汽车企业和国外的汽车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正是 抓住了这一赶超世界先进汽车水平的大好机遇。国内绝大多数汽车企业都宣布了新 能源汽车的量产计划时间表,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创新力度。一汽从 1998 年开始进行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红旗混合动力车已于 2005 年通过了“863”项目验 收,奔腾混合动力车还获得了美国专利。奇瑞将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开发列为新能源 汽车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其 a5 bsg 弱混合动力轿车已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在 代用燃料汽车方面,奇瑞的甲醇灵活燃料汽车已研发成功。比亚迪在电动车方面具 有很大优势,其双膜混合动力车早在 2008 年就已上市。 1.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发展环境标志汽车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发展环境标志汽车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及产品结构的调整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是 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而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 采购,是落实规划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现实的发展方法,即通过发展环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4 页 共 37 页 标志汽车来促进汽车产业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和 低碳汽车的转变,达到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目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企业 及政府应对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的技术经济对策。从而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产业 升级。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 根据北京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本选题研究将为实现这个 目标提出一种现实的方案或技术措施,即通过发展环境标志汽车产品,以质量好、 环境特性好、资源消耗少的环境标志汽车产品替代环境特性差的汽车产品,使产品 结构朝着优质、低耗、节能、环保的方向改善;通过规范的环境标志,提示消费者 优先选择购买环境标志汽车产品,促进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生产,促进转变经济增长 模式。 在经济效益方面,截至 2009 年 12 月 18 日,北京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 400 万辆,面对机动车的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 公共交通,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本选题的研究 成果将有利于在低排放汽车领域促进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幅度提升北 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生产和消费在全市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这对促进北京市转变 经济增长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北京市环保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联合制定发布了北 京市地方环保标准体系发展规划 。为控制机动车污染,北京市一直走在国家相关 标准前列,1999 年,北京市 db11/1051998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出 台并实施。北京市开始实施国标准,2002 年北京市开始执行国标准。2005 年 实行了国标准;2008 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北京又开始实施国标准。2012 年前后,北京机动车排放标准将从 2008 年刚刚实施的“国”升级为“国”,本选题 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促进北京市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促进汽车产品的产业升级, 有助于我国汽车企业克服技术壁垒,增强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 (1)通过分析我国和北京市汽车产业和产品结构分析汽车市场变化的启示。收 集归纳整理我国和北京市汽车产业和产品结构情况,对北京市汽车产业和产品结构 进行分析,对比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情况和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分析北京汽车产业和产 品的基本特点和不足。 (2) 分析研究我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的情况。 收集归纳整理以下信息: 我国已发布的低污染汽车产品标准;德国、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等先进 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志汽车产品标准;我国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目录和生产企业名 录; 在此基础上, 建立我国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然后, 利用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分析全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产品的现状,北京市环境标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5 页 共 37 页 产品在全国所占的比例结构和产品特点。环境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特性取决于环 境标志产品标准的规定。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近五年来发布的环境标 志产品标准,一般可以认为其标准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对于其他组织颁布的环 境标志产品标准或各组织在五年前颁布的标准,一般应对其标准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区别:现有哪些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或国家先进水平,其环境标志符合 iso 14020 国际标准的要求,应进一步 发展;现有哪些标准的技术水平低于国际一般水平或达不到国家先进水平,其环境 标志不符合 iso 14020 国际标准的要求,应调整改进。这将为制定环境标志产品规 划提供科学依据。 (3)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相关情况。研究国内外相关新能源汽车 和低碳汽车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及各大汽车汽车在汽车产品的规划和发展战略, 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方面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制定有 利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的环境标志汽车产品标准。 (4)制定北京市政府和汽车企业发展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的政策与建议。通过分 析北京市发展环境标志汽车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制定相 关的政策建议 1.4.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分析。除利用国家标准馆、标准情报信息网等信息渠道 外,还分别到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 、中标认证中心(中 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 展中心、中国商品学会等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建立我国环境标 志汽车产品标准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我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政策对比分 析。环境标志汽车产品标准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标准对比。对北京环境标志汽车 产品与企业与全国的环境标志汽车产品与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和国外发达国 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政策和技术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3)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定量与定性分析。在建立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数据库基础 上,进一步分析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的应该如何发展。制定环境标志汽车的技 术标准和发展政策,除了需要进行产品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分析以外,还需要进行市 场分析,包括目前北京市的汽车产品结构等,北京市现有环境标志汽车产品状况、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在全国环境标志汽车产品中的比例和特点等。北京市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和基本情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6 页 共 37 页 2 我国和北京市汽车产业分析我国和北京市汽车产业分析 2.1 我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变化启示我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变化启示 2008 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对全球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可谓是致命一击。 美国底特律一片萧条,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纷纷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并申请了 破产保护。 整个汽车市场一路走低, 销售量不断下滑。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 年下半年,我国汽车市场也出现了下滑趋势,销售量逐月降低,让人们感受到了金 融危机的屡屡寒意。整个 2008 年汽车市场销售量才 938.1 万辆,低于人们预期的 1000 万辆的目标。面对这样的市场表现,人们无不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实 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而导致了我国企业不断裁员,消费者收入锐减,人们 购买力下降,所以减少了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支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销售量 的减少只是一个假象,它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出现了下滑、人们的收入减少和购买 力下降。2009 年全年的我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情况(图 2.1)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 的答案,汽车销售量迅速一路猛增,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而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高质量、低油耗的小排量汽车销售净增 70%以上, 成为最为畅销的汽车产品之一。这印证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汽车销售量的减少的 确是一个假象。 这不是人们的购买力的下降, 而是面对高涨的油价, 人们对高污染、 高能耗、 大排量汽车产品的购买意愿的降低。 如果汽车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转变经营理念, 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节能环保汽车, 那么必将促进汽车市场的回暖。 这正好告诉了汽车企业走出金融危机迅速复苏的发展路径。 14.30%14.10%13.10% 37.40% 35.20% 15.50%13.50% 25.30% 21.80% 6.70% 45.9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图 2.1 2002-2009 年我国汽车销量与增速情况2 2009 年以来,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针对汽车行业制定了许多相应 的政策措施:面对高涨的油价,国家确定了从 2009 年 1 月 1 号起正式在全国范围 内实施燃油税的征收;为了鼓励汽车行业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国家制定了在 2009 年全年对 1.6l 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措施;2009 年 2 月,由四部委组织的 13 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拉开了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序幕。明确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 2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7 页 共 37 页 策, 长度 10 米以上的城市公交车为补贴重点, 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 42 万元, 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 50 万元和 60 万元;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 混合动力车按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分为 5 级,最高每辆补贴 5 万元,纯电动车每 辆补贴 6 万元,燃料电池车每辆补贴 25 万元。2009 年 3 月,为了促进汽车产品的 销售,国家出台了汽车下乡政策,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 以及购买 1.3 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同时, 汽车产业调整 与振兴规划出台,国家明确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图。提出要实施积极的消 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 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今后三年,中央安排 100 亿元专项资金,重点 支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我国政府的上述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回暖。 2009 年全年汽车 工业迅猛发展,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2009 年, 汽车产销 1379.10 万辆和1364.48万辆, 同比增长48.30%和46.15%。 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 万辆,同比增长 54.11%和 52.93%;商用车产销 340.72 万辆和 331.35 万辆,同比增 长 33.02%和 28.39%。见图 2.2。其中,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环比增长率为 18.8 ,国家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初见成效。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8年1月 2008年2月 2008年3月 2008年4月 2008年5月 2008年6月 2008年7月 2008年8月 2008年9月 2008年10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2月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图 2.2 2008 年 1 月2009 年 12 月全国汽车销售情况(单位:万辆)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我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得出如下启示:即使面对全球 金融危机的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冲击的市场环境,根据我国小排量节能汽车的市场销 售数据,我国汽车销售量下降只是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人们现在消费观念的高油耗、 高污染和大排量汽车的购买需求的下降,并不是意味着整个汽车市场购买力的下 降。而这些也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体现,即由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和大 排量汽车产品逐渐向着满足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低污染、低能耗和小排量汽车产品的 方向转变。但是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汽车汽车产品的转型升级却需要很 长的时间,包括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所以这是汽车企 业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在没有给企业留下足够的时间的情况下,汽车企业自身的 反应能力与调整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8 页 共 37 页 2.2 北京市汽车产品与企业发展现状北京市汽车产品与企业发展现状 2.2.1 市场地位市场地位 北京汽车工业已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北京市抓住我国加入 wto 后 汽车工业迎来的新机遇,立足于参与国际竞争,通过调整、改革和战略重组,发挥 整体优势和资产优势,建立新型的北京汽车工业产业,实现了新的发展,成为振兴 北京现代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从 2004 年到 2008 年,北京市 汽车产值比重从 8.09%下降到了 4.14%,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尽管北京汽车产 业相对于全国汽车行业来说所占的地位并不强,但是到了 2009 年 12 月,产值比重 上升到了 5.03%,北京汽车工业已经出现了回升态势。并逐步形成了以北汽控股公 司为集团的大型汽车企业控股集团。 图 2.3 北京市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国产值的变化情况4 北汽控股公司现已成为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产品开 发中心和人才中心,拥有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和投资企业在 内的共 32 个控股企业,员工总人数 4 万多人。目前,已形成了以北汽福田汽车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四 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以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零部件企业、北京 鹏龙汽车服务贸易有限公司等汽车服务贸易企业、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 京汽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投资公司等投资研发中心、北京汽车工业 高级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为支撑的产、学、研、投相结合的特大型汽车集团。 近年来,北汽控股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通过引进国际著名品牌,与戴姆 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 引导支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原北京吉普汽车 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等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形成轿车、商 用车、越野车“三大板块”格局。2004 年北汽控股公司产销汽车 53 万辆,销售收入 480 亿元,在中国各汽车集团中产销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达 10.47%。其中北汽福 田公司的轻型载货汽车、原北京吉普公司的越野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现代 公司轿车产销量位居全国轿车生产厂第五。2009 年,北汽控股公司汽车产销突破百 万辆,全年共生产汽车 127.1 万辆,同比增长 64.7%;销售汽车 124.3 万辆,同比增 长 61.1%;销售收入 1166 亿元,同比增长 51.9%;实现利润 61.3 亿元,同比增长 4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9 页 共 37 页 234.7%;市场占有率达到 9.11%,比上年提高 0.85 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五大汽车 生产企业。 图 2.4 主要汽车集团 2009 年 12 月销量同比 2008 年同期增长分析5 北汽控股成立后,北京汽车产业的规模和优势互补效应突出,表现出强劲的竞 争力。从图 2.4、2.5 可以看出,从 09 年 1-12 月的全年看,目前我国各集团走势处 于分化状态,主力集团强者更强,上汽和长安、北汽成为突出的高增长集团,一汽 和广汽的增长一般。从规模上讲,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和北 汽五大集团为主体汽车竞争格局。但是五大集团总体的位置结构还没有出现异常。 四大三小的格局正在演变为五大二小, 但目前已演变为五大+二小+六大独立车企的 格局。二小是广汽、华晨,这两家都有合资企业的背景。而六大独立车企是 3 个国 企的奇瑞、江淮、中国重汽和三个民营企业的吉利、比亚迪、长城,这些家均没有 大的合资企业的背景,属于实体性公司。其中以奇瑞、吉利和比亚迪为代表的新兴 汽车制造企业正以其强大的后发优势对传统的五大集团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威胁。 图 2.5 主要汽车集团 2009 年 112 月销量同比 2008 年同期增长分析6 2.2.2 产品情况产品情况 目前,北汽控股公司已经拥有了“现代”、“奔驰”、“克莱斯勒”、“jeep”、“三菱” 等国际品牌和“北京”、“福田汽车”等自主开发的民族品牌,实现了国际品牌和民族 品牌的完美结合。 5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6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10 页 共 37 页 2009 年,北汽旗下的作为百分之百的自主品牌的商用车板块福田汽车,已 形成从轻卡到重卡、轻客到大客的全系列 9 大品牌、300 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及 研发实力均居国内商用车前列。2009 年前 10 个月,福田共产销汽车 49.7 万辆,同 比增长 34.8%,远超国内商用车行业平均水平。北京奔驰厚积薄发,今年成功盈利; 北汽有限继承了北汽“越野世家”的优秀基因,以“勇士”等自主研发车型,成为国内 suv 领域的领先企业;以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和北汽有限为代表的乘用车业务实力 也全面爆发,北京现代凭借伊兰特、悦动等定位精准的畅销车型,重新回到中国轿 车行业第一阵营。 图 2.6 汽车企业产销增速对比7 2.2.3 北京市与全国汽车行业对比分析北京市与全国汽车行业对比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和北京市汽车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汽车行业以北 汽控股为核心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并成为了北京市经济的重要支 柱产业。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已经凸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三角、珠 江三角、 京津经济区、 东北三省。 北京汽车产业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的一极。 2009 年,北汽控股实现了汽车产品销售量 127.1 万辆,相对于全国 1364.48 万 辆的销售量, 所占的市场份额为 9.3%。 而且随着未来北京市对汽车产业投资的不断 加大,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后劲和空间都很大。同时,从对于整个汽车产业发展 至关重要的两个行业来看,北京市近年来在汽车发动机和汽车配件的相关汽车产业 的集群现象非常明显。特别是随着北汽福田等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力度的加大,对核 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提升很快。所以北京未来成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品牌的 潜力非常巨大。 但是上述数据也可以看出,北京市和上海等汽车产业发达的省市还有很大的差 距,从销售量来看,上汽集团几乎是北汽控股的一倍多。从图 2.6 中各汽车企业产 销情况看,上汽集团占据了我国汽车产销增速的前三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北 京市汽车产业要想成为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排头兵,要走的路还很长。 7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11 页 共 37 页 2.3 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分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2009 年以来,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针对汽车行业制定了许多相应的 政策措施:面对高涨的油价,国家确定了从 2009 年 1 月 1 号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燃油税的征收;为了鼓励汽车行业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国家制定了在 2009 年全年对 1.6l 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措施;2009 年 2 月,由四部委组织的 13 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拉开了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序幕。明确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 策, 长度 10 米以上的城市公交车为补贴重点, 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 42 万元, 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 50 万元和 60 万元;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 混合动力车按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分为 5 级,最高每辆补贴 5 万元,纯电动车每 辆补贴 6 万元,燃料电池车每辆补贴 25 万元。2009 年 3 月,为了促进汽车产品的 销售,国家出台了汽车下乡政策,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 以及购买 1.3 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同时, 汽车产业调整 与振兴规划出台,国家明确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图。提出要实施积极的消 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 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今后三年,中央安排 100 亿元专项资金,重点 支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汽车产业调整和 振兴规划还指出 2009 年力争使 1.5l 以下及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达到市场份额 的 40%。 2.4 汽车产业发展小结汽车产业发展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 经成为我国乃至北京市的重点行业。为了鼓励汽车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家陆续 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其中关于重点鼓励发展 1.6l 以下的小排量汽车的政策, 可以 看出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 而该政策的推出使 1.6l 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销量猛增了 70%以上,说明小排量汽车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小排量汽车顾名思义是 指污染物排放量少、节能、环保和经济的微型轿车。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目的在于 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选择既节能,又环保,又经济的汽车。但是根据我国和 北京市的实际情况,1.6l 以下的小排量汽车并不一定就是节能环保的。在 1.6l 以 下的小排量汽车中存在大量低质量、高污染、高能耗的低档汽车。而这些汽车不能 成为我国和北京市政府鼓励发展的对象。 根据我国汽车 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 gb 20997-2007轻 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相关标准,对于微型汽车即重量在 750kg 及以下的 汽车,其燃油消耗量应该低于 7.2l/100km。然而我国大量的 1.6l 以下的小排量汽 车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根据我国 hj/t 182-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轻型汽 车的标准,其 m1 类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就必须要符合 gb 195782004 中第二阶 段的要求,即 6.2l/100km。所以大力鼓励发展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能有效地解决汽车 产品中小排量、高消耗的问题。发展环境标志汽车就将成为我国和北京市实施节能 减排政策的重要内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12 页 共 37 页 3 我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分析我国和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分析 3.1 环境标志汽车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环境标志汽车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3.1.1 环境标志的相关理论环境标志的相关理论 3.1.1.1 环境标志的概念及特点环境标志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环境标志,其实质是一种绿色标识,通过它向消费者传达这样一种信息, 即该产品相对与同类的其他产品而言,不仅商品质量好,而且在整个产品的生产、 使用、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该产品都符合一定的环保要求,满足人 们对绿色生态产品的基本需要。它一般由政府和专业机构颁发。 世界上的环境标志起源德国,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 进的环境标志认证体系。随着绿色理念的流行,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绿色消费理 念的代表逐渐被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的重 视。全球已有近 40 多个国家在实行环境标志,而其所包括的产品种类已经从一般 的高污染的工业品延伸到了服务产品,申请的企业和产品数量也越来越多。 环境标志具有证明性、权威性、专证性、时效性和比例限值性的特点。其目的 在于向消费者提供权威的绿色产品信息来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采购,并通过消费者 采购行为的改变,来影响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进而引导企业制订新的产品战略,调 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生产出符合绿 色生态理念的高品质的产品。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促进对 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1.1.2 环境标志的作用环境标志的作用 (1)发展环境标志符合未来经济发展需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 同时, 企业要在未来激烈的产品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开展企业流程再造等工程;就必 须不断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为原有产品增加新的附加价值,不断寻找新 的卖点。而目前,绿色消费已成为现在及未来的新时尚,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只有 开发绿色产品,才可抓住机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绿色消费 进入 20 世纪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并直接威胁到 人类自身生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绝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比经济增长更具战略意 义。这直接改变了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产品的绿色属 性,提倡绿色消费。 进入 21 世纪,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供需情况早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 这种转变带来的是企业经济理念的改变,是否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成为决定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优势和获得利润决定因素。也就是说,消费者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市环境标志汽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经济对策研究 第 13 页 共 37 页 购买意愿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的产品未来取向。正是着眼于这一点,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对绿色生态产品的购买意愿,从而改变企业生 产行为,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再生的方向上来。 相关的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